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系:《电子电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电子技术模拟电路)第五章 反馈放大电路及其稳定性分析

第五章反馈放大电路x 及其稳定性分析 §5.1反馈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5.2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改葶 §5.3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计 §5.4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分杬 及频率补偿 BACKNEX
第五章 反馈放大电路 及其稳定性分析 § 5.1 反馈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 5.4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分析 及频率补偿 § 5.2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改善 § 5.3 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

个§51反馈的基本概念与分类x 、反馈的基本概念 1.反馈一将电路的输出量(电压或电流)的部分或全 部,通过一定的元件,以一定的方式回送到输入回 路并影响输入量(电压或电流)和输出量的过程 2.信号的两种流向 正向传输:输入→输出一开环 反向传输:输出→输入 闭环 输入 放大电输出 反馈网络 BACKNEXT
(1-2) 1. 反馈 — 将电路的输出量(电压或电流)的部分或全 部,通过一定的元件,以一定的方式回送到输入回 路并影响输入量(电压或电流)和输出量的过程。 2.信号的两种流向 正向传输:输入 输出 反向传输:输出 输入 — 开环 — 闭环 输入 输出 放大电路 反馈网络 §5.1 反馈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一、反馈的基本概念

§5.1反馈的基本概念与分类J 3.反馈的组成和基本关系式 x计~0A 踩帮kxr基本放大电路 反馈网等 x1-输入信号G1或u1)x0—输出信号(或lo) xd-净输入信号(或and)xr-反馈信号G或l) BACKNEXT
(1-3) A xid o xi + x 比较 – 环节 基本放大电路 xf F 反馈网络 xi — 输入信号(i i 或 ui ) xid — 净输入信号(i id 或 uid) xo — 输出信号(io 或 uo ) xf — 反馈信号(i f 或 uf ) §5.1 反馈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3. 反馈的组成和基本关系式

§5.1反馈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二、反馈的分类 1正反馈和负反馈判断法:瞬时极性法 正反馈—反馈使净输入电量增加, 从而使输出量增大 负反馈一反馈使净输入电量减小, 从而使输出量减小。 2.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 直流反馈一直流信号的反馈 交流反馈一交流信号的反馈。 BACKNEXT
(1-4) 二、反馈的分类 1. 正反馈和负反馈 正反馈 — 反馈使净输入电量增加, 从而使输出量增大。 负反馈 — 反馈使净输入电量减小, 从而使输出量减小。 判断法:瞬时极性法 2. 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 直流反馈 — 直流信号的反馈。 交流反馈 — 交流信号的反馈。 §5.1 反馈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5.1反馈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3.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 电压反馈一反馈信号取自输出电压的部分或全部。 判别法:使u=0(R短路), 若反馈消失则为电压反馈 R A 吨 L 0 电压 电流 反馈 反馈 电流反馈一反馈信号取自输出电流。 判别法:使i=0(R1开路), 若反馈消失则为电流反馈。 BACKNEXT
(1-5) 3. 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 §5.1 反馈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电压反馈 — 反馈信号取自输出电压的部分或全部。 判别法:使 uo = 0 (RL 短路), 若反馈消失则为电压反馈。 电流反馈 — 反馈信号取自输出电流。 判别法:使 io = 0(RL 开路), 若反馈消失则为电流反馈。 A F RL uo 电压 反馈 电流 反馈 io uo F A RL io

§5.1反馈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4.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 串联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以R 电压相加减的形式在输入端出现。nF d 特点:信号源内阻越小 反馈效果越明显。 id 并联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以 电流相加减的形式在输入端出现。 Lid = li- lf F 特点:信号源内阻越大 反馈效果越明显。 BACKNEXT
(1-6) 4. 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 §5.1 反馈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串联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以 电压相加减的形式在输入端出现。 uid = ui − uf 特点:信号源内阻越小, 反馈效果越明显。 并联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以 电流相加减的形式在输入端出现。 i id = i i − i f 特点:信号源内阻越大, 反馈效果越明显。 A F i i i f i s i id RS RS A F ui uid uf us

§5.1反馈的基本概念与分类减 例判断电路是否存在反馈。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 直流反馈还是交流反馈?电压反馈还是电流反馈? 串联反馈还是并联反馈? 解 R CC B RE介于输入输出回路,有反馈。 路 R+输x伟 反馈使ld减小,为负反馈。回路比〃 既有直流反馈,又有交流反馈。 负载交流短路后,无交流反馈量,电压反馈。 在输入端是电压信号求和,串联反馈。 BACKNEXT
(1-7) 例 输入 回路 输出 回路 判断电路是否存在反馈。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 直流反馈还是交流反馈?电压反馈还是电流反馈? 串联反馈还是并联反馈? RE 介于输入输出回路,有反馈。 反馈使 uid 减小,为负反馈。 既有直流反馈,又有交流反馈。 §5.1 反馈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解: 负载交流短路后,无交流反馈量,电压反馈。 在输入端是电压信号求和,串联反馈

§5.1反馈的基本概念与分类J 、负反馈的四种基本组态 十 十 电压串联 负 miluo R 反 馈 t F 电流串联 负 t uid R L R 反 馈 b 0 BACKNEXT
(1-8) 三、负反馈的四种基本组态 A F ui uid uf us RS RL uo A F ui uid uf us RS io RL uo io 电 压 串 联 负 反 馈 电 流 串 联 负 反 馈 §5.1 反馈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5.1反馈的基本概念与分类J 电压并联 负反馈 R 电流并联 负 馈 BACKNEXT
(1-9) F A i i i f i s i id RS RL uo F A i i i f i s i id RS io RL uo io 电 压 并 联 负 反 馈 电 流 并 联 负 反 馈 §5.1 反馈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5.1反馈的基本概念与分类减 1.电压串联负反馈 R(+) l0经R与R1分压反馈 到输入回路,故有反馈。 R 反馈使净输入电压u减小 R 为负反馈, R=0,无反馈,故为电 压反馈。 r故为串联反馈 。 Fu=UfU=R1(R1+R为反馈网络的反馈系数 BACKNEX
(1-10) 1.电压串联负反馈 §5.1 反馈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 (+) (+ ) uo 经 Rf 与 R1 分压反馈 到输入回路,故有反馈。 反馈使净输入电压 uid 减小, 为负反馈。 RL = 0,无反馈,故为电 压反馈。 uid = ui − uf 故为串联反馈。 Fuu =Uf / Uo=R1 /(R1 + Rf ) 为反馈网络的反馈系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系:《电子电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电子技术模拟电路)第二章 基本运算电路.ppt
- 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系:《电子电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电子技术模拟电路)第三章 基本放大电路.ppt
- 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系:《电子电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电子技术模拟电路)第七章 信号处理电路.ppt
- 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系:《电子电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电子技术模拟电路)第一章 半导体器件概述(金伟明).ppt
- 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系:《电子电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电子技术模拟电路)复习大纲(金伟明).ppt
- 北京邮电大学:《电子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模拟电路)第六章 非线性处理器.pps
- 北京邮电大学:《电子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模拟电路)第一章 半导体器件.pps
- 北京邮电大学:《电子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模拟电路)第十章 晶闸管.pps
- 北京邮电大学:《电子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模拟电路)第九章 稳压电源.pps
- 北京邮电大学:《电子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模拟电路)第八章 功率放大器.pps
- 北京邮电大学:《电子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模拟电路)第五章 线性处理器.pps
- 北京邮电大学:《电子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模拟电路)第四章 集成运放.pps
- 北京邮电大学:《电子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模拟电路)第七章 波形发生器.pps
- 北京邮电大学:《电子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模拟电路)第三章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pps
- 北京邮电大学:《电子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模拟电路)第二章 基本放大电路.pps
-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信号与系统 Signals & Systems》(第二版)PDF电子书.pdf
- 《multisim应用—NI电路设计套件快速入门》讲义(共四章).pdf
- 高职高专现代信息技术系列教材:《电路分析基础》第12章 拉普拉斯变换.ppt
- 高职高专现代信息技术系列教材:《电路分析基础》第11章 均匀传输线.ppt
- 高职高专现代信息技术系列教材:《电路分析基础》第10章 二端口网络.ppt
- 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系:《电子电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电子技术模拟电路)第八章 功率电路.ppt
- 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系:《电子电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电子技术模拟电路)第六章 波形产生与整形电路.ppt
- 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系:《电子电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电子技术模拟电路)第四章 组合放大电路.ppt
- 西北大学物理系:《光纤通信系统》第一章 导论(冯选旗).ppt
- 西北大学物理系:《光纤通信系统》第二章 光纤的结构与波导特性(1/2)(冯选旗).ppt
- 西北大学物理系:《光纤通信系统》第二章 光纤的结构与波导特性(2/2)(冯选旗).ppt
- 西北大学物理系:《光纤通信系统》第三章 光波系统中光信号的传输特性(冯选旗).ppt
- 西北大学物理系:《光纤通信系统》第四章 常用光无源器件(冯选旗).ppt
- 西北大学物理系:《光纤通信系统》第五章 光源与光发送机(冯选旗).ppt
- 西北大学物理系:《光纤通信系统》第六章 光电检测器与光接收机(冯选旗).ppt
- 西北大学物理系:《光纤通信系统》第七章 光放大器(冯选旗).ppt
- 西北大学物理系:《光纤通信系统》第八章 光纤通信系统设计(冯选旗).ppt
- 西北大学物理系:《光纤通信系统》第九章 相干光波通信系统(冯选旗).ppt
- 西北大学物理系:《光纤通信系统》第十章 光复用技术(冯选旗).ppt
- 西北大学物理系:《光纤通信系统》第十一章 光孤子通信系统(冯选旗).ppt
- 西北大学物理系:《光纤通信系统》第十章 光波通信网新技(冯选旗).ppt
- 北京大学微电子学系:《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入门——从HDL到版图》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Verilog应用、第三章 Cadence仿真器、第四章 设计举例、第五章 Verilog的词汇约定(Lexical convention)(于敦山).ppt
- 北京大学微电子学系:《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入门——从HDL到版图》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Verilog的数据类型及逻辑系统、第七章 结构描述(structural modeling)、第八章 延时模型、第九章 编译控制的使用.ppt
- 机械工业出版社同名教材:《电子技术基础》配套电子教案(PPT课件)第7章 组合逻辑电路.ppt
- 机械工业出版社同名教材:《电子技术基础》配套电子教案(PPT课件)第8章 时序逻辑电路.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