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操作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设备管理

CH5设备管理
CH5 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通常应具有以下功能: 外围设备中断处理 缓冲区管理 外围设备的分配 外围设备驱动调度 虚拟设备及其实现
设备管理通常应具有以下功能: ◼ l 外围设备中断处理 ◼ l 缓冲区管理 ◼ l 外围设备的分配 ◼ l 外围设备驱动调度 ◼ l 虚拟设备及其实现

5.1ⅣO硬件原理 ■操作系统的设计者的立足点主要 是针对如何利用O硬件的功能 进行程序设计提供一个方便用户 的实用接口
5.1 I/O硬件原理 ◼操作系统的设计者的立足点主要 是针对如何利用I/O硬件的功能 进行程序设计提供一个方便用户 的实用接口 ◼

5.1.1IO系统 ■通常把丨O设备及其接口线路、控制部件 通道和管理软件称为O系统, ■把计算机的主存和外围设备的介质之间 的信息传送操作称为输入输出操作
5.1.1 I/O系统 ◼ 通常把I/O设备及其接口线路、控制部件、 通道和管理软件称为I/O系统, ◼ 把计算机的主存和外围设备的介质之间 的信息传送操作称为输入输出操作

■按照输入输出特性,MO设备可以划分为输 入型外围设备、输出型外围设备和存储型 外围设备三类。按照输入输出信息交换的 单位,MO设备则可以划分为字符设备和块 设备。输入型外围设备和输出型外围设备 般为字符设备,它与内存进行信息交换 的单位是字节,即一次交换1个或多个字节 所谓块是连续信息所组成的一个区域,块 设备则一次与内存交换的一个或几个块的 信息,存储型外围设备一般为块设备
◼ 按照输入输出特性,I/O设备可以划分为输 入型外围设备、输出型外围设备和存储型 外围设备三类。按照输入输出信息交换的 单位,I/O设备则可以划分为字符设备和块 设备。输入型外围设备和输出型外围设备 一般为字符设备,它与内存进行信息交换 的单位是字节,即一次交换1个或多个字节。 所谓块是连续信息所组成的一个区域,块 设备则一次与内存交换的一个或几个块的 信息,存储型外围设备一般为块设备

■存储型外围设备又可以划分为顺序存取 存储设备和直接存取存储设备。顺序存 取存储设备严格依赖信息的物理位置进 行定位和读写,如磁带。直接存取存储 设备的重要特性是存取任何一个物理块 所需的事件几乎不依赖于此信息的位置, 如磁盘
◼ 存储型外围设备又可以划分为顺序存取 存储设备和直接存取存储设备。顺序存 取存储设备严格依赖信息的物理位置进 行定位和读写,如磁带。直接存取存储 设备的重要特性是存取任何一个物理块 所需的事件几乎不依赖于此信息的位置, 如磁盘

不同设备的物理特性存在很大 差异,其主要差别在于 ●数据传输率从每秒几十个字符(键盘输入)到 每秒几个KB(磁盘,相差万倍; ●数据表示方式不同设备采用不同字符表和奇 偶校验码; ■●传输单位慢速设备以字符为单位,快速设备 以块为单位,可相差几千倍; ■●出错条件错误的性质、形式、后果、报借方 法,应对措施等每类设备都不一样
不同设备的物理特性存在很大 差异,其主要差别在于: ◼ l数据传输率 从每秒几十个字符(键盘输入)到 每秒几个KB(磁盘),相差万倍; ◼ l数据表示方式 不同设备采用不同字符表和奇 偶校验码; ◼ l传输单位 慢速设备以字符为单位,快速设备 以块为单位,可相差几千倍; ◼ l出错条件 错误的性质、形式、后果、报借方 法,应对措施等每类设备都不一样

5.1.2IO控制方式 ■按照O控制器功能的强弱,以及和CPU 之间联系方式的不同,可把O设备的控 制方式分为四类,它们的主要差别在于 中央处理器和外围设备并行工作的方式 不同,并行工作的程度不同
5.1.2 I/O控制方式 ◼ 按照I/O控制器功能的强弱,以及和CPU 之间联系方式的不同,可把I/O设备的控 制方式分为四类,它们的主要差别在于 中央处理器和外围设备并行工作的方式 不同,并行工作的程度不同

5121询问方式 ■询问方式又称程序直接控制方式,在这 种方式下,输入输出指令或询问指令测 试一台设备的忙闲标志位,决定主存储 器和外围设备是否交换一个字符或一个 字
5.1.2.1 询问方式 ◼ 询问方式又称程序直接控制方式,在这 种方式下,输入输出指令或询问指令测 试一台设备的忙闲标志位,决定主存储 器和外围设备是否交换一个字符或一个 字

设置计数值 传送一个字 设置内存缓冲首址 修改内存地址 启动外设 修改计数值 是
◼ 设置计数值 设置内存缓冲首址 启动外设 就绪 传送一个字 修改内存地址 修改计数值完 是 是 结束I/O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南京大学:《操作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4.4)页面replace.ppt
- 南京大学:《操作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4.5)虚拟存储管理.ppt
- 南京大学:《操作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4.3)分页式存储管理.ppt
- 南京大学:《操作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4.5.3)分段式虚拟存储管理.ppt
- 南京大学:《操作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存储管理.ppt
- 南京大学:《操作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3.4)信号量与PV操作.ppt
- 南京大学:《操作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3.3)并发进程概述.ppt
- 南京大学:《操作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3.2)临界区管理.ppt
- 南京大学:《操作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3.1)管程.ppt
- 南京大学:《操作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3.5)进程通信.ppt
- 南京大学:《操作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死锁.ppt
- 南京大学:《操作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处理器管理.ppt
- 南京大学:《操作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操作系统概论.ppt
- 南京大学:《操作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OS教学要求.ppt
- 南京大学:《操作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2.4)负载共享调度算法.ppt
- 南京大学:《操作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2.3)处理器调度.ppt
- 南京大学:《操作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2.2)非进程内核模型.ppt
- 南京大学:《操作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2.1)调试语句.ppt
- 南京大学:《操作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1.8)Umix的 Shell.ppt
- 南京大学:《操作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1.7)While(true).ppt
- 南京大学:《操作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5.4)缓冲技术.ppt
- 南京大学:《操作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5.2)I/o软件原理.ppt
- 南京大学:《操作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UNIX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讲义.ppt
- 南京大学:《操作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6.6)实例研究:Linux.ppt
- 南京大学:《操作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6.7)实例研究:Windows 2000.ppt
- 南京大学:《操作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文件管理.ppt
- 南京大学:《操作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6.3-3)文件管理2.ppt
- 南京大学:《操作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7.8)实例研究UnixWare 2.ppt
- 南京大学:《操作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7.7)实例研究Windows2000.ppt
- 南京大学:《操作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操作系统安全性(7.1-7.3).ppt
- 南京大学:《操作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操作系统安全性(7.4)内部访问授权.ppt
- 南京大学:《操作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8.3)分布式计算.ppt
- 南京大学:《操作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网络与分布式操作系统.ppt
- 南京大学:《操作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8.1)网络操作系统.ppt
- 南京大学:《操作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8.2)实例研究Windows2000.ppt
- 南京大学:《操作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操作系统结构.ppt
- 南京大学:《编译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引言(主讲:赵建华).ppt
- 南京大学:《编译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总论(主讲:赵建华).ppt
- 南京大学:《编译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文法与语言.ppt
- 南京大学:《编译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词法分析.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