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前沿与哲学》教学资源_第7讲 大爆炸与宇宙起源

第7讲大爆炸与宇宙起源
第7讲 大爆炸与宇宙起源

1.观代字宙学的若干大事 广义相对论(Einstein,1915) 宇宙学原理(Einstein,1917) 爱因斯坦宇宙(1917) Friedmann宇宙(1922) 哈勃发现宇宙膨胀(1929) 大爆炸宇宙学(Gamow,1946) 原初核合成(Gamow)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Penzias-Vilson,1965) 暴胀宇宙(Guth,1982)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黑体谱与各向异性(1990,COBE) 宇宙加速膨胀的发现(Reiss一Perlmutter,1998)
n 广义相对论 (Einstein, 1915) n 宇宙学原理 (Einstein, 1917) n 爱因斯坦宇宙 (1917) n Friedmann宇宙 (1922) n 哈勃发现宇宙膨胀(1929) n 大爆炸宇宙学 (Gamow, 1946) n 原初核合成(Gamow) n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 (Penzias-Wilson, 1965) n 暴胀宇宙 (Guth, 1982) n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黑体谱与各向异性(1990,COBE) n 宇宙加速膨胀的发现(Reiss-Perlmutter,1998)

人手的尺度在粒子与字宙中向(字 x10,000 C临 1 薄 Galaxy Clustera x100 Moleculos 流游 通2 丁10 Miky Way Galaxy x 1 blllion ● Atoms ×10,00 ④白Bementary Solar System Partclos x100,000 老的 夸克 x10.000 Mountain x10,000
宇宙 夸克

宇宙学原理 历史上:爱因斯坦的简化假设 实际观测:当时只是银河系? 20世纪20年代:星云一星系大辩论,扩 展到大尺度 将来会看到:CMB(微波背景辐射)给出 了极高度的“均匀各向同性”:极高度支 持宇宙学原理
宇宙学原理 n 历史上:爱因斯坦的简化假设 n 实际观测:当时只是银河系? n 20世纪20年代:星云-星系大辩论,扩 展到大尺度 n 将来会看到:CMB(微波背景辐射)给出 了极高度的“均匀各向同性” :极高度支 持宇宙学原理

宇宙学原理 ■ 宇宙在大尺度(亿万光年)上是 各向同性的、均匀的。 宇宙没有中心,也没有边界。 在任何一个典型星系上观测宇宙 及其规律都是一样的。 宇宙在大尺度上可以看作一个以 星系作为分子的均匀气体。 一句给:字宙是一个 如质在其中几乎构与分 布的体系,没有特殊的 观察者
宇宙学原理 n 宇宙在大尺度(亿万光年)上是 各向同性的、均匀的。 n 宇宙没有中心,也没有边界。 n 在任何一个典型星系上观测宇宙 及其规律都是一样的。 n 宇宙在大尺度上可以看作一个以 星系作为分子的均匀气体。 n

牛顿还是爱因斯控?
牛顿还是爱因斯坦?

件颜框架无法研究宇宙学 如果有限,问: 1)中心在哪里? 2)边界在哪里?边界外是什么? 如果无限,问: 1)夜里为什么天黑? Olbers之谜 2)如何称重量? ---Seeliger之谜
牛顿框架无法研究宇宙学 n 如果有限,问: 1)中心在哪里? 2)边界在哪里?边界外是什么? n 如果无限,问: 1)夜里为什么天黑? ------ Olbers之谜 2)如何称重量? ------ Seeliger之谜

无限的宇宙没有黑夜! {2 Olbers
无限的宇宙没有黑夜! Olbers

Olbers之继 亮度与距离平方成反比。 不同距离上贡献的总亮 度是一样的。 无限大空间贡献的将是 无限亮。 黑夜应当是明亮的。 1964年,哈里森认为,上 述论证的错误在于假定恒 星一直发光,如果考虑恒 星寿命,就会得出遥远恒 观察者 星的辐射能密度太小了
· · · 亮度与距离平方成反比。 不同距离上贡献的总亮 度是一样的。 无限大空间贡献的将是 无限亮。 黑夜应当是明亮的。 1964年,哈里森认为,上 述论证的错误在于假定恒 星一直发光,如果考虑恒 星寿命,就会得出遥远恒 星的辐射能密度太小了。 Olbers 之谜 观察者

Seeliger之继 ■引力也是与距离平方 成反比。 从无限宇宙来看,引 力问题也会出现无限 大或不确定。 ■引力势△0=4πGp
Seeliger 之谜 n 引力也是与距离平方 成反比。 n 从无限宇宙来看,引 力问题也会出现无限 大或不确定。 n 引力势 4G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前沿与哲学》教学资源_第6讲 量子场论的哲学.ppt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前沿与哲学》教学资源_第5讲 量子力学哲学.ppt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前沿与哲学》教学资源_第4讲 相对论的历史与哲学.ppt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前沿与哲学》教学资源_第3讲 探究宇宙与生命之谜的新征程.ppt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前沿与哲学》教学资源_第2讲 进化论与遗传学.ppt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前沿与哲学》教学资源_第1讲 科学在19世纪的全面发展.ppt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前沿与哲学》教学资源_第7讲 宇宙学.pdf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前沿与哲学》教学资源_第6讲 量子场论的哲学.ppt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前沿与哲学》教学资源_第5讲 量子力学哲学.ppt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前沿与哲学》教学资源_第4讲 相对论的历史与哲学.ppt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前沿与哲学》教学资源_第3讲 地球上的物质与生命.ppt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前沿与哲学》教学资源(伽利略的手指)第2讲 进化论与遗传学.ppt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前沿与哲学》教学资源_第1讲 科学在19世纪的全面发展.ppt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前沿与哲学》教学资源_复习思考题.docx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前沿与哲学》教学资源_第7讲 认知科学哲学与系统哲学.ppt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前沿与哲学》教学资源_第6讲 万物至理与终极梦想.ppt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前沿与哲学》教学资源_第5讲 量子力学哲学.ppt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前沿与哲学》教学资源_第4讲 爱因斯坦与物理学革命.ppt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前沿与哲学》教学资源_第3讲 地球上的物质与生命.ppt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前沿与哲学》教学资源_第2讲 进化论与遗传学.ppt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前沿与哲学》教学资源_第1讲 科学在19世纪的全面发展.ppt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前沿与哲学》教学资源_第2讲 进化论与遗传学.ppt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前沿与哲学》教学资源_第3讲 探究宇宙与生命之谜的新征程.ppt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前沿与哲学》教学资源_第4讲 相对论的历史与哲学.ppt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前沿与哲学》教学资源_第5讲 量子力学哲学.ppt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前沿与哲学》教学资源_第6讲 万物至理与终极梦想.ppt
- 上海交通大学:《经济与社会伦理 Economic Ethics》教学资源_经典阅读(欲望与利益——资本主义走向胜利前的政治争论).pdf
- 上海交通大学:《经济与社会伦理 Economic Ethics》教学资源_PPT课件_经济与社会伦理(前言——经济学与伦理学的交融).ppt
- 上海交通大学:《经济与社会伦理 Economic Ethics》教学资源_PPT课件_经济与社会伦理(伦理思维与道德原则).ppt
- 上海交通大学:《经济与社会伦理 Economic Ethics》教学资源_PPT课件_经济与社会伦理(宏观层面的制度伦理).ppt
- 上海交通大学:《跨文化交流》教学资源_Culture & Language_Language and Its Cultural Influence.doc
- 上海交通大学:《跨文化交流》教学资源_Time & Culture_People of the Future.doc
- 上海交通大学:《跨文化交流》教学资源_章节视图_跨文化交流_Unit 1 Communications_WHY STUDY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doc
- 上海交通大学:《跨文化交流》教学资源_章节视图_跨文化交流_Unit 1 Communications_Discovering Problem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doc
- 上海交通大学:《跨文化交流》教学资源_章节视图_跨文化交流_Unit 2 Culture_What Is Culture.doc
- 上海交通大学:《跨文化交流》教学资源_课后阅读_reading for unit 1_WHY STUDY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doc
- 上海交通大学:《跨文化交流》教学资源_课后阅读_reading for unit 1_Defining communication.doc
- 上海交通大学:《跨文化交流》教学资源_课后阅读_reading for unit 1_Discovering Problem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doc
- 上海交通大学:《跨文化交流》教学资源_课后阅读_reading for unit 1_THE NATURE OF CULTURE.doc
- 上海交通大学:《跨文化交流》教学资源_课后阅读_reading for unit 1_What Is Culture.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