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微型机继电保护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微机保护的算法(主讲人:肖仕武)

3-1概述 一、算法定义 微机保护装置根据模数转换器提供的输入电气量的采样数据 进行分析、运算和判断,以实现各种继电保护功能的方法称 为算法。 二、算法的分类 1、根据输入电气量的若千采样值计算电气量的相量; 2、根据动作方程来判断故障是否在动作区内。 性能指标 1、精度 2、速度。(1)算法所要求的采样点数(数据窗长度) (2)算法的运算工作量 电气与电子工学院_≌
3-1 概述 一、算法定义 微机保护装置根据模数转换器提供的输入电气量的采样数据 进行分析、运算和判断,以实现各种继电保护功能的方法称 为算法。 二、算法的分类 1、根据输入电气量的若干采样值计算电气量的相量; 2、根据动作方程来判断故障是否在动作区内。 三、性能指标 1、精度 2、速度。(1)算法所要求的采样点数(数据窗长度) (2)算法的运算工作量

3-2假定输入为正量的算法 假定原始数据为纯正弦量的理想采样值: (nr)=√2lsin(omT+a0) 两点乘积算法 通过任意两个电气角度相隔90°的瞬时值,可以计算出该正弦 量的有效值和相位 两个采样值为涡和m样时刻的采样值和iri2 olnt-n,T 1)=√2/sin(n+a0) 2I sin au 2=127)=√2/ sinon I+an 2Isin ail 2人√2cos 电气与电子工学院_≌
3-2 假定输入为正弦量的算法 一、两点乘积算法 假定原始数据为纯正弦量的理想采样值: ( ) ( ) s nTs I i nT I 0 = 2 sin + 通过任意两个电气角度相隔90的瞬时值,可以计算出该正弦 量的有效值和相位。 ( ) 2 2 1 n Ts − n Ts = 两个采样值为: n1 T 和 s 采样时刻的采样值 和 i 1 。 2 i Ts n2 ( ) ( ) s s I I i i n T I n T I 1 1 1 0 1 = = 2 sin + = 2 sin ( )s s I I I i i n T I n T I I 2 2 1 0 1 1 2 cos 2 2 sin 2 2 sin = = + = = + +

两点乘积算法 2=i2+ 可得 gau 同理 ∫202=n2+n U 可得: g arc 最后可求出测量阻抗z:Z g g 电气与电子工学院_≌
两点乘积算法 2 2 2 1 2 2I = i + i 2 1 1 i i tg I = 可得: 2 2 1 2 2 i i I + = 1 1 2 I i arctg i = 同理 2 2 2 1 2 2U u u = + 1 1 2 u u tg u = 可得: 2 2 1 2 2 u u U + = 1 1 2 U u arctg u = 最后可求出测量阻抗Z: 2 2 2 1 2 2 2 1 i i u u I U Z + + = = − = − = − − 2 1 1 2 1 1 1 1 i i tg u u z U I tg

两点乘积算法 电压、电流的相量形式为 U=UCOSa + jUsinau I=Icosa+jlsina 0=12+ +) +u R 71+l2 i2 电气与电子工学院_≌
两点乘积算法 电压、电流的相量形式为: U U U U 1 jU 1 = cos + sin I I I I jI 1 1 = cos + sin ( ) 2 1 2 1 U = u + ju ( ) 2 1 2 1 I = i + ji 2 1 2 1 i ji u ju I U + + = 2 2 2 1 1 2 2 1 i i u i u i X + − = 2 2 2 1 1 1 2 2 i i u i u i R + + =

二、导数算法 已知n1Ts时刻电流的采样值和微分值为: n)=√2si(m7+ax,)=√2/sma O2/osa,或4=√2/cosa 2Ⅰ tgau 可得:「 O l141 au=arct X R 电气与电子工学院_≌
二、导数算法 已知 n1Ts时刻电流的采样值和微分值为: ( ) ( ) s s I I i i n T I n T I 1 1 1 0 1 = = 2 sin + = 2 sin I I I i i I 1 ' 1 1 ' 1 2 cos 2 cos = 或 = ' 1 1 1 2 ' 2 1 1 2 2 i i tg i I i I = = + 2 ' 2 1 1 ' 1 ' 1 1 1 2 ' 2 1 1 1 ' 1 ' 1 1 + − = + − = i i u i u i R i i i i u u X 2 2 1 1 ( ) 2 i i I + = 1 1 2 I i arctg i = 可得:

导数算法 在微机保护中,经常采用差分运算来代替微分,相应该点的 采样值要用平均求和来计算。 差分 求平均 +1 T n|n+1 n+1 电气与电子工学院_≌
导数算法 在微机保护中,经常采用差分运算来代替微分,相应该点的 采样值要用平均求和来计算。 差分: ( ) ( ) n n s n n s u u T u i i T i = − = − + + 1 ' 1 1 ' 1 1 1 求平均: ( ) ( ) n n n n u u u i i i = + = + + + 1 1 1 1 2 1 2 1 n i n+1 i n n +1 1 t nTS nTS n m a b n n +1

三、半周积分算法 利用已知的一个正弦量在任意半个周期内绝对值的积分为 常数S,来计算该正弦量的有效值大小 S=、2inm+ =√2wh2 T+a S|+ k=1 N/2 得:I=S 电气与电子工学院_≌
三、半周积分算法 利用已知的一个正弦量在任意半个周期内绝对值的积分为一 常数S,来计算该正弦量的有效值大小。 ( ) = = = + 2 0 2 0 2 2 2 sin 2 sin T T I tdt I S I t dt 2 2 I = S N s N k S i i k i T + + − = 2 1 2 1 0 2 1 2 1 可得:

四、平均值、差分值的误差分析 用平均值近似代替瞬时值,用差分值代替微分值,用梯形法 则近似求积分 x(t)=Xmsin(at+a x(n x(n+1) Ts/2 Jx(n)=Xm Sin[o(t-Ts/2)+a] x(n+1)= Xm Sin[a(+7/2)+a1 n+1 由平均值求瞬时值 x(n)+x(n+1) LX Sin[o(t-Ts/2)+a]+X, Sin[o(t+Ts/2)+a1) =[xnSm(Ot+a)]Co()误差系数为:COs( 基于n和η+1时刻采样值,经过补偿也可求得准确微分值为 x(n)+x(n+ K(m)+x(n+)] 2COs(OT 电气与电子工学院_≌
四、平均值、差分值的误差分析 用平均值近似代替瞬时值,用差分值代替微分值,用梯形法 则近似求积分。 x(t) = X m Sin(t +) ( ) [ ( / 2) ] ( 1) [ ( / 2) ] m m x n X Sin t Ts x n X Sin t Ts = − + + = + + n n+1 t t Ts/2 Ts/2 x(t) x(n) x(n +1) 由平均值求瞬时值 ) 2 ( ) ( [ ( / 2) ] [ ( / 2) ] 2 1 2 ( ) ( 1) Ts X Sin t Cos X Sin t Ts X Sin t Ts x n x n m m m = + = − + + + + + + 误差系数为: ( ) 2 Ts cos 基于n和n+1时刻采样值,经过补偿也可求得准确微分值为 ( ) ( 1) 2 ( ) ( 1) ) 2 ( 1 ( ) = + + + + = K x n x n x n x n T Cos x t P S ) 2 2 ( 1 S P T Cos K =

由采样值求微分值: r(t=XmSin(at+a) DXm Cos(at +a) [x(n+1)-x(n)]=_m Sino(t+ Ts/2)+a]-Xm Sin[o(t-Ts/2)+a]) OTs Cos(ot+a)·Si 2{xn,Cxm+a小sm(03s OT dx(t) x(n+1)-x(n)]=Kc[x(n+1)-xm sIng- x(n) x(t) x(n+ 1) 其中:K S 2Sin( 2 电坐
由采样值求微分值: x(t) = X m Sin(t +) ( ) ( ) = X Cos t + dt dx t m ) 2 ( ) ( 2 ) 2 ( ) ( 2 [ ( / 2) ] [ ( / 2) ] 1 ( 1) ( ) 1 Ts X Cos t Sin Ts Ts X Cos t Sin Ts X Sin t Ts X Sin t Ts Ts x n x n Ts m m m m = + = + + − = + + − − + ( 1) ( ) ) 2 2 ( ( ) x n x n Ts Sin dt d x t + − = K x(n 1) x(n) = C + − ) 2 2 ( Ts Sin K C 其中: = n n+1 t t Ts/2 Ts/2 x(t) x(n) x(n +1)

3-3突变量电流算法 一、基本原理 R」 K 理论根据是线性系统的叠加原 理。对于系统结构不发生变化 的线性系统,利用叠加定理可 ln()=故障后的测量电流 以进行分解。 n(1)=1()+ik( i2(m) lk(t) 故障分量电流 i1(1)=负荷电流 ()=故障电流分量 (1)=in(t)-t(t) (a)正常运行状态 (b)短路附加状态 电气与电子工学院_≌
3-3 突变量电流算法 一、基本原理 理论根据是线性系统的叠加原 理。对于系统结构不发生变化 的线性系统,利用叠加定理可 以进行分解。 R K im (t) im (t) = 故障后的测量电流 R R K (a)正常运行状态 (b)短路附加状态 i (t) L i (t) k u (t) k iL (t) = 负荷电流 ik (t)=故障电流分量 i (t) i (t) i (t) m = L + k i (t) i (t) i (t) k = m − L 故障分量电流: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电梯控制技术(PPT课件讲稿)情境7 电梯控制.ppt
-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过程动态特性建模与分析.ppt
- 《人机工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手持工具的设计.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4章 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ppt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电网的距离保护.ppt
- 上海交通大学:《机器人学导论 Introduction to Robotic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Lecture 1 Introduction.ppt
-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自动控制原理 Principles of Automatic Control》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ppt
- 北京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8章 相量法.ppt
- 四川大学:《自动控制原理 Automatic Control Principle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频率响应综合法(主讲:赵耀).ppt
- 清华大学:《电路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5章 动态电路时域分析.ppt
- 华北电力大学:《高电压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4讲 输电线路防雷技术(主讲:屠幼萍).ppt
- 《运动控制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系统的人机界面设计及触摸屏的使用方法 第七节 WINCC Flexible 2008使用简介.ppt
- 《人工智能》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Chapter 7 逻辑代理 Logical Agents.ppt
- 电子科技大学:《自动控制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时域分析法.ppt
- 长安大学:《自动化实践初步》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电气控制系统.ppt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电工学简明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版)绪论(薛亚茹)、第一章 电路及其分析方法.ppt
- 《发电厂电气设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电气主接线.ppt
- 四川理工学院:《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章 绪论(主讲:吴浩).ppt
- 电子科技大学:《虚拟仪器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图形化数据显示、文件操作.ppt
-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自动控制原理 Principles of Automatic Control》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ppt
- 《电路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正弦稳态的功率、三相电路.ppt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考试大纲.doc
- 《人机工程学 Ergonomic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人体感知与运动特征.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6章 二端口网络.ppt
- 南京理工大学:《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共六章,授课教师:江宁强).ppt
- 《电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正弦稳态电路.ppt
- 《信号处理及智能控制》教学资源(PPT讲稿)漫谈生命与信息.ppt
- 烟台理工学院:《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主讲:原帅).ppt
-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自动控制原理 Principles of Automatic Control》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及综合.ppt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线性离散控制系统.ppt
- 西南民族大学:《电机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导论(主进:王玉).ppt
- 《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0章 彩色电视机典型电路分析.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2章 三相电路.ppt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根轨迹法.ppt
- 电子科技大学:《虚拟仪器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6章 虚拟仪器概述.ppt
- 《家用电器维修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6章 电风扇 6.1 概述 6.2 电风扇的基本结构.ppt
- 《高电压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液体和固体介质的电气特性.ppt
- 银川能源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共七章,主讲:王荣辉).ppt
- 《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频率响应分析法.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