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继承与借鉴
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继承与借鉴 第一节继承、借鉴、创新的必要性 、继承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要求 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精神感召力和民族凝聚力,我们要建设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就必须从这些优良传统中吸取营养 例如在义利问题上,儒家主张重义轻利,甚至舍生取义。伟大的教育家孔 子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也曾说过,“生,亦我所欲也;义,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在此孟子强调义以为先而自有 其合理、进步的一面。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不言利,但不能忘记国家、 民族的大义。此外,传统文化中有关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的胸 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品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的勤勉风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等,应当继承,历来为 人们所遵从效法,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对于我们今天进行思想政 治教育,仍然有其不可忽视的教化作用 又如,在自律、自省问题上,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 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子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都强 调了人的内省,这对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有深刻的启迪意义。很难设想, 没有道德自律,道德何以发挥其巨大的无所不在的威力。思想政治工作离不开 灌输,但灌输必须与受教育者的内省相结合,否则就难以收到应有的效果。 再如,关于德育与智育关系问题,孔子十分强调思想品德教育,并把它放 在文化知识教育之首;诸葛亮曾提出:“才须学也,非学无以成才,非志无以成 学”,阐明了立志、学习、成才的关系,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和勉励,成为警世 名言。我们党坚持德才标准,提倡又红又专,就是对我国古代文化优秀成果的 继承和发展。 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丰 富经验,更值得继承和发扬光大。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 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光辉典范,他们的著作和实践,无不洋溢着思想政治工
1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继承与借鉴 第一节 继承、借鉴、创新的必要性 一、继承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要求 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精神感召力和民族凝聚力,我们要建设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就必须从这些优良传统中吸取营养。 例如在义利问题上,儒家主张重义轻利,甚至舍生取义。伟大的教育家孔 子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也曾说过,“生,亦我所欲也;义,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在此孟子强调义以为先而自有 其合理、进步的一面。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不言利,但不能忘记国家、 民族的大义。此外,传统文化中有关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的胸 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品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的勤勉风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等,应当继承,历来为 人们所遵从效法,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对于我们今天进行思想政 治教育,仍然有其不可忽视的教化作用。 又如,在自律、自省问题上,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 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子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都强 调了人的内省,这对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有深刻的启迪意义。很难设想, 没有道德自律,道德何以发挥其巨大的无所不在的威力。思想政治工作离不开 灌输,但灌输必须与受教育者的内省相结合,否则就难以收到应有的效果。 再如,关于德育与智育关系问题,孔子十分强调思想品德教育,并把它放 在文化知识教育之首;诸葛亮曾提出:“才须学也,非学无以成才,非志无以成 学”,阐明了立志、学习、成才的关系,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和勉励,成为警世 名言。我们党坚持德才标准,提倡又红又专,就是对我国古代文化优秀成果的 继承和发展。 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丰 富经验,更值得继承和发扬光大。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 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光辉典范,他们的著作和实践,无不洋溢着思想政治工
作的光辉。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进程中,新情况、新问题 层出不穷,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必然发生变化,产生各种各样的迷惑和 混乱。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民族精神支 柱的东西,在一些人那里成了装点门面的口头语,充斥其中的却是利己主义 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种种不良的观念。在一些地方,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 的现象,片面地追求经济的高速度、高增长而忽视思想政治工作,以牺牲精神 文明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等。事实一再表明,一旦放松了思想政治工 作,不用马克思主义去占领思想文化阵地,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就必然会去占 领,从而使得各种错误思想得不到有效的抑制和澄清,导致假科学、反科学和 封建迷信大行其道,唯心主义、形而上学泛滥。“法轮功”问题的出现,就是深 刻的教训,它从反面证明了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秀成果必须继承,优良传 统必须发扬。任何时候忽视思想政治工作,就会给党和国家造成重大的损失。 继承不是照搬。对于古代文化的成果,应该采取分析的态度,不能套用, 而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对于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中本质 的东西,我们必须坚持。然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方式方法,必须随着条件 的变化而改革和创新,把继承和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只 有在保持历史的优良传统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创新,也才能使得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持续有效地展开。 、借鉴是思想政治工作面向世界的桥梁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要有效地服务于经济 建设这个中心,就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着眼于新的社会历史实践的发展,更 新观念,面向世界,积极地学习和借鉴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内的人类社会 的一切文明成果,以改进和充实、丰富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 在借鉴西方文明的问题上,我们有过正反两方面的教训。一是闭关自守 全盘否定;二是盲目崇洋,全盘西化。这两种极端的观点和做法都是错误的。 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大威力,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是我们党的最 大优势之一。因此,我们在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之际,既要发扬自己的优点, 又要科学地吸取他人的长处。有人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必要学习外国,这显 然是片面的。应当看到,其他一些国家虽然没有思想政治工作这个概念,但其 思想政治工作活动任何时候都没有停止过。例如,有些国家在国家意识、民族 传统、职业道德、创新精神等方面的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许多经验
2 作的光辉。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进程中,新情况、新问题 层出不穷,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必然发生变化,产生各种各样的迷惑和 混乱。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民族精神支 柱的东西,在一些人那里成了装点门面的口头语,充斥其中的却是利己主义、 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种种不良的观念。在一些地方,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 的现象,片面地追求经济的高速度、高增长而忽视思想政治工作,以牺牲精神 文明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等。事实一再表明,一旦放松了思想政治工 作,不用马克思主义去占领思想文化阵地,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就必然会去占 领,从而使得各种错误思想得不到有效的抑制和澄清,导致假科学、反科学和 封建迷信大行其道,唯心主义、形而上学泛滥。“法轮功”问题的出现,就是深 刻的教训,它从反面证明了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秀成果必须继承,优良传 统必须发扬。任何时候忽视思想政治工作,就会给党和国家造成重大的损失。 继承不是照搬。对于古代文化的成果,应该采取分析的态度,不能套用, 而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对于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中本质 的东西,我们必须坚持。然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方式方法,必须随着条件 的变化而改革和创新,把继承和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只 有在保持历史的优良传统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创新,也才能使得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持续有效地展开。 二、借鉴是思想政治工作面向世界的桥梁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要有效地服务于经济 建设这个中心,就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着眼于新的社会历史实践的发展,更 新观念,面向世界,积极地学习和借鉴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内的人类社会 的一切文明成果,以改进和充实、丰富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 在借鉴西方文明的问题上,我们有过正反两方面的教训。一是闭关自守, 全盘否定;二是盲目崇洋,全盘西化。这两种极端的观点和做法都是错误的。 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大威力,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是我们党的最 大优势之一。因此,我们在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之际,既要发扬自己的优点, 又要科学地吸取他人的长处。有人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必要学习外国,这显 然是片面的。应当看到,其他一些国家虽然没有思想政治工作这个概念,但其 思想政治工作活动任何时候都没有停止过。例如,有些国家在国家意识、民族 传统、职业道德、创新精神等方面的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许多经验
值得我们借鉴。当然,在向外国学习和借鉴的问题上,我们一定要有“两手”准 备,坚持“两点论”,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把握好学习与抵制的关系,使之为 我所用。 当代西方国家思想政治工作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围绕着培养什么样的 人,即围绕如何培养适应资本主义社会发展需要的人为目标。为了收到更好的 教育效果,从而实现其培养目标,它们所采取的某些合乎当代要求的教育内容 和先进、科学的方式、方法,所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比如美国,既注 意从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人类学各门学科入手,研究如何更有效地加强 对国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又注意从人本身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发展中,研究 人自身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变化与发展的特点及其规律。同时,还注意遵循 人的行为与社会行为的相互作用关系的原则,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社会实践中 去进行,通过社会实践和环境去影响人的思想与行为,这在很大范围内确实是 行之有效的。 在思想教育内容上,西方德育基本上反映了西方社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 念,在许多方面是不应学习的。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许多做法是在市场经济的 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对我们有重要借鉴意义,如渗透式教育、实践式教育和社 会服务式方法等。渗透式教育法,在美国和日本运用得很普遍。美国的学校很 注重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从内容的加深到方法的递进是与 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和知识水平相适应的,并且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 性与渗透性。如中小学校普遍开设“公民教育课”和“法制课”,主要进行一般的公 民思想品德教育,在方法上注重思想品德认识和思想品德体验相结合,重视思 想品德行为的训练,从而引导个体进行合理的思想品德选择。大学阶段的思想 政治教育则以理论知识教育为载体,通过开设大量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 课程,帮助学生从新的角度理解和把握社会所提倡的价值观。这种把思想政治 教育寓于专业教学中的具体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不仅如此,随着大众传媒的日趋现代化,卫星通信、信息高速公路、国际 互联网络等已走进社会生活。这些无疑给人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 式乃至生存方式等,带来极其深刻的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决不能回避现实, 必须广泛了解当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采用科学技术的新方法 新手段。我们要借鉴和运用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理论原则、方法来改进 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的指导下,大胆借助于自然 科学的某些方法、手段,使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更具可操作性。 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善于借鉴
3 值得我们借鉴。当然,在向外国学习和借鉴的问题上,我们一定要有“两手”准 备,坚持“两点论”,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把握好学习与抵制的关系,使之为 我所用。 当代西方国家思想政治工作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围绕着培养什么样的 人,即围绕如何培养适应资本主义社会发展需要的人为目标。为了收到更好的 教育效果,从而实现其培养目标,它们所采取的某些合乎当代要求的教育内容 和先进、科学的方式、方法,所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比如美国,既注 意从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人类学各门学科入手,研究如何更有效地加强 对国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又注意从人本身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发展中,研究 人自身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变化与发展的特点及其规律。同时,还注意遵循 人的行为与社会行为的相互作用关系的原则,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社会实践中 去进行,通过社会实践和环境去影响人的思想与行为,这在很大范围内确实是 行之有效的。 在思想教育内容上,西方德育基本上反映了西方社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 念,在许多方面是不应学习的。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许多做法是在市场经济的 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对我们有重要借鉴意义,如渗透式教育、实践式教育和社 会服务式方法等。渗透式教育法,在美国和日本运用得很普遍。美国的学校很 注重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从内容的加深到方法的递进是与 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和知识水平相适应的,并且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 性与渗透性。如中小学校普遍开设“公民教育课”和“法制课”,主要进行一般的公 民思想品德教育,在方法上注重思想品德认识和思想品德体验相结合,重视思 想品德行为的训练,从而引导个体进行合理的思想品德选择。大学阶段的思想 政治教育则以理论知识教育为载体,通过开设大量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 课程,帮助学生从新的角度理解和把握社会所提倡的价值观。这种把思想政治 教育寓于专业教学中的具体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不仅如此,随着大众传媒的日趋现代化,卫星通信、信息高速公路、国际 互联网络等已走进社会生活。这些无疑给人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 式乃至生存方式等,带来极其深刻的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决不能回避现实, 必须广泛了解当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采用科学技术的新方法、 新手段。我们要借鉴和运用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理论原则、方法来改进 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的指导下,大胆借助于自然 科学的某些方法、手段,使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更具可操作性。 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善于借鉴
世界各国一切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为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政 治工作服务。我们每个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不断强化自己的进取意识,不断提高 自身的综合水平和能力,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与创新更具坚实的基础。 、在继承与借鉴中探求创新之路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与之相适应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不断创新。创 新不能营造空中楼阁,必须建立在两个基本点上,那就是对自身优秀传统的继 承和对世界各国先进成果的借鉴,只有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才能在新的基础 上创造出新的成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必须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是继 承与创新的关系;二是借鉴与创新的关系。对于前者,要防止把两个方面对立 起来,一提到创新就否定传统,认为传统的东西与创新无缘,要创新就得另辟 蹊径;对于后者,要防止把两者等同起来,一说要创新就把眼睛盯向外国特别 是西方,似乎只要把外国的东西搬进来,就可创新了。这两种思维方法都是非 常不可取的。 如何把继承与创新、借鉴与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最根本的就是坚持正确 的思想政治路线,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运用科学的 思维方法,坚持“两点论”,对继承与借鉴的内容进行研究、分析和鉴别,然后 在新的基础上将二者加以整合,给继承的内容赋予时代主旋律,使之具有时代 价值;给借鉴的内容浸入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使之具有中国特色。新时期思 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是在吸取和借鉴中创新,是在加 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中实现创新。其主要内容应包括 1.思想观念上创新。观念是现实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 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就目前来讲,思想观念的创新就要通 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并促其发展的改革开 放意识、竞争意识、自主意识、参与意识、信息意识、效益意识、创新意识、 科技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等 2.内容体系上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才能不断赋予新 的内容,才能生机勃勃。邓小平同志一贯反对思想政治工作搞形式。思想政治 工作要结合新时期的实际,结合群众的思想实际,系统地而不是零星地调整、 改革、创新工作内容,尤其要关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诸 如: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教育,帮助人们 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指导人们的改革与实践;在“科教兴国”战略中,教育
4 世界各国一切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为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政 治工作服务。我们每个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不断强化自己的进取意识,不断提高 自身的综合水平和能力,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与创新更具坚实的基础。 三、在继承与借鉴中探求创新之路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与之相适应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不断创新。创 新不能营造空中楼阁,必须建立在两个基本点上,那就是对自身优秀传统的继 承和对世界各国先进成果的借鉴,只有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才能在新的基础 上创造出新的成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必须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是继 承与创新的关系;二是借鉴与创新的关系。对于前者,要防止把两个方面对立 起来,一提到创新就否定传统,认为传统的东西与创新无缘,要创新就得另辟 蹊径;对于后者,要防止把两者等同起来,一说要创新就把眼睛盯向外国特别 是西方,似乎只要把外国的东西搬进来,就可创新了。这两种思维方法都是非 常不可取的。 如何把继承与创新、借鉴与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最根本的就是坚持正确 的思想政治路线,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运用科学的 思维方法,坚持“两点论”,对继承与借鉴的内容进行研究、分析和鉴别,然后 在新的基础上将二者加以整合,给继承的内容赋予时代主旋律,使之具有时代 价值;给借鉴的内容浸入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使之具有中国特色。新时期思 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是在吸取和借鉴中创新,是在加 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中实现创新。其主要内容应包括: 1.思想观念上创新。观念是现实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 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就目前来讲,思想观念的创新就要通 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并促其发展的改革开 放意识、竞争意识、自主意识、参与意识、信息意识、效益意识、创新意识、 科技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等。 2.内容体系上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才能不断赋予新 的内容,才能生机勃勃。邓小平同志一贯反对思想政治工作搞形式。思想政治 工作要结合新时期的实际,结合群众的思想实际,系统地而不是零星地调整、 改革、创新工作内容,尤其要关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诸 如: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教育,帮助人们 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指导人们的改革与实践;在“科教兴国”战略中,教育
人们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掌握现代经济、科技、金融、法律等知识, 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崇尚知识,反对愚昧迷信、抵制伪科学,逐步树立正 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在价值观念多样化过程中,弘扬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价 值观,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义利统一观;做好维护社会稳定的教育, 既要讲道德,又要办实事,既听群众的呼声,又关心群众疾苦,多做得人心、 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帮助人们增强由体制转型所带来的心理承受力;引导、 帮助人们在投身社会变革时期形成竞争观念、平等观念、民主观念、协作观念 和法制观念及创新观念等;在“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缴费上学、自主择业 的改革中,帮助人们树立新的就业观和择业观;等等 3.方式方法上创新。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彻底摒弃那种单纯“说教式 的工作方式,克服那种只讲大道理的传声筒式的教育方法。正如邓小平同志所 说:“政治工作的根本的任务、根本的内容没有变,我们的优良传统也还是那 些。但是,时间不同了,条件不同了,对象不同了,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 同。”(《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19页)这段话告诉我们,思想政治工作必须 不断适应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抛弃不适时宜、不切实际的做法,吸取、 借鉴现实有效的内容和形式并加以创新,以立于不败之地。把思想政治工作渗 透到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社会管理和文化娱乐活动中,寓教于学、寓教于美 寓教于乐、寓教于管理;把以人为本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来抓,有针对性 地应用多样化、多渠道、多载体的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新方法;加大人、 财、力投入的力度,依靠与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提高思想教育方法的科 技含量,加快载体的技术更新,努力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我们应该充 分利用现有的传播工具条件,积极开展网上宣传,拓宽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域 发挥大众媒体作用,扩大覆盖面与渗透力,造就“四有ˆ新人,创造出适合时代 特点的适应群众需要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格局。 4.队伍建设上创新。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关键是队伍的优化。这 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上。在思想政治素质上,要有坚定过硬的政 治思想觉悟,必须进行思想观念上的更新,吸收新鲜的好东西,克服教育无所 作为的心理和克服教育中的妄自菲薄的心理,要运用开放的、多维的、创新的 思维方式,以崭新的形象开展工作,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在理论素质上,要 有较深厚的理论功底,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而能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现代化、社会化的先导作用;在业务素质上,知识层次要 髙,精明能干,不断学习掌握现代科技知识,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知识 含量,了解新动态,把握新特点,寻求新对策,总结新经验,更好地为群众
5 人们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掌握现代经济、科技、金融、法律等知识, 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崇尚知识,反对愚昧迷信、抵制伪科学,逐步树立正 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在价值观念多样化过程中,弘扬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价 值观,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义利统一观;做好维护社会稳定的教育, 既要讲道德,又要办实事,既听群众的呼声,又关心群众疾苦,多做得人心、 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帮助人们增强由体制转型所带来的心理承受力;引导、 帮助人们在投身社会变革时期形成竞争观念、平等观念、民主观念、协作观念 和法制观念及创新观念等;在“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缴费上学、自主择业” 的改革中,帮助人们树立新的就业观和择业观;等等。 3.方式方法上创新。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彻底摒弃那种单纯“说教式” 的工作方式,克服那种只讲大道理的传声筒式的教育方法。正如邓小平同志所 说:“政治工作的根本的任务、根本的内容没有变,我们的优良传统也还是那一 些。但是,时间不同了,条件不同了,对象不同了,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 同。”(《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19页)这段话告诉我们,思想政治工作必须 不断适应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抛弃不适时宜、不切实际的做法,吸取、 借鉴现实有效的内容和形式并加以创新,以立于不败之地。把思想政治工作渗 透到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社会管理和文化娱乐活动中,寓教于学、寓教于美、 寓教于乐、寓教于管理;把以人为本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来抓,有针对性 地应用多样化、多渠道、多载体的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新方法;加大人、 财、力投入的力度,依靠与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提高思想教育方法的科 技含量,加快载体的技术更新,努力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我们应该充 分利用现有的传播工具条件,积极开展网上宣传,拓宽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域, 发挥大众媒体作用,扩大覆盖面与渗透力,造就“四有”新人,创造出适合时代 特点的适应群众需要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格局。 4.队伍建设上创新。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关键是队伍的优化。这 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上。在思想政治素质上,要有坚定过硬的政 治思想觉悟,必须进行思想观念上的更新,吸收新鲜的好东西,克服教育无所 作为的心理和克服教育中的妄自菲薄的心理,要运用开放的、多维的、创新的 思维方式,以崭新的形象开展工作,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在理论素质上,要 有较深厚的理论功底,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而能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现代化、社会化的先导作用;在业务素质上,知识层次要 高,精明能干,不断学习掌握现代科技知识,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知识 含量,了解新动态,把握新特点,寻求新对策,总结新经验,更好地为群众
为经济建设服务;在道德素质上,身体力行,用人格的力量教育人。思想政治 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创新人才的培养和 事业的发展,必须在队伍优化上下功夫,才能实现创新 第二节对剥削阶级社会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借鉴和利用 思想政治教育虽然是一个现代概念,但它所包括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 道德教育却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以来的普遍社会现象,只不过其表现形式 和作用的内容不同而己。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体系,应当对思想政治教 育的历史发展作一番考察,以便通过不同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研究,来认 识不同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异同,从而继承和借鉴对我们有益的东西,更好地 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和规律, 借鉴和利用我国古代、近代以至资本主义国家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在继 承优良传统,吸取国外有益成果的基础上,立足现实,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努力改革创新,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无疑对思想政 治教育及其学科建设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中国传统思想道德教育资源的批判继承 我们主张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这里的“中国特色”, 首先是要注意符合我国国情和民族传统。其中包括批判地继承我国的历史文化 传统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优秀传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从逻辑到方法,都不是 从天上掉下来的,有个历史的继承问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总结我国 历史上劳动人民以至剥削阶级的思想道德教育经验,批判地吸取他们在方法论 乃至内容、原则、途径和方法上的有用成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就会使思 想政治教育学更富有民族色彩。 1、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 首先,在道德教育原则上,强调以育人为中心,德育至上。我国古代历史 上各个时期的教育家都主张学校以育人为中心,德育至上,即其他方面的教育 都要服从和服务于为统治阶级培养接班人的德育的需要。从我国古代关于教育 的史籍看,德育至上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孟子、荀子、 董仲舒等著名教育家,先后编篡了大量的道德教育思想的著作。这些著作不同
6 为经济建设服务;在道德素质上,身体力行,用人格的力量教育人。思想政治 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创新人才的培养和 事业的发展,必须在队伍优化上下功夫,才能实现创新。 第二节 对剥削阶级社会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借鉴和利用 思想政治教育虽然是一个现代概念,但它所包括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 道德教育却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以来的普遍社会现象,只不过其表现形式 和作用的内容不同而已。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体系,应当对思想政治教 育的历史发展作一番考察,以便通过不同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研究,来认 识不同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异同,从而继承和借鉴对我们有益的东西,更好地 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和规律。 借鉴和利用我国古代、近代以至资本主义国家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在继 承优良传统,吸取国外有益成果的基础上,立足现实,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努力改革创新,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无疑对思想政 治教育及其学科建设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对中国传统思想道德教育资源的批判继承 我们主张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这里的“中国特色”, 首先是要注意符合我国国情和民族传统。其中包括批判地继承我国的历史文化 传统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优秀传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从逻辑到方法,都不是 从天上掉下来的,有个历史的继承问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总结我国 历史上劳动人民以至剥削阶级的思想道德教育经验,批判地吸取他们在方法论 乃至内容、原则、途径和方法上的有用成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就会使思 想政治教育学更富有民族色彩。 1、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 首先,在道德教育原则上,强调以育人为中心,德育至上。我国古代历史 上各个时期的教育家都主张学校以育人为中心,德育至上,即其他方面的教育 都要服从和服务于为统治阶级培养接班人的德育的需要。从我国古代关于教育 的史籍看,德育至上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孟子、荀子、 董仲舒等著名教育家,先后编篡了大量的道德教育思想的著作。这些著作不同
程度地反映了他们的德育至上的思想。如《论语》记载:“子以 四教,文行忠信”。显然,“行忠信”是对道德的要求,文则指文化教育,但其 中也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尽管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道德教育,把道德教育 放在第一位,目的是为了培养适应本阶级需要的人才,维护其统治地位,因此, 德育至上”有着很深的阶级烙印和历史局限性,但今天我们所倡导的“德育 首位”的原则,正是对古代“德育至上”、“以育人为中心”教育思想的继承和 发展。 其次,在教育内容上,重视立志教育、注重“修身为本”,其理想人格是“圣 贤”、“君子”。古人非常重视立志教育:“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 语·子罕》)“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 性,增益其所不能。”这个“志”就是志向、理想和努力奋斗的意思,这些话都 是在鼓励人们要立志。孟子强调“持志”和“尚志”。他说:“夫志,气之帅也,” 提出要培养一种“浩然之气”。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意志需要不断磨炼,这在今 天思想政治教育中仍非常重要。 我国古代思想家十分重视“修身为本”的思想,尤其强调管理国家的官吏, 特别是最高领导者(国君),必须首先端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正己”),然后 才能管理好他人(“正人”)。这就叫做“正人必先正己”。修身为本,讲的是齐 家、治国、平天下,皆要把修身当作根本,从自身的道德修养开始。《礼记·大 学》所讲的“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然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集中地表达了这 思想。修身为本,以身作则,首先从严格要求自己做起,然后才能实现治国、 平天下,达到提高整个社会、国家的道德水准的目的。立志、“修身为本”的最 终归属是实现理想人格化的目标。 理想人格是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中国哲学特别是儒家晢学有 个极其重要的特点,就是以道德统率知识,强调真和善的统一。至真至善, 是中国古代理想人格的极致。至真至善的人,就是圣人。虽然称得上圣人的人 只是极少数,如儒家所谓圣人不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数人, 但历代都有士人把成圣成贤作为最高目标。孔子的理想人格是有道德,有智慧 有勇气,也就是智仁勇“三达德”。孟子的理想人格是“大丈夫”;“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即奉行正义,始终不渝。荀子和以后的儒家,又给 圣人増添了新的内容,对理想人格所具有的“气象”,理想人格的精神境界,作 了具体描述。道家也有自己的理想人格,如老子的理想人格,是与自然的原始
7 程度地反映了他们的德育至上的思想。如《论语》记载:“子以 四教,文行忠信”。显然,“行忠信”是对道德的要求,文则指文化教育,但其 中也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尽管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道德教育,把道德教育 放在第一位,目的是为了培养适应本阶级需要的人才,维护其统治地位,因此, “德育至上”有着很深的阶级烙印和历史局限性,但今天我们所倡导的“德育 首位”的原则,正是对古代“德育至上”、“以育人为中心”教育思想的继承和 发展。 其次,在教育内容上,重视立志教育、注重“修身为本”,其理想人格是“圣 贤”、“君子”。古人非常重视立志教育:“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 语·子罕》)“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 性,增益其所不能。”这个“志”就是志向、理想和努力奋斗的意思,这些话都 是在鼓励人们要立志。孟子强调“持志”和“尚志”。他说:“夫志,气之帅也,” 提出要培养一种“浩然之气”。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意志需要不断磨炼,这在今 天思想政治教育中仍非常重要。 我国古代思想家十分重视“修身为本”的思想,尤其强调管理国家的官吏, 特别是最高领导者(国君),必须首先端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正己”),然后 才能管理好他人(“正人”)。这就叫做“正人必先正己”。修身为本,讲的是齐 家、治国、平天下,皆要把修身当作根本,从自身的道德修养开始。《礼记·大 学》所讲的“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然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集中地表达了这一 思想。修身为本,以身作则,首先从严格要求自己做起,然后才能实现治国、 平天下,达到提高整个社会、国家的道德水准的目的。立志、“修身为本”的最 终归属是实现理想人格化的目标。 理想人格是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中国哲学特别是儒家哲学有 一个极其重要的特点,就是以道德统率知识,强调真和善的统一。至真至善, 是中国古代理想人格的极致。至真至善的人,就是圣人。虽然称得上圣人的人 只是极少数,如儒家所谓圣人不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数人, 但历代都有士人把成圣成贤作为最高目标。孔子的理想人格是有道德,有智慧, 有勇气,也就是智仁勇“三达德”。孟子的理想人格是“大丈夫”;“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即奉行正义,始终不渝。荀子和以后的儒家,又给 圣人增添了新的内容,对理想人格所具有的“气象”,理想人格的精神境界,作 了具体描述。道家也有自己的理想人格,如老子的理想人格,是与自然的原始
质朴为一的人,即他所谓的“复归于婴儿”。儒道二家的人格理想相统一,便是 魏晋的圣人观。它显著的特点便是内圣外王。至宋明理学,剔除了道家理想人 格中的超人性质,把理想人格安放在平实的、现世的基础上:理想人格是人世 中的一员,他不超人的存在,理想人格既切近,又难以企及。我们今天批判继 承中国古代的理想人格思想,最主要的是要继承其追求道德至善的执著精神和 远大目标;同时,也要剔除历代儒者附着在理想人格身上的神秘色彩,把远大 的道德理想与个人切身的处境紧密结合起来,脚踏实地地在道德境界的阶梯上 不断攀登。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上起屈原的《离骚》,下至文天祥 的《正气歌》,多少爱国主义不朽之作,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更有范仲淹的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充 满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历史上的爱国思想表现在行动上,造就了许许多多 民族英雄。南宋时期的岳飞、文天祥都是坚决抗拒外族侵略、英勇不屈的爱国 民族英雄。虽然他们的爱国在很多时候表现为“忠君”形式,但在封建时代君 和国是统一的,爱国之心不可能摆脱忠君的历史形式。实际上,这种表现在忠 君形式下的爱国深情,长期激励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地斗争和发展,积淀成为 中华民族牢固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及其一贯思想,就是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 为人民的整体主义思想。所谓整体,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主要指的是整 个社会、民族和国家。可以说,一切传统美德都是围绕着这一整体精神而展开 的。《诗经》中提出的“夙夜在公”,贾谊的《治安策》中提出的“国而忘家, 公而忘私”等,都不断强调着一种为整体而献身的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的影 响下,范仲淹提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认为“人生自 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这 些思想都显示了强烈的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献身精神。也正是从国家利 益和整体利益的原则出发,在个人对他人、对社会的关系上,中国传统道德强 调先人后己,助人为乐;强调个人对社会尽责:强调自觉地为他人、为社会、 为人群。这种整体主义思想,应当说是中国伦理道德传统区别于西方伦理道德 传统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和优点 第三,在道德教育途径上,强调通过多种途径如学校、家庭等对人们进行 道德教育。学校被认为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学校这种专门教育场所产 生初期,教育内容是与当时政治、军事、宗教等活动结合在一起的,主要任务 是育人,培养符合统治阶级所需要的接班人和服务者。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髙
8 质朴为一的人,即他所谓的“复归于婴儿”。儒道二家的人格理想相统一,便是 魏晋的圣人观。它显著的特点便是内圣外王。至宋明理学,剔除了道家理想人 格中的超人性质,把理想人格安放在平实的、现世的基础上:理想人格是人世 中的一员,他不超人的存在,理想人格既切近,又难以企及。我们今天批判继 承中国古代的理想人格思想,最主要的是要继承其追求道德至善的执著精神和 远大目标;同时,也要剔除历代儒者附着在理想人格身上的神秘色彩,把远大 的道德理想与个人切身的处境紧密结合起来,脚踏实地地在道德境界的阶梯上 不断攀登。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上起屈原的《离骚》,下至文天祥 的《正气歌》,多少爱国主义不朽之作,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更有范仲淹的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充 满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历史上的爱国思想表现在行动上,造就了许许多多 民族英雄。南宋时期的岳飞、文天祥都是坚决抗拒外族侵略、英勇不屈的爱国 民族英雄。虽然他们的爱国在很多时候表现为“忠君”形式,但在封建时代君 和国是统一的,爱国之心不可能摆脱忠君的历史形式。实际上,这种表现在忠 君形式下的爱国深情,长期激励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地斗争和发展,积淀成为 中华民族牢固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及其一贯思想,就是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 为人民的整体主义思想。所谓整体,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主要指的是整 个社会、民族和国家。可以说,一切传统美德都是围绕着这一整体精神而展开 的。《诗经》中提出的“夙夜在公”,贾谊的《治安策》中提出的“国而忘家, 公而忘私”等,都不断强调着一种为整体而献身的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的影 响下,范仲淹提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认为“人生自 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这 些思想都显示了强烈的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献身精神。也正是从国家利 益和整体利益的原则出发,在个人对他人、对社会的关系上,中国传统道德强 调先人后己,助人为乐;强调个人对社会尽责;强调自觉地为他人、为社会、 为人群。这种整体主义思想,应当说是中国伦理道德传统区别于西方伦理道德 传统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和优点。 第三,在道德教育途径上,强调通过多种途径如学校、家庭等对人们进行 道德教育。学校被认为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学校这种专门教育场所产 生初期,教育内容是与当时政治、军事、宗教等活动结合在一起的,主要任务 是育人,培养符合统治阶级所需要的接班人和服务者。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高
度发展时期,政治上的分封制,决定了西周统治者为维护自己的统治而对教育 的重视和垄断,因而形成了“学在官府”、“官守学业”、政教一体、官师合一的 局面。教师就是官吏,非官吏不能为师。因此,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育人,传道 德,其次才是教授文化知识,由此形成了训教合一的做法。进入封建社会,学 馆成立,书院产生,学在官府、官守学业的局面有所改变,但教师训教合一的 观念被继承下来,形成了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不论是私塾学馆,还是学堂书 院,教师的职责一直集教书育人于一身。 家庭历来被认为是人生第一所“学校”,特别是道德教育,更是以家庭为中 心。从孔子、孟子一直到岳飞,都受到母教的很大影响。“孟母三迁”“岳母刺 字”是母教的著名故事。清代初期以天下为己任的大教育家顾炎武,一直认为 自己思想品德的形成与继母的教育是分不开的。蒙养教育也受到髙度重视。古 人认为一个人长大后思想品德好坏,同幼年时养成的习惯关系极大,“教子当在 幼”。古人还提倡在童年时代要注意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的教育方式,非常重 视家庭集体所形成的一种优良家风。强调童年教育要“慈严并济”要“身教 与“事教”并重。 社会教育也是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观《周礼》论列教化百姓 的十二条,可知古代社会不仅重视社会教化,而且社会教化有丰富的内容和明 确的目的。我国古代中央政府都设有礼部,地方设“三老”,都是专司教化的官 方机构和官员。此外,统治者还规定,各级官吏都要“以教化为大任”。这些社 会的教化方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据史书记载,各朝代礼部所制礼乐都十分 浩繁,各级统治者发布了许多箴规、诰诫、圣谕以教民众,还有一些官员利用 巡视之机对民众进行教化。 古代教育家还特别注重环境教育在道德教育中的功能。不论古人提出性善 或性恶,不论所谓“性相近,习相远”,或是“近朱者赤,近墨者墨”,都说明 了古人注意环境对人的思想的影响。《颜氏家训》上说;“与善人居,如入芝也” 说的就是环境影响的重要性。王夫之更进一步提出,如果想改造人们的思想意 识,使之成为善良的人,就必须改造环境。如果全国的环境都得到改善,那么 全国所有的人都会变成善良的人。这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第四,在道德教育方法上,注重教化与修身的统一。儒家不仅确立了儒家 伦理思想,而且提出了贯彻儒家伦理思想的一整套方法。这些伦理方法主要包 括:在政治上,实施“德政”,坚持以德治国的“德治”方略;对民众,以道德 教化为根本,采用“道之以德”的教民方法;对家庭,教以人伦,讲究孝亲, 道德以家庭为本位;对师长朋友和他人,讲敬重亲和,注重讲信修;对自己
9 度发展时期,政治上的分封制,决定了西周统治者为维护自己的统治而对教育 的重视和垄断,因而形成了“学在官府”、“官守学业”、政教一体、官师合一的 局面。教师就是官吏,非官吏不能为师。因此,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育人,传道 德,其次才是教授文化知识,由此形成了训教合一的做法。进入封建社会,学 馆成立,书院产生,学在官府、官守学业的局面有所改变,但教师训教合一的 观念被继承下来,形成了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不论是私塾学馆,还是学堂书 院,教师的职责一直集教书育人于一身。 家庭历来被认为是人生第一所“学校”,特别是道德教育,更是以家庭为中 心。从孔子、孟子一直到岳飞,都受到母教的很大影响。“孟母三迁”、“岳母刺 字”是母教的著名故事。清代初期以天下为己任的大教育家顾炎武,一直认为 自己思想品德的形成与继母的教育是分不开的。蒙养教育也受到高度重视。古 人认为一个人长大后思想品德好坏,同幼年时养成的习惯关系极大,“教子当在 幼”。古人还提倡在童年时代要注意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的教育方式,非常重 视家庭集体所形成的一种优良家风。强调童年教育要“慈严并济”要“身教” 与“事教”并重。 社会教育也是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观《周礼》论列教化百姓 的十二条,可知古代社会不仅重视社会教化,而且社会教化有丰富的内容和明 确的目的。我国古代中央政府都设有礼部,地方设“三老”,都是专司教化的官 方机构和官员。此外,统治者还规定,各级官吏都要“以教化为大任”。这些社 会的教化方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据史书记载,各朝代礼部所制礼乐都十分 浩繁,各级统治者发布了许多箴规、诰诫、圣谕以教民众,还有一些官员利用 巡视之机对民众进行教化。 古代教育家还特别注重环境教育在道德教育中的功能。不论古人提出性善 或性恶,不论所谓“性相近,习相远”,或是“近朱者赤,近墨者墨”,都说明 了古人注意环境对人的思想的影响。《颜氏家训》上说;“与善人居,如入芝也”, 说的就是环境影响的重要性。王夫之更进一步提出,如果想改造人们的思想意 识,使之成为善良的人,就必须改造环境。如果全国的环境都得到改善,那么 全国所有的人都会变成善良的人。这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第四,在道德教育方法上,注重教化与修身的统一。儒家不仅确立了儒家 伦理思想,而且提出了贯彻儒家伦理思想的一整套方法。这些伦理方法主要包 括:在政治上,实施“德政”,坚持以德治国的“德治”方略;对民众,以道德 教化为根本,采用“道之以德”的教民方法;对家庭,教以人伦,讲究孝亲, 道德以家庭为本位;对师长朋友和他人,讲敬重亲和,注重讲信修;对自己
以修身为本,强调克己与内省。儒家所提出的伦理方法,既有治国的,也有修 己的,既有单个的,也有综合的。形成了一套伦理方法的体系。 中国古代的道德教育,虽也注意外在因素的作用,如环境的感化、刑法的 强制等,但儒家把这些都放在为辅的位置,而为主的方式,还是强调内化、“内 圣”。首先,在治国教民方面,儒家强调以德教民,让民众归服,而不应用刑法 强行施加使民众消极逃遁。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 则民有格心;教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有遁心。”(《礼记·缁衣》)孟子则更 是反对用武力征服民众。所以,孔孟的治国教民方法,是一种追求内在价值的 教化方法,是征服人心的内化方法。孔孟把这种方法由国家推及 到家庭,由政治推及到道德,一以贯之。其次,在个人修养方面,儒家提出了 “内圣外王”的重要方法,内修圣人之道,外施王者之政。也就是内以圣人的 道德为体,外以王者的仁者为用。为了达到“内圣”的目的,儒家提出了一系 列方法,有学思结合、智行统一的方法;有内省、自省、反省的方法;有修己、 责己、克己的方法;有自观、自度、自重的方法;有廉恭谨慎、正心诚意、见 贤思齐、慎独等方法。这些方法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个人的自我认知、自我 反省、自我克制、自我教化,强调个人自觉地实行内在控制。 2、我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的局限性 我国古代传统道德教育的原则、内容、途径和方法,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 的制约,必然带有历史的阶级的局限性 首先,单纯采用灌输式教育方法。我国古代道德教育方式,往往比较多地 采用灌输式教育,而对各种教育方式中所包含的示范、暗示作用,往往缺少必 要的省察和研究。青少年道德品质显然受成人和集体的行为影响,因此,成年 人的道德风貌,集体行为的示范效应,往往比单纯灌输说教更有力量。而动辄 禁止、惩治、简单生硬、缺乏道德反思和自我批评精神的管教式做法往往暗示 着失去了道德上的自信与宽容。单纯灌输式的说教,易于产生某些逆反心理或 相反的示范作用 其次,公私德不分的倾向。我国古代传统道德教育的另一弱点是公私德不 分,或者说是重私德而轻公德。其表现是过分地诉求于个人,而对社会公共道 德规范建设下功夫不多。古代一直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是这种道 德思维的表现。它把国家社会的一切均寄于个人的道德品质修养上,而不承认, 或从根本上忽视了社会体制、环境、公共规则的责任。以这种思想进行道德教 育,一方面可能导致对被教育对象个人行为干预过多而束缚个性发展,另一方 面则导致对社会应有的体制、机制、法制规范体系建设的忽视或放松,其后果
10 以修身为本,强调克己与内省。儒家所提出的伦理方法,既有治国的,也有修 己的,既有单个的,也有综合的。形成了一套伦理方法的体系。 中国古代的道德教育,虽也注意外在因素的作用,如环境的感化、刑法的 强制等,但儒家把这些都放在为辅的位置,而为主的方式,还是强调内化、“内 圣”。首先,在治国教民方面,儒家强调以德教民,让民众归服,而不应用刑法 强行施加使民众消极逃遁。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 则民有格心;教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有遁心。”(《礼记·缁衣》)孟子则更 是反对用武力征服民众。所以,孔孟的治国教民方法,是一种追求内在价值的 教化方法,是征服人心的内化方法。孔孟把这种方法由国家推及 到家庭,由政治推及到道德,一以贯之。其次,在个人修养方面,儒家提出了 “内圣外王”的重要方法,内修圣人之道,外施王者之政。也就是内以圣人的 道德为体,外以王者的仁者为用。为了达到“内圣”的目的,儒家提出了一系 列方法,有学思结合、智行统一的方法;有内省、自省、反省的方法;有修己、 责己、克己的方法;有自观、自度、自重的方法;有廉恭谨慎、正心诚意、见 贤思齐、慎独等方法。这些方法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个人的自我认知、自我 反省、自我克制、自我教化,强调个人自觉地实行内在控制。 2、我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的局限性 我国古代传统道德教育的原则、内容、途径和方法,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 的制约,必然带有历史的阶级的局限性。 首先,单纯采用灌输式教育方法。我国古代道德教育方式,往往比较多地 采用灌输式教育,而对各种教育方式中所包含的示范、暗示作用,往往缺少必 要的省察和研究。青少年道德品质显然受成人和集体的行为影响,因此,成年 人的道德风貌,集体行为的示范效应,往往比单纯灌输说教更有力量。而动辄 禁止、惩治、简单生硬、缺乏道德反思和自我批评精神的管教式做法往往暗示 着失去了道德上的自信与宽容。单纯灌输式的说教,易于产生某些逆反心理或 相反的示范作用。 其次,公私德不分的倾向。我国古代传统道德教育的另一弱点是公私德不 分,或者说是重私德而轻公德。其表现是过分地诉求于个人,而对社会公共道 德规范建设下功夫不多。古代一直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是这种道 德思维的表现。它把国家社会的一切均寄于个人的道德品质修养上,而不承认, 或从根本上忽视了社会体制、环境、公共规则的责任。以这种思想进行道德教 育,一方面可能导致对被教育对象个人行为干预过多而束缚个性发展,另一方 面则导致对社会应有的体制、机制、法制规范体系建设的忽视或放松,其后果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社会功能.doc
-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ppt
-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分析.ppt
-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规律.ppt
-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历史考察.ppt
-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ppt
- 北京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与专业实习《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讲义.ppt
-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当代学习理论与教学模式研究(莫雷).ppt
-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专题讲义PPT)学习理论、动机、策略;知识的学习与教学;问题解决与创造力培养;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教师心理.ppt
-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课程电子教案,双语版).doc
- 《科研SCI论文的撰写与发表》PPT讲稿:怎样才能发表SCI论文.ppt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应用心理学》PPT教学讲稿.ppt
-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九章 性心理与性健康教育.doc
-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八章 爱情与心理健康.doc
-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七章 人格与心理健康.doc
-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六章 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doc
-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章 学习与心理健康.doc
-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挫折与心理健康.doc
-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章 情绪与心理健康.doc
-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 适应与心理健康.doc
-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一章 绪论.doc
-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规律.doc
-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doc
-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九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doc
-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doc
-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doc
-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八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doc
-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十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doc
-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十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艺术.doc
-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十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doc
-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十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doc
-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十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及培养.doc
-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十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和管理.doc
- 安徽师范大学:《体育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体育统计基本概念和原则.ppt
- 安徽师范大学:《体育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总体均数的假设检验.ppt
- 安徽师范大学:《体育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配对实验设计与配对资料的假设检验.ppt
- 安徽师范大学:《体育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ppt
- 安徽师范大学:《体育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doc
- 安徽师范大学:《体育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总体与样本、随机事件及其概率、总体均数的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doc
- 安徽师范大学:《体育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