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青岛远洋船员学院):《船舶柴油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柴油机基本知识(1.4)柴油机的发展

第四节船用柴油机的发展“a section4 the development of M D E 船舶柴油机的发展 1776年瓦特蒸汽机1876年奥托四冲程煤气机 18805FD. Clerk/J. Robson K B 冲程内燃机 1904年柴油机首次 1897年MAN公司 1892年 Rudolf dies 用于船舶推进装置 首次使用柴油机 压缩发火内燃机 1927年在柴油机上正 1927年MAN公司制造了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四项 式使用 Bosch喷油泵 废气涡轮增压器 重大技术:大缸径、焊接 结构、透平技术、劣质燃油 2000年以后 20世纪60、70年代 智能型柴油机的使用 子控制技术的使用
第四节 船用柴油机的发展 section4 the development of M.D.E .一、船舶柴油机的发展 1776年瓦特蒸汽机 1876年奥托四冲程煤气机 1880年D.Clerk/J.Robson/ K.Benz二冲程内燃机 1892年Rudolf Diesel 压缩发火内燃机 1897年MAN公司 首次使用柴油机 1904年柴油机首次 用于船舶推进装置 1927年在柴油机上正 式使用Bosch喷油泵 1927年MAN公司制造了 废气涡轮增压器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四项 重大技术:大缸径、焊接 结构、透平技术、劣质燃油 20世纪60、70年代 子控制技术的使用 2000年以后 智能型柴油机的使用

第四节船用柴油机的发展 per QMC section4 the deve /opment of MD E 三、现代船用大型低速柴油机的结构特点 采用定压涡轮增压系统和高效率废气涡轮增压 器 增大行程缸径比S/D 提高最高燃烧压力p与平均有效压力p之比 增大压缩比E 采用可变喷油定时(VIT)机构( variational i gnition timing 燃烧室部件普遍采用钻孔冷却结构
三、现代船用大型低速柴油机的结构特点 •采用定压涡轮增压系统和高效率废气涡轮增压 器 •增大行程缸径比S/D •提高最高燃烧压力pz与平均有效压力pe之比 增大压缩比ε •采用可变喷油定时(VIT)机构(variational ignition timing) •燃烧室部件普遍采用钻孔冷却结构 第四节 船用柴油机的发展 section4 the development of M.D.E

第四节船用柴油机的发展GMc section4 the deve /opment of M.D. E 采用旋转式排气阀及液压式气阀传动机构 采用薄壁轴承 曲轴上增设轴向减振器 °焊接曲轴 轴带发电机(PT0)( Power Take0ff
•采用旋转式排气阀及液压式气阀传动机构 •采用薄壁轴承 •曲轴上增设轴向减振器 •焊接曲轴 •轴带发电机(PTO)(Power Take Off) 第四节 船用柴油机的发展 section4 the development of M.D.E

第四节船用柴油机的发展 per QMC section4 the deve /opment of M.D. E 三.船舶柴油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船用低速柴油机的主要参数 RTA48T RTA58T RTA68T RT-FLEX S50MC-C S60MC-C S70MC-C S60ME-C 机型 600 缸径(mm) 500 600 700 600 行程(m 2000 2416 2720 2250 2000 2400 行程缸径比S/0 4.17 4.17 4.0 3.75 4.0 4.0 4.0 4.0 转速(r/min) 124 114 活塞平均速度(ma)83 8.3 8.55 8.5 4 平均有效压力(ba)18.2182 18.2 19.0 最高燃烧压力(Mpa)14.2 14.2 14.2 15.5 15.0 单缸功率(Kw) 1360 2000 2750 2360 2255 310522 燃油消耗率(g/Kh)171 170 167 169 166 170
三.船舶柴油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船用低速柴油机的主要参数 机型 RTA48T RTA58T RTA68T RT-FLEX 60C S50MC-C S60MC-C S70MC-C S60ME-C 缸径(mm) 480 580 680 600 500 600 700 600 行程(mm) 2000 2416 2720 2250 2000 2400 2800 2400 行程缸径比S/D 4.17 4.17 4.0 3.75 4.0 4.0 4.0 4.0 转速(r/min) 124 103 92 114 127 105 91 105 活塞平均速度(m/s) 8.3 8.3 8.3 8.55 8.5 8.4 8.5 8.4 平均有效压力(bar) 18.2 18.2 18.2 19.5 19 19 19 19.0 最高燃烧压力(Mpa) 14.2 14.2 14.2 15.5 15.0 单缸功率(Kw) 1360 2000 2750 2360 1580 2255 3105 2260 燃油消耗率(g/KW.h) 171 170 169 167 169 168 166 170 第四节 船用柴油机的发展 section4 the development of M.D.E

第四节船用柴油机的发展 per QMC section4 the development of M.DE 船舶柴油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船用中速柴油机的主要参数 机型 MAN B&W L27/38 Wartsila l32 Marts l謹L64 缸径 270 640 行程(mm 900 行程缸径比S 1.25 压缩比 16.5 16.0 活塞平均速度(m/s)10.1 10.0 平均有效压力(Bm) 23.5 23.3 25.5 最高燃烧压力(Mpa) 19 燃油消耗率(g/Kwh)185.3 182 71 燃油喷射压力(ha))160 200 使用燃油质量(st/50)700 功率范围0m 2040~3060 2700~8280 10050~18090
三.船舶柴油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船用中速柴油机的主要参数 机型 MAN B&W L27/38 WärtsiläL32 WärtsiläL64 缸径(mm) 270 320 640 行程(mm) 380 400 900 行程缸径比S/D 1.4 1.25 1.4 压缩比 16.5 16.0 活塞平均速度(m/s) 10.1 10.0 9.8 平均有效压力(Bm) 23.5 23.3 25.5 最高燃烧压力(Mpa) 20 19 20 燃油消耗率(g/Kw·h) 185.3 182 171 燃油喷射压力(Mpa)) 160 200 使用燃油质量(cSt/500C) 700 730 730 功率范围(KW) 2040~3060 2700~8280 10050~18090 第四节 船用柴油机的发展 section4 the development of M.D.E

第四节船用柴油机的发展 per QMC section4 the deve/opment of M D E 三.船舶柴油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研究趋势为: (1)提高经济性的研究,包括燃烧、增压、 低摩擦、低磨损等。 (2)降低柴油机排放的研究。排放是现代柴 贿着 的限制,使得经济性的提高更加因难,这也是 船舶柴油机发展中的新课题。 (3)提高可靠性与耐久性的研究。 (4)电子控制技术的研究。 (5)代用燃料的研究
三.船舶柴油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研究趋势为: (1)提高经济性的研究,包括燃烧、增压、 低摩擦、低磨损等。 (2)降低柴油机排放的研究。排放是现代柴 油机面临的严重挑战,随着对船舶柴油机排放 的限制,使得经济性的提高更加困难,这也是 船舶柴油机发展中的新课题。 (3)提高可靠性与耐久性的研究。 (4)电子控制技术的研究。 (5)代用燃料的研究 第四节 船用柴油机的发展 section4 the development of M.D.E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青岛远洋船员学院):《船舶柴油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柴油机基本知识(1.3)柴油机的性能指标和工作参数.ppt
- 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青岛远洋船员学院):《船舶柴油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柴油机基本知识(1.2)柴油机热力循环和工作原理.ppt
- 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青岛远洋船员学院):《船舶柴油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柴油机基本知识(1.1)柴油机总论.ppt
- 《火力发电技术的发展趋势》讲义.ppt
- 南京师范大学:《锅炉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锅炉及锅炉房设备(第1-5章).ppt
- 南京师范大学:《锅炉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锅炉及锅炉房设备(第6-10章).ppt
-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新能源发电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潮汐能发电技术(宋先).ppt
- 《工厂热工设备》课程教学资源(讲义)期末考试参考答案.doc
- 《工厂热工设备》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八讲 热处理炉.doc
- 《工厂热工设备》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九讲 熔炼炉热工.doc
- 《工厂热工设备》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七讲 加热炉.doc
- 《工厂热工设备》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六讲 金属加热工艺.doc
- 《工厂热工设备》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五讲 预热器.doc
- 《工厂热工设备》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五讲 预(换)热器.ppt
- 《工厂热工设备》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讲 火焰炉生产率及热效率.doc
- 《工厂热工设备》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讲 火焰炉热平衡及燃料消耗量.doc
- 《工厂热工设备》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讲 火焰炉内热过程分析.doc
- 《工厂热工设备》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一讲 绪论(PPT).ppt
- 《工厂热工设备》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绪论.doc
- 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青岛远洋船员学院):《船舶柴油机》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库)试卷二(答案).doc
- 《内燃机构造》第一章(1-1)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ppt
- 《内燃机构造》第一章(1-4)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ppt
- 《内燃机构造》第一章(1-5)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ppt
- 《内燃机构造》第二章(2-3) 曲柄连杆机构3节-活塞.ppt
- 《内燃机构造》第二章(2-2) 曲柄连杆机构3节-活塞环、连杆.ppt
- 《内燃机构造》第二章(2-4) 曲柄连杆机构.ppt
- 《内燃机构造》第三章 配气机构.ppt
- 《内燃机构造》第三章(3-1) 配气机构续.ppt
- 《内燃机构造》第三章(2-3) 配气机构.ppt
- 《内燃机构造》第四章(4-1) 汽油机供给系.ppt
- 《内燃机构造》第四章(4-8) 汽油机供给系统.ppt
- 《内燃机构造》第十章(10-1) 发动机点火系.ppt
- 《内燃机构造》第六章(6-1) 有害排放物的控制.ppt
- 《内燃机构造》第五章(5-5) 分配式喷油泵.ppt
- 《内燃机构造》第七章(7-1) 汽车发动机增压.ppt
- 《内燃机构造》第八章 发动机冷却系.ppt
- 《内燃机构造》第九章 发动机润滑系.ppt
- 华中科技大学:《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三章 非稳态导热.pdf
- 华中科技大学:《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二章 稳态导热.pdf
- 华中科技大学:《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一章 绪论.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