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相关标准)森林土壤测定指标 LYT 1237-1999 森林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及碳氮化的计算

LY/m1237-1999 前 本标准是对GB/T7857一1937《森林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及碳氮比的计算》的修订.在修订中,对不 符合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标准的单位、不符合全国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土壤学名词的名词予以修 改:在编写上,按GB/T11一1993的要求执行. 土壤有机质测定的方法很多,有重量法、容量法和比色法等,重量法又可分为干烧法和湿烧法两种, 重量法的测定结果虽然比较准确,但手续繁长,并且还要有较高的分析技术和特殊的仪器设备,也不适 用于含有碳酸盐的土壤。碱溶比色法测定土壤有机质的依据是因为土襄有机质的分子结构 中含有生色 基团,这个方法的准确度较低,本标准果用的是容量分析法 ,所用的氧化剂为重铬酸钾 重铬酸钾法的优 点是:可以获得相当准确的分析结果又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操作过程比较简便,并且不受土样中碳 酸盐的干扰,它的缺点是:待测试样中有机质含量过高或者土样中有氯化物或低价铁、锰化合物存在,就 会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在重路酸钾法中,加热消煮的方式有外加热和稀释热法两种,外加热法右油 浴加热和红外消煮炉加热,稀释热法是直接利用浓硫酸与水(重铬酸钾水溶液)混合时 的稀释热(或 称水合热)来促使 质氧化的,这些方法对有机质氧化的程度完全不同,需要分别采用不同的、相应的 校正系数来计算有机质含量,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GB/T7857一1987作废 本标准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森林土壤研究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万儒、杨光、屠星南、张荐 105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森林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及碳氨比的计算 LY/T1237-1999 Determination of organic matter in forest soil and calculation carbon-nitrogen ratio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重络酸钾氧化-外加热法测定森林土壤有机质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森林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2方法要点 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是利用油浴加热消煮的方法来加速有机质的氧化,使土壤有机质中的碳氧 化成一氧化碳,而重格酸离子被还原成三价铬离子,剩余的重铬酸钾用二价铁的标准溶液滴定,根据有 机碳被氧化前后重酸离子数量的变化,就可算出有机碳或有机质的含量。本法采用氧化校正系数1.1 来计算有机质含量。 3试剂 3.1重铬酸钾标准溶液c(K.Cr,0,)=0.8000mol/L:39.2245g重铬酸钾(K,Cr0,分析纯)加 400mL水,加热使溶解,冷却后用水定容至1L. 3.20.2mol/L孩酸亚快溶液:56.0g硫酸亚铁(FeS0,·7H,0,化学纯)或80.0g硫酸亚铁铵[Fe NH,),(S0,)2·6H,0,化学纯],溶解于水,加15mL浓硫酸,用水定容至1L. 3.3N-苯邻胺基苯甲酸(C,H,ON)指示剂:溶0.2g指示剂于100mL2g/L碳酸钠溶液中,稍加 热并不断搅拌,促使浮于表面的指示剂溶解 3.4邻菲啰啉指示剂:l.485g邻菲啰啉(C:HN:·H,O)及0.695g硫酸亚铁(FeS0,·7H,0)溶于 1O0mL水,形成红棕色络合物[Fe(CHN:)],贮于棕色瓶中, 3.5浓硫酸(密度1.84g/mL,化学纯). 36殖酸银(化学纯):研成粉末 4主要仪器 调温电炉,温度计(250℃),硬质试管(25mm×100mm),油浴锅(内装固体石结或植物油),铁丝笼 (大小和形状与油浴配套,内有若干小格,每格内可指入一支试管),形烧瓶(250mL)。 5测定步骤 5.1称样:用减登法称取0.1~0.5g(精确到0.0001g)通过0.149m的风千土样于硬质大试管中 加粉未状的硫酸银0.1g。用吸管如人5mL0.8000mol/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然后用注射器注人 国家林业局1999-07-15批准 1999-11-01实施 108

LY/T1237-1999 5m浓硫酸,并小心旋转摇匀。 5.2消煮:预先将袖裕锅加热至185一190℃,将盛土样的大试管插人铁丝笼架中,然后将其放人袖锅 中加热,此时应控制锅内温度在170一180℃,并使溶液保持沸5mn,然后取出铁丝笼架,待试管稍冷 后,用干净纸缘净试管外部的油液,如煮沸后的溶液呈绿色,表示重铬酸钾用量不足,应再称取较少的士 样重做。 5.3滴定:如溶液呈橙黄色或黄绿色,则冷却后将试管内混合物洗人250L锥形瓶中,使瓶内体积在 60一80mL左右,加邻菲罗啉指示剂3一4滴,用0.2mol硫酸亚铁定,溶液由橙黄经蓝绿到棕红色 为终点:如用N苯基邻胺基苯甲酸指示剂,变色过程由棕红色经紫至蓝绿色为终点.记录硫酸亚快用量 (V). 每批分析时,必须做2~3个空白标定:空白标定不加土样,但如人0.1一0.5g石英砂,其他步骤与 测定土样时完全相同,记录硫酸亚铁用量(W,)。 6结果计算 0.8000×5.0×(W。-V)×0.003×1.1 W。= m x Ka ×1000 …(1) Wm=w。×1.72 ……(2) 式中:W。一一有机碳含量,g/kg Wm一有机质含量,g/kg 0.8000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5.0 一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一空白标定用去硫酸亚铁溶液体积,mL: V一一滴定土样用去硫酸亚铁管液体积,L: 0.003 -1碳原子的摩尔质量,g/mmol, 1.1一氧化校正系数: 1.724一将有机碳换算成有机质的系数: m -风干土样质量,g: K- 一将风干土换算到烘干的水分换算系数 土壤有机质碳氨比的计算: 陕氯比-生凝 7允许偏差 按表1规定 表】允许偏差 测定位 绝对偏差 g/kg g/kg 10 >5 100二70 40 测定全及有机质的样品必须采用同一个处理的样品 107

LY/T1237-1999 2为了保证有机碳氧化完全,如样品剥定时所用碗酸亚铁溶液体积小于空白标定时所消耗硫酸亚铁溶液体积的三 一时,少称样重做。 3空白标隆同时得璧酸亚铁的精确浓度, o,.80(m5mL 4如样品的有机质含量大于150g/g时,可用团体稀释法来测定,方法如下:称取密细的样品1份(准确到1mg 和经过高湿灼绕井磨细的矿质士9份(准确度同上)使之充分褪合均匀后再从中称样分析,分析结果以量的 +分少一计算 5重格酸钾容量法不宜用于测定含有氯化物的土壤,如土样中含C置不多,加些硫酿银可以消除都分干扰,但效 果并不理想,凡透到含C1多的土壤,可考虑用水洗韵办法来克服,经水洗处理后测出的士壤有机质总量中不包 括水溶性有机质组分,应如以说明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相关标准)森林土壤测定指标 LYT 1236-1999 森林土壤速效钾的测定.pdf
- 《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相关标准)森林土壤测定指标 LYT 1235-1999 森林土壤缓效钾的测定.pdf
- 《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相关标准)森林土壤测定指标 LYT 1234-1999 森林土壤全钾的测定.pdf
- 《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相关标准)森林土壤测定指标 LYT 1233-1999 森林土壤有效磷的测定.pdf
- 《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相关标准)森林土壤测定指标 LYT 1231-1999 森林土壤铵态氮的测定.pdf
- 《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相关标准)森林土壤测定指标 LYT 1230-1999 森林土壤硝态氮的测定.pdf
- 《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相关标准)森林土壤测定指标 LYT 1229-1999 森林土壤水解性氮的测定.pdf
- 《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相关标准)森林土壤测定指标 LYT 1228-1999 森林土壤全氮的测定.pdf
- 《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相关标准)森林土壤测定指标 LYT 1227-1999 森林土壤大团聚体组成的测定.pdf
- 《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相关标准)森林土壤测定指标 LYT 1226-1999 森林土壤微团聚体组成的测定.pdf
- 《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相关标准)森林土壤测定指标 LYT 1225-1999 森林土壤颗粒组成(机械组成)的测定.pdf
- 《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相关标准)森林土壤测定指标 LYT 1224-1999 森林土壤土粒密度的测定.pdf
- 《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相关标准)森林土壤测定指标 LYT 1223-1999 森林土壤坚实度的测定.pdf
- 《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相关标准)森林土壤测定指标 LYT 1222-1999 森林土壤溶液中氧含量的测定.pdf
- 《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相关标准)森林土壤测定指标 LYT 1221-1999 森林土壤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pdf
- 《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相关标准)森林土壤测定指标 LYT 1220-1999 森林土壤呼吸强度的测定.pdf
- 《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相关标准)森林土壤测定指标 LYT 1219-1999 森林土壤温度的测定.pdf
- 《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相关标准)森林土壤测定指标 LYT 1218-1999 森林土壤渗滤率的测定.pdf
- 《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相关标准)森林土壤测定指标 LYT 1217-1999 森林土壤稳定凋萎含水量的测定.pdf
- 《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相关标准)森林土壤测定指标 LYT 1216-1999 森林土壤最大吸湿量的测定.pdf
- 《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相关标准)森林土壤测定指标 LYT 1238-1999 森林土壤腐殖质组成的测定.pdf
- 《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相关标准)森林土壤测定指标 LYT 1239-1999 森林土壤pH的测定.pdf
- 《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相关标准)森林土壤测定指标 LYT 1240-1999 森林土壤交换性酸度的测定.pdf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习指导书(负责人:张硕新).doc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森林生态学实验指导书.doc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侧柏化感物质对油松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他感效应.doc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渭北黄土高原人工林植物多样性研究.doc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引种朝鲜落叶松体胚成熟与萌发关键影响因素的研究.doc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杨树叶片总RNA提取方法研究.doc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渭北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林健康评价.doc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油松不同种源种实及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研究.doc
- 《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专题讲座PPT)干旱区生态水文学——过去、现状及问题.ppt
- 《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专题讲座)Needle/leaf physiology within a tree crown and its effects at whole tree level.pdf
- 《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专题讲座)Tree Ecophysiology Group Swiss Federal Research Institute WSL.pdf
- 《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专题讲座)Forest Management and Nutrient Cycling(1/2)Sustainability concerns.pdf
- 《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专题讲座)Forest Management and Nutrient Cycling(2/2)Determination of nutrient balances.pdf
- 《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专题讲座)Ecosystem-Climate Interactions.pdf
- 《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专题讲座)Rangeland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n Tibetan Plateau.ppt
- 《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专题讲座)YASSO07 - a Soil Carbon Budgeting Model Backgrounds – Use - Interpretation.ppt
- 《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专题讲座PPT)临泽内陆河流域究站.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