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计算机网络》课程PPT教学课件(自顶向下方法,中文第三版)第三章 运输层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121
文件大小:1.94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计算机网络》课程PPT教学课件(自顶向下方法,中文第三版)第三章 运输层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计算机网络 自顶向下方法 第3章运输层 computer Transport Layer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原书第三版 陈鸡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 Computer Networking:A Top Down Approach Featuring the Internet, 3rd edition. Jim Kurose,Keith Ross Addison-Wesley,July 2004. 运输层

运输层 1 第3章 运输层 Transport Layer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 (原书第三版) 陈鸣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 Computer Networking: A Top Down Approach Featuring the Internet, 3 rd edition. Jim Kurose, Keith Ross Addison-Wesley, July 2004

第3章:运输层 我们的且的: 口理解运输层服务依据的原 ▣学习因特网中的运输层协 理: 议: 。复用/分解 OUDP:无连接传输 。可靠数据传输 oTCP:面向连接传输 O流量控制 OTCP拥塞控制 。拥塞控制 运输层

运输层 2 第3章:运输层 我们的目的:  理解运输层服务依据的原 理:  复用/分解  可靠数据传输  流量控制  拥塞控制  学习因特网中的运输层协 议:  UDP: 无连接传输  TCP: 面向连接传输  TCP 拥塞控制

第3章要点 ▣3.1运输层服务 ▣3.5面向连接的传输: ▣3.2复用与分解 TCP 。报文段结构 口3.3无连接传输:UDP 。可靠数据传输 ▣3.4可靠数据传输的原则 O流量控制 o rdtl 。连接管理 o rdt2 ▣3.6拥塞控制的原则 o rdt3 口3.7TCP拥塞控制 。流水线协议 o机制 OTCP吞吐量 oTCP公平性 。时延模型 运输层

运输层 3 第3章 要点  3.1 运输层服务  3.2 复用与分解  3.3 无连接传输: UDP  3.4 可靠数据传输的原则  rdt1  rdt2  rdt3  流水线协议  3.5 面向连接的传输: TCP  报文段结构  可靠数据传输  流量控制  连接管理  3.6 拥塞控制的原则  3.7 TCP拥塞控制  机制  TCP吞吐量  TCP公平性  时延模型

运输服务和协议 口在运行不同主机上应用进 应用层 还输层 程之间提供逻辑通信 网路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物理层 口运输协议运行在端系统中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发送方:将应用报文划分为 段,传向网络层 词崇传份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网络层 o接收方:将段重新装配为报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文,传向应用层 口应用可供使用的运输协议 应用层 不止一个 西层 网路层 O因特网:TCP和UDP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运输层

运输层 4 运输服务和协议  在运行不同主机上应用进 程之间提供逻辑通信  运输协议运行在端系统中  发送方:将应用报文划分为 段,传向网络层  接收方:将段重新装配为报 文,传向应用层  应用可供使用的运输协议 不止一个  因特网:TCP和UDP 应用层 运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应用层 运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运输层vS.网络层 口网络层:主机间的逻辑通 家庭类比 信 12个孩子向12个孩子发信 口运输层:进程间的逻辑通 口进程=孩子 信 口应用报文=信封中的信 。依赖、强化网络层服务 口主机=家庭 口运输协议=Ann和Bill 口网络层协议=邮政服务 运输层 5

运输层 5 运输层 vs. 网络层  网络层: 主机间的逻辑通 信  运输层: 进程间的逻辑通 信  依赖、强化网络层服务 家庭类比: 12个孩子向12个孩子发信  进程 = 孩子  应用报文= 信封中的信  主机 = 家庭  运输协议 = Ann和Bill  网络层协议= 邮政服务

因特网运输层协议 口可靠的、按序的交付 应用层 还输层 (TCP) 网路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O拥塞控制 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流量控制 逻辑 网络层 。连接建立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网络层 口不可靠、不按序交付: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UDP o“尽力而为”P的不提供不 应用层 必要服务的扩展 西层 网路层 口不可用的服务: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时延保证 。带宽保证 运输层 6

运输层 6 因特网运输层协议  可靠的、按序的交付 (TCP)  拥塞控制  流量控制  连接建立  不可靠、不按序交付: UDP  “尽力而为”IP的不提供不 必要服务的扩展  不可用的服务:  时延保证  带宽保证 应用层 运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应用层 运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第3章要点 ▣3.1运输层服务 ▣3.5面向连接的传输: ▣3.2复用与分解 TCP 。报文段结构 口3.3无连接传输:UDP 。可靠数据传输 口3.4可靠数据传输的原则 O流量控制 o rdtl 。连接管理 o rdt2 ▣3.6拥塞控制的原则 o rdt3 口3.7TCP拥塞控制 。流水线协议 o机制 OTCP吞吐量 oTCP公平性 。时延模型 运输层 7

运输层 7 第3章 要点  3.1 运输层服务  3.2 复用与分解  3.3 无连接传输: UDP  3.4 可靠数据传输的原则  rdt1  rdt2  rdt3  流水线协议  3.5 面向连接的传输: TCP  报文段结构  可靠数据传输  流量控制  连接管理  3.6 拥塞控制的原则  3.7 TCP拥塞控制  机制  TCP吞吐量  TCP公平性  时延模型

Internet层的复用与分解 ICMP Protocol UDP Protocol TCP Protocol IP Module Patagram Arrives 运输层

运输层 8 Internet 层的复用与分解

复用/分解 在接收主机分解: 在发送主机复用: 从多个套接字收集数据, 将接收到的段交付给正确的套接字 用首部封装数据(以后用于 分解) =套接字 =进程 应用层 P3 P1 应用层 P2 P4 应用层 ◆ 运输层 运输层 运输层 网络层 network 网络层 链路层 链路层 链路层 物理层 物理层 物理层 主机1 主机2 主机3 运输层 9

运输层 9 复用/分解 应用层 运输层 网络层 链路层 物理层 P1 应用层 运输层 网络层 链路层 物理层 应用层 运输层 network 链路层 物理层 P3 P2 P4 P1 主机1 主机2 主机3 = 套接字 = 进程 将接收到的段交付给正确的套接字 在接收主机分解: 从多个套接字收集数据, 用首部封装数据(以后用于 分解 ) 在发送主机复用:

分解工作过程 口主机接收IP数据报 O每个数据报有源无连接, 32 bits 目的地无连接 源端口# 目的端口# o每个数据报承载1个运 输层段 其他首部字段 O每个段具有源、目的端 口号 (回想:对特定应用程序 应用数据 的周知端口号) (报文) 口主机使用IP地址&端口号 将段定向到适当的套接字 TCP/UDP段格式 运输层 10

运输层 10 分解工作过程  主机接收IP数据报  每个数据报有源无连接, 目的地无连接  每个数据报承载1个运 输层段  每个段具有源、目的端 口号 (回想: 对特定应用程序 的周知端口号)  主机使用IP地址 &端口号 将段定向到适当的套接字 源端口 # 目的端口 # 32 bits 应用数据 (报文) 其他首部字段 TCP/UDP 段格式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