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劳动经济学 Economics of Labor》课程PPT教学课件_第一章 劳动力数量与劳动时间

第1部分 劳动的供给分析 劳动力的经济行为
1 第1部分 劳动的供给分析 ——劳动力的经济行为

第1章劳动力数量与劳动时间 本章讨论劳动供给量问题,一个经济中劳动供绐量取决于劳 动力(劳动人口)数量与劳动时间两个因素。本章根据这两个 因素建立有关劳动供给的基本模型。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可以 了解: ■劳动力范畴分类; ■劳动参与率、就业率、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 ■影响劳动供给的因素; ■工作时间决策理论:收入与休闲的替代; ■家庭生产与生命周期理论
2 第1章 劳动力数量与劳动时间 本章讨论劳动供给量问题,一个经济中劳动供给量取决于劳 动力(劳动人口)数量与劳动时间两个因素。本章根据这两个 因素建立有关劳动供给的基本模型。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可以 了解: 劳动力范畴分类; 劳动参与率、就业率、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 影响劳动供给的因素; 工作时间决策理论:收入与休闲的替代; 家庭生产与生命周期理论

1.1劳动力范畴分类 在劳动经济学中,劳动力指在一定年龄 范围类,具有劳动能力和劳动要求,愿 意参加付酬的市场性劳动的全部人口。 ■存量的分类 ■存量-流量模型( Stock- flow model) ■对劳动年龄人口更细的划分
3 1.1 劳动力范畴分类 在劳动经济学中,劳动力指在一定年龄 范围类,具有劳动能力和劳动要求,愿 意参加付酬的市场性劳动的全部人口。 存量的分类 存量-流量模型(Stock-Flow Model) 对劳动年龄人口更细的划分

1.1.1总人口存量的划分 注 总人口 1。劳动年龄人口:16-60周 岁的人口。 。不在劳动力人口:军人 非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年龄人口 在校学生、家务劳动者、退 休和因病退职人员、丧失劳 动能力人员、服刑犯人、不 劳动力人口不在劳动力人口 愿工作的人、在家庭农场和 家庭企业每周工作少于15个 小时的人员。 就业人口失业人口 3。失业:在调查前4周内曾 努力寻求工作且适于工作却 没有工作的人。 受人雇佣自我雇佣
4 1.1.1 总人口存量的划分 非劳动年龄人口 受人雇佣 自我雇佣 就业人口 失业人口 劳动力人口 不在劳动力人口 劳动年龄人口 注: 总人口 1。劳动年龄人口:16-60周 岁的人口。 2。不在劳动力人口:军人、 在校学生、家务劳动者、退 休和因病退职人员、丧失劳 动能力人员、服刑犯人、不 愿工作的人、在家庭农场和 家庭企业每周工作少于15个 小时的人员。 3。失业:在调查前4周内曾 努力寻求工作且适于工作却 没有工作的人

1.1.2存量流量模型 新增劳动 年龄人口 匚就业人口失业人口 5 10 不在劳动力人口 10退出劳动 年龄人口
5 1.1.2 存量流量模型 就业人口 失业人口 不在劳动力人口 新增劳动 年龄人口 退出劳动 年龄人口 4 5 6 7 8 9 10 1 2 3 10 10

1.1.3对劳动年龄人口更细的划分 将劳动年龄人口划分为不在劳动力人口和不在劳动力人口,将劳动 力人口划分为就业和失业两种状态,这样的划分被便于政府掌握失业 率、劳动参与率等宏观经济变量及其变化趋势,但这样的划分过于简 单,可能影响我们对宏观经济现象把握的准确性: ■没有考虑非全日制工作者(Part- time workers); ■可能掩盖一部分失业现象:如上图中的情况6和情况8(失业人口 丧失信心不再找工作、或因找不到工作而去读书或参加职业培训, 或提是前退休); ■可能夸大失业现象:如理论上应属于不在劳动力人口但为了领取 失业保险金谎称自己在积极找工作,“地下经济工作者”、“隐 性就业者”。 鉴于以上原因,我们应该对劳动年龄人口作更细的划分
6 1.1.3 对劳动年龄人口更细的划分 将劳动年龄人口划分为不在劳动力人口和不在劳动力人口,将劳动 力人口划分为就业和失业两种状态,这样的划分被便于政府掌握失业 率、劳动参与率等宏观经济变量及其变化趋势,但这样的划分过于简 单,可能影响我们对宏观经济现象把握的准确性: 没有考虑非全日制工作者(Part-time Workers); 可能掩盖一部分失业现象:如上图中的情况6和情况8(失业人口 丧失信心不再找工作、或因找不到工作而去读书或参加职业培训, 或提前退休); 可能夸大失业现象:如理论上应属于不在劳动力人口但为了领取 失业保险金谎称自己在积极找工作,“地下经济工作者”、“隐 性就业者”。 鉴于以上原因,我们应该对劳动年龄人口作更细的划分

对劳动年龄人口更细的划分 (4) 自愿的隐性失业 就业 不在 (1) 劳动力人口 (7) (2) 从事地下经济的人员 (5) (6) 学习、培训、提前退休人 失业 员和失去信心的失业者 (3) 非自愿的隐性失业
7 对劳动年龄人口更细的划分 失业 (3) 不在 劳动力人口 (2) 就业 (1) (4) (7) (5) (6) 自愿的隐性失业 从事地下经济的人员 学习、培训、提前退休人 员和失去信心的失业者 非自愿的隐性失业

1.2劳动参与率、就业率、失业率 与自然失业率 劳动参与率 就业率 ■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
8 1.2 劳动参与率、就业率、失业率 与自然失业率 劳动参与率 就业率 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

121劳动参与率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 LFPR) ■LFPR=(劳动力人口潜在劳动力人口)×100% ■劳动力人口=就业人口和积极寻找工作的人口 ■潜在劳动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因智力和身体原因 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和服刑犯人 ■LFPR衡量了一国从事经济活动的工作年龄人口的 规模 ■LFPR可以以性别和年龄组分类计算
9 1.2.1 劳动参与率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LFPR) LFPR=(劳动力人口/潜在劳动力人口)×100% 劳动力人口=就业人口和积极寻找工作的人口 潜在劳动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因智力和身体原因 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和服刑犯人 LFPR衡量了一国从事经济活动的工作年龄人口的 规模 LFPR可以以性别和年龄组分类计算

(1)LFPR的变化趋势 年份与组别 总体 男性 女性 1966 1993 1966 1993 1966 1993 澳大利亚68.1 74.9 94.6 85.0 42.0 62.5 加拿大64.5 72.2 89.4 78.9 38.0 654 法 692 66.7 89.9 74.7 48.9 58.7 德国70.1 68,4 94.8 78.9 48,4 58.6 日本70.2 75.9 88.6 90.1 56.2 617 瑞典755 78.5 94.1 80.3 56.5 76.5 英美 74.4 74.9 95.7 84.3 51.4 64.3 国687 768 91.2 84.5 46.8 69.1 数据来源:OECD, Labor force statistics, Selected issue;OECD, Employment Outlook. 1994. Tables i and J
10 (1)LFPR的变化趋势 年份与组别 总 体 男 性 女 性 1966 1993 1966 1993 1966 1993 澳大利亚 68.1 74.9 94.6 85.0 42.0 62.5 加 拿 大 64.5 72.2 89.4 78.9 38.0 65.4 法 国 69.2 66.7 89.9 74.7 48.9 58.7 德 国 70.1 68.4 94.8 78.9 48.4 58.6 日 本 70.2 75.9 88.6 90.1 56.2 61.7 瑞 典 75.5 78.5 94.1 80.3 56.5 76.5 英 国 74.4 74.9 95.7 84.3 51.4 64.3 美 国 68.7 76.8 91.2 84.5 46.8 69.1 数据来源:OECD, Labor force Statistics, Selected issue; OECD, Employment Outlook, 1994, Tables I and J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劳动经济学 Economics of Labor》课程PPT教学课件_导论(刘江会).ppt
- 《市场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绪论.ppt
- 《市场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 论的形成和发展.ppt
- 《市场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市场经济全球化.ppt
- 《市场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六章 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ppt
- 《市场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八章 对市场经济的再认识.ppt
- 《市场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对外开放.ppt
- 《市场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政府对经济的管理.ppt
- 《市场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ppt
- 《市场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七章 中国市场经济的法制和信用基础.ppt
- 《市场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ppt
- 《市场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及其特征.ppt
- 《市场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ppt
- 《市场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市场经济和产权制度.ppt
- 《市场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第七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体系.ppt
- 《市场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税、金融和分配体制.ppt
- 《市场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社会主义微观经济运行主体.ppt
- 《市场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组织和市场规则.ppt
- 《市场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所有制结构改革和政府体制改革.ppt
- 《市场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资源及其配置.ppt
-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劳动经济学 Economics of Labor》课程PPT教学课件_第二章 人力资本与技能.ppt
-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劳动经济学 Economics of Labor》课程PPT教学课件_第三章 劳动力流动.ppt
-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劳动经济学 Economics of Labor》课程PPT教学课件_第四章 劳动力需求与工资的决定.ppt
-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劳动经济学 Economics of Labor》课程PPT教学课件_第五章 内部劳动力市场.ppt
-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劳动经济学 Economics of Labor》课程PPT教学课件_第六章 失业及其治理.ppt
-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劳动经济学 Economics of Labor》课程PPT教学课件_第七章 收入分配不均(收入分配差距).ppt
- 南开大学:《西方宏观经济学》电子教程 (第1-5章).ppt
- 南开大学:《西方宏观经济学》电子教程(第6-10章).ppt
- 华南师范大学:《金融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货币概述.ppt
- 华南师范大学:《金融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信用与金融.ppt
- 华南师范大学:《金融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金融市场概述.ppt
- 华南师范大学:《金融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金融市场构成.ppt
- 华南师范大学:《金融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国际金融市场.ppt
- 华南师范大学:《金融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利率及其决定.ppt
- 华南师范大学:《金融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汇率及其决定.ppt
- 华南师范大学:《金融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风险管理及投资组合.ppt
- 华南师范大学:《金融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资产定价.ppt
- 华南师范大学:《金融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金融机构体系.ppt
- 华南师范大学:《金融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商业银行.ppt
- 华南师范大学:《金融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证券、保险与信托机构.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