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导学案4_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了解弗洛姆及其作品《爱的艺术》的基本观点。 2、引导学生对“爱”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从而对“爱”进入更深 层次的思考。 3、品味父爱、母爱的区别,认识父母之爱的伟大无私,学会爱自己的父母。 【过程与方法】 1、比较法,通过对父爱与母爱的比较,重新审视其本质。 2、问题探究法,以时间和逻辑顺序分析“爱是一种能力。” 3、讨论法,联系自身,感悟生活,获得爱的真谛。 【教学时数】:一课时 【预习】 1.通读课文,初步把握作者观点,感知主要内容 2.识记下列字音及字形: 刹()那给()予罪孽()咄咄()逼人 辨认渊源履行咄咄逼人归根结蒂 3.完成学案上的题目 【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1、了解弗洛姆及其作品《爱的艺术》的基本观点。 2、引导学生对“爱”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从而对“爱”进入更深 层次的思考。 3、品味父爱、母爱的区别,认识父母之爱的伟大无私,学会爱自己的父母。 【过程与方法】 1、比较法,通过对父爱与母爱的比较,重新审视其本质。 2、问题探究法,以时间和逻辑顺序分析“爱是一种能力。” 3、讨论法,联系自身,感悟生活,获得爱的真谛。 【教学时数】:一课时 【预习】 1.通读课文,初步把握作者观点,感知主要内容。 2.识记下列字音及字形: 一刹( )那 给( )予 罪孽( ) 咄咄( )逼人 辨认 渊源 履行 咄咄逼人 归根结蒂 3.完成学案上的题目。 【教学过程】

简单介绍弗罗姆及其《爱的艺术》 弗罗姆,美国哲学家、社会学家。主要作品《爱的艺术》,是一部以精神分析方 法研究和阐述爱的艺术的理论专著。他认为爱是一种主动的能力,是可以而且应 该学习的。只有学会爱的艺术,才能够爱,并且才能获得别人的爱。 合作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学案上的问题。组长做好组内分工,安排好每道题的发言人, 指导组员整理好每道题的答案,并安排好发言人,补充人。(整理如下) 1、归纳本文的主旨 2、阅读课文1-3段,回答下列问题 (1)《爱的艺术》一书要使读者相信:“爱不是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情感”, 找出相关的句子加以说明 (2)“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更能使自己快乐,爱要比被爱更重要。”试从 这句话分析“母爱”的作用 (3)文章中谈到两种“爱”得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和“我被人爱 因为我爱人”;“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和“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这两种 原则区别在哪里?
一、简单介绍弗罗姆及其《爱的艺术》 弗罗姆,美国哲学家、社会学家。主要作品《爱的艺术》,是一部以精神分析方 法研究和阐述爱的艺术的理论专著。他认为爱是一种主动的能力,是可以而且应 该学习的。只有学会爱的艺术,才能够爱,并且才能获得别人的爱。 二、合作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学案上的问题。组长做好组内分工,安排好每道题的发言人, 指导组员整理好每道题的答案,并安排好发言人,补充人。(整理如下) 1、归纳本文的主旨: 2、阅读课文 1—3 段,回答下列问题: (1)《爱的艺术》一书要使读者相信:“爱不是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情感”, 找出相关的句子加以说明。 (2)“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更能使自己快乐,爱要比被爱更重要。”试从 这句话分析“母爱”的作用。 (3)文章中谈到两种“爱”得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和“我被人爱, 因为我爱人”;“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和“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这两种 原则区别在哪里?

3、阅读4-7段,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理解这种变化,必须了解母爱和父爱性质上的根本区别”这一句中 的“这种变化”具体指什么? (2)联系全文,回答母爱和父爱在性质上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积极面和消极 面? 4、阅读8-10段,回答下列问题: (1)分条回答理想的父爱是怎样的? (2)结合文章,分条回答一个成熟的人应该拥有怎样的特点? (3)《爱的艺术》一书指出,爱是一种必须经过训练才能学到手的能力,这 点对父母来说意味着什么?
3、阅读 4-7 段,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理解这种变化,必须了解母爱和父爱性质上的根本区别”这一句中 的“这种变化”具体指什么? (2)联系全文,回答母爱和父爱在性质上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积极面和消极 面? 4、阅读 8-10 段,回答下列问题: (1)分条回答理想的父爱是怎样的? (2)结合文章,分条回答一个成熟的人应该拥有怎样的特点? (3)《爱的艺术》一书指出,爱是一种必须经过训练才能学到手的能力,这一 点对父母来说意味着什么?

三、作业拓展: 通过本课两种爱的对比,弗罗姆为我们指出了成熟的爱的标准,在我们以后的人 生道路上,我们该如何去实践这两种爱,又如何去成就完美人生呢
三、作业拓展: 通过本课两种爱的对比,弗罗姆为我们指出了成熟的爱的标准,在我们以后的人 生道路上,我们该如何去实践这两种爱,又如何去成就完美人生呢?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导学案3_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doc
-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导学案2_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doc
-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同步练习_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doc
-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ppt课件(30页).ppt
-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ppt课件(21页).ppt
-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课件9.ppt
-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ppt课件8_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3.ppt
-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ppt课件7.ppt
-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ppt课件6.ppt
-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ppt课件5.ppt
-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ppt课件12_父母导学案师.doc
-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ppt课件12_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ppt
-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课件12_复件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导学案.doc
-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ppt课件11.ppt
-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ppt课件10.ppt
-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ppt说课课件_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ppt
- 《父子骑驴》导学案_父子骑驴学设计.doc
- 《父子骑驴》学案_学习目标.doc
- 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父子骑驴》ppt课件3.ppt
- 《父子骑驴》ppt课件2.ppt
-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学设计12_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doc
-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案13_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doc
-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案14_张飞案.doc
-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案15_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doc
-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案7.doc
-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案9_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doc
-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练习题_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巧学精练二.doc
-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课堂实录_新课改体验材料.doc
- 《父母的心》ppt课件(13页).ppt
- 《父母的心》ppt课件(15页).ppt
- 《父母的心》ppt课件(15页).ppt
- 《父母的心》ppt课件(16页)_父母的心.ppt
- 《父母的心》ppt课件(17页).ppt
- 《父母的心》ppt课件(18页).ppt
- 《父母的心》ppt课件(7页).ppt
- 《父母的心》ppt课件(8页).ppt
- 《父母的心》ppt课件10.ppt
- 《父母的心》ppt课件11.ppt
- 《父母的心》ppt课件12.ppt
- 《父母的心》ppt课件13.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