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ppt课件2_熟语

中份船

什么是熟语 语言中定型的词组或句子,使用中一般 不能改变其组织。包括成语、谚语、歇后 语、惯用语、格言等。(《辞海》)
什么是熟语 语言中定型的词组或句子,使用中一般 不能改变其组织。包括成语、谚语、歇后 语、惯用语、格言等。(《辞海》)

或语 常见熟语的遥语 基本类型歇后语 惯用语 格言 熟语的特征丰 结构上的稳固 意义上的整 精练的形式 很强的表现力
常见熟语的 基本类型 成 语 谚 语 歇后语 惯用语 格 言 熟语的特征 结构上的稳固性 意义上的整体性 丰富的内容 精练的形式 很强的表现力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的特殊固定短语 熟谚语是人民群众口头上流传的通俗而含 义深刻的固定短语 惯用语是囗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 培格言是具有教育意义的警句 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带 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 来源:(1)来自人们口头广泛流传的现成语言 (2)来自书面语言
熟 语 成语 是一种相沿习用的特殊固定短语 谚语 是人民群众口头上流传的通俗而含 义深刻的固定短语 惯用语 是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 格言 是具有教育意义的警句 歇后语 是由近似谜面、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带 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 来源:(1)来自人们口头广泛流传的现成语言 (2)来自书面语言

成语的概念: 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 分冠语(词组), 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一个 词的语言单位 成语大多由四字组成
成语的概念: • 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 固定短语(词组) , • 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一个 词的语言单位。 • 成语大多由四字组成

成语的特点 (1)结构的相对定性。 (2)意义的堅你性。 (3)时间和空间的河性 (4)形成的团性。 (5)内容和形式的民性
成语的特点: • (1)结构的相对定型性。 • (2)意义的整体性。 • (3)时间和空间的习惯性。 • (4)形成的历史性。 • (5)内容和形式的民族性

成语的来源 (1)从历史故事中来的 鸣惊人 (2)从寓言故事中来的; 枕黄梁 (3)从神话或其他传说中来的 (4)从古典文学作品中来的。一片冰心
成语的来源: • (1)从历史故事中来的; • (2)从寓言故事中来的; • (3)从神话或其他传说中来的; • (4)从古典文学作品中来的。 一鸣惊人 一枕黄粱 一片冰心

根据古诗文写成语: 1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鞭长莫及) (《左传宣公十五年》) 2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发人深省) (杜甫-《游龙门奉先寺》) 3见义不为,无勇也。 (见义勇为) 《论语-为政》 4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 (有名无实) (《国语晋语》) 5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春风得意) (孟郊-《登科后》)
根据古诗文写成语: 1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 ) (《左传-宣公十五年》) 2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 (杜甫-《游龙门奉先寺》) 3见义不为,无勇也。 ( ) 《论语-为政》 4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 ( ) (《国语-晋语》) 5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 ——(孟郊-《登科后》) 鞭长莫及 发人深省 见义勇为 有名无实 春风得意

请根据人名(姓氏除外)写成语 例:周树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高攀龙(攀龙附凤)王人美(成人之美) 龚自珍(敝帚自珍)陈残云(风卷残云) 陶成章(出口成章)杜鹏程(鹏程万里) 王任重(任重道远)马致远(宁静致远)
请根据人名(姓氏除外)写成语 例:周树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高攀龙( )王人美( ) 龚自珍( )陈残云( ) 陶成章( )杜鹏程( ) 王任重( )马致远( ) 攀龙附凤 成人之美 敝帚自珍 风卷残云 出口成章 鹏程万里 任重道远 宁静致远

4.成语的语法结构 并列关系:披坚执锐防微杜渐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承接关系:见异思迁先斩后奏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目的关系:削足适履守株待免杀一儆百越俎代庖 因果关系:水滴石穿水落石出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主谓关系:毛遂自荐杞人忧天夜郎自大叶公好龙
4.成语的语法结构 • 披坚执锐 防微杜渐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见异思迁 先斩后奏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削足适履 守株待免 杀一儆百 越俎代庖 水滴石穿 水落石出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毛遂自荐 杞人忧天 夜郎自大 叶公好龙 并列关系 : 承接关系 : 目的关系 : 因果关系 : 主谓关系 :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ppt课件1.ppt
- 《中华少年》教案2_8 中华少年三案.doc
- 《中华少年》教学实录_中华少年.doc
- 《中华少年》ppt课件3_中华少年.ppt
- 《中华少年》ppt课件2_8_中华少年1.ppt
- 《中华少年》ppt课件1_中华少年1.ppt
- 《中华十大传世名帖》图片素材_名.doc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面国旗》练习题_《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面国旗》习题.doc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面国旗》教案1_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面国旗.doc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面国旗》ppt课件1_语文八年级上新教版(汉语)1《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国旗》课件(14张).ppt
- 《中华世纪坛》ppt课件2_中华世纪坛.ppt
- 《中华世纪坛》ppt课件1_世纪坛.ppt
- 《两面国》说课稿_《两面国》说课稿.doc
- 《两面国》教案3_两面国.doc
- 《两面国》教学设计2_《两面国》教学设计.doc
- 《两面国》学案_两面国学案.doc
- 《两面国》ppt课件4_两面国.ppt
- 《两面国》ppt课件3_《两面国》.ppt
- 《两面国》ppt课件2.ppt
- 《两行写在泥土地上的字》练习题_两行写在泥土地上的字.doc
-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学案.doc
-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教学设计3.doc
-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教案6_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doc
- 《中华文化精神》导学案_24 附录.doc
- 《中华星》ppt课件1_第七课---《中华星》课件PPT.ppt
- 《中华星》ppt课件2_六年级六单元《中华星》.ppt
- 《中华星》ppt课件3_中华星.ppt
-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ppt课件1_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课《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课件1 新教版(汉语).ppt
-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ppt课件2_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课《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课件2 新教版(汉语).ppt
-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ppt课件4_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课《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课件4 新教版(汉语).ppt
-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ppt课件5_语文八年级上新教版(汉语)2《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课件(33张).ppt
-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学设计2_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课《中华民族的最强音.doc
-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案1_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课《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案1 新疆.doc
- 《中华第一龙》ppt课件1_中华第一龙2.ppt
- 《中华第一龙》ppt课件(23页)_中华第一龙__陈中江.ppt
- 《中华第一龙》教案1_中华第一龙.doc
- 《中华第一龙》教案2_中华第一龙教学设计.doc
-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ppt课件2.ppt
-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ppt课件3_中原我军解放南阳.ppt
-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ppt课件4_中原我军解放南阳.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