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杜煜)

分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Jiaoyubu Gaozhi Gaozhuan Guihua Jiaocai 计算机网络技术系列教材 ●陈强主编孙建华副主编 计算机网络基础 杜煜姚鸿编著 2021年月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1年1月 计算机网络基础 杜煜 1

第1章计算机阌基础—一概论 壮煜
第1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概论 杜 煜

本章主要内容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标准化组织; 2021年月 计算机网络基础杜煜
2021年1月 计算机网络基础 杜煜 3 本章主要内容 ⚫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功能 ; ⚫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 ⚫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 ⚫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 ⚫ 标准化组织 ;

以单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终端系统 °由单用户独占一个系统发展到分时多 用户系统,即多个终端用户分时占用 主机上的资源,这种结构被称为第 代网络。 主机 ●每一个分散的终端都要单独占用一条 通信线路,线路利用率低。 ●主机既要承担通信工作,又要承担数 据处理,因此主机的负荷较重,且效 率低。 为了提高通信线路的利用率并减轻主 终端 机的负担,使用了多点通信线路、通 信控制处理机以及集中器。 2021年月 计算机网络基础杜煜
2021年1月 计算机网络基础 杜煜 4 以单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终端系统 ⚫ 由单用户独占一个系统发展到分时多 用户系统,即多个终端用户分时占用 主机上的资源,这种结构被称为第一 代网络。 ⚫ 每一个分散的终端都要单独占用一条 通信线路,线路利用率低。 ⚫ 主机既要承担通信工作,又要承担数 据处理,因此主机的负荷较重,且效 率低。 ⚫ 为了提高通信线路的利用率并减轻主 机的负担,使用了多点通信线路、通 信控制处理机以及集中器。 主机 终端 主机 终端

多处理机的联机终端系统 ●通信控制处理机 。完成全部的通信任务,让主机专门进行数据的处理, 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 集中器 负责从终端到主机的数据集中以及从主机到终端的 数据分发。 高速线路通信控制器 高速线路集 中低速线路 端 器 主机 2021年月 计算机网络基础杜煜
2021年1月 计算机网络基础 杜煜 5 多处理机的联机终端系统 ⚫ 通信控制处理机 ⚫ 完成全部的通信任务,让主机专门进行数据的处理, 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 ; ⚫ 集中器 ⚫ 负责从终端到主机的数据集中以及从主机到终端的 数据分发。 主机 通信控制器 终端 集 中 器 高速线路 低速线路 高速线路

计算机一计算机网络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进步,将多个单处理机联机终端网络 互相连接起来,形成了以多处理机为中心的网络。利用通信线路将 多台主机连接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 °有两种连接形式 终端 终端 囗主机 叫圭机 CCP H CCP HCCP 终端 终端 终端 主机 终端 2021年月 计算机网络基础杜煜
2021年1月 计算机网络基础 杜煜 6 计算机—计算机网络 ⚫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进步,将多个单处理机联机终端网络 互相连接起来,形成了以多处理机为中心的网络。利用通信线路将 多台主机连接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 ⚫ 有两种连接形式: 主机 终端 终端 主机 主机 终端 A 主机 终端 CCP 主机 主机 终端 终端 B CCP CCP 主机 终端 终端 主机 主机 终端 A 主机 终端 CCP 主机 主机 终端 终端 B CCP CCP

分组交换技术产生的背景 ●早期的通信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是电话交换系 统(线路交换),但利用电话线路传送计算机或 终端的数据也会出现的问题。 ●由于计算机与各种终端的传送速率不同,在采用 线路交换时,不同类型、不同规格、不同速率的 终端很难相互进行通信,必须采用一些措施来解 决这个问题 ●计算机通信应采取有效的差错控制技术,可靠并 准确无误地传送每一个比特,因此需要研究开发 出适用于计算机通信的交换技术。 2021年月 计算机网络基础杜煜
2021年1月 计算机网络基础 杜煜 7 分组交换技术产生的背景 ⚫ 早期的通信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是电话交换系 统(线路交换),但利用电话线路传送计算机或 终端的数据也会出现的问题。 ⚫ 由于计算机与各种终端的传送速率不同,在采用 线路交换时,不同类型、不同规格、不同速率的 终端很难相互进行通信,必须采用一些措施来解 决这个问题。 ⚫ 计算机通信应采取有效的差错控制技术,可靠并 准确无误地传送每一个比特,因此需要研究开发 出适用于计算机通信的交换技术

分组交换技术的诞生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早期研究的项 目:分组交换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分组交换的概念最初是在1964年提出来的,1969年12 月美国第一个使用分组交换技术的 ARPANET投入运行, 当时仅有4个节点,但它对分组交换技术的研究起了重 要作用。 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ARPA网络节点超过60个,主 机100多台,地域范围跨越了美洲大陆,连通了美国东 部和西部的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而且通过通信卫星 与夏威夷和欧洲等地区的计算机网络相互连通 2021年月 计算机网络基础杜煜
2021年1月 计算机网络基础 杜煜 8 分组交换技术的诞生 ⚫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早期研究的项 目:分组交换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 分组交换的概念最初是在1964年提出来的,1969年12 月美国第一个使用分组交换技术的ARPANET投入运行, 当时仅有4个节点,但它对分组交换技术的研究起了重 要作用。 ⚫ 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ARPA网络节点超过60个,主 机100多台,地域范围跨越了美洲大陆,连通了美国东 部和西部的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而且通过通信卫星 与夏威夷和欧洲等地区的计算机网络相互连通

分组交换技术出现的意义 ●采用分组交换技术的网络试验成功,使计算机网 络的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早期的联机终端系 统是以单个主机为中心,各终端通过通信线路共 享主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而分组交换网以通信 子网为中心,主机和终端构成了用户资源子网 用户不仅共享通信子网的资源,而且还可共享用 户资源子网的许多硬件和软件资源。这种以通信 子网为中心的计算机网络被称为第二代计算机网 络,它比面向终端的第一代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扩 大了很多。 2021年月 计算机网络基础杜煜
2021年1月 计算机网络基础 杜煜 9 分组交换技术出现的意义 ⚫ 采用分组交换技术的网络试验成功,使计算机网 络的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早期的联机终端系 统是以单个主机为中心,各终端通过通信线路共 享主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而分组交换网以通信 子网为中心,主机和终端构成了用户资源子网。 用户不仅共享通信子网的资源,而且还可共享用 户资源子网的许多硬件和软件资源。这种以通信 子网为中心的计算机网络被称为第二代计算机网 络,它比面向终端的第一代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扩 大了很多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 ●经过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前期的发展,人们对 网络技术、方法和理论的研究日趋成熟。为了促 进网络产品的开发,各大计算机公司纷纷制定自 己的网络技术标准,最终促成国际标准的制定, 遵循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建成的网络称为第三代网 络 ●标准化建设经历了两个阶段: 各计算机制造厂商网络结构标准化; 。国际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 2021年月 计算机网络基础杜煜 10
2021年1月 计算机网络基础 杜煜 10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 ⚫ 经过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前期的发展,人们对 网络技术、方法和理论的研究日趋成熟。为了促 进网络产品的开发,各大计算机公司纷纷制定自 己的网络技术标准,最终促成国际标准的制定, 遵循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建成的网络称为第三代网 络; ⚫ 标准化建设经历了两个阶段: ⚫ 各计算机制造厂商网络结构标准化; ⚫ 国际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9章 Internet及其相关内容.ppt
- 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数据通信技术的基础知识.ppt
- 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8章 网络的互连.ppt
- 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计算机局域网络.ppt
- 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0章 计算机网络安全.ppt
- 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7章 网络的计算模式.ppt
- 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ppt
- 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结构化布线系统.ppt
- 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6章 网络操作系统与网络结构.ppt
- 中国计量大学(中国计量学院):《现场总线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课 现场总线的发展趋势.ppt
- 中国计量大学(中国计量学院):《现场总线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课 主要现场总线与现场总线控制系统.ppt
- 中国计量大学(中国计量学院):《现场总线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课 现场总线简介.ppt
- 中国计量大学(中国计量学院):《现场总线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课 计算机网络(概述).ppt
-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共三章,附案例).ppt
- 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单招)教学大纲(基础课程、技术课程、选修课).doc
- 《Linux实用教程》书籍配套资源(PPT讲稿)第2章 Linux的常用命令.ppt
- 《Linux实用教程》书籍配套资源(PPT讲稿)第1章 Linux概况及安装(刘兵、吴煜煌).ppt
- 《Linux实用教程》书籍配套资源(PPT讲稿)第9章 Linux编程基础.ppt
- 《Linux实用教程》书籍配套资源(PPT讲稿)第8章 Linux网络安全.ppt
- 《Linux实用教程》书籍配套资源(PPT讲稿)第7章 Web应用服务.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行计算 Parallel Computing》课程教学资源_Part I Parallel Computer System Architectures.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行计算 Parallel Computing》课程教学资源_Part III Parallel Programming Models.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行计算 Parallel Computing》课程教学资源(试卷)并行分布式试卷(一).doc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行计算 Parallel Computing》课程教学资源(试卷)并行分布式试卷(二).doc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行计算 Parallel Computing》课程教学资源(试卷)并行分布式试卷(三).doc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行计算 Parallel Computing》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各章小结.doc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行计算 Parallel Computing》课程教学资源(讲义)例题讲解.doc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行计算 Parallel Computing》课程教学资源(习题)第一章 并行计算机系统及其结构模型.doc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行计算 Parallel Computing》课程教学资源(习题)第十章 线性方程组的求解.doc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行计算 Parallel Computing》课程教学资源(习题)第十一章 快速傅里叶变换.doc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行计算 Parallel Computing》课程教学资源(习题)第十二章 并行程序设计基础.doc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行计算 Parallel Computing》课程教学资源(习题)第十三章 共享存储系统并行编程.doc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行计算 Parallel Computing》课程教学资源(习题)第十四章 分布存储系统并行编程.doc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行计算 Parallel Computing》课程教学资源(习题)第十五章 并行程序设计环境与工具.doc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行计算 Parallel Computing》课程教学资源(习题)第二章 当代并行计算机系统介绍.doc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行计算 Parallel Computing》课程教学资源(习题)第三章 并行计算性能评测.doc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行计算 Parallel Computing》课程教学资源(习题)第四章 并行算法的设计基础.doc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行计算 Parallel Computing》课程教学资源(习题)第五章 并行算法的一般设计策略.doc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行计算 Parallel Computing》课程教学资源(习题)第六章 并行算法的基本设计技术.doc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行计算 Parallel Computing》课程教学资源(习题)第七章 并行算法的一般设计过程.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