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大学:《水质工程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凝聚和絮凝

水质工程学一1 water quality engineering 高景峰副教授 Gao Jingfeng
No. 1 水质工程学- 1 water quality engineering water quality engineering 高景峰 副教授 Gao Jingfeng Jingfeng

第3章凝聚和絮凝 ◆31胶体的稳定性和胶体结构 ◆32混凝原理 3.3混凝剂 ◆34混凝动力学 35混凝过程 ◆36混凝设施 ◆37混凝试验
No. 2 第3章 凝聚和絮凝 3.1胶体的稳定性 和胶体结构 3.2混凝原理 3.3混凝剂 3.4混凝动力学 3.5混凝过程 3.6混凝设施 3.7混凝试验

今对象:水和废水中常常不能用自然沉降法除 去的悬浮微粒和胶体污染物。 今办法: 今1、首先投加化学药剂来破坏胶体和悬浮微粒 在水中形成的稳定分散系,使其聚集为具有 明显沉降性能的絮凝体, 今2、再用重力沉降法予以分离
No. 3 对象:水和废水中常常不能用自然沉降法除 去的悬浮微粒和胶体污染物。 办法: 1、首先投加化学药剂来破坏胶体和悬浮微粒 在水中形成的稳定分散系,使其聚集为具有 明显沉降性能的絮凝体, 2、再用重力沉降法予以分离

※混凝的定义 包括凝聚和絮凝两个步骤,凝聚是指使 胶体脱稳并聚集为微絮粒的过程,而絮 凝则指微絮粒通过吸附、卷带和桥连而 成长为更大的絮体的过程。 令颗粒尺寸:>100m,自然沉淀,过滤 今颗粒尺寸:0.1~1m,吸附 今颗粒尺寸:lnm~1004mnl,混凝
No. 4 ※混凝的定义: 包括凝聚和絮凝两个步骤,凝聚是指使 胶体脱稳并聚集为微絮粒的过程,而 絮 凝则指微絮粒通过吸附、卷带和桥连而 成长为更大的絮体的过程

水处理中主要杂质 今粘土(50m-4m) 令细菌(0.2um80um) 今病毒(10nm-300nn) 今蛋白质(lnm-50nm)、腐殖酸
No. 5 水处理中主要杂质: 粘土(50nm-4 μ m ) 细菌(0.2 μm-80 μ m ) 病毒(10nm-300nm ) 蛋白质(1nm-50nm)、腐殖酸

混凝的历史沿革 今1637年我国开始使用明矾净水 今184年西方才开始使用
No. 6 混凝的历史沿革 1637年 我国开始使用明矾净水 1884年 西方才开始使用

3.1胶体的稳定性和胶体结构 今A胶体的稳定性 今B胶体的双电层结构 今 C DL VO理论
No. 7 3.1 胶体的稳定性和胶体结构 A:胶体的稳定性 B:胶体的双电层结构 C:DLVO理论

A:胶体的稳定性 胶体在水中作布朗运动 动。这是胶体在水中保持稳定的因素之即布朗运 今在水分子热运动的撞击下作不规则运动 ◆(2)运动中的胶体带电荷 ◆电泳现象可以说明胶体微粒是带电的。 今带正电的微粒:氢氧化铁、氢氧化铝等 今带负电的微粒:碱性条件下的氢氧化铝和蛋白质等。 ◆同种胶体微粒带同号电荷,静电斥力相互作用,不 易凝聚
No. 8 A:胶体的稳定性 (1)胶体在水中作布朗运动 在水分子热运动的撞击下作不规则运动,即布朗运 动。这是胶体在水中保持稳定的因素之一。 (2)运动中的胶体带电荷 电泳现象可以说明胶体微粒是带电的。 带正电的微粒:氢氧化铁、氢氧化铝等; 带负电的微粒:碱性条件下的氢氧化铝和蛋白质等。 同种胶体微粒带同号电荷,静电斥力相互作用,不 易凝聚

今粘土胶体一般带负电。 今原因如下: 今粘土微粒是硅酸盐类的晶体颗粒,它优先选 择吸附与其相近似的分子,如水中的硅酸分 子,后者是弱酸分子,部分解离,将H释放 到水中,所以粘土微粒作为一个整体,带负 电
No. 9 粘土胶体一般带负电。 原因如下: 粘土微粒是硅酸盐类的晶体颗粒,它优先选 择吸附与其相近似的分子,如水中的硅酸分 子,后者是弱酸分子,部分解离,将H+释放 到水中,所以粘土微粒作为一个整体,带负 电

B:胶体的双电层结构 今下图是胶体结构示意图。 电位离子层:在粒子的中心是胶核,它由数 百乃至数千个分散相固体物质分子组成,在 胶核表面,吸附了一层带同号电荷的离子。 令反离子层:为维持胶体离子的电中性。在电 位离子层外吸附了电量与电位离子层总电量 相同,而电性相反的离子
No. 10 B:胶体的双电层结构 下图是胶体结构示意图。 电位离子层:在粒子的中心是胶核,它由数 百乃至数千个分散相固体物质分子组成,在 胶核表面,吸附了一层带同号电荷的离子。 反离子层:为维持胶体离子的电中性。在电 位离子层外吸附了电量与电位离子层总电量 相同,而电性相反的离子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北京工业大学:《水质工程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水的处理方法概论.pdf
- 北京工业大学:《水质工程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3章 活性污泥法(13.4-13.7).pdf
- 北京工业大学:《水质工程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篇 生物处理理论与应用 第17章 污泥处理、处置与利用.pdf
- 北京工业大学:《水质工程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篇 生物处理理论与应用 第16章 污水的自然生物处理系统.pdf
- 北京工业大学:《水质工程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篇 生物处理理论与应用 第15章 厌氧生物处理(15.5-15.7).pdf
- 北京工业大学:《水质工程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篇 生物处理理论与应用 第15章 厌氧生物处理(15.2-15.4).pdf
- 北京工业大学:《水质工程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篇 生物处理理论与应用 第13章 活性污泥法(13.7-13.8).pdf
- 北京工业大学:《水质工程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篇 生物处理理论与应用 第14章 生物膜法(14.2-14.8).pdf
- 北京工业大学:《水质工程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篇 生物处理理论与应用 第14章 生物膜法(14.0-14.1)概述、生物膜法的基本概念.pdf
- 北京工业大学:《水质工程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篇 生物处理理论与应用 第15章 厌氧生物处理(15.1)概述.pdf
- 《工程图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吴志军).ppt
- 《工程图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绪论(吴志军).ppt
- 《工程图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计算机辅助绘图简介——交互式绘图系统(AutoCAD 2000使用初步).ppt
- 《工程图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九章 零件图(吴志军).ppt
- 《工程图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八章 螺纹及螺纹紧固件(吴志军).ppt
- 《工程图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6.3-6.5)断面图、规定画法及简化画法、尺寸标注.ppt
- 《工程图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6.2-6.2)视图、剖视图.ppt
- 《工程图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七章 轴测图(吴志军).ppt
- 《工程图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组合体(吴志军).ppt
- 《工程图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立体表面的交线(4-2)立体表面的相贯线.ppt
- 北京工业大学:《水质工程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沉淀(主讲:高景峰).pdf
- 北京工业大学:《水质工程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过滤.pdf
- 北京工业大学:《水质工程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6章 吸附.pdf
- 北京工业大学:《水质工程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7章 氧化还原与消毒.pdf
- 北京工业大学:《水质工程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8章 离子交换.pdf
- 北京工业大学:《水质工程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9章 膜滤技术.pdf
- 北京工业大学:《水质工程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篇 生物处理理论与应用 第13章 活性污泥法(13.1-13.6).pdf
- 北京工业大学:《水质工程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绪论、第1章 水质与水质标准(主讲:高景峰).pdf
- 北京工业大学:《空气调节》课程电子教案(讲义,共八章).doc
- 北京理工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题解)16(2)+17(1).pdf
- 北京理工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题解)19章1-8.pdf
- 北京理工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题解)19章10-19.pdf
- 北京理工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题解)20(3)+21(1).pdf
- 北京理工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题解)20(2).pdf
- 北京理工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题解)20章1-5.pdf
- 北京理工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题解)20章4-13.pdf
- 北京理工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题解)21(2).pdf
- 北京理工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题解)21(3)+22(1).pdf
- 北京理工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题解)22(2).pdf
- 北京理工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题解)22(3)+23(1).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