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测天体物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8章 光谱观测

光谱观测 1.光谱观测背景知识 2.光谱仪性能参量 3.棱镜光谱仪 4.光栅光谱仪 5.帝见的光谱仪系统
1. 光谱观测背景知识 2. 光谱仪性能参量 3. 棱镜光谱仪 4. 光栅光谱仪 5. 常见的光谱仪系统 光谱观测

天体光谱学 定义:应用光谱分析方法来研究天体物质的结构、 特性和化学组成。 任务:测量天体某波长(频率)处的辐射流量, 研究天体辐射随波长(频率)的变化及其原因。 仪器:分光仪器一般包括准直条统、分光象统和 成像系统三部分。准直系统将由来自望远镜焦面 的光线转变成平行光束;分光系统将多波长平行 光分解成不同波长的平行光沿不同方向出射;成 像条统将不同波长(方向)的平行光分别成像。 Trace HD124320 3900 400 4100 420 4301 440 4500
天体光谱学 n 定义:应用光谱分析方法来研究天体物质的结构、 特性和化学组成。 n 任务:测量天体某波长(频率)处的辐射流量, 研究天体辐射随波长(频率)的变化及其原因。 n 仪器:分光仪器一般包括准直系统、分光系统和 成像系统三部分。准直系统将由来自望远镜焦面 的光线转变成平行光束;分光系统将多波长平行 光分解成不同波长的平行光沿不同方向出射;成 像系统将不同波长(方向)的平行光分别成像

分光光度测量 天体分 光观测 光谱观测 研究天体辐射随波长的分布 空问覆盖和频谱分辨率的区别
天体分 光观测 分光光度测量 光谱观测 研究天体辐射随波长的分布 空间覆盖和频谱分辨率的区别

分光光 度测量 GM Aur -10 11 wwgw0www 田 s s]AISUCI XH OI -12 ⑧BVR Rydgen&Vita198 *10um upper limit (Cohen 1974) J(Kenyon Hartman 1995 KH95) H [F160W.H pass band](this paper) 鱼8s19 O HKL (Cohen &Kuhi 1979.KH95) MM Dutrey 1998) -13 -14 1 10 100 1000 Wavelentgh (um)
分光光 度测量 GM Aur

光谱观测 NGC 7111 5.47395,DEC=-6.70883,MJD=52824,P1ate=1177,Fiber=532 OI HoSl Mg Na 之a晚 :: NGC 99 Z= 0.0230+/-0.0002(100,5aaxy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Wavelength [&
光谱观测 NGC 99 NGC 7111

光谱观测历史 1666年,牛频用三棱镜得到太阳光谱,发现太阳 光是复合光,解释了彩虹的形成。 spectrum white card white -red sunlight orange window yellow shade green -blue glass prism -indigo hole violet Newton's prism experiment. 1994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Inc lssac Newton 1643-1727
光谱观测历史 n 1666年,牛顿用三棱镜得到太阳光谱,发现太阳 光是复合光,解释了彩虹的形成。 Newton's prism experiment. Issac Newton 1643-1727

1800年,赫歌尔Frederick Hershel)发现红外线 望远镜,天王星,银河条外貌 1801年,里特发现紫外线 氟化银在加热或受到光照时会 英国天文学家赫歌尔 分解而析出黑色银颗粒 (1776-1810) 1802年,沃拉斯顿(1766- 1828)在棱镜前如上一个狭 缝后,发现太阳光谱中问有 许多黑线,这实际上是吸 收光谱,次拉斯顿误以为 是颜色的分界线 德国物理学家里特 (1776-1810)
n 1800年,赫歇尔(Frederick Hershel)发现红外线 望远镜,天王星,银河系外貌 n 1801年,里特发现紫外线 氯化银在加热或受到光照时会 分解而析出黑色银颗粒 n 1802年,沃拉斯顿(1766- 1828)在棱镜前加上一个狭 缝后,发现太阳光谱中间有 许多黑线,这实际上是吸 收光谱,沃拉斯顿误以为 是颜色的分界线 德国物理学家里特 (1776 -1810) 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 (1776 -1810)

1814年,德国的夫琅和费制成第一架分光仪,用 来观测太阳,发现了太阳的光谱线。 Joseph von Fraunhofer (1787-1826) 发现在太阳光谱的背景上分布着500多条暗线 (现在已经发现近3万多条)
n 1814年,德国的夫琅和费制成第一架分光仪,用 来观测太阳,发现了太阳的光谱线。 发现在太阳光谱的背景上分布着500多条暗线 (现在已经发 现近3万多条) Joseph von Fraunhofer (1787-1826)

1859年,基尔霍夫和本生创立光谱分析方法 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光谱线,从光谱线可以鉴定 化学成分。 基尔霍夫指出,太阳光谱里的黑线是因光球发出的 连续光谱被太阳大气吸收而造成的。他把这些谱线 和实脸室里各种元素的光谱如以比较,证认出太阳 上有许多地球上常见的元素,如钠、铁、钙、镍等 天体物理学的诞生 Kirchhoff,Gustav Robert(1824~1887) 电磁学,黑体辐射,光谱分 析法,元素能和
n 1859年,基尔霍夫和本生创立光谱分析方法 n 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光谱线,从光谱线可以鉴定 化学成分。 n 基尔霍夫指出,太阳光谱里的黑线是因光球发出的 连续光谱被太阳大气吸收而造成的。他把这些谱线 和实验室里各种元素的光谱加以比较,证认出太阳 上有许多地球上常见的元素,如钠、铁、钙、镍等 n 天体物理学的诞生 Kirchhoff,Gustav Robert(1824~1887) 电磁学,黑体辐射,光谱分 析法,元素铯和铷

1868年,瑞典物理学家埃格斯特朗发表标准太阳 谱图表,记录有上千条光谱波长,数据精确到六位 有效数字,均以1010米为单位, 为了纪念他的功绩,1010米后来就命名为“埃”。 他的光谱数据当年被认定为国际标准。 1853年,埃格斯特朗景先从气 体放电的光谱中确定了氨(H)的 Ha谱线,证明它就是夫琅和费 在太阳光谱中发现的C线。除此 之外,他还找到了氢(H)原子光 谱另外三根在可见光波段内的谱 线,即HB、HY、H谱线, 并精确测量了它们的波长。 Anders Jonas Angstrom (1814-1874)
n 1868年,瑞典物理学家埃格斯特朗发表标准太阳 谱图表,记录有上千条光谱波长,数据精确到六位 有效数字,均以10-10米为单位, n 为了纪念他的功绩,10-10米后来就命名为“埃”。 他的光谱数据当年被认定为国际标准。 1853年,埃格斯特朗最先从气 体放电的光谱中确定了氢(H)的 Hα谱线,证明它就是夫琅和费 在太阳光谱中发现的C线。除此 之外,他还找到了氢(H)原子光 谱另外三根在可见光波段内的谱 线,即Hβ、Hγ、Hδ谱线, 并精确测量了它们的波长。 Anders Jonas Ångström (1814-1874)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测天体物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4章 天文光学观测设备.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测天体物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3章 坐标和时间.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测天体物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6章 引力波探测(主讲:冯畅).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测天体物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5章 宇宙射线、中微子、引力波观测.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测天体物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4章 G射线天文观测(主讲:杨睿智).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测天体物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3章 X射线天文观测(主讲:王俊贤).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测天体物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2章 射电天文学导论(主讲:张红欣).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测天体物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2章 射电天文学概况(主讲:沈志强).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测天体物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9章 光谱观测与数据处理.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测天体物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6章 图像观测 IMAGE OBSERVATION.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测天体物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5章 光度测量.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测天体物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1章 紫外-红外天文观测.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测天体物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0章 光谱应用.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测天体物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7章 天体偏振测量.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测天体物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2章 天体的信息和大气的影响.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测天体物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章 引论 Observational Astrophysics(主讲:孔旭).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磁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章 麦克斯韦电磁理论(Maxwell).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磁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八章 磁能.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磁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章 交流电.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磁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章 电磁感应.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测天体物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共十个实验).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波传播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01 电磁波理论基础 Principle of Radio Wave Propagation(主讲:李仁先).pptx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波传播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02 电波传播环境介绍.pptx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波传播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03 电波传播基本概念.pptx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波传播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04 地面波传播.pptx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波传播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05 对流层传播.pptx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波传播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06 电离层传播.pptx
- 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美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选拔题(2007)试题.pdf
- 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美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选拔题(2007)解答.pdf
- 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美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选拔题(2008)试题.pdf
- 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美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选拔题(2008)解答.pdf
- 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美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选拔题(2010)试题.pdf
- 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美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选拔题(2011)解答.pdf
- 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美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选拔题(2011)试题.pdf
- 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美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选拔题(2012)试题.pdf
- 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美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选拔题(2012)解答.pdf
- 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美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选拔题(2013)试题.pdf
- 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美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选拔题(2013)解答.pdf
- 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美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选拔题(2014)试题.pdf
- 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美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选拔题(2014)解答.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