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春风》课堂练习_论语13

高考专题练习 论语(13)·沂水春风 班级 姓名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居则曰:“不吾知也!” 居:在家里 B.吾与点也 与:赞成 C.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方:义 D.愿为小相焉 相:主持礼仪的人,即司仪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J夫子何哂由也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 ∫以吾一日长乎尔 1加之以师旅 何伤乎 C.异乎三子者之撰 D.{何如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3.下列句子中,无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孰能为之大 B.风乎舞雩,咏而归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D.三子者出,曾皙后 4.下列各句与“不吾知也”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项是 A.异乎三子者之撰 B.不患人之不己知 C.无乃尔是过与 D.沛公安在 5.名句填空(12分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咏而归
高考专题练习 1 论语(13)·沂水春风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居.则曰:“不吾知也!” 居:在家里 B.吾与.点也 与:赞成 C.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方:义 D.愿为小相.焉 相:主持礼仪的人,即司仪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 夫子何哂由也.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 B. 以.吾一日长乎尔 加之以.师旅 C. 何伤乎. 异乎.三子者之撰 D. 尔.何如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3.下列句子中,无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 A.孰能为之大 B.风乎舞雩,咏而归 C.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D.三子者出,曾皙后 4.下列各句与“不吾知也”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异乎三子者之撰 B.不患人之不己知 C.无乃尔是过与 D.沛公安在 5.名句填空(12 分)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咏而归

高考专题练习 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摄乎大国之间 摄:夹 比及三年 比:比较 B.异乎三子者之撰撰:述 述何伤乎 伤:妨害 C.吾与点也 与:赞成 宗庙会同 会:指诸侯会盟 D.其言不让 让:谦让 孰能为之大孰:谁 7.下列“以”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如其礼乐,以(连词,相当于“而”)俟君子 B.毋吾以因为)也 C.为国以(因为)礼,其言不让 D.加之以(把)师旅 8.下列对省略内容补充及其注释不当的一项是( A.可使(之,千乘之国的百姓)有勇,且知方也 B.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之,纵横五十或六十的小国)足民 C.(我,公西华)非曰能之,愿学焉 D.如或知尔,则(之,他们何以哉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对孔子言行的概括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对弟子言志的启发一一雍容谦逊,亲切诚恳。 B.鼓励曾皙发表不同意见一一深明事理,循循善诱 C.讥诮子路不谦虚一一不隐褒贬,切中肯綮 D.最后评述弟子志向一一含蓄隐讳,不露山水 (2)下列对子路“率尔而对曰”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急不可待,不假思索 B.胸无城府,急躁自负 C.刚直爽快,不说假话 D.缺少思想,鲁莽草率 (3)下列对相关人物言行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冉有先说“六七十”,转而改口“五六十”一一优柔寡断,缺乏果决 B.冉有说“礼乐”大事“以俟君子”—一谦虚谨慎,敦厚礼让。 C.公西华在孔子的催促下说“非曰能之,愿学焉”一一忍让谦恭,隐藏锋芒。 D.曾晳“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一一放达洒脱,从容自得。 (4)下列对曾皙所描绘的春景图的评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移情于景,以景抒情 B.春光明媚,惠风和畅 C.治世风景,康乐蓝图 D.大国风情,盛世缩影
高考专题练习 2 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摄.乎大国之间 摄:夹 比.及三年 比:比较 B.异乎三子者之撰. 撰:述 述何伤.乎 伤:妨害 C.吾与.点也 与:赞成 宗庙会.同 会:指诸侯会盟 D.其言不让. 让:谦让 孰.能为之大 孰:谁 7.下列“以”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如其礼乐,以.(连词,相当于“而”)俟君子 B.毋吾以.(因为)也 C.为国以.(因为)礼,其言不让 D.加之以.(把)师旅 8.下列对省略内容补充及其注释不当的一项是 ( ) A.可使(之,千乘之国的百姓)有勇,且知方也 B.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之,纵横五十或六十的小国)足民 C.(我,公西华)非曰能之,愿学焉 D.如或知尔,则(之,他们)何以哉 9.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对孔子言行的概括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开头对弟子言志的启发——雍容谦逊,亲切诚恳。 B.鼓励曾皙发表不同意见——深明事理,循循善诱。 C.讥诮子路不谦虚——不隐褒贬,切中肯綮。 D.最后评述弟子志向——含蓄隐讳,不露山水。 (2)下列对子路“率尔而对曰”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急不可待,不假思索 B.胸无城府,急躁自负 C.刚直爽快,不说假话 D.缺少思想,鲁莽草率 (3)下列对相关人物言行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冉有先说“六七十”,转而改口“五六十”——优柔寡断,缺乏果决。 B.冉有说“礼乐”大事“以俟君子”——谦虚谨慎,敦厚礼让。 C.公西华在孔子的催促下说“非曰能之,愿学焉”——忍让谦恭,隐藏锋芒。 D.曾皙“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放达洒脱,从容自得。 (4)下列对曾皙所描绘的春景图的评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移情于景,以景抒情 B.春光明媚,惠风和畅 C.治世风景,康乐蓝图 D.大国风情,盛世缩影

高考专题练习 论语(13)·沂水春风 1.解析A项居:闲居,平常 答案A 2.解析D项都是第二人称代词:A项语气助词,表反诘/音节助词,表停顿;B 项因为/用,把:C项表反问语气/同介词“于 答案D 3.解析A项大:形容词用作名词,大司仪。B项风:名词用作动词,吹风。D 项后:名词用作动词,留在后面 答案C 4.解析A项是介词结构后置,B、C、D三项都是宾语前置,与所给例句相同。 答案A 5.答案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 6.解析A项比:等到。 答案A 7.解析C项以:用。 答案C 8.解析D项之:你们。 答案D (1)解析不是含蓄隐讳,是直接说出 答案D (2)答案D (3)解析A项应该是“谦虚谨慎”。 答案A (4)答案A
高考专题练习 3 论语(13)·沂水春风 1. 解析 A 项居:闲居,平常。 答案 A 2.解析 D 项都是第二人称代词;A 项语气助词,表反诘/音节助词,表停顿;B 项因为/用,把;C 项表反问语气/同介词“于”。 答案 D 3. 解析 A 项大:形容词用作名词,大司仪。B 项风:名词用作动词,吹风。D 项后:名词用作动词,留在后面。 答案 C 4. 解析 A 项是介词结构后置,B、C、D 三项都是宾语前置,与所给例句相同。 答案 A 5.答案 莫春者 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 风乎舞雩 6. 解析 A 项比:等到。 答案 A 7. 解析 C 项以:用。 答案 C 8. 解析 D 项之:你们。 答案 D 9. (1) 解析 不是含蓄隐讳,是直接说出。 答案 D (2) 答案 D (3) 解析 A 项应该是“谦虚谨慎”。 答案 A (4) 答案 A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沂水春风》案3_沂水春风.doc
- 《沂水春风》复课件_13沂水春风复习.ppt
- 《沂水春风课件3.ppt
- 《沁园春·雪》高效课堂导学案.doc
- 《沁园春·雪》高效导学案_孝南区祝站二中九年级.doc
- 《沁园春·雪》课堂实录及点评_沁园春.doc
- 《沁园春·雪》说课稿案合集.doc
- 《沁园春·雪》说课稿.doc
- 《沁园春·雪》表格式案(2课时)_《沁园春 雪》案.doc
- 《沁园春·雪》表格式案22.doc
- 《沁园春·雪》表格式案19.doc
- 《沁园春·雪》表格式导学案(2课时).doc
- 《沁园春·雪》表格式导学案(2课时).doc
- 《沁园春·雪》板设计(8篇)_板设计.doc
- 《沁园春·雪》案21.doc
- 《沁园春·雪》案17.doc
- 《沁园春·雪》课程导学案.doc
- 《沁园春·雪》学设计21.doc
- 《沁园春·雪》学设计18.doc
- 《沁园春·雪》学设计14.doc
- 《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课件1_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1.ppt
- 《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课件2(获奖)_马鞍山二中周文福“沈从文_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第一名).ppt
- 《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课件3_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ppt
- 《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学案_【语文】10-11学年同步学案.doc
- 《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导学案.doc
- 《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导学案5_沈从文.doc
- 《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案1_设计人.doc
- 《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案3_沈从文.doc
- 《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课堂实录_沈从文.doc
- 《沈晓龙文存》作品集.doc
- 《沉寂的雪原课件1_沉寂的雪原.ppt
- 《沉寂的雪原课件2_沉寂的雪原.ppt
- 《沉寂的雪原课件3_沉寂的雪原2.ppt
- 《沉寂的雪原》导学案_《沉寂的雪原》导学案_-_副本.doc
- 《沉寂的雪原》案4_文本解读.doc
- 《沉寂的雪原》表格式案3_沉寂的雪原(简案).doc
- 《沉船之前课件2.ppt
- 《沉船之前课件3.ppt
- 《沉船之前课件4_沉船之前开课.ppt
- 《沉船之前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