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 动物类中药讲义

动物类中药 来源于动物的中药称动物类中药
动物类中药 来源于动物的中药称动物类中药

动物类中药包括 *动物的全体,如全蝎、蜈蚣; *动物体的一部分,如哈蟆油,鹿角等 *动物的分必物,如麝香,蟾酥: *动物的排泄物,如五灵脂,蚕沙; *动物的生理产物或病理产物,如蝉蜕, 牛黄等 *动物一部分的加工品,如阿胶,鹿角胶
动物类中药包括 动物的全体,如全蝎、蜈蚣; 动物体的一部分,如哈蟆油,鹿角等; 动物的分必物,如麝香,蟾酥; 动物的排泄物,如五灵脂,蚕沙; 动物的生理产物或病理产物,如蝉蜕, 牛黄等, 动物一部分的加工品,如阿胶,鹿角胶 等

动物类药材的鉴别 *药用部位为动物全体,其形体完整的,主要 依据动物的形态分类方法和性状特征进行鉴 别,如全蝎,蜈蚣、地龙,蛇类药物等。 *药用部位为动物的一部分,其形态和结构特征 固定的,可主要用性状特征进行鉴别,辅以 显微鉴别,如麝香,牛黄、鹿茸等 *药材为动物的提取物或加工品,无固定的形 态、结构的动物药,如阿胶,鹿角胶,蜂蜜 等,除用性状特征进行鉴别外,还需要进行 成分分析。 性状无明显特征,形态不固定的动物类药材, 单纯凭性状鉴定有一定困难
动物类药材的鉴别: 药用部位为动物全体,其形体完整的,主要 依据动物的形态分类方法和性状特征进行鉴 别,如全蝎,蜈蚣、地龙,蛇类药物等。 药用部位为动物的一部分,其形态和结构特征 固定的,可主要用性状特征进行鉴别,辅以 显微鉴别, 如麝香,牛黄、鹿茸等。 药材为动物的提取物或加工品,无固定的形 态、结构的动物药,如阿胶,鹿角胶,蜂蜜 等,除用性状特征进行鉴别外,还需要进行 成分分析。 性状无明显特征,形态不固定的动物类药材, 单纯凭性状鉴定有一定困难

石决明 CONCHA HALIOTIDIS 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石决明 CONCHA HALIOTIDIS 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来源】鲍科动物 *杂色鲍 Haliotis diversicolor reeve *皱纹盘鲍Ha| lotis discus hannai ino *羊鲍 Haliotis ovina gmelin、 *澳洲鲍Ha| iotis ruber( Leach) *耳鲍 Haliotis asinina linnaeus或 *白鲍 Haliotis laevigata( Donovan)的贝
【来源】鲍科动物 杂色鲍 Haliotis diversicolor reeve、 皱纹盘鲍 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 羊鲍 Haliotis ovina Gmelin、 澳洲鲍 Haliotis ruber (Leach) 、 耳鲍 Haliotis asinina Linnaeus 或 白鲍 Haliotis laevigata (Donovan) 的贝 壳

【产地】 *皱纹盘鲍产我国辽宁、山东、江苏沿 海 *杂色鲍、羊鲍、耳鲍产东南海。 *澳洲鲍、白鲍主产澳洲、新西
【产地】 皱纹盘鲍产我国辽宁、山东、江苏沿 海。 杂色鲍、羊鲍、耳鲍产 东南海。 澳洲鲍、白鲍主产澳洲、新西兰

【性状】 *杂色鲍 呈长卵圆形,长7~9cm,宽5~6cm,高约 2cm。 表面暗红色,具右旋的纹理,螺旋部小, 体螺部大。 从螺旋顶处开始向右排列有20余个疣状突 起,末端6~9个开孔,孔口与壳面平。 内面光滑,具珍珠平彩色光泽。 壳较厚,质坚硬,不易破碎
【性状】 杂色鲍 – 呈长卵圆形,长7~9cm,宽5~6cm,高约 2cm。 – 表面暗红色,具右旋的纹理,螺旋部小, 体螺部大。 – 从螺旋顶处开始向右排列有20余个疣状突 起,末端6~9个开孔,孔口与壳面平。 – 内面光滑,具珍珠平彩色光泽。 – 壳较厚,质坚硬,不易破碎

皱纹盘鲍 呈长椭圆形,长8~12cm,宽6~8cm,高 2~3cm。 表面灰棕色,粗糙,生长线明显,常有苔 藓类或石灰虫等附着物, 末端4~5个开孔,孔口突出壳面 壳较薄
皱纹盘鲍 – 呈长椭圆形,长8~12cm,宽6~8cm,高 2~3cm。 – 表面灰棕色,粗糙,生长线明显,常有苔 藓类或石灰虫等附着物, – 末端4~5个开孔,孔口突出壳面 – 壳较薄

羊鲍 近圆形,长4~8cm,宽2.5~6cm,高 0.8~2cm。 壳顶位于近中部而高于壳面,螺旋部与体 螺间各占12, 从螺旋部边缘有2行整齐的突起,尤以上部 较为明显。 末端4~5个开孔,呈管状
羊鲍 – 近圆形,长4~8cm,宽2.5~6cm,高 0.8~2cm。 – 壳顶位于近中部而高于壳面,螺旋部与体 螺间各占1/2, – 从螺旋部边缘有2行整齐的突起,尤以上部 较为明显。 – 末端4~5个开孔,呈管状

澳洲鲍 呈扁平卵圆形,长13~17cm,宽 11~14cm,高3.5~6cm。 表面砖红色,螺旋部约为壳面的12,螺肋 和生长线呈波状隆起, 疣状突起30余个,末部7~9个开孔,孔口 突出壳面
澳洲鲍 – 呈扁平卵圆形,长13~17cm,宽 11~14cm,高3.5~6cm。 – 表面砖红色,螺旋部约为壳面的1/2,螺肋 和生长线呈波状隆起, – 疣状突起30余个,末部7~9个开孔,孔口 突出壳面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山东省特教中专针灸推拿教研室:《中医养生康复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人类生命的自然规律.ppt
- 山东省特教中专针灸推拿教研室:《中医养生康复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前言绪论、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基本理论、中医养生康复原则、人类生命的自然规律.ppt
- 针灸学_经络 腧穴.ppt
- 《中草药》 巴戟天讲义.ppt
- 《中草药》 花类中药材讲义.ppt
- 《中草药》 茎木类中药讲义.ppt
- 《中草药》 牡丹皮讲义.ppt
- 《中草药》 树脂类中药讲义.ppt
- 《中草药》 人参属中药讲义.ppt
- 《中草药》 西洋参讲义.ppt
- 《中草药》 叶类中药讲义.ppt
- 《中草药》 其它植物类中药讲义.ppt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材电子书,共二十四章).doc
- 《中药、天然药物中试硏究》讲义.ppt
- 《中药鉴定》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讲 动物类中药.ppt
- 《中药鉴定》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讲 防风.ppt
- 《中药鉴定》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讲 花类中药材.ppt
- 《中药鉴定》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讲 茎木类中药.ppt
- 《中药鉴定》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讲 皮类药材.ppt
- 《中药鉴定》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讲 树脂类中药.ppt
- 《中药鉴定》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讲 人参类(1/2).ppt
- 《中药鉴定》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讲 人参类(2/2).ppt
- 《中药鉴定》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讲 叶类中药.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