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课程教学资源(习题与答案)第二章 民法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民法的基本原则 单选题 1.李某购买一套商品房,其中有一间浴室。现在李某拟在浴室安装一个特大浴缸,该浴缸占地面积将近10平米, 装满水后重量达5吨左右。经检测,该浴缸的安装将危及该楼的安全,请问,李某的行为违反了民法 中的那一项基本原则? A.平等原则 B.自愿原则 C.公平原则 D.禁止权利溢用原则 2.下列各项中,违反民法自愿原则的有 A.王某为其财产投保时被要求在一份已经拟好的格式合同上签字: B。李某在电器市场询问一款手机价格后,卖方强要其购买的行为: C.钟某与陈某自愿达成协议,交付动产标的物的买卖合同在价款未支付钱该动产所有权不转移 D.刘某花三十元钱从地下通道小贩手中购得《老友记》一套,经查,该碟为盗版 二.多选题 1.以下关于民法基本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 A、等价有偿原则适用于所有民事关系 B、民事权利受法律保护,因此,民事主体可以任意行使自己的权利 C、在法律无规定的情况下,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遵守国家政策 D、在法律规定不足时,司法机关可依诚实信用原则处理民事纠纷 2.下列哪种情况属于权力滥用:( A。甲为迫使乙出卖房屋,在乙的隔壁经营殡丧业务: B。甲为了不清偿乙的债务,将财产捐给希望工程: C.甲拒绝接受乙赠与的名贵项链: D.甲有名贵狼犬,因看管不周,追逐儿童乙甚急,丙见之,夺取行人某丁的雨伞打击该狼犬,狗伤伞毁。 三.案例分析 李某的父亲生前是一个集邮爱好者,去世时还留有几本邮票。李某对邮票从不感兴趣,在后来的几次搬家中他都觉 得这些邮票不好处理。一日,李某的朋友刘某来吃饭,无意间发现了这几本邮票,刘某也是一集邮爱好者,他随即 表示愿意全部购买,最后以5000元的价格将邮票全部拿走,李某对这一价格也比较满意。事过不久,李 某从父亲生前的一朋友处得知,他父亲所留的邮票中,有5张相当珍贵,可能每张都值5000元:同时 另一同事告诉他,刘某正在寻找买主。李某立即找到刘某,要求退还刘某的5000元钱。取回邮票, 但刘某坚决不同意。双方协商不成,李某诉至法院,要求撤销合同,返还邮票。 问:1李某与刘某间买卖邮票的行为的效力如何? 2.法院应如何对待李某的请求?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民法基本原则的含义? 2、诚实信用原则的含义包括哪些? 五。名词解释
第二章 民法的基本原则 一. 单选题 1.李某购买一套商品房,其中有一间浴室。现在李某拟在浴室安装一个特大浴缸,该浴缸占地面积将近10平米, 装满水后重量达5吨左右。经检测,该浴缸的安装将危及该楼的安全,请问,李某的行为违反了民法 中的那一项基本原则? A.平等原则 B.自愿原则 C.公平原则 D.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2.下列各项中,违反民法自愿原则的有: A.王某为其财产投保时被要求在一份已经拟好的格式合同上签字; B.李某在电器市场询问一款手机价格后,卖方强要其购买的行为; C.钟某与陈某自愿达成协议,交付动产标的物的买卖合同在价款未支付钱该动产所有权不转移; D.刘某花三十元钱从地下通道小贩手中购得《老友记》一套,经查,该碟为盗版 二.多选题 1. 以下关于民法基本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__。 A、等价有偿原则适用于所有民事关系 B、民事权利受法律保护,因此,民事主体可以任意行使自己的权利 C、在法律无规定的情况下,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遵守国家政策 D、在法律规定不足时,司法机关可依诚实信用原则处理民事纠纷 2.下列哪种情况属于权力滥用:( ) A.甲为迫使乙出卖房屋,在乙的隔壁经营殡丧业务; B.甲为了不清偿乙的债务,将财产捐给希望工程; C.甲拒绝接受乙赠与的名贵项链; D.甲有名贵狼犬,因看管不周,追逐儿童乙甚急,丙见之,夺取行人某丁的雨伞打击该狼犬,狗伤伞毁。 三.案例分析 李某的父亲生前是一个集邮爱好者,去世时还留有几本邮票。李某对邮票从不感兴趣,在后来的几次搬家中他都觉 得这些邮票不好处理。一日,李某的朋友刘某来吃饭,无意间发现了这几本邮票,刘某也是一集邮爱好者,他随即 表示愿意全部购买,最后以5000元的价格将邮票全部拿走,李某对这一价格也比较满意。事过不久,李 某从父亲生前的一朋友处得知,他父亲所留的邮票中,有5张相当珍贵,可能每张都值5000元;同时 另一同事告诉他,刘某正在寻找买主。李某立即找到刘某,要求退还刘某的5000元钱。取回邮票, 但刘某坚决不同意。双方协商不成,李某诉至法院,要求撤销合同,返还邮票。 问:1.李某与刘某间买卖邮票的行为的效力如何? 2.法院应如何对待李某的请求?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民法基本原则的含义? 2、诚实信用原则的含义包括哪些? 五.名词解释

1、自愿原则 2.平等原则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解答:D。 【考点】:民法基本原则的含义。禁止权利溢用原则。 【解析】:本题涉及对民法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的理解问题。李某对其所购买的商品房享有房屋所有权,但该所有权 的行使应当不违反社会公共利益,不损害他人利益,否则即构成权利滥用。本题中,李某所拟安装的浴缸将危机整 栋大楼的安全,属于权力溢用的行为。 2.解答:B 【考点】:自愿原则。 【解析】:自愿原则就是在民事活动中,当事人的意思自治,起内容包括自己行为和自己责任两个方面。自己行为 是指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参加民事活动,参与内容、行为方式:自己责任是指民事主体要对自己参 与民事活动所导致的结果负担责任。本体A选项属于格式合同问题,不存在违背自愿原则问题。《合同 法》第133条规定:“标的物的所有权自标的物交付时起转移,但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的 除外“故,C没有违反自愿原则。本体D选项是知假买假,不存在违反自愿原则。B属于强买强卖行 为,违反了自愿原则,故选B。 二.多选题 1.解答:CD 【考点】,民法基本原则 2.解答:AB 【考点】:权力滥用。 【解析】:权力滥用原则指一切民事权利的主体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时,不得超过其正当的界限,行使权利超过 正当的界限,则构成权力滥用,应当承担民事责任。A中,甲为了达到逼迫乙出卖房屋的目的,在乙的隔壁 经营殡丧业务,使乙的房屋因此而贬值,这就构成权利滥用。因为甲以损害他人为目的来行使自己 的权利,超越了权力行使界限,违背了权利设置的目的。故应选A。 B中,甲为了逃避清偿债权人乙的债务,处分自己的财产,是以损害他人为目的来行使自己的权利,超越了权利正 当行使的界限,构成权利潘用,故应选B
1、自愿原则 2.平等原则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解答:D。 【考点】:民法基本原则的含义。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解析】:本题涉及对民法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的理解问题。李某对其所购买的商品房享有房屋所有权,但该所有权 的行使应当不违反社会公共利益,不损害他人利益,否则即构成权利滥用。本题中,李某所拟安装的浴缸将危机整 栋大楼的安全,属于权力滥用的行为。 2.解答:B 【考点】:自愿原则。 【解析】:自愿原则就是在民事活动中,当事人的意思自治,起内容包括自己行为和自己责任两个方面。自己行为 是指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参加民事活动,参与内容、行为方式;自己责任是指民事主体要对自己参 与民事活动所导致的结果负担责任。本体A选项属于格式合同问题,不存在违背自愿原则问题。《合同 法》第133条规定:"标的物的所有权自标的物交付时起转移,但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的 除外"故,C没有违反自愿原则。本体D选项是知假买假,不存在违反自愿原则。B属于强买强卖行 为,违反了自愿原则,故选B。 二.多选题 1.解答:C D 。 【考点】,民法基本原则。 2.解答:AB 【考点】:权力滥用。 【解析】:权力滥用原则指一切民事权利的主体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时,不得超过其正当的界限,行使权利超过 正当的界限,则构成权力滥用,应当承担民事责任。A中,甲为了达到逼迫乙出卖房屋的目的,在乙的隔壁 经营殡丧业务,使乙的房屋因此而贬值,这就构成权利滥用。因为甲以损害他人为目的来行使自己 的权利,超越了权力行使界限,违背了权利设置的目的。故应选A。 B中,甲为了逃避清偿债权人乙的债务,处分自己的财产,是以损害他人为目的来行使自己的权利,超越了权利正 当行使的界限,构成权利滥用,故应选B

C中,甲拒绝接受乙的赠与是正当行使自己权利的表现。对于他人的赠与,权利人可以接受也可以拒绝,这是权利 人的自由。权利人拒绝接受赠与物不见呢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而且对于赠与人也不会造成任何法律的损害。故甲 拒绝赠与不构成权利滥用。D中,丙为了防止他人受到伤害,采取适当的方式予以制止,是一种紧急避 险行为。因此不构成权利滥用。 三.案例分析 【案例解析】 1.《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 用的原则。在这一交易过程中,虽然当事人双方是平等自愿的,但是因为李某缺乏对邮票相关知识 以及市场行情的了解,导致他对买卖标的物的价值有严重的误解,而刘某应该知道此邮票的价值仍 以较低价格换取,显然违背了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民法通则》第59条规定:行为人对行为内容 有重大误解及行为显失公平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对已成立的民事行为予以变更或撤销。因 此,刘某与李某之间的买卖行为属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该行为的效力待定。 2.对于可变更、可撒销的民事行为,由享有撤销权或变更权的当事人决定是否变更或撤销,以及是予以变更还是撤 销。本案中如果李某行使撤销权,该行为无效:如果李某不撤销也不变更,则该行为有效:如果李某要求变更价金 条款,法院也应给予支持。因此,权利人李某要求撤销合同行为,返还邮票,人民法院应当允许 四.简答题 1.答:民法基本原则是民事立法、民事司法和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是效力贯穿于整个民法制度和规范之中的民法 根本规则。其含义包括:(1)民法基本原则是指导民事立法、民事司法和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民法 基本原则是民事法律规范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民事司法的基本准绳,是民事活动的基本规则。(2) 民法基本原则是贯穿于各种民事法律制度的基本准则。(3)民法基本原则是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与 民法观念的综合反映。法律是它所调整的社会经济、文化和人们生活的反映,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 社会制度不同,法律原则也有所不同。 2.答: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中应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以求达到当事人之间利益和当事人利 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平衡。其具体含义包括:(I)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依诚实信用的方式行使权利和履 行义务:(2)在合同解释上,应依成实信用原则:(3)依成实信用原弥补法律规定之不足。诚 实信用原则和公平原则一样赋予司法人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使其在法律规定不足时,从民法的目 的出发,依诚实信用原则,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 五.名词解释 1,自愿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体现自己的意志,作真实意思表示,通过自己的内心真实意愿来设 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法律关系。其具体含义包括:(1)民法规范民事主体的行为方面,体现当事人意思自 治。(2)民事主体根据自己的意愿设立、变更或者终止民事法律关系,他人不得非法干预。(3) 双方或多方的民事行为由当事人自愿协商。(4)违反自愿原则的民事行为,不受法律保护。 2.平等原则是指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平等。平等原则是民法区别于行政法律关系、刑事法律关系的重要 标志。其具体含义包括:(1)民事主体资格(民事权利能力)平等。《民法通则》第9条、第10条规 定,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即具有民事主体资格。自然人的民事权利 能力一律平等。(2)民事主体的地位平等。在各种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中,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 律平等。(3)民事主体平等地享有权利,承担义务。民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本质上是商品经济关 系,这种关系的性质决定了民事主体平等的享有权利,承担义务。(4)民事主体的民事权益平等地 受法律保护,这是由民事主体的地位平等决定的
C中,甲拒绝接受乙的赠与是正当行使自己权利的表现。对于他人的赠与,权利人可以接受也可以拒绝,这是权利 人的自由。权利人拒绝接受赠与物不见呢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而且对于赠与人也不会造成任何法律的损害。故甲 拒绝赠与不构成权利滥用。D中,丙为了防止他人受到伤害,采取适当的方式予以制止,是一种紧急避 险行为。因此不构成权利滥用。 三.案例分析 【案例解析】 1.《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 用的原则。在这一交易过程中,虽然当事人双方是平等自愿的,但是因为李某缺乏对邮票相关知识 以及市场行情的了解,导致他对买卖标的物的价值有严重的误解,而刘某应该知道此邮票的价值仍 以较低价格换取,显然违背了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民法通则》第59条规定:行为人对行为内容 有重大误解及行为显失公平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对已成立的民事行为予以变更或撤销。因 此,刘某与李某之间的买卖行为属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该行为的效力待定。 2.对于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由享有撤销权或变更权的当事人决定是否变更或撤销,以及是予以变更还是撤 销。本案中如果李某行使撤销权,该行为无效;如果李某不撤销也不变更,则该行为有效;如果李某要求变更价金 条款,法院也应给予支持。因此,权利人李某要求撤销合同行为,返还邮票,人民法院应当允许. 四.简答题 1.答:民法基本原则是民事立法、民事司法和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是效力贯穿于整个民法制度和规范之中的民法 根本规则。其含义包括:(1)民法基本原则是指导民事立法、民事司法和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民法 基本原则是民事法律规范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民事司法的基本准绳,是民事活动的基本规则。(2) 民法基本原则是贯穿于各种民事法律制度的基本准则。(3)民法基本原则是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与 民法观念的综合反映。法律是它所调整的社会经济、文化和人们生活的反映,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 社会制度不同,法律原则也有所不同。 2.答: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中应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以求达到当事人之间利益和当事人利 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平衡。其具体含义包括:(1)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依诚实信用的方式行使权利和履 行义务;(2)在合同解释上,应依诚实信用原则;(3)依诚实信用原则弥补法律规定之不足。诚 实信用原则和公平原则一样赋予司法人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使其在法律规定不足时,从民法的目 的出发,依诚实信用原则,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 五.名词解释 1.自愿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体现自己的意志,作真实意思表示,通过自己的内心真实意愿来设 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法律关系。其具体含义包括:(1)民法规范民事主体的行为方面,体现当事人意思自 治。(2)民事主体根据自己的意愿设立、变更或者终止民事法律关系,他人不得非法干预。(3) 双方或多方的民事行为由当事人自愿协商。(4)违反自愿原则的民事行为,不受法律保护。 2.平等原则是指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平等。平等原则是民法区别于行政法律关系、刑事法律关系的重要 标志。其具体含义包括:(1)民事主体资格(民事权利能力)平等。《民法通则》第9条、第10条规 定,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即具有民事主体资格。自然人的民事权利 能力一律平等。(2)民事主体的地位平等。在各种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中,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一 律平等。(3)民事主体平等地享有权利,承担义务。民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本质上是商品经济关 系,这种关系的性质决定了民事主体平等的享有权利,承担义务。(4)民事主体的民事权益平等地 受法律保护,这是由民事主体的地位平等决定的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民法》课程教学资源(习题与答案)第一章 民法概述.pdf
- 《民法》课程教学资源(试题与答案)试题(八).pdf
- 《民法》课程教学资源(试题与答案)试题(七).pdf
- 《民法》课程教学资源(试题与答案)试题(六).pdf
- 《民法》课程教学资源(试题与答案)试题(五).pdf
- 《民法》课程教学资源(试题与答案)试题(四).pdf
- 《民法》课程教学资源(试题与答案)试题(三).pdf
- 《民法》课程教学资源(试题与答案)试题(二).pdf
- 《民法》课程教学资源(试题与答案)试题(一).pdf
- 《刑法总论》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刑法总论司考题解析(1999-2017,第十五版).docx
- 《刑法总论》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刑法总论案例分析.docx
- 海南大学:《刑法总论》课程授课教案(讲义,共十九章).docx
- 海南大学:《国际法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共十五章,负责人:魏德才).docx
- 新疆大学:《刑法学》课程教学案例(分论)贪污贿赂罪.doc
- 新疆大学:《刑法学》课程教学案例(分论)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doc
- 新疆大学:《刑法学》课程教学案例(分论)渎职罪.doc
- 新疆大学:《刑法学》课程教学案例(分论)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doc
- 新疆大学:《刑法学》课程教学案例(分论)危害国防利益罪.doc
- 新疆大学:《刑法学》课程教学案例(分论)危害公共安全罪.doc
- 新疆大学:《刑法学》课程教学案例(分论)侵犯财产罪.doc
- 《民法》课程教学资源(习题与答案)第三章 民事法律关系.pdf
- 《民法》课程教学资源(习题与答案)第五章 合伙.pdf
- 《民法》课程教学资源(习题与答案)第四章 自然人.pdf
- 《民法》课程教学资源(习题与答案)第六章 法人.pdf
- 《民法》课程教学资源(习题与答案)第七章 法律行为.pdf
- 《民法》课程教学资源(习题与答案)第八章 代理.pdf
- 《民法》课程教学资源(习题与答案)第九章 诉讼时效.pdf
- 《民法》课程教学资源(习题与答案)第十章 物权概述.pdf
- 《民法》课程教学资源(习题与答案)第十一章 物权的变动.pdf
- 《民法》课程教学资源(习题与答案)第十二章 所有权.pdf
- 《民法》课程教学资源(习题与答案)第十三章 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pdf
- 《民法》课程教学资源(习题与答案)第十五章 共有.pdf
- 《民法》课程教学资源(习题与答案)第十六章 用益物权.pdf
- 《民法》课程教学资源(习题与答案)第十七章 担保物权.pdf
- 《民法》课程教学资源(习题与答案)第十八章 占有.pdf
- 《民法》课程教学资源(习题与答案)第二十章 债的履行.pdf
- 《民法》课程教学资源(习题与答案)第十九章 债的概述.pdf
- 《民法》课程教学资源(习题与答案)第二十一章 债的保全和担保.pdf
- 《民法》课程教学资源(习题与答案)第二十二章 债的移转和消灭.pdf
- 《民法》课程教学资源(习题与答案)第二十三章 不当得利之债.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