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媒介与社会性别 Media and Gender》课程教学资源(PPT专题演讲)新媒体与都市儿童玩工

媒介与社会性别精品课程专题演讲 新媒体与都市儿童玩工 曹晋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导师 美国哈佛燕京学者上海市曙光学者 iincao2012@fudan edu cn 媒介与社会性别课程专题
媒介与社会性别精品课程专题演讲 新媒体与都市儿童玩工 曹晋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博士导师 美国哈佛燕京学者 上海市曙光学者 jincao2012@fudan.edu.cn 媒介与社会性别课程专题

曹晋,女,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出版研究 中心副主任,2000年获得“南京大学首届优秀博士后”;2003年 赴英国参加国际传播战略培训;2005年获得耶鲁大学高级访研 基金;2006年获得复旦大学“优秀世纪之星”复华奖教金和复旦 学院“优秀新生导师”2006年8月受邀前往加拿大国际出版研究 中心访问研究;2007年获得上海市“曙光”学者;2008年入选 2009-2010年哈佛燕京学者并六次受邀在哈佛大学演讲,得到国际 同行的高度好评。2010年《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理论与实例》 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著类一等奖。2012年获得上 海市“育才奖。2013年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曹晋教 授已出版专著两部,发表论文40余篇,译著4部,与海外教授联 合主编的全英文读本⑦ 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cation:A Readerin English(vol.1-2被英国、美国、加拿大与台湾等地著 名传播学院研究生课程广泛使用
曹晋,女,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出版研究 中心副主任,2000年获得“南京大学首届优秀博士后”; 2003年 赴英国参加国际传播 战略培训;2005年获得耶鲁大学高级访研 基金; 2006年获得复旦大学“优秀世纪之星”复华奖教金和复旦 学院“优秀新生导师”;2006年8月受邀前往加拿大国际出版研究 中心访问研究; 2007年获得上海市“曙光”学者; 2008年入选 2009-2010年哈佛燕京学者并六次受邀在哈佛大学演讲, 得到国际 同行的高度好评。2010年《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理论与实例》 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著类一等奖。2012年获得上 海市“育才奖” 。2013年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曹晋教 授已出版专著两部,发表论文40余篇,译著4部,与海外教授联 合主编的全英文读本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cation: A Reader in English (Vols.1-2)被英国、美国、加拿大与台湾等地著 名传播学院研究生课程广泛使用

引言 ■硬力量(政治经济) ■软力量(文化软实力) ■价值、理想 ■伦理、道德 ■儿童成长的环境
最深刻的危机:软力量匮乏…… 引言 ◼硬力量(政治经济) ◼软力量(文化软实力) ◼价值、理想 ◼伦理、道德 ◼儿童成长的环境

把国家带回分析的中心( Skocpol,1979) “把强关系带回分析的中心”(边燕杰,1998) 把工人带回分析的中心( The Politics of production sole Burawoy, 1985) “把知识劳工带回分析的中心”(曹晋,2014) 西方社会学的双重危机( double crises),劳工运动本身 的危机和劳工研究的危机( Silver,2003:1)。 新古典社会学( Neoclassic)和社会学的马克思主义( Sociological Marxism)
“把国家带回分析的中心”(Skocpol,1979) “把强关系带回分析的中心”(边燕杰,1998) “把工人带回分析的中心”(The Politics of Production, Burawoy, 1985) “把知识劳工带回分析的中心”(曹晋,2014) 西方社会学的双重危机(double crises),劳工运动本身 的危机和劳工研究的危机(Silver,2003:1) 。 新古典社会学(Neoclassical)和社会学的马克思主义( Sociological Marxism)

在社会科学领域对于阶级的两个主要研究路径分别是马克思和 韦伯对于阶级的定义( Wright2005b)。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概念强调 剥削,而韦伯认为阶级是有着共同的生活机遇的人群,指的是 市场上赚取收入以及占有财产的机会 Weber1978,926)。本文中延 伸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强调阶级形成中的剥削,而非韦伯 式的阶级概念。这个区别远非分析范畴的差异,同时也是政治 的迥异。因为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具有明确的规范性和政治性, 它旨在消灭剥削,建立一个参与式的民主制度。赖特(2008b,718 指出,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是一项解放式社会变革工程的核心 部分”。马克思主义的概念是动态的、历史的、关系性的也就 是说阶级是有利益冲突的对立阶级之间的一种历史社会关系 ( Thompson1960b,2419688-10)
在社会科学领域对于阶级的两个主要研究路径分别是马克思和 韦伯对于阶级的定义(Wright2005b)。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概念强调 剥削,而韦伯认为阶级是有着共同的生活机遇的人群,指的是 市场上赚取收入以及占有财产的机会(Weber1978,926)。本文中延 伸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强调阶级形成中的剥削,而非韦伯 式的阶级概念。这个区别远非分析范畴的差异,同时也是政治 的迥异。因为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具有明确的规范性和政治性, 它旨在消灭剥削,建立一个参与式的民主制度。赖特(2008b,718) 指出,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是一项解放式社会变革工程的核心 部分”。马克思主义的概念是动态的、历史的、关系性的,也就 是说阶级是有利益冲突的对立阶级之间的一种历史社会关系 (Thompson1960b,24,1968,8—10)

马克思主义讨论的阶级是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之一。 于是,我们需要研究信息资本主义中的阶级及其连续 性和间断性。卡斯特( Manuel castells)认为,经济包 括生产方式(资本主义)和发展模式(信息主义)之 间的一种互相联系。他强调信息主义作为一种新的发 展模式已经被推进、导入并塑造成型,“20世纪80年 代以来开展的资本主义转型过程中,新的技术经济系 统充分型塑信息资本主义的特点”( Castells200,18)。 实际上,信息生产力与阶级关系是辨证相关的;这 辩证产生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动力机制和矛盾对立 (Fuchs 2008b)
马克思主义讨论的阶级是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之一。 于是,我们需要研究信息资本主义中的阶级及其连续 性和间断性。卡斯特(Manuel Castells)认为,经济包 括生产方式(资本主义)和发展模式(信息主义)之 间的一种互相联系。他强调信息主义作为一种新的发 展模式已经被推进、导入并塑造成型,“20世纪80年 代以来开展的资本主义转型过程中,新的技术经济系 统充分型塑信息资本主义的特点”(Castells2000,18)。 实际上,信息生产力与阶级关系是辩证相关的;这一 辩证产生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动力机制和矛盾对立 (Fuchs2008b)

◆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在其实践的初期 破坏机器和自发斗争时期,他们还只在感性认识 的阶段,只认识资本主义各个现象的片面及其外部的 联系。这时,他们还是一个所谓“自在的阶级”( class in itself)。但是到了他们实践的第二个时期—有意识 有组织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的时期,由于实践,由 于长期斗争的经验,经过马克思、恩格斯用科学的方 法把这种种经验总结起来,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用以教育无产阶级,这样就使无产阶级理解了资本 主义社会的本质,理解了社会阶级的剥削关系,理解 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这时他们就变成了一个“自 为的阶级( class for itself)
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在其实践的初期 ——破坏机器和自发斗争时期,他们还只在感性认识 的阶段,只认识资本主义各个现象的片面及其外部的 联系。这时,他们还是一个所谓“自在的阶级”(class in itself)。但是到了他们实践的第二个时期——有意识 有组织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的时期,由于实践,由 于长期斗争的经验,经过马克思、恩格斯用科学的方 法把这种种经验总结起来,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用以教育无产阶级,这样就使无产阶级理解了资本 主义社会的本质,理解了社会阶级的剥削关系,理解 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这时他们就变成了一个“自 为的阶级”(class for itself)

◆《单向度的人》(1964),批判现代资 本主义社会把既有物质需要,又有精神 需要的双面的人变成了完全受物质欲望 支配的单向度的人,令具有批判功能的 哲学成了与统治阶级利益协调一致的单 向度的思想
《单向度的人》(1964),批判现代资 本主义社会把既有物质需要,又有精神 需要的双面的人变成了完全受物质欲望 支配的单向度的人,令具有批判功能的 哲学成了与统治阶级利益协调一致的单 向度的思想

◆黑格尔有肯定和否定两个向度,而在发 达工业社会,否定向度被整合、收编, 社会仅存肯定向度。 ◆单向度的社会:当代资本主义,一体化 (需求到利益的一体化),丧失否定性 ,不再能够自我超越的社会,工人阶级 革命意识丧失。压抑更加严重明明处于 异化之中却感觉不到这种异化
黑格尔有肯定和否定两个向度,而在发 达工业社会,否定向度被整合、收编, 社会仅存肯定向度。 单向度的社会:当代资本主义,一体化 (需求到利益的一体化),丧失否定性 ,不再能够自我超越的社会, 工人阶级 革命意识丧失。压抑更加严重,明明处于 异化之中却感觉不到这种异化

◆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和改造 ◆劳动价值和剩余价值论学说过时
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和改造: 劳动价值和剩余价值论学说过时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指尖上的世界:都市学龄前儿童与电子智能产品侵袭的玩乐.pdf
- 复旦大学:《媒介与社会性别 Media and Gender》课程教学资源(PPT专题演讲)网络媒体“更年期”修辞和转型中国的市场经济.ppt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网络媒体“更年期”修辞和转型中国的市场经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曹晋、徐璐、许一凡).pdf
- 复旦大学:《媒介与社会性别 Media and Gender》课程教学资源(PPT专题演讲)传播技术、社会性别与阶级——以流移上海的家政钟点女工的手机使用分析为例.ppt
- 传播技术、社会性别与阶级:以流移上海的家政钟点女工的手机使用分析为例.pdf
- 复旦大学:《媒介与社会性别 Media and Gender》课程教学资源(PPT专题演讲)The Representation of Homosexuality in Chinese Mainstream Cinema.ppt
- 复旦大学:《媒介与社会性别 Media and Gender》课程教学资源(PPT专题演讲)中国主流电影对于同性恋的再现.ppt
- 《媒介与社会性别 Media and Gender》本科课程参考文献_从符号性灭绝到审查性公开:《非诚勿扰》对同性恋的再现.pdf
- 复旦大学:《媒介与社会性别 Media and Gender》课程教学资源(PPT专题演讲)米歇尔·福柯的思想和其理论对于女性主义媒介研究的意义.ppt
- 复旦大学:《媒介与社会性别 Media and Gender》课程教学资源(PPT专题演讲)女权主义者Adrienne Rich(艾德丽安·里奇)及其思想介绍.ppt
- 复旦大学:《媒介与社会性别 Media and Gender》课程教学资源(PPT专题演讲)边陲城市的女同健康热线研究.ppt
- 《新闻大学》:媒介与社会性别 Media and Gender 本科课程参考文献_边陲城市的女同健康热线研究.pdf
- 《媒介与社会性别 Media and Gender》本科课程参考文献_Crenshaw——DemarginalizingIntersection.pdf
- 《媒介与社会性别 Media and Gender》本科课程参考文献_Scott_GenderUsefulCat.pdf
- 《媒介与社会性别 Media and Gender》本科课程参考文献_Rubin_TrafficWomen.pdf
- 《媒介与社会性别 Media and Gender》本科课程参考文献_Wittig_StraightMind.pdf
- 《媒介与社会性别 Media and Gender》本科课程参考文献_adrienne+rich.pdf
- 《媒介与社会性别 Media and Gender》本科课程参考文献_Rodowick_DifficultyDifference.pdf
- 《媒介与社会性别 Media and Gender》本科课程参考文献_Mulvey_AfterThoughts.pdf
- 《媒介与社会性别 Media and Gender》本科课程参考文献_Mulvey_VisualPleasure.pdf
- 复旦大学:《媒介与社会性别 Media and Gender》课程教学资源(PPT专题演讲)Passing Lines——Immigration and Sexuality.pptx
- 复旦大学:《媒介与社会性别 Media and Gender》课程教学资源(PPT专题演讲)Recent documentary on Lesbian and Gay visibility in Cuba.pptx
- 复旦大学:《媒介与社会性别 Media and Gender》课程教学资源(PPT专题演讲)Gender Fluidity.pptx
- 复旦大学:《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作业分析)微信表情包的传播分析.pdf
- 复旦大学:《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作业分析)微博视频新闻直播.pdf
- 复旦大学:《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作业分析)Snapchat探微——从传播学角度.pdf
- 复旦大学:《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作业分析)TED核?技术.pdf
- 复旦大学:《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作业分析)instagram.pdf
- 复旦大学:《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作业分析)知乎.pdf
- 复旦大学:《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作业分析)“学习中国”APP 中的核心技术再探讨.pdf
- 复旦大学:《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作业分析)QQ 音乐平台传播分析.pdf
- 复旦大学:《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作业分析)关于 mooc 的简单看法.pdf
- 复旦大学:《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作业分析)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pdf
- 复旦大学:《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作业分析)知乎.pdf
- 复旦大学:《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作业分析)微博(官微).pdf
- 复旦大学:《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作业分析)短视频分析.pdf
- 复旦大学:《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国际传播学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以2000-2011年传播学SSCI期刊为研究对象).pdf
- 复旦大学:《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大陆传播学研究.pdf
- 复旦大学:《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20世纪90年代的西方大众传播学研究.pdf
- 复旦大学:《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关于中国传播学发展问题的思考.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