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动物病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炎症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54
文件大小:39.51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动物病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炎症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1 第九章 炎症 第一节 炎症概述  炎症:是机体对致炎因素的局部损伤所产生的具有防御意义的 应答反应 。 一、炎症的原因 1、生物性因素 2、化学性因素 3、物理性因素 4、机械性因素 5、免疫反应

1 第九章 炎症 第一节 炎症概述  炎症:是机体对致炎因素的局部损伤所产生的具有防御意义的 应答反应 。 一、炎症的原因 1、生物性因素 2、化学性因素 3、物理性因素 4、机械性因素 5、免疫反应

2 二、炎症的局部表现 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三、炎症的全身反应 1、发热 2、白细胞增多 3、实质器官变化

2 二、炎症的局部表现 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三、炎症的全身反应 1、发热 2、白细胞增多 3、实质器官变化

3 第二节 局部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任何原因引起的许多组织的炎症都包括组织变质、渗出 和增生三个基本病理变化。一般地说,变质属于损伤过程, 而渗出和增生则属于抗损伤过程。  变质性变化:是炎症局部组织细胞变性和坏死变化 的总称。  渗出性变化:炎区内血管扩散,其中的液体成分和 细胞成分通过血管进入炎区间质、体 表、 体腔或粘膜表面的过程。  增生变化:炎症区同时出现细胞增生现象

3 第二节 局部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任何原因引起的许多组织的炎症都包括组织变质、渗出 和增生三个基本病理变化。一般地说,变质属于损伤过程, 而渗出和增生则属于抗损伤过程。  变质性变化:是炎症局部组织细胞变性和坏死变化 的总称。  渗出性变化:炎区内血管扩散,其中的液体成分和 细胞成分通过血管进入炎区间质、体 表、 体腔或粘膜表面的过程。  增生变化:炎症区同时出现细胞增生现象

4 一、变质变化 如创伤、中毒等致炎因子所引起的炎症,早期变质 变化十分明显,随之才出现炎症的渗出和增生等反应。 二、渗出性变化 1、血管反应 A、血液动力学改变 B、血管通透性升高——渗出 2、细胞反应 A、白细胞的附壁 B、白细胞的游出 C、趋化作用 D、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4 一、变质变化 如创伤、中毒等致炎因子所引起的炎症,早期变质 变化十分明显,随之才出现炎症的渗出和增生等反应。 二、渗出性变化 1、血管反应 A、血液动力学改变 B、血管通透性升高——渗出 2、细胞反应 A、白细胞的附壁 B、白细胞的游出 C、趋化作用 D、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5

5

6 3、炎性细胞的种类和功能 A、中性粒细胞(炎症早期首先出现,特别是 化脓性感染时最多) B、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巨噬细胞主要出现 于急性炎症的后期,慢性炎症和非化脓性 炎症、病毒性感染和原虫病。) C、嗜酸性白细胞(在寄生虫感染和过敏反应时, 嗜酸性白细胞明显增多。) D、淋巴细胞与浆细胞(实验性和临诊上的过敏 反应时,均见浆细胞显著增加。)

6 3、炎性细胞的种类和功能 A、中性粒细胞(炎症早期首先出现,特别是 化脓性感染时最多) B、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巨噬细胞主要出现 于急性炎症的后期,慢性炎症和非化脓性 炎症、病毒性感染和原虫病。) C、嗜酸性白细胞(在寄生虫感染和过敏反应时, 嗜酸性白细胞明显增多。) D、淋巴细胞与浆细胞(实验性和临诊上的过敏 反应时,均见浆细胞显著增加。)

7

7

8 三、细胞增生 1、细胞增生的出现时期 增生在炎症的早期即已开始,但在炎症的晚期 最为明显。 2、增生细胞的类型 增生的细胞主要是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 和巨噬细胞。 炎症的变质、渗出和增生三个基本过程是互相 联系的,在任何炎症过程中,都有这三个基本 过程的存在,但在不同类型的炎症或炎症的不 同阶段,其表现程度各有差异

8 三、细胞增生 1、细胞增生的出现时期 增生在炎症的早期即已开始,但在炎症的晚期 最为明显。 2、增生细胞的类型 增生的细胞主要是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 和巨噬细胞。 炎症的变质、渗出和增生三个基本过程是互相 联系的,在任何炎症过程中,都有这三个基本 过程的存在,但在不同类型的炎症或炎症的不 同阶段,其表现程度各有差异

9 第三节 炎症介质 炎症介质是一组具有致炎作用的内源性化学物质。它是由 炎区组织、细胞和血浆产生或释放的,并参与整个反应过程。  血管活性胺类(引起炎灶内毛细血管及小动脉 扩张,血管壁通透升高,因而导致渗出增加)  血管活性酸性脂类(能吸引嗜中性粒细胞并促 进其附于血管内膜;与炎症的发热有关)  血浆蛋白酶及多肽(能增加血管的通透性)  淋巴因子

9 第三节 炎症介质 炎症介质是一组具有致炎作用的内源性化学物质。它是由 炎区组织、细胞和血浆产生或释放的,并参与整个反应过程。  血管活性胺类(引起炎灶内毛细血管及小动脉 扩张,血管壁通透升高,因而导致渗出增加)  血管活性酸性脂类(能吸引嗜中性粒细胞并促 进其附于血管内膜;与炎症的发热有关)  血浆蛋白酶及多肽(能增加血管的通透性)  淋巴因子

10 第四节 炎症的类型 一、变质性炎  变质性炎:是指炎灶内组织和细胞变性、坏死的变质性 变化很突出,而渗出和增生性过程很轻微的一类炎症。 二、渗出性炎(根据渗出物的性质分类) (一)、浆液性炎(渗出大量浆液为主要特征) 1、原因 2、病理变化 A、大体变化(如口蹄疫形成水疱) B、组织学变化(渗出液内有上皮细胞) 3、结局

10 第四节 炎症的类型 一、变质性炎  变质性炎:是指炎灶内组织和细胞变性、坏死的变质性 变化很突出,而渗出和增生性过程很轻微的一类炎症。 二、渗出性炎(根据渗出物的性质分类) (一)、浆液性炎(渗出大量浆液为主要特征) 1、原因 2、病理变化 A、大体变化(如口蹄疫形成水疱) B、组织学变化(渗出液内有上皮细胞) 3、结局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