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华文文学》教学资源_白先勇专题_第三讲:白先勇的小说

公 上游充通大率 1896 1920 1987 2006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漏 在传统与现代的交合点上 白先勇的小说 a■用●7,■ AAAMAAAAAAA
1896 1920 1987 2006 在传统与现代的交合点上 ——白先勇的小说

上浒充女大学先勇与台湾现代派养说 1896 1920 1987 2006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以白先勇为代表的台湾现代派小说的兴盛与台湾大学 学院派”创办的《文学杂志》和《现代文学》有直接关 系。 1.《文学杂志》 国 1956年9月由台大外文系主任夏济安教授等人创办。 该杂志在鼓励写实文学的同时,更倾向于十九世纪西方 批判现实主义,它介绍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潮流,发表 了大量台湾作家创作或翻译的现代主义作品。 1958年,白先勇在《文学杂志》发表短篇小说《金大奶 奶》 1959年夏济安离台赴美,《文学杂志》不久便停刊。 AO TONG
1896 1920 1987 2006 一 、白先勇与台湾现代派小说 以白先勇为代表的台湾现代派小说的兴盛与台湾大学“ 学院派”创办的《文学杂志》和《现代文学》有直接关 系。 1.《文学杂志》 1956年9月由台大外文系主任夏济安教授等人创办。 该杂志在鼓励写实文学的同时,更倾向于十九世纪西方 批判现实主义,它介绍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潮流,发表 了大量台湾作家创作或翻译的现代主义作品。 1958年,白先勇在《文学杂志》发表短篇小说《金大奶 奶》。 1959年夏济安离台赴美,《文学杂志》不久便停刊

上浒充通大 1896 1920 1987 2006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2.《现代文学》 1960年,当时台大外文系的一 批以白先勇为代表 的青年学生王文兴、陈若曦、欧阳子、叶维廉 刘绍铭等(他们都是学生社团“南北社”的成员 ,白先勇为社长)共同组织创办了刊物 《现代文 学》。它标志着现代主义在小说领域中的崛起和 趋向成熟。 《现代文学》的根本倾向是现代的、 实验的、西 化的,它系统地介绍了大量西方现代艺术学派和 潮流(如卡夫卡、托马斯·曼、劳伦斯、福克纳 、加缪、沃尔夫、乔伊斯等作家专号)。 AIIAO TONG UNI
1896 1920 1987 2006 2.《现代文学》 1960年,当时台大外文系的一批以白先勇为代表 的青年学生王文兴、陈若曦、欧阳子、叶维廉、 刘绍铭等(他们都是学生社团“南北社”的成员 ,白先勇为社长)共同组织创办了刊物《现代文 学》。它标志着现代主义在小说领域中的崛起和 趋向成熟。 《现代文学》的根本倾向是现代的、实验的、西 化的,它系统地介绍了大量西方现代艺术学派和 潮流(如卡夫卡、托马斯·曼、劳伦斯、福克纳 、加缪、沃尔夫、乔伊斯等作家专号)

上游充通大 1896 1920 1987 2006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现代文学》是台湾小说现代派的大本营,它对推动台 湾现代派小说创作产生了深广的影响。一些现代派小说 家大多在台大外文系就读过,时称“学院派”、“大学 才子派”。 现代派小说的特征:探索心灵;寻找自我;讲究 技巧 白先勇60年代及70年代初的作品,大多发表于 《现代文 学》上。如在1960年第一期上发表《玉卿嫂》,其它代 表作品《寂寞的十七岁》、《永远的尹雪艳》、《金大 班的最后一夜》、《游园惊梦》等大多发表于此。 AO TONG
1896 1920 1987 2006 《现代文学》是台湾小说现代派的大本营,它对推动台 湾现代派小说创作产生了深广的影响。一些现代派小说 家大多在台大外文系就读过,时称“学院派” 、 “大学 才子派” 。 现代派小说的特征:探索心灵;寻找自我;讲究 技巧 白先勇60年代及70年代初的作品,大多发表于《现代文 学》上。如在1960年第一期上发表《玉卿嫂》,其它代 表作品《寂寞的十七岁》、《永远的尹雪艳》、《金大 班的最后一夜》、《游园惊梦 》等大多发表于此

上游充通片将 白先勇的文学渊源 1896 1920 1987 2006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既有相当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又接受西方现代文学的 影响。 1.童年时代家中的厨子老央。在白先勇患肺病被隔离的 寂寞的童年中,厨子给他讲了许多的故事,《说唐》、 《薛仁贵征东》等,使他从小沉浸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 ,也培养起自己病愈后阅读小说的兴趣。 2.初中时代的国文老师李雅韵。讲授古典文学,使他 首次窥见中国之伟大庄严”,并鼓励他投稿。 3.大学时代台大外文系主任夏济安教授,不仅为他打开 了西方文化的大门,还以其主编的《文学杂志》影响他 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 文学渊源:《红楼梦》 、杜甫诗,五四新文学,西方现 代主义文学等。表现在他的创作中,是中国古典与西方 现代的相互结合和渗透。 ONG
二、白先勇的文学渊源 1896 1920 1987 2006 既有相当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又接受西方现代文学的 影响。 1.童年时代家中的厨子老央。在白先勇患肺病被隔离的 寂寞的童年中,厨子给他讲了许多的故事,《说唐》、 《薛仁贵征东》等,使他从小沉浸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 ,也培养起自己病愈后阅读小说的兴趣。 2.初中时代的国文老师李雅韵。讲授古典文学,使他“ 首次窥见中国之伟大庄严” ,并鼓励他投稿。 3.大学时代台大外文系主任夏济安教授,不仅为他打开 了西方文化的大门,还以其主编的《文学杂志》影响他 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 文学渊源:《红楼梦》、杜甫诗,五四新文学,西方现 代主义文学等。表现在他的创作中,是中国古典与西方 现代的相互结合和渗透

上¥气通白铁勇小说创作的几个阶 1896 1920 1987 2006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1.探索期: 从1958年的处女作《金大奶奶》到1961年的《毕业》( 后改名为《那晚的月光》), 共11篇 如《我们看菊花去》 《闷雷》《月梦》《玉卿嫂》《黑 虹》《小阳春》《青春》《寂寞的十七岁》,其中以《 玉卿嫂》最有影响,后收入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 主要写童年经验,带有自传性、 模仿性和幻想性。 白先勇:以“年轻人水仙花的自我中心”来看大千世界 “小学生作文”, “大部分嫩得很,形式不完整,情 感太露,不懂得控制。 JIAO TONG UNIV
三、白先勇小说创作的几个 189 阶 6 段 1920 1987 2006 1.探索期: 从1958年的处女作《金大奶奶》到1961年的《毕业》( 后改名为《那晚的月光》),共11篇。 如《我们看菊花去》《闷雷》《月梦》《玉卿嫂》《黑 虹》《小阳春》《青春》《寂寞的十七岁》,其中以《 玉卿嫂》最有影响,后收入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 主要写童年经验,带有自传性、模仿性和幻想性。 白先勇:以“年轻人水仙花的自我中心”来看大千世界 , “小学生作文” , “大部分嫩得很,形式不完整,情 感太露,不懂得控制。

上游充通大 1896 1920 1987 2006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2.发展期: 是指赴美后写的《纽约客》, 是一组描写台湾留学生在 美国学习、生活状况的小说。其中包括《芝加哥之死》 《上摩天楼去》《香港一一1960》◆《安乐乡的一日》 、 《火岛之行》《谪仙记》《谪仙怨》等7篇,与早期作品 一起收入《寂寞的十七岁》。 60年代以来,台湾出现了一个以美国为目标,以移居为 目的的“留学热潮。”然而来到美国的留学生却从升学 、 就业到恋爱、结婚都陷入了种种困境。) 。 国 主要写漂泊到海外的国民党贵族子弟的生活,写他们在 中西文化冲突下的认同危机,写他们的失落感与孤独感 在婚姻爱情方面的悲剧等。 IAO TONG UNI
1896 1920 1987 2006 2.发展期: 是指赴美后写的《纽约客》,是一组描写台湾留学生在 美国学习、生活状况的小说。其中包括《芝加哥之死》 《上摩天楼去》《香港——1960》《安乐乡的一日》、 《火岛之行》《谪仙记》《谪仙怨》等7篇,与早期作品 一起收入《寂寞的十七岁》。 60年代以来,台湾出现了一个以美国为目标,以移居为 目的的“留学热潮。 ”然而来到美国的留学生却从升学 、就业到恋爱、结婚都陷入了种种困境。)。 主要写漂泊到海外的国民党贵族子弟的生活,写他们在 中西文化冲突下的认同危机,写他们的失落感与孤独感 ,在婚姻爱情方面的悲剧等

上浒充通大 1896 1920 1987 2006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如《谪仙记》中的李彤,《安乐乡的一日》中的依萍, 《芝加哥之死》中的吴汉魂。 国 从主题、人物、技巧来说,都较早期有所提高。现实主 义因素加强,社会性、思想性加深,人物形象突出。 《纽约客》是一曲令人心碎的浪子悲歌,其间人物的命 运往往都是在两种文化中“悬荡”与“死亡” 卷首引用初唐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 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点明了作品蕴含的主题与情韵。 AI JIAO TONG UNIVE
1896 1920 1987 2006 如《谪仙记》中的李彤,《安乐乡的一日》中的依萍, 《芝加哥之死》中的吴汉魂。 从主题、人物、技巧来说,都较早期有所提高。现实主 义因素加强,社会性、思想性加深,人物形象突出。 《纽约客》是一曲令人心碎的浪子悲歌,其间人物的命 运往往都是在两种文化中“悬荡”与“死亡” 。 卷首引用初唐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 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点明了作品蕴含的主题与情韵

上浒充通大 1896 1920 1987 2006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3.成熟期: 在美国创作《台北人》, 其中包括这个集中的十四篇小 说。《合北人》与《纽约客》在时间上是平行和交叉的 ,大体写于同一时期,但《台北人》在思想、艺术上更 成熟。它是白先勇剑作的一个高峰。 关为自都颗有赴翁部个爱覆卷腺 “台北 作家频频“蓦然回首”,以“他者”身份回望过去,反 思历史,被夏志清誉为一部“民国史”的书写,艺术地 再现了那个“忧患重重的时代”。 《台北人》扉页:“纪念先父母以及他们那个忧患重重 的时代”。卷末又引中唐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朱 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 入寻常百姓家”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迁、人世炎凉的悲 慨和无可奈何的哀悼。OTON
1896 1920 1987 2006 3.成熟期: 在美国创作《台北人》,其中包括这个集中的十四篇小 说。《台北人》与《纽约客》在时间上是平行和交叉的 ,大体写于同一时期,但《台北人》在思想、艺术上更 成熟。它是白先勇创作的一个高峰。 名为“台北人” ,但所有的主人公都不是真正的“台北 人”(且命运都很悲凉,非死即疯),反讽意味。 作家频频“蓦然回首” ,以“他者”身份回望过去,反 思历史,被夏志清誉为一部“民国史”的书写,艺术地 再现了那个“忧患重重的时代” 。 《台北人》扉页: “纪念先父母以及他们那个忧患重重 的时代” 。卷末又引中唐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朱 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 入寻常百姓家”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迁、人世炎凉的悲 慨和无可奈何的哀悼

上浒充通大 1896 1920 1987 2006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台北人》体现出中西合璧的艺术特征:叙事视角的不 同选择;象征暗示的精心营造,意识流手法的适当运用 国 (1)具有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 部由盛而衰的民国史 虽然未正面描写民国以来的重大事件,但是作品通过 人物的对话和回忆,对辛亥革命(《梁父吟》)、 四 运动(《冬夜》)、北伐战争(《梁父吟》)、抗 日 战争(《岁除》)、国共战争(《花桥容记》 、《一把 青》 、 《国葬》),都从侧面作了艺术概括。 (2) 《台北人》 中很多作品都有多重主题。 如表现社会 性、现实性和时代性;表现人性;在社会现实描写的背 后,隐含着一种传统的哲学。 如 《游园惊梦》中新旧贵族的冲突,人性和理想、爱情 和金钱的冲突;“人生如梦、一切皆空”的哲学等
1896 1920 1987 2006 《台北人》体现出中西合璧的艺术特征:叙事视角的不 同选择;象征暗示的精心营造,意识流手法的适当运用 。 (1)具有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一部由盛而衰的民国史 ,虽然未正面描写民国以来的重大事件,但是作品通过 人物的对话和回忆,对辛亥革命(《梁父吟》)、五四 运动(《冬夜》)、北伐战争( 《梁父吟》) 、抗日 战争(《岁除》)、国共战争(《花桥容记》、《一把 青》、《国葬》),都从侧面作了艺术概括。 (2)《台北人》中很多作品都有多重主题。如表现社会 性、现实性和时代性;表现人性;在社会现实描写的背 后,隐含着一种传统的哲学。 如《游园惊梦》中新旧贵族的冲突;人性和理想、爱情 和金钱的冲突; “人生如梦、一切皆空”的哲学等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华文文学》教学资源_李碧华专题_第四讲:李碧华诡异奇情小说.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华文文学》教学资源_台湾诗歌专题_台湾现代派诗选读.doc
-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华文文学》教学资源_严歌苓专题_第五讲:严歌苓小说研究.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华文文学》教学资源_世界华文文学课程介绍_世界华文文学 第一讲.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华文文学》教学资源_世界华文文学_金庸小说研究.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华文文学》教学资源_世界华文文学_虹影的小说.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华文文学》教学资源_世界华文文学_第二讲 林海音与《城南旧事》.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华文文学》教学资源_世界华文文学_第三讲:白先勇的小说.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华文文学》教学资源_世界华文文学_港台武侠小说专题.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华文文学》教学资源_世界华文文学_武侠电影《东邪西毒》讨论.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华文文学》教学资源_世界华文文学_李碧华诡异奇情小说.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华文文学》教学资源_世界华文文学_台湾现代派诗选读.doc
-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华文文学》教学资源_世界华文文学_台湾现代主义诗歌运动及其诗人创作.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华文文学》教学资源_世界华文文学_严歌苓小说研究.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华文文学》教学资源_世界华文文学_世界华文文学第一讲..(1)2015秋学期.pptx
- 上海交通大学:《20世纪英美短篇小说选读》教学资源_point of view(1).doc
- 上海交通大学:《20世纪英美短篇小说选读》教学资源_plot(3).doc
- 上海交通大学:《20世纪英美短篇小说选读》教学资源_plot(2).doc
- 上海交通大学:《20世纪英美短篇小说选读》教学资源_plot(1).doc
- 上海交通大学:《20世纪英美短篇小说选读》教学资源_character(3).doc
-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华文文学》教学资源_世界华文文学专题_小论文_庄清嘉自我身份认同及定位之困境——《寂寞的十七岁》浅析.doc
-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华文文学》教学资源_世界华文文学专题_小论文_黄淑娜.doc
-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华文文学》教学资源_世界华文文学专题_小论文_【论文】白先勇 周弘.doc
-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华文文学》教学资源_世界华文文学专题_小论文_一把青 刑若琼.doc
-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华文文学》教学资源_世界华文文学专题_小论文_世界华文文学作业 徐雅靖.doc
-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华文文学》教学资源_世界华文文学专题_小论文_从《永远的尹雪艳》看现代派小说手法 姚冠文.doc
-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华文文学》教学资源_世界华文文学专题_小论文_从《金大奶奶》看白先勇笔下的女性形象 石敏.doc
-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华文文学》教学资源_世界华文文学专题_小论文_余越.docx
-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华文文学》教学资源_世界华文文学专题_小论文_关于游园惊梦 邵进明.doc
-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华文文学》教学资源_世界华文文学专题_小论文_关于金大班最后选择的几点推测 小论文 耿心昀.doc
-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华文文学》教学资源_世界华文文学专题_小论文_古典诗词意向在白先勇小说 瞿之真.doc
-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华文文学》教学资源_世界华文文学专题_小论文_因为爱过 所以慈悲 臧雯.doc
-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华文文学》教学资源_世界华文文学专题_小论文_困境 钟玥.doc
-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华文文学》教学资源_世界华文文学专题_小论文_张小雨作业.doc
-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华文文学》教学资源_世界华文文学专题_小论文_悲情女子 何敏.doc
-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华文文学》教学资源_世界华文文学专题_小论文_我看尹雪艳的“永远”.docx
-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华文文学》教学资源_世界华文文学专题_小论文_我看尹雪艳的“永远”郑天奇.doc
-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华文文学》教学资源_世界华文文学专题_小论文_我看白先勇笔下的女性.doc
-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华文文学》教学资源_世界华文文学专题_小论文_我眼中的 白先勇——-多面玲珑体03版.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华文文学》教学资源_世界华文文学专题_小论文_朱静云 花样年华.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