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有害生物控制》病害部分(第一章、第二章)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病害部分)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病害部分)

绪 ■有害生物(pest)的概念 森林病害的危害性 实例:林木三大病害,松材线虫病 病害发生面积103万公顷,因病死亡树木10多 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约10亿元(1999年)。 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防治森林植物病害, 对于保持森林健康生长,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促进贸易往来有重要意义
绪论 ◼ 有害生物(pest)的概念 ◼ 森林病害的危害性 实例:林木三大病害,松材线虫病 病害发生面积103万公顷,因病死亡树木10多 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约10亿元(1999年)。 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防治森林植物病害, 对于保持森林健康生长,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促进贸易往来有重要意义

林木病理学的任务 研究森林生态系中乔、灌木树种生病的 原因,森林环境对病害发生发展的影响, 以及森林病害防治的理论和方法。除森 林外,森林苗圃、行道和庭园绿化树木 的病害,木材腐朽的防治也属林木病理 学的研究范畴
林木病理学的任务 研究森林生态系中乔、灌木树种生病的 原因,森林环境对病害发生发展的影响, 以及森林病害防治的理论和方法。除森 林外,森林苗圃、行道和庭园绿化树木 的病害,木材腐朽的防治也属林木病理 学的研究范畴

我国森林病害防治研究的现状 我国约有森林病害1000多种,目前在林业生产上 危害较严重的约60多种,对所有这些危害较重的 病害都进行了程度不同的具体研究,基本上掌握了 发生发展的规律,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但另一方面 受整个森林生态系变化以及人们生产活动的影响, 林木病害的区系组成、严重程度也在不断变化。新 的病害可能出现,有些病害还缺少深入研究,或缺 少有效的防治方法
我国森林病害防治研究的现状 我国约有森林病害1000多种,目前在林业生产上 危害较严重的约60 多种,对所有这些危害较重的 病害都进行了程度不同的具体研究,基本上掌握了 发生发展的规律,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但另一方面, 受整个森林生态系变化以及人们生产活动的影响, 林木病害的区系组成、严重程度也在不断变化。新 的病害可能出现,有些病害还缺少深入研究,或缺 少有效的防治方法

林木病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是植物病理学的分支学科。与植物生理学、森林 生态学、微生物学、遗传学、森林培育学等学科 有密切的联系。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手 段被广泛地应用到植物病理学研究中,推动了植 物病理学的发展。另一方面,植物病害涉及两种 生物间的相互作用,是自然界一类很独特的现象 本身为一些学科提出了研究课题,从而推动了相 关学科的发展。例如,对烟草花叶病的研究,促 进了植物病毒学的发展。研究根癌病的致病机理 时,发现了质粒在诱发病害过程中的作用,找到了 能够用于遗传工程的良好载体
林木病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是植物病理学的分支学科。与植物生理学、森林 生态学、微生物学、遗传学、森林培育学等学科 有密切的联系。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手 段被广泛地应用到植物病理学研究中,推动了植 物病理学的发展。另一方面,植物病害涉及两种 生物间的相互作用,是自然界一类很独特的现象。 本身为一些学科提出了研究课题,从而推动了相 关学科的发展。例如,对烟草花叶病的研究,促 进了植物病毒学的发展。研究根癌病的致病机理 时,发现了质粒在诱发病害过程中的作用, 找到了 能够用于遗传工程的良好载体

生物技术在植物病理学中的应用 克隆和鉴定病原物的致病基因和寄主的抗病基因, 为研究病原物与寄主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有力工具 ■抗病虫的基因工程:把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导入 植物,使植物获得交叉保护能力 培育抗病虫良种的植物细胞工程:在愈伤组织阶 段向培养基中加选择压选择抗细胞株,例如抗白 叶枯病水稻细胞株 植物病毒的诊断:单克隆抗体技术,并结合各种免 疫标记技术对病原进行诊断
生物技术在植物病理学中的应用 ◼ 克隆和鉴定病原物的致病基因和寄主的抗病基因, 为研究病原物与寄主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有力工具. ◼ 抗病虫的基因工程:把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导入 植物,使植物获得交叉保护能力. ◼ 培育抗病虫良种的植物细胞工程: 在愈伤组织阶 段向培养基中加选择压选择抗细胞株,例如抗白 叶枯病水稻细胞株. ◼ 植物病毒的诊断:单克隆抗体技术, 并结合各种免 疫标记技术对病原进行诊断

参考文献 ■周仲铭主编,林木病理学,1990,中国林业出版社 李传道,森林病理学通论,1985,中国林业出版社 Phillips, D H, et al, Diseases of Forest and Ornamental tree. 1992 Macmillan Press 《中国森林病虫》,沈阳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主编 《林业科学》,中国林学会主编 《植物病理学报》,中国植物病理学会主编 European Journal of Forest Pathology Phytopathology
参考文献 ◼ 周仲铭主编,林木病理学,1990,中国林业出版社 ◼ 李传道,森林病理学通论,1985,中国林业出版社 ◼ Phillips,D H, et al, Diseases of Forest and Ornamental tree. 1992, Macmillan Press ◼ 《中国森林病虫》,沈阳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主编 ◼ 《 林业科学 》 ,中国林学会主编 ◼ 《植物病理学报》,中国植物病理学会主编 ◼ European Journal of Forest Pathology ◼ Phythopathology

第一章林木病害的基本概念 林木病害 ■林木病害 病原( pathogeny)和诱因( predisposition) ■侵染性病害( infectious disease)和非侵染性 病害( noninfectious disease) 感病植物( susceptible plant)和寄主(host) 寄主、病原物和环境
第一章 林木病害的基本概念 ◼ 一 . 林木病害 ◼ 林木病害 ◼ 病原(pathogeny)和诱因(predisposition) ◼ 侵染性病害(infectious disease)和非侵染性 病害(noninfectious disease) ◼ 感病植物(susceptible plant) 和寄主(host) ◼ 寄主、病原物和环境

植物病害的症状 病征(sign)、病状和症状( symptom) ■症状在病害诊断中的作用
二 植物病害的症状 ◼ 病征(sign)、病状和症状(symptom) ◼ 症状在病害诊断中的作用

症状类型 1白粉病类( powdery mildew) ■2锈病类(rust) 3煤污病类( sooty mold) 4发霉(mold) 5斑点病类(spot) 6炭疽病类( anthracnose) 7溃疡病类( canker) 8腐烂病类(rot)
症状类型 ◼ 1 白粉病类 (powdery mildew) ◼ 2 锈病类 (rust) ◼ 3 煤污病类 (sooty mold) ◼ 4 发霉 (mold) ◼ 5 斑点病类 (spot) ◼ 6 炭疽病类 (anthracnose) ◼ 7 溃疡病类 (canker) ◼ 8 腐烂病类 (rot)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第七章 林木种子和苗木病害.ppt
-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柯赫氏法则:一种新病害的诊断和病原生物的鉴定.ppt
-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第7章 食叶害虫.ppt
-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蛀干害虫.ppt
-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第6章 苗圃根部害虫.ppt
-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第4章 病原物的致病性和林木的抗病性.ppt
-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第5章 森林害虫防治方法.ppt
-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第7章 幼树顶芽及枝梢害虫.ppt
-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第2章(2-5)昆虫的器官系统.ppt
-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第4章 昆虫生态学与森林害虫综合管理.ppt
-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荒漠化防治工程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三章 荒漠化防治原理.ppt
-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荒漠化防治工程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五章 荒漠化工程防治技术.ppt
-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荒漠化防治工程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五章 荒漠化工程防治技术.ppt
-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荒漠化防治工程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四章 荒漠化地区植被建设技术.ppt
- 生态保护_《生态保护》教学大纲.doc
- 《生态保护》实习指导大纲.doc
- 《生态保护》电子教案.doc
-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荒漠化防治工程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ppt
- 《观赏树木》授课教案讲义.doc
- 福建农林大学:《森林有害生物控制》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主讲:梁光红).ppt
-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第1章 绪论.ppt
-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第3章 昆虫的生物学.ppt
-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第4章(4-1)昆虫分类学的意义.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绪论(主讲:赵忠).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篇 林木种子 第一章 林木的结实.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篇 壮苗培育 第十章 容器育苗.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篇 壮苗培育 第十一章 全光照自动喷雾扦插育苗.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篇 森林营造 第十二章 造林概说.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篇 森林营造 第十三章 造林区划与造林地.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篇 森林营造 第十四章 造林树种选择.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篇 森林营造 第十五章 造林密度和种植点.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篇 森林营造 第十六章 人工林的组成.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篇 森林营造 第十七章 造林整地.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篇 森林营造 第十八章 造林方法.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篇 森林营造 第十九章 幼林抚育.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篇 林木种子 第二章 母树林的经营与建立.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篇 林木种子 第三章 采种及种实调制.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篇 林木种子 第四章 种子贮藏.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篇 林木种子 第五章 种子质量检验.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篇 壮苗培育 第六章 苗圃的建立.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