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制备及其组织性能研究》实验教学讲义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83
文件大小:4.55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第一部分 实验一 金相观察 第一章 金相显微镜的介绍 1.金相显微镜的光学放大原理 2.金相显微镜的主要性能 3.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第二章 铁碳合金的介绍 1工业纯铁 2碳钢 3白口铸铁 4 铸铁 第三章 实验概述 1 实验目的 2 实验内容 第二部分 实验二 热处理、金相制备、力学性能测试 第一章 热处理 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 3、实验方法指导 第二章 热处理后的组织观察 1、金相试样的制备 2、金相组织观察分析 3、实验内容 第三章 钢热处理后的力学性能测试 一、硬度试验 1、布氏硬度试验 2、洛氏硬度试验 二、拉伸试验 1、试验目的 2、试验设备 3、试样 4、试验原理 5、试验步骤 6、试验结果处理 三、冲击试验 2、试验原理 3、试验方法与步骤 4、试验数据整理 第三部分 实验三 材料的塑性变形及回复再结晶 第一章 实验目的 第二章 原理概述 第三章 实验内容及步骤 第四部分 实验报告 第一章 预习报告 第二章 实验一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2实验内容 3实验结果 4论述题 第三章 实验二实验报告 2 实验仪器、实验材料 3 实验内容 4 实验原理 5 实验结果 6 结果分析 7 思考题 第四章 实验三实验报告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及设备 4 实验内容 5 实验结果及分析 6 实验思考题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材料专业 《金属材料制备及其组织 性能研究》 实验讲义 材料学院实验教学中心 1/83

1 / 83 材料专业 《金属材料制备及其组织 性能研究》 实验讲义 材料学院实验教学中心

目录 第一部分实验一金相观察 4 第一章金相显微镜的介绍 1.金相显微镜的光学放大原理 .4 2.金相显微镜的主要性能 5 3.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第二章铁碳合金的介绍 13 1.工业纯铁 2.碳钢. .15 3.白口铸铁 .19 4.铸铁 第三章实验概述 7 1.实验目的 27 买验内吞 .2 第二部分实验二热处理、金相制备、力学性能测试 .29 第一章热处理」 29 1、实验目的 20 2 29 实验方法指导 33 第二章热处理后的组织观察 ..35 1、金相试样的制备 35 2、金相组织观察分析 37 3空哈内容 A6 第三章钢热处理后的力学性能测试 .48 硬度试验 .48 1、布氏硬度试验。 .48 2、洛氏硬度试险 51 拉伸试验 1、试验目的 2、试验设备. 55 3、试样 ..55 4、试验原理 56 5、试验步骤 58 6- 式验结里处理 6 冲击试验 1、试验目的... ...62 2、试验原理 62 3、试验方法与步骤 66 4、试验数据整理. 67 第三部分实验三材料 的塑性变形及回复再结晶」 68 2/83

2 / 83 目录 第一部分 实验一 金相观察........................................................................................4 第一章 金相显微镜的介绍..................................................................................4 1.金相显微镜的光学放大原理..................................................................4 2.金相显微镜的主要性能..........................................................................5 3.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8 第二章 铁碳合金的介绍....................................................................................13 1.工业纯铁...................................................................................................14 2.碳钢...........................................................................................................15 3.白口铸铁...................................................................................................19 4. 铸铁.........................................................................................................22 第三章 实验概述................................................................................................27 1. 实验目的.................................................................................................27 2. 实验内容.................................................................................................27 第二部分 实验二 热处理、金相制备、力学性能测试..........................................29 第一章 热处理....................................................................................................29 1、实验目的................................................................................................29 2、实验原理................................................................................................29 3、实验方法指导........................................................................................33 第二章 热处理后的组织观察............................................................................35 1、金相试样的制备....................................................................................35 2、金相组织观察分析................................................................................37 3、实验内容................................................................................................46 第三章 钢热处理后的力学性能测试................................................................48 一、硬度试验..............................................................................................48 1、布氏硬度试验........................................................................................48 2、洛氏硬度试验........................................................................................51 二、拉伸试验..............................................................................................55 1、试验目的................................................................................................55 2、试验设备................................................................................................55 3、试样........................................................................................................55 4、试验原理................................................................................................56 5、试验步骤................................................................................................58 6、试验结果处理........................................................................................60 三、冲击试验..............................................................................................62 1、试验目的................................................................................................62 2、试验原理................................................................................................62 3、试验方法与步骤....................................................................................66 4、试验数据整理........................................................................................67 第三部分 实验三 材料的塑性变形及回复再结晶..................................................68

第一章实验目的 .68 笋一音原理概术 74 .76 第一章 预习报告. 76 第二章实验一实验报告 77 1实验目的 77 2实验内容 3实验结果 .77 4.论述题. 77 第三章实验二实验报告. 78 1.实验目的 7 2.实验仪器、 实验材刻 78 3.实 78 4.实验原理 .78 5.实验结果 .78 6.结果分析 87 7思老颗 第四章实验三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82 2.实验原理 .82 3.实验材料及设备 82 4.实验内容 83 3183

3 / 83 第一章 实验目的................................................................................................68 第二章 原理概述................................................................................................68 第三章 实验内容及步骤....................................................................................74 第四部分 实验报告....................................................................................................76 第一章 预习报告.............................................................................................76 第二章 实验一实验报告....................................................................................77 1.实验目的...................................................................................................77 2.实验内容...................................................................................................77 3.实验结果...................................................................................................77 4.论述题.......................................................................................................77 第三章 实验二实验报告....................................................................................78 1. 实验目的.................................................................................................78 2. 实验仪器、实验材料.............................................................................78 3. 实验内容.................................................................................................78 4. 实验原理.................................................................................................78 5. 实验结果.................................................................................................78 6. 结果分析.................................................................................................82 7. 思考题.....................................................................................................82 第四章 实验三实验报告....................................................................................82 1. 实验目的.................................................................................................82 2. 实验原理.................................................................................................82 3. 实验材料及设备.....................................................................................82 4. 实验内容.................................................................................................82 5. 实验结果及分析.....................................................................................82 6. 实验思考题.............................................................................................83

金属材料的制备及其组织性能综合实验是面向材料专业的实验课,占16个 学时,本次实验课的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金相观察,第二部分是金 属材料热处理、金相制备及热处理后机械性能测试,包括硬度、拉伸、冲击性能 测试等,第三部分是材料的塑性变形及回复再结品: 第一部分实验一金相观察 第一章金相显微镜的介绍 金相显微镜是进行金属显微分析的主要工具。将专门制备的金属试样放在 金相显微镜下进行放大和观察,可以研究金属组织与其成分和性能之间的关 系,确定各种金属经不同加工及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鉴别金属材料质量的优 劣,如各种非金属夹杂物在组织中的数量及分布情况,以及金属品粒度大小 等。因此,利用金相显微镜来观察金属的内部组织与缺陷是金属材料研究中的 一种基本实验技术。 简单地讲,金相显微镜是利用光线的反射将不透明物件放大后进行观察 的。在生产与科研中,经常需要利用金相显微镜对金属材料的显微组织进行检 验和分析。由于金相显微镜是借助试样表面对光线的反射来呈现显微组织状态 的,所以首先要把样品观察面制成光滑平面,而后通过浸蚀使其不同组织显示 出微观的凹凸不平,从而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亮暗不同的显微组织特征。为了得 到合格的金相显微试样,避免因出现假象而导致错误的判断,需要掌握正确的 制样方法。 下面分别介绍金相显微镜的基本原理、主要性能和使用方法。 1.金相显微镜的光学放大原理 金相显微镜是依靠光学系统实现放大作用的,其基本原理如图1-1所示。 光学系统主要包括物镜、目镜及一些辅助光学零件。对着被观察物体AB的一组 透镜叫物镜0:对着眼睛的一组透镜叫目镜02。现代显微镜购物镜和目镜都是 由复杂的透镜系统所组成,放大倍数可提高到1600-2000倍。 4183

4 / 83 金属材料的制备及其组织性能综合实验是面向材料专业的实验课,占 16 个 学时,本次实验课的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金相观察,第二部分是金 属材料热处理、金相制备及热处理后机械性能测试,包括硬度、拉伸、冲击性能 测试等,第三部分是材料的塑性变形及回复再结晶。 第一部分 实验一 金相观察 第一章 金相显微镜的介绍 金相显微镜是进行金属显微分析的主要工具。将专门制备的金属试祥放在 金相显微镜下进行放大和观察,可以研究金属组织与其成分和性能之间的关 系,确定各种金属经不同加工及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鉴别金属材料质量的优 劣,如各种非金属夹杂物在组织中的数量及分布情况,以及金属晶粒度大小 等。因此,利用金相显微镜来观察金属的内部组织与缺陷是金属材料研究中的 一种基本实验技术。 简单地讲,金相显微镜是利用光线的反射将不透明物件放大后进行观察 的。在生产与科研中,经常需要利用金相显微镜对金属材料的显微组织进行检 验和分析。由于金相显微镜是借助试样表面对光线的反射来呈现显微组织状态 的,所以首先要把样品观察面制成光滑平面,而后通过浸蚀使其不同组织显示 出微观的凹凸不平,从而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亮暗不同的显微组织特征。为了得 到合格的金相显微试样,避免因出现假象而导致错误的判断,需要掌握正确的 制样方法。 下面分别介绍金相显微镜的基本原理、主要性能和使用方法。 1.金相显微镜的光学放大原理 金相显微镜是依靠光学系统实现放大作用的,其基本原理如图 1-1 所示。 光学系统主要包括物镜、目镜及一些辅助光学零件。对着被观察物体 AB 的一组 透镜叫物镜 O1;对着眼睛的一组透镜叫目镜 O2。现代显微镜购物镜和目镜都是 由复杂的透镜系统所组成,放大倍数可提高到 1600-2000 倍

当被观察物体B置于物镜前焦点略远处时,物体的反射光线穿过物镜经折 射后,得到一个放大的倒立实像A'B'(称为中间像)。若A'B'处于目镜焦距 之内,则通过目镜观察到的物像是经目镜再次放大了的虚像A”B”。由于正常 人眼观察物体时最适宜的距离是250m(称为明视距离),因此在显微镜设计 上,应让虚像A”B”正好落在距人眼250mm处,以使观察到的物体影像最清 晰。 图11金相显微镜的光学放大原理示意图 2.金相显微镜的主要性能 (1)放大倍数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物镜放大倍数M和目镜放的乘积即: M=×M:-会·另 式中,「一物镜的焦距,「日一目镜的焦距:L一显微镜的光学镜筒长度: D一明视距离(250mm)。f物,f越短或L越长,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高。有 的小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需再乘一个镜筒系数,因为它的镜筒长度比一般显微 镜短些。显微镜的主要放大倍数一般是通过物镜来保证。物镜的最高放大倍数 可达100倍,目镜的放大倍数可达25倍。在物镜和目镜的镜筒上,均标注有放 大倍数。放大倍数常用符号“×”表示,如100×,200×等。 (2)鉴别率 金相显微镜的鉴别率是指它能清晰地分辨试样上两点间最小距离的能 力。值越小,鉴别率越高。根据光学衍射原理,试样上的某一点通过物镜成 5

5 / 83 当被观察物体 AB 置于物镜前焦点略远处时,物体的反射光线穿过物镜经折 射后,得到一个放大的倒立实像 A′B′(称为中间像)。若 A′B′处于目镜焦距 之内,则通过目镜观察到的物像是经目镜再次放大了的虚像 A″B″。由于正常 人眼观察物体时最适宜的距离是 250mm(称为明视距离),因此在显微镜设计 上,应让虚像 A″B″正好落在距人眼 250mm 处,以使观察到的物体影像最清 晰。 图 1-1 金相显微镜的光学放大原理示意图 2.金相显微镜的主要性能 (1)放大倍数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物镜放大倍数 M 物和目镜放的乘积即: 式中,f 物一物镜的焦距,f 目一目镜的焦距;L 一显微镜的光学镜筒长度; D 一明视距离(250mm)。f 物,f 目越短或 L 越长,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高。有 的小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需再乘一个镜筒系数,因为它的镜筒长度比一般显微 镜短些。显微镜的主要放大倍数一般是通过物镜来保证。物镜的最高放大倍数 可达 100 倍,目镜的放大倍数可达 25 倍。在物镜和目镜的镜筒上,均标注有放 大倍数。放大倍数常用符号“×”表示,如 100×,200×等。 (2)鉴别率 金相显微镜的鉴别率是指它能清晰地分辨试样上两点间最小距离 d 的能 力。d 值越小,鉴别率越高。根据光学衍射原理,试样上的某一点通过物镜成

像后,我们看到的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点像,而是具有一定尺寸的白色团斑,四 周围绕着许多衍射环。当试样上两个相邻点的距离极近时,成像后由于部分重 迭而不能分清为两个点。只有当试样上两点距离达到某一值时,才能将两点 分辨清楚, 显微镜的鉴别率取决于使用光线的波长(λ)和物镜的数值孔径(A),而d与 目镜无关,其d值可由下式计算: d-A 在一般显微镜中,光源的波长可通过加滤色片来改变。例如,蓝光的波长 (入=0.44μ)比黄绿光(λ=0.55μ)短,所以鉴别率较黄绿光高25%。当光源 的波长一定时,可通过改变物镜的数值孔径A来调节显微镜的鉴别率。 (3)物镜的数值孔径 物镜的数值孔径表示物镜的聚光能力,如图1-2所示。数值孔径大的物 镜聚光能力强,能吸收更多的光线,使物象更清晰。数值孔径A可由下式计 算: A=n·sin中 人射光 少物 武样 图1-2物镜孔径角 式中M一物镜与试样之间介质的折射率:中一物镜孔径角的一半,即通过物 镜边缘的光线与物镜轴线所成夹角。 n越大或中越大,则A越大,物镜的鉴别率就越高。由于中总是小于90 的,所以在空气介质(=1)中使用时,A一定小于1,这类物镜称千系物镜。若 在物镜与试样之间充满松柏油介质(=1.52),则A值最高可达1.4,这就是显 微镜在高倍观察时用的油浸系物镜(简称油镜头)。每个物镜都有一个额定A 值,与放大倍数一起标到在物镜镜头上。 6/83

6 / 83 像后,我们看到的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点像,而是具有一定尺寸的白色团斑,四 周围绕着许多衍射环。当试样上两个相邻点的距离极近时,成像后由于部分重 迭而不能分清为两个点。只有当试样上两点距离达到某一 d 值时,才能将两点 分辨清楚。 显微镜的鉴别率取决于使用光线的波长(λ)和物镜的数值孔径(A),而 d 与 目镜无关,其 d 值可由下式计算: 在一般显微镜中,光源的波长可通过加滤色片来改变。例如,蓝光的波长 (λ=0.44μ)比黄绿光(λ=0.55μ)短,所以鉴别率较黄绿光高 25%。当光源 的波长一定时,可通过改变物镜的数值孔径 A 来调节显微镜的鉴别率。 (3)物镜的数值孔径 物镜的数值孔径表示物镜的聚光能力,如图 1-2 所示。数值孔径大的物 镜聚光能力强,能吸收更多的光线,使物象更清晰。数值孔径 A 可由下式计 算: A=n·sinφ 图 1-2 物镜孔径角 式中 M—物镜与试样之间介质的折射率;φ—物镜孔径角的一半,即通过物 镜边缘的光线与物镜轴线所成夹角。 n 越大或φ越大,则 A 越大,物镜的鉴别率就越高。由于φ总是小于 90° 的,所以在空气介质(n=1)中使用时,A 一定小于 1,这类物镜称干系物镜。若 在物镜与试样之间充满松柏油介质(n=1.52),则 A 值最高可达 1.4,这就是显 微镜在高倍观察时用的油浸系物镜(简称油镜头)。每个物镜都有一个额定 A 值,与放大倍数一起标到在物镜镜头上

(4)放大倍数、数值孔径、鉴别率之间的关系 显微镜的同一放大倍数可由不同倍数的物镜和目镜组合起来实现,但存在 着如何合理选用物镜和目镜的问题。这是因为,人眼在250加m处的鉴别率为 0.15一0.30mm,要使物镜可分辨的最近两点的距离能为人眼所分辨,则必须将 d放大到0.15一0.30mm,即: d×=0.15-0.30mm d=7A M=(0.3~0.60A 在常用光线的波长范围内,上式可进一步简化为: M≈500A-1000A 所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M与物镜的数值孔径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其范围 称有效放大倍数范围。在选用物镜时,必须使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在该物镜数值 孔径的500倍至1000倍之间。若M1000A,则由于物镜鉴别率不足而形成“虚伪放大”,细微部分仍分辨不清。 (5)诱镜成像的质量 单片透镜在成像过程中,由于几何条件的限制及其它因素的影响,常使影 像变得模糊不清或发生变形现象,这种缺陷称为像差。由于物镜起主要放大作 用,所以显微镜成像的质量主要取决于物镜,应首先对物镜像差进行校正。普 通透镜成像的主要缺陷有球面像差、色像差和像域弯曲三种。 ①球面像差 如图1-3所示,当来自A点的单色光(即某一特定波长的光线)通过透镜后 由于透镜表面呈球曲形,折射光线不能交于一点,从而使放大后的影像变得模 糊不清。 为降低球面像差,常采用由多片透镜组成的透镜组,即:将凸透镜和凹透 镜组合在一起(称为复合透镜)。由于这两种透镜的球面像差性质相反,因此可 以相互抵消。除此之外,在使用显微镜时,也可采取调节孔径光栏的方法,适 当控制入射光束粗细,让极细一束光通过透镜中心部位,这样可将球面像差降 7183

7 / 83 (4)放大倍数、数值孔径、鉴别率之间的关系 显微镜的同一放大倍数可由不同倍数的物镜和目镜组合起来实现,但存在 着如何合理选用物镜和目镜的问题。这是因为,人眼在 250mm 处的鉴别率为 0.15—0.30mm,要使物镜可分辨的最近两点的距离能为人眼所分辨,则必须将 d 放大到 0.15—0.30mm,即: d×M=0.15—0.30mm 则 在常用光线的波长范围内,上式可进一步简化为: M≈500A-1000A 所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M 与物镜的数值孔径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其范围 称有效放大倍数范围。在选用物镜时,必须使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在该物镜数值 孔径的 500 倍至 1000 倍之间。若 M<500A,则未能充分发挥物镜的鉴别率。若 M>1000A,则由于物镜鉴别率不足而形成“虚伪放大”,细微部分仍分辨不清。 (5)透镜成像的质量 单片透镜在成像过程中,由于几何条件的限制及其它因素的影响,常使影 像变得模糊不清或发生变形现象,这种缺陷称为像差。由于物镜起主要放大作 用,所以显微镜成像的质量主要取决于物镜,应首先对物镜像差进行校正。普 通透镜成像的主要缺陷有球面像差、色像差和像域弯曲三种。 ① 球面像差 如图 1-3 所示,当来自 A 点的单色光(即某一特定波长的光线)通过透镜后 由于透镜表面呈球曲形,折射光线不能交于一点,从而使放大后的影像变得模 糊不清。 为降低球面像差,常采用由多片透镜组成的透镜组,即:将凸透镜和凹透 镜组合在一起(称为复合透镜)。由于这两种透镜的球面像差性质相反,因此可 以相互抵消。除此之外,在使用显微镜时,也可采取调节孔径光栏的方法,适 当控制入射光束粗细,让极细一束光通过透镜中心部位,这样可将球面像差降

至最低限度。 图1-3球面像差示意图 图1-4色像差示意图 ②色像差。 如图1-4所示,当来自A点的白色光通过透镜后,由于组成白色光的七 种单色光的波长不同,其折射率也不同,使折射光线不能交于一点。紫光折射 最强,红光折射最弱,结果使成像模糊不清。 为消除色像差,一方面可用消色差物镜和复消色差物镜进行校正。消色差 物镜常与普通目镜配合,用于低倍和中倍观察:复消色差物镜与补偿目镜配 合,用于高倍观察。另一方面可通过加滤色片得到单色光。常用的滤色片有蓝 色、绿色和黄色等。 ③象域弯曲。垂直于光轴的平面,通过透镜所形成的像,不是平面而是凹形的 弯曲像面,这种现象叫像域弯曲,如图1-5所示。像域弯曲是由于各种像差综 合作用的结果。一般物镜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像域弯曲,只有校正极佳的物镜才 能达到趋近平坦的象域。 3.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1)金相显微镜的构造 金相显微镜的种类和型式很多,但最常见的型式有台式、立式和卧式三大 类。其构造通常均由光学系统、照明系统和机械系统三大部分组成,有的显微 镜还附带照像装置和暗场照明系统等。现以困产XJB-1型金相显微镜为例进行 说明。 XB-1型金相显微镜的光学系统如图1-5所示。由灯泡1发出一束光线, 经聚光透镜组2的会聚和反光镜8的反射,聚集在孔径光栏9上,然后经过聚 光镜3,再度将光线聚集在物镜的后焦面上,最后光线通过物镜,使试样表面 得到充分均匀的照明。从试祥反射回来的光线复经物镜组6、辅助透镜5、半反 8183

8 / 83 至最低限度。 图 1-3 球面像差示意图 图 1-4 色像差示意图 ② 色像差。 如图 1-4 所示,当来自 A 点的白色光通过透镜后,由于组成白色光的七 种单色光的波长不同,其折射率也不同,使折射光线不能交于一点。紫光折射 最强,红光折射最弱,结果使成像模糊不清。 为消除色像差,一方面可用消色差物镜和复消色差物镜进行校正。消色差 物镜常与普通目镜配合,用于低倍和中倍观察;复消色差物镜与补偿目镜配 合,用于高倍观察。另一方面可通过加滤色片得到单色光。常用的滤色片有蓝 色、绿色和黄色等。 ③ 象域弯曲。垂直于光轴的平面,通过透镜所形成的像,不是平面而是凹形的 弯曲像面,这种现象叫像域弯曲,如图 1-5 所示。像域弯曲是由于各种像差综 合作用的结果。一般物镜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像域弯曲,只有校正极佳的物镜才 能达到趋近平坦的象域。 3.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1)金相显微镜的构造 金相显微镜的种类和型式很多,但最常见的型式有台式、立式和卧式三大 类。其构造通常均由光学系统、照明系统和机械系统三大部分组成,有的显微 镜还附带照像装置和暗场照明系统等。现以国产 XJB-1 型金相显微镜为例进行 说明。 XJB-1 型金相显微镜的光学系统如图 l-5 所示。由灯泡 1 发出一束光线, 经聚光透镜组 2 的会聚和反光镜 8 的反射,聚集在孔径光栏 9 上,然后经过聚 光镜 3,再度将光线聚集在物镜的后焦面上,最后光线通过物镜,使试样表面 得到充分均匀的照明。从试祥反射回来的光线复经物镜组 6、辅助透镜 5、半反

射镜4、辅助透镜11以及棱镜12和棱镜13,形成一个倒立放大实像。该物像 再经场透镜14和目镜15的放大,即得到所观察试样表面的放大图像。 照明系统在底座内装有一个低压(6v-8v,15w)灯泡作为光源,灯泡前安 装有聚光镜、反光镜和孔径光栏15。视场光栏14和另一聚光镜则安在支架 上。通过以上一系列透镜及物镜本身的作用,试样表面获得了充分均匀的照 明。 显微镜调焦装置在显微镜体的两侧有粗动和微动调焦手轮,两者在同一 部位。转动粗调手轮6,可以通过内部齿轮带动支承载物台的弯臂作上下运 动。在粗调手轮的一侧有制动装置,用以固定调焦正确后载物台的位置。微调 手轮5传动内部齿轮,使其沿着滑轨缓慢移动。在右侧手轮上刻有分度格,每 小格表示镜座上下微动0.002m。与刻度盘同侧的齿轮箱上刻有两条白线,用 以指示微动升降的极限位置,微调时不可超出这一范围,否则会损坏机件。 载物台(样品台)用于放置金相试样。载物台和下面托盘之间有导架.移 动结构采用粘性油膜联结。用手推动,可引导载物台在水平面上作一定范围的 移动,以改变试样的观察部位。 图1-5XJB-1型金相显微镜的光学系统 1-灯泡:2一聚光镜组,3一聚光镜组,4一半反射镜,5一辅助透镜,6 物镜组,7一试祥,8一反光镜:9一孔径光栏:10一视场光栏,11一输助 9183

9 / 83 射镜 4、辅助透镜 11 以及棱镜 12 和棱镜 13,形成一个倒立放大实像。该物像 再经场透镜 14 和目镜 15 的放大,即得到所观察试样表面的放大图像。 照明系统 在底座内装有一个低压(6v-8v,15w)灯泡作为光源,灯泡前安 装有聚光镜、反光镜和孔径光栏 15。视场光栏 14 和另一聚光镜则安在支架 上。通过以上一系列透镜及物镜本身的作用,试样表面获得了充分均匀的照 明。 显微镜调焦装置 在显微镜体的两侧有粗动和微动调焦手轮,两者在同一 部位。转动粗调手轮 6,可以通过内部齿轮带动支承载物台的弯臂作上下运 动。在粗调手轮的一侧有制动装置,用以固定调焦正确后载物台的位置。微调 手轮 5 传动内部齿轮,使其沿着滑轨缓慢移动。在右侧手轮上刻有分度格,每 小格表示镜座上下微动 0.002mm。与刻度盘同侧的齿轮箱上刻有两条白线,用 以指示微动升降的极限位置,微调时不可超出这一范围,否则会损坏机件。 载物台(样品台) 用于放置金相试样。载物台和下面托盘之间有导架.移 动结构采用粘性油膜联结。用手推动,可引导载物台在水平面上作一定范围的 移动,以改变试样的观察部位。 图 1-5 XJB-1 型金相显微镜的光学系统 1-灯泡;2 一聚光镜组,3 一聚光镜组,4 一半反射镜,5 一辅助透镜,6 一物镜组,7 一试祥,8 一反光镜;9 一孔径光栏;10 一视场光栏,11 一输助

透镜,12一棱镜,13一棱镜,14一场镜,15一目镜 XJB一1型金相显微镜的外形结构如图1-6所示。各部件的功能及使用简 要介绍如下: 图1-6X灯B一1型金相显微镜外形结构图 1一载物台,2一物镜,3一转换器,4一传动箱,5一微动调焦手轮,6一 粗动调焦手轮,7一电源。8一偏心圆,9一样品,10一目镜;11一目镜管, 12一固定螺钉,13一调节螺钉,14一视场光拦,15一孔径光拦 孔径光栏和视场光栏孔径光栏装在照明反射镜座上面,刻有0-一5分刻 线,它们表示孔径大小的毫米数。调整孔径光栏能控制入射光束的粗细,以降 低球面像差。视场光栏装在物镜支架下面,可以调节视场范围,使目镜中所见 视场照亮而无阴影。在套圈上有两个调节螺钉,用来调整光栏中心。 物镜转换器转换器呈球面形,上面有三个螺孔,可安装不同放大倍数的 物镜。旋动转换器可使物镜镜头进入光路,并定位在光轴上。 目镜筒目镜筒呈45度倾斜安装在附有棱镜的半球形座上。目镜可转向 90度呈水平状态以配合照相装置进行金相显微摄影。 图1-7所示为4XA型双目金相显微镇的结构图。其基本结构与XJ一1型金 相显微镜相似,但配有双筒目镜管,可同时安装两个目镜.用双目观察,从而 10183

10 / 83 透镜,12 一棱镜,13 一棱镜,14 一场镜,15 一目镜 XJB—l 型金相显微镜的外形结构如图 1-6 所示。各部件的功能及使用简 要介绍如下: 图 1-6 XJB—1 型金相显微镜外形结构图 1 一载物台,2 一物镜,3 一转换器,4 一传动箱,5 一微动调焦手轮,6 一 粗动调焦手轮,7 一电源。8 一偏心圆,9 一样品,10 一目镜;11 一目镜管, 12 一固定螺钉,13—调节螺钉,14 一视场光拦,15 一孔径光拦 孔径光栏和视场光栏 孔径光栏装在照明反射镜座上面,刻有 0--5 分刻 线,它们表示孔径大小的毫米数。调整孔径光栏能控制入射光束的粗细,以降 低球面像差。视场光栏装在物镜支架下面,可以调节视场范围,使目镜中所见 视场照亮而无阴影。在套圈上有两个调节螺钉,用来调整光栏中心。 物镜转换器 转换器呈球面形,上面有三个螺孔,可安装不同放大倍数的 物镜。旋动转换器可使物镜镜头进入光路,并定位在光轴上。 目镜筒 目镜筒呈 45 度倾斜安装在附有棱镜的半球形座上。目镜可转向 90 度呈水平状态以配合照相装置进行金相显微摄影。 图 1-7 所示为 4XA 型双目金相显微镇的结构图。其基本结构与 XJB—1 型金 相显微镜相似,但配有双筒目镜管,可同时安装两个目镜.用双目观察,从而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