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课件》第8章 串并行通信接口技术(李华贵)

第8章串并行通信接口技术
第8章 串并行通信接口技术

第8章串并行通信接口披术 ■教学重点 串、并行接口的特点 8255A的工作方式和编程 8255A的0、1方式及其应用 8251A、8250的初始化编程
第8章 串并行通信接口技术 ◼ 教学重点 ◼ 串、并行接口的特点 ◼ 8255A的工作方式和编程 ◼ 8255A的0、 1方式及其应用 ◼ 8251A、8250的初始化编程

教学难点 8255A方式1、方式2与CPU的连接和 应用 8251A、8250与cPU的连接和应用
教学难点 8255A方式1、方式2与CPU的连接和 应用 8251A、8250与CPU的连接和应用

8.1概述 微型计算机与I/O设备的接口按照数据传 送格式的不同,可分为并行接口和串行接 口两种。 实现并行通信的接口就是并行接口 实现串行通信的接口就是串行接口
8.1 概述 微型计算机与I/O设备的接口按照数据传 送格式的不同,可分为并行接口和串行接 口两种。 实现并行通信的接口就是并行接口 实现串行通信的接口就是串行接口

并行通信与串行通信 数据通信的基本方式可分为并行通信与串行 通信两种: 并行通信:是指利用多条数据传输线将一个 数据的各位同时传送。传输速度快,适用于 短距离通信。 串行通信:是指利用一条传输线将数据一位 位地顺序传送。通信线路简单,利用电话或 电报线路就可实现通信,降低成本,适用于 远距离通信,但传输速度慢
并行通信与串行通信 数据通信的基本方式可分为并行通信与串行 通信两种: 并行通信:是指利用多条数据传输线将一个 数据的各位同时传送。传输速度快,适用于 短距离通信。 串行通信:是指利用一条传输线将数据一位 位地顺序传送。通信线路简单,利用电话或 电报线路就可实现通信,降低成本,适用于 远距离通信,但传输速度慢

并行通信的特点 ■以计算机的字长,通常是8位、16位或32 位为传输单位,一次传送一个字长的数据 适合于外部设备与微机之间进行近距离、 大量和快速的信息交换 例如:微机与并行接口打印机、磁盘驱动器 微机系统中最基本的信息交换方法 例如:系统板上各部件之间,接口电路板上 各部件之间
◼ 以计算机的字长,通常是8位、16位或32 位为传输单位,一次传送一个字长的数据 ◼ 适合于外部设备与微机之间进行近距离、 大量和快速的信息交换 ◼ 例如:微机与并行接口打印机、磁盘驱动器 ◼ 微机系统中最基本的信息交换方法 ◼ 例如:系统板上各部件之间,接口电路板上 各部件之间 并行通信的特点

串行通信的特点 将数据分解成二进制位用一条信号线, 既传送数据信息,又传送控制信息 ■要求数据格式固定,分为异步和同步数 据格式 串行通信中对信号的逻辑定义与TTI不 兼容,需进行逻辑关系和逻辑电平转换 ■串行传送信息的速率需要控制,要求双 方约定通信传输的波特率
串行通信的特点 ◼ 将数据分解成二进制位用一条信号线, 既传送数据信息,又传送控制信息 ◼ 要求数据格式固定,分为异步和同步数 据格式 ◼ 串行通信中对信号的逻辑定义与TTL不 兼容,需进行逻辑关系和逻辑电平转换 ◼ 串行传送信息的速率需要控制,要求双 方约定通信传输的波特率

8.2可编程并行通信接口芯片8255A 、8255A的主要特性 1.8255A有两个8位(端口A与端口B)和两个4位(端口 C高/低4位)的并行输入/输出端口 2.端口A有三种工作方式:方式0、方式1、方式2 端口B口有两种工作方式:方式0、方式1;可适应 CPU与I/0接口的多种数据传送方式,如无条件传 送、查询式传送和中断方式传送等 3.端口C的使用较特殊,除工作在方式0作为数据端 口之外,当工作在方式1和方式2时,它的大部分 引脚被用作联络信号,端口C还可以进行按位置位 /复位操作
8.2 可编程并行通信接口芯片8255A 1.8255A有两个8位(端口A与端口B)和两个4位(端口 C高/低4位)的并行输入/输出端口 2.端口A有三种工作方式:方式0、方式1、方式2; 端口B口有两种工作方式:方式0、方式1;可适应 CPU与I /O接口的多种数据传送方式,如无条件传 送、查询式传送和中断方式传送等 3.端口C的使用较特殊,除工作在方式0作为数据端 口之外,当工作在方式1和方式2时,它的大部分 引脚被用作联络信号,端口C还可以进行按位置位 /复位操作 一、8255A的主要特性

二、8255A芯片的引脚信号 PA PA PA 39HPA 8255的引脚信号如 36WR 图8-1所示。它为双 35HRESET 34HD 列直插式封装,除了 电源和地线以外,其m+mB PO 12 29D 外部引脚信号可分为c D 14 27D 两组,一组是面向%2m CPU的信号,一组是 PB 19 fPB 面向外设的信号。 PB 20 21HPB, 图8-18255A的引脚信号
二、8255A芯片的引脚信号 8255A的引脚信号如 图8-1所示。它为双 列直插式封装,除了 电源和地线以外,其 外部引脚信号可分为 两组,一组是面向 CPU的信号,一组是 面向外设的信号

1.面向cPU—侧的引脚信号 (1)D~D,8位,双向,三态数据线 (2) RESET,复位信号 (3)Cs*,片选信号 (4)RD*,读信号 (5WR*,写信号 (6)A1、A,端口选择信号
1.面向CPU一侧的引脚信号 ⑴D7 ~D0,8位,双向,三态数据线 ⑵RESET,复位信号 ⑶CS*,片选信号 ⑷RD*,读信号 ⑸WR*,写信号 ⑹A1 、A0,端口选择信号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长江大学:《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课件》第7章 中断及中断控制器(李华贵).ppt
- 长江大学:《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课件》第6章 微型计算机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传输(李华贵).ppt
- 长江大学:《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课件》第5章 微型计算机存储器系统结构(李华贵).ppt
- 长江大学:《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课件》第4章 16位和32位微处理器的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编程(李华贵).ppt
- 长江大学:《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课件》第3章 奔腾系列微处理器(李华贵).ppt
- 长江大学:《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课件》第2章 16位微处理器8086(李华贵).ppt
- 长江大学:《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课件》第1章 微型计算机概述(李华贵).ppt
- 长江大学:《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课件》第11章 总线与接口标准(李华贵).ppt
- 长江大学:《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课件》第10章 模数转换(李华贵).ppt
- 长江大学:《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课件》第四章习题答案(李华贵).doc
- 长江大学:《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课件》第十章习题答案(李华贵).doc
- 长江大学:《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课件》第六章习题答案(李华贵).doc
- 长江大学:《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课件》第八章习题答案(李华贵).doc
- 长江大学:《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课件》第五章习题答案(李华贵).doc
- 长江大学:《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课件》第二章习题答案(李华贵).doc
- 长江大学:《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课件》第九章习题答案(李华贵).doc
- 长江大学:《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课件》第三章习题答案(李华贵).doc
- 长江大学:《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课件》第七章习题答案(李华贵).doc
- 长江大学:《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课件》第一章习题答案(李华贵).doc
- 《JAVA基础实例200题》练习题.pdf
- 长江大学:《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课件》第9章 DMA控制器82C37A和时间间隔定时器82C54(李华贵).ppt
- 大庆石油学院:《网络信息安全》讲义 (PPT课件).ppt
- 《中文版AutoCAD 2007实用教程》第10章 创建文字和表格.ppt
- 《中文版AutoCAD 2007实用教程》第11章 标注基础与样式设置.ppt
- 《中文版AutoCAD 2007实用教程》第12章 标注尺寸与编辑标注对象.ppt
- 《中文版AutoCAD 2007实用教程》第13章 三维绘制基础与简单图形的绘制.ppt
- 《中文版AutoCAD 2007实用教程》第15章 编辑和渲染三维对象.ppt
- 《中文版AutoCAD 2007实用教程》第16章 使用块、属性块、外部参照和Autocad设计中心.ppt
- 《中文版AutoCAD 2007实用教程》第1章 AutoCAD 2007入门基础p.ppt
- 《中文版AutoCAD 2007实用教程》第3章 选择与夹点编辑二维图形对象.ppt
- 《中文版AutoCAD 2007实用教程》第4章 使用修改命令编辑对象.ppt
- 《中文版AutoCAD 2007实用教程》第5章 规划和管理图层.ppt
- 《中文版AutoCAD 2007实用教程》第6章 控制图层显示.ppt
- 《中文版AutoCAD 2007实用教程》第8章 绘制与编辑复杂二维图形对象.ppt
- 《中文版AutoCAD 2007实用教程》第9章 使用面域与图案填充.ppt
-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第10章 数组.ppt
-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第11章 预处理.ppt
-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第12章 指针.ppt
-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第13章 结构体与共用体.ppt
-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第14章 文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