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系列教材《电工学与工业电子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9章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和集成运算放大器

第9章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和集成运算放大器 91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9,2集成电路基本知识 93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结构和指标 94集成运放的应用基础 95集成运放在信号运算方面的应用 96信号转换电路 9,7集成运放的非线性应用一电压比较器 98专用集成电路 返回主目录
第 9 章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和集成运算放大器 9.1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9.2 集成电路基本知识 9.3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结构和指标 9.4 9.5 集成运放在信号运算方面的应用 9.6 信号转换电路 9.7 集成运放的非线性应用——电压比较器 9.8 专用集成电路 返回主目录

第9章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和集成运 算放大器 91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在测量仪表和自动控制系统中,常常遇到一些变化缓慢的 低频信号(频率为几赫兹至几十赫兹,甚至接近于零)。采用 阻容耦合或变压器耦合的放大电路是不能放大这种信号的 因为在阻容耦合电路中,电容对这些信号呈现的阻抗极大, 信号被电容隔断,无法传输到下一级。而在变压器耦合的电路 中,信号将被变压器原边线圈的低阻所短路,也无法耦合到 边去。因此,放大这类变化缓慢的信号,只能用直接耦合放大 电路
第 9 章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和 集成运 算放大器 9.1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在测量仪表和自动控制系统中,常常遇到一些变化缓慢的 低频信号(频率为几赫兹至几十赫兹,甚至接近于零)。采用 阻容耦合或变压器耦合的放大电路是不能放大这种信号的。 因为在阻容耦合电路中,电容对这些信号呈现的阻抗极大, 信号被电容隔断,无法传输到下一级。而在变压器耦合的电路 中, 信号将被变压器原边线圈的低阻所短路,也无法耦合到副 边去。因此,放大这类变化缓慢的信号,只能用直接耦合放大 电路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零点漂移问题 与阻容耦合的放大电路相比,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突出的问 题就是零点漂移问题。 从实验中可以发现,对于两级以上的耦合放大电路,即使 在输入端不加信号(即输入端短路),输出端也会出现大小变 化的电压,如图9-1所示。这种现象称作零点漂移,简称零漂。 级数越多,放大倍数越大,零漂现象越严重 亚重的零点漂移将使放大电路不能工作。以图9-1电路 为例,放大电路的总放大倍数为300。当输入端短路时,观察 其输出电压,在半小时内出现了0.5V的漂移
一、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零点漂移问题 与阻容耦合的放大电路相比,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突出的问 题就是零点漂移问题。 从实验中可以发现,对于两级以上的耦合放大电路,即使 在输入端不加信号(即输入端短路),输出端也会出现大小变 化的电压,如图 9-1 所示。这种现象称作零点漂移,简称零漂。 级数越多,放大倍数越大,零漂现象越严重。 严重的零点漂移将使放大电路不能工作。 以图 9 -1 电路 为例,放大电路的总放大倍数为300。当输入端短路时,观察 其输出电压, 在半小时内出现了0.5V的漂移

图9-1零点漂移现象
图 9 –1 零点漂移现象 V1 ui = 0 V2 uo1 O uo2 O t t uo2

若用这个放大电路放大一个2mⅣ的信号,则应有 Uo=2×10-3×300=06V的输出。但是,由于零漂的存在,输出 端实际输出可达1.1V,而不是0.6V。因此无法区分信号电压 与漂移电压。 引起零漂的原因很多,如电源电压波动、温度变化等, 其中以温度变化的影响最为严重。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 晶体管的β、ICBo、Uε随温度而变。这些参数变化造成的影响 相当于在输入端加入信号,使输出电压发生变化 在阻容耦合电路中,各级的零漂被限制在本级内,所以影 响较小。而在直接耦合电路中,前一级的零漂电压将毫无阻拦 地传递到下一级,并逐级放大,所以第一级的零漂影响最为严 重。抑制零漂,应着重在第一级解决
若用这个放大电路放大一个 2mV 的信号 , 则应有 Uo=2×10-3×300 =0.6V的输出。但是,由于零漂的存在,输出 端实际输出可达1.1V,而不是0.6 V。因此无法区分信号电压 与漂移电压。 引起零漂的原因很多,如电源电压波动、温度变化等, 其中以温度变化的影响最为严重。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 晶体管的β、ICBO 、UBE随温度而变。这些参数变化造成的影响, 相当于在输入端加入信号,使输出电压发生变化。 在阻容耦合电路中,各级的零漂被限制在本级内,所以影 响较小。而在直接耦合电路中,前一级的零漂电压将毫无阻拦 地传递到下一级,并逐级放大,所以第一级的零漂影响最为严 重。抑制零漂,应着重在第一级解决

减小零漂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利用两只特性相同的三极管 接成差动式电路。这种电路在模拟集成电路中作为基本单元而 被广泛采用 差动放大电路 差动放大电路又称差动电路,它能比较完善地抑制零点漂 移,常用于要求较高的直流放大电路中。差动电路又是当今集 成电路的主要单元结构 1.电路组成和抑制零漂原理 图9-2所示电路为典型的差动放大电路。两侧的三极管电 路完全对称。即:Ra1=Ra2,Rb1=R2,三极管V1和V2的参数相 同,两管的射极相连并接有公共的射极电阻Re,由两组电源 +UCc和-U正供电
减小零漂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利用两只特性相同的三极管, 接成差动式电路。这种电路在模拟集成电路中作为基本单元而 被广泛采用。 二、差动放大电路 差动放大电路又称差动电路,它能比较完善地抑制零点漂 移,常用于要求较高的直流放大电路中。差动电路又是当今集 成电路的主要单元结构。 1. 图 9 -2 所示电路为典型的差动放大电路。两侧的三极管电 路完全对称。即:Rc1 = Rc2,Rb1=Rb2,三极管V1和V2的参数相 同, 两管的射极相连并接有公共的射极电阻Re,由两组电源 +UCC和 -UEE供电

+ 图9-2差动放大电路
图 9 –2 差动放大电路 - + Rc 1 Rc 2 + uod Rb1 Rb2 +UCC Re -UEE uo1 uo2 V1 V2 ui1 - ui2 + - uid

由于三极管V1和三极管V2参数完全相同且电路对称,因而 在静态时,U=0,三极管集电极电压U=U2,U。=Ua-U2=0 实现了零输入、零输出的要求 如果温度升高,Ia1和[2同时增大,Ua1和Ua同时下降,两 管集电极电压变化量相等。所以△U。=△U1-△Ua2=0,输出电压 仍然为零,这就说明,零点漂移因为电路对称而抵消了。 2.差模信号和差模放大倍数 在图9-2中,输入信号u分成幅度相同的两个部分:u1和 u12,它们分别加到两只三极管的基极。由图看出:u1和u极性 (或相位)相反
由于三极管V1和三极管V2参数完全相同且电路对称,因而 在静态时,Ui=0,三极管集电极电压 Uc1 = Uc2,Uo=Uc1 -Uc2 =0, 实现了零输入、零输出的要求。 如果温度升高,Ic1和Ic2同时增大,Uc1和Uc2同时下降, 两 管集电极电压变化量相等。所以ΔUo=ΔUc1 -ΔUc2 =0,输出电压 仍然为零,这就说明,零点漂移因为电路对称而抵消了。 2. 在图9- 2中,输入信号uid分成幅度相同的两个部分:ui1和 ui2,它们分别加到两只三极管的基极。由图看出:ui1和ui2极性 (或相位)相反

这种对地大小相等、极性(或相位)相反的电压信号叫 差模信号,用uid表示为 dui1-ui 2 (9-1) 差模信号就是待放大的有用信号。在它的作用下,一只 三极管内电流上升,另一只管内电流下降,于是输出端将有 电压输出。所以差动放大电路对差模信号能进行放大。设差 动放大电路单侧的放大倍数为A,由于电路对称, Uo1=A1…·Uln2UO2=A1(-=Ul 所以输出电压
这种对地大小相等、极性(或相位)相反的电压信号叫 差模信号, 用uid表示为 uid=ui1 -ui2 (9 -1) 差模信号就是待放大的有用信号。在它的作用下,一只 三极管内电流上升,另一只管内电流下降,于是输出端将有 电压输出。所以差动放大电路对差模信号能进行放大。 设差 动放大电路单侧的放大倍数为A1,由于电路对称, UO A Ui d UO A Ui d ) 2 1 , ( 2 1 1 = 1 2 = 1 − 所以输出电压

U。1-Un,=A1·U; 差动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为 R,+ (注意:U、U2、Uln、U均为电压有效值。) 式(9-2)说明:差动式放大电路(两管)的电压放大倍 数和单管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相同。差动电路的特点是多用 个放大管来换取对零漂的抑制。 3.共模信号和共模抑制比KCMR 在差动电路中,如果两输入端同时加一对对地大小相等、 极性(或相位)相同的信号电压,这种信号叫共模信号,用 表示
Uod=Uo1 -Uo2=A1·Uid 差动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为 b b e C i i d Od d R r R A U U A + = = − (注意:Uo1、Uo2、Uid、Uo均为电压有效值。 ) 式(9 -2)说明:差动式放大电路(两管)的电压放大倍 数和单管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相同。差动电路的特点是多用一 个放大管来换取对零漂的抑制。 3. 共模信号和共模抑制比KCMRR 在差动电路中,如果两输入端同时加一对对地大小相等、 极性(或相位)相同的信号电压,这种信号叫共模信号,用uic 表示,uic=uic1=uic2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高职系列教材《电工学与工业电子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8章 半导体三极管及基本放大电路.ppt
- 高职系列教材《电工学与工业电子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7章 半导体二极管与整流滤波电路.ppt
- 高职系列教材《电工学与工业电子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6章 工厂供电与安全用电.ppt
- 高职系列教材《电工学与工业电子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继电—接触器控制与可编程控制.ppt
- 高职系列教材《电工学与工业电子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交流电动机.ppt
- 高职系列教材《电工学与工业电子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磁路和变压器.ppt
- 高职系列教材《电工学与工业电子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正弦交流电路.ppt
- 高职系列教材《电工学与工业电子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章 直流电路.ppt
- 高职系列教材《电工学与工业电子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1章 数字电路基础.ppt
- 高职系列教材《电工学与工业电子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0章 晶闸管及其应用.ppt
- 高职系列教材《电工学与工业电子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封面.ppt
- 高职系列教材《应用电路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8章.ppt
- 高职系列教材《应用电路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8章 控制电机.ppt
- 高职系列教材《应用电路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7章 直流电动机.ppt
- 高职系列教材《应用电路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7章 直流电动机.ppt
- 高职系列教材《应用电路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6章 异步电动机.ppt
- 高职系列教材《应用电路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6章 异步电动机.ppt
- 高职系列教材《应用电路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傅立叶分析.ppt
- 高职系列教材《应用电路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傅立叶分析.ppt
- 高职系列教材《应用电路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一阶动态电路分析.ppt
- 高职高专21世纪规划教材《电子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0章 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ppt
- 高职高专21世纪规划教材《电子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1章 存储器.ppt
- 高职高专21世纪规划教材《电子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2章 数/模和模/数转换器.ppt
- 高职高专21世纪规划教材《电子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章 电路分析基础.ppt
- 高职高专21世纪规划教材《电子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正弦交流电路.ppt
- 高职高专21世纪规划教材《电子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三相交流电路.ppt
- 高职高专21世纪规划教材《电子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磁路与变压器.ppt
- 高职高专21世纪规划教材《电子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异步电动机及其控制.ppt
- 高职高专21世纪规划教材《电子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6章 电子技术中常用半导体器件.ppt
- 高职高专21世纪规划教材《电子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7章 基本放大电路.ppt
- 高职高专21世纪规划教材《电子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8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ppt
- 高职高专21世纪规划教材《电子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9章 组合逻辑电路.ppt
- 西北工业大学《电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电路基本概念与定律.ppt
- 西北工业大学《电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电阻电路等效变换.ppt
- 西北工业大学《电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三相电路.ppt
- 西北工业大学《电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ppt
- 《电工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电子教案讲稿)第十一章 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ppt
- 《电工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电子教案讲稿)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ppt
- 《电工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电子教案讲稿)第二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ppt
- 《电工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电子教案讲稿)第二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