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石油大学:《无机化学 In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Ti(H2O)6]3+分裂能的测定

实验四[ri(H1O)b小分裂能的测定 1.实验目的 (1)了解配合物的吸收光谱; (2)了解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配合物分裂能的原理和方法 (3)学习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2.实验原理 配离子[Ti(HO)d]的中心离子Ti,吸收一定波长的可见光时,由基态t2跃迁至 较高的eε轨道,称为dd跃迁。其吸收的光子的能量等于(Eeg-Etg)和[Ti(HO)司 的分裂能Δ。相等,即: E光=hv hy hc/ =hco 而 h 6626×1034Js×3×1010cmsl=1 故 亦即: ×107cm λ值可通过吸收光谱求得,先取一定浓度的[Ti(H0)d]溶液,用分光光度法测 出不同波长下的光密度D,以D为纵坐标,λ为横坐标作图可得吸收曲线,曲线最髙峰 所对应的入mx为[T(H0)6]的最大吸收波长,即 1mx×107cm1(m的单位为nn) 3实验内容 3.1用吸量管取5ⅷL15%~20%的TiCl3溶液于50mL容量瓶中,加去离子水稀释至 刻度 3.2以去离子水作为参比液,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为420nm~560nm范围内,每个 l0n测一次[Ii(H2O)。]的光密度D,在接近峰值附近,每间隔5nm测一次数据,记录在 下表1 表1「Ii(H2O)d}溶液光密度D与吸收波长的关系 入 nm 420 430 440450460470480490495 0.1400.1800.2350.2850.3400.3950.4400.4750.485 入nm 500 505510515520530540550560 D 0.4900.4900.4900.4750.4650.4200.4120.4050.380 以D为纵坐标,λ为横坐标作[Ti(H40)。]3的吸收曲线图(见图1),曲线最高峰所对 应的ma=505m,即: △。=1/max×10cm=1.98×10′cm2
实验四 [Ti(H2O)6] 3+分裂能的测定 1. 实验目的 (1) 了解配合物的吸收光谱; (2) 了解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配合物分裂能的原理和方法; (3) 学习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2. 实验原理 配离子[Ti(H2O)6]3+的中心离子 Ti3+,吸收一定波长的可见光时,由基态 t2g 跃迁至 较高的 eg轨道,称为 d-d 跃迁。其吸收的光子的能量等于(Eeg-Et2g)和[Ti(H2O)6]3+ 的分裂能Δo相等,即: E 光 = hν = Eeg-Et2g = ∆o hν = hc/λ = hcσ σ = ∆o / hc 而 hc = 6.626×10-34J·s ×3×1010 ㎝·s-1 = 1 故: σ = ∆o 亦即: ∆o = σ = 1/λ nm-1 = 1/λ ×107 ㎝-1 λ 值可通过吸收光谱求得,先取一定浓度的[Ti(H2O)6]3+ 溶液,用分光光度法测 出不同波长下的光密度 D,以 D 为纵坐标,λ 为横坐标作图可得吸收曲线,曲线最高峰 所对应的 λmax为[Ti(H2O)6]3+的最大吸收波长,即: ∆o = 1/λmax×107 ㎝-1 (λmax 的单位为 nm) 3.实验内容 3.1 用吸量管取 5mL15%~20% 的 TiCl3溶液于 50mL 容量瓶中,加去离子水稀释至 刻度; 3.2 以去离子水作为参比液,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为 420nm~560nm 范围内,每个 10nm 测一次[Ti(H2O)6] 3+的光密度 D,在接近峰值附近,每间隔 5nm 测一次数据,记录在 下表 1。 表 1 [Ti(H2O)6] 3+溶液光密度 D 与吸收波长的关系 λ/nm 420 430 440 450 460 470 480 490 495 D 0.140 0.180 0.235 0.285 0.340 0.395 0.440 0.475 0.485 λ/nm 500 505 510 515 520 530 540 550 560 D 0.490 0.490 0.490 0.475 0.465 0.420 0.412 0.405 0.380 以 D 为纵坐标,λ 为横坐标作[Ti(H2O)6] 3+的吸收曲线图(见图 1),曲线最高峰所对 应的 λmax=505 nm,即: ∆o = 1/λmax×107 ㎝-1 = 1.98×104 ㎝-1

0.25 0.10 46048050052054056 吸收波长/hm 图1[Ti(H2O)。]的吸收曲线图 4注意事项 (1)所有盛过钛盐溶液的容器,实验后应洗净,避免染色 (2)由于C有一定的配位作用,会影响[i(H2O)d”的实验结果,如以Ti(NO3) 3代替TCl3,由于NO3的配位作用极弱,会得到较好的实验结果 (3)在使用分光光度计的时候,注意一起的预热、调零、调满偏,并且选用去离子 水作为参比液; (4)选用合适的比色皿,注意不要用手拿比色皿的光面,使用完毕马上清洗赶紧, 放回比色皿盒
图 1 [Ti(H2O)6]3+的吸收曲线图 4.注意事项 (1)所有盛过钛盐溶液的容器,实验后应洗净,避免染色; (2)由于 Cl-1有一定的配位作用,会影响[Ti(H2O)6] 3+的实验结果,如以 Ti(NO3) 3 代替 TiCl3,由于 NO3 -1的配位作用极弱,会得到较好的实验结果; (3)在使用分光光度计的时候,注意一起的预热、调零、调满偏,并且选用去离子 水作为参比液; (4)选用合适的比色皿,注意不要用手拿比色皿的光面,使用完毕马上清洗赶紧, 放回比色皿盒。 400 420 440 460 480 500 520 540 560 580 0.10 0.15 0.20 0.25 0.30 0.35 0.40 0.45 0.50 光密度/D 吸收波长/nm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西安石油大学:《无机化学 In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化学反应速率与活化能测定.pdf
- 西安石油大学:《无机化学 In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醋酸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测定.pdf
- 西安石油大学:《无机化学 In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硫酸亚铁铵的制备.pdf
- 西安石油大学:《无机化学 In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理科电子教案)第十六章 过渡元素(一).pdf
- 西安石油大学:《无机化学 In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理科电子教案)第十五章 p区元素(三).pdf
- 西安石油大学:《无机化学 In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理科电子教案)第十七章 过度元素(二)(铜、锌副族).pdf
- 西安石油大学:《无机化学 In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理科电子教案)第十章 固体结构.pdf
- 西安石油大学:《无机化学 In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理科电子教案)第十四章 p区元素(二).pdf
- 西安石油大学:《无机化学 In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理科电子教案)第十二章 s区元素.pdf
- 西安石油大学:《无机化学 In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理科电子教案)第十三章 p区元素(一).pdf
- 西安石油大学:《无机化学 In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理科电子教案)第十一章 配合物结构.pdf
- 西安石油大学:《无机化学 In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理科电子教案)第六章 沉淀——溶解平衡.pdf
- 西安石油大学:《无机化学 In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理科电子教案)第九章 分子结构.pdf
- 西安石油大学:《无机化学 In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理科电子教案)第八章 原子结构.pdf
- 西安石油大学:《无机化学 In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理科电子教案)第七章 氧化还原、电化学基础.pdf
- 西安石油大学:《无机化学 In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理科电子教案)第四章 化学平衡、熵和Gibbs函数.pdf
- 西安石油大学:《无机化学 In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理科电子教案)第五章 酸碱平衡.pdf
- 西安石油大学:《无机化学 In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理科电子教案)第三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pdf
- 西安石油大学:《无机化学 In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理科电子教案)第二章 热化学.pdf
- 西安石油大学:《无机化学 In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理科电子教案)第一章 气体.pdf
- 西安石油大学:《无机化学 In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碘化铅溶度积的测定.pdf
- 西安石油大学:《无机化学 In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氧化还原电化学.pdf
- 西安石油大学:《无机化学 In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铬和锰.pdf
- 西安石油大学:《无机化学 In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铁、钴、镍.pdf
- 西安石油大学:《无机化学 In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水的净化.pdf
- 西安石油大学:《无机化学 In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主族元素及其化合物——过氧化氢与硫化物.pdf
- 西安石油大学:《无机化学 In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配合物.pdf
- 西安石油大学:《无机化学 In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主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卤素和氮.pdf
- 西安石油大学:《无机化学 In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铜和银.pdf
- 西安石油大学:《无机化学 In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碘盐的制备与检验.pdf
- 西安石油大学:《无机化学 In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碳酸氢钠的制备及分析.pdf
- 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模拟试题(打印版).pdf
- 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一章 绪论(打印版).pdf
- 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的波谱分析(打印版).pdf
- 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三章 不饱和烃(打印版).pdf
- 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九章 醇和醚(打印版).pdf
- 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二章 饱和烃(烷烃)(打印版).pdf
- 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五章 对映异构.doc
- 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八章 脂肪族卤代烃.doc
- 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六章 脂环烃(打印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