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2013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语文版)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8
文件大小:177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2013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语文版)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积累与运用(30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稀罕(han) 迂腐(yu) 养蚕(can)谍谍不休(die) B.胳膊(be) 琅琅(lang)隔膜(mo) 呱呱坠地(gu) C.作揖(zuo)偌大(ruo)幅员(fu)量体裁衣( liang) D.凌侮(w) 挫折(cu0)土坷垃(ke)销声匿迹(xiao)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1)日本大地震导致核电站泄漏 的影响还在继续,此事也给全球核电产业敲响了“安全警钟”。 (2)假如,你不小心冒犯了别人,而对方 那么,感激就会像幽幽的花香在你的四周弥 (3)落叶何其微小,然而,正是它们的存在,为大树提供了生命所 养分。世间,本无大小, 高山与溪流,同样是生命的孕育地。 (4)联军打击利比亚的行为警示我们,国家的独立自主、繁荣富强,必须要有强大的国防力量, 内部环境,以及居安思危的思想作保证。 A.事件笑了之必须安安稳稳B.变故置之不理必要安贫乐道 C.事故一笑了之必需安定团结D.事态置之不理需要团和气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还记得很小的时候,妈妈总会在临睡前给我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①清新朴素的田园之境 ②而最让人陶醉的莫过于那一水相隔、两岸相望的脉脉情意 ③于是我的小脑袋瓜里就会出现云雾缭绕的天宫之景 ④在水一方背后的楚楚缠绵 ⑤牛郎织女的故事令我久久不能忘怀 A.⑤③①②④B.③④⑤②①C.③⑤④①② D.③①⑤②④ 4下面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言。作者陶渊明是东晋诗人,一名潜,字元亮 B.《钦差大臣》的作者是果戈理,俄国作家。这个作品是一部讽刺喜剧 C.《差半车麦秸》中有丰富的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对人物的性格、语言、行动、肖像以及周围环境、 自然景物等等的细致描写 D.《最苦与最乐》选自《饮冰室全集》,作者梁启超,现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 5.走近名著。(3分) (1)根据要求填空。(1分) “青春终于胜利了,伤寒没能夺去他的生命。他终于第四次跨过死亡的门槛,又重新回到人间。仅仅 过了一个月,苍白消瘦的他已能起来,迈着软弱无力的步子,扶着墙壁摇摇晃晃的在房间里开始走动。” 这段文字所描写的主人公是 (2)下面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鲁滨逊漂流记》分为三部分,其中第三部分是小说的主体,即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经历。 B.《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三部曲的第一部,讲述的是阿廖沙幼年丧父、母亲改嫁,跟随脾气暴躁的小 染坊主外公生活的童年时光。 C.因为阿长成功做出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给幼年的鲁迅买《山海经》,在幼年鲁迅的心 中不但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而且还使他对阿长产生了新的敬意 D.《水浒传》塑造了108位英雄好汉的形象。其中豹子头林冲一开始逆来顺受,后来怒而反抗、被逼 上梁山

1 一、积累与运用(30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稀罕.(hǎn) 迂.腐(yū) 养蚕.(cán) 谍.谍不休(dié) B.胳膊.(be) 琅.琅(láng) 隔膜.(mó) 呱.呱坠地(gū) C.作.揖(zuò) 偌.大(ruò) 幅.员(fú) 量.体裁衣(liàng) D.凌侮.(wǔ) 挫.折(cuō) 土坷.垃(kē) 销.声匿迹(xiāo)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1)日本大地震导致核电站泄漏 的影响还在继续,此事也给全球核电产业敲响了“安全警钟”。 (2)假如,你不小心冒犯了别人,而对方 ,那么,感激就会像幽幽的花香在你的四周弥漫。 (3)落叶何其微小,然而,正是它们的存在,为大树提供了生命所 的养分。世间,本无大小, 高山与溪流,同样是生命的孕育地。 (4)联军打击利比亚的行为警示我们,国家的独立自主、繁荣富强,必须要有强大的国防力量, 的 内部环境,以及居安思危的思想作保证。 A.事件 一笑了之 必须 安安稳稳 B.变故 置之不理 必要 安贫乐道 C.事故 一笑了之 必需 安定团结 D.事态 置之不理 需要 一团和气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 分) 还记得很小的时候,妈妈总会在临睡前给我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 , , , 。 ①清新朴素的田园之境 ②而最让人陶醉的莫过于那一水相隔、两岸相望的脉脉情意 ③于是我的小脑袋瓜里就会出现云雾缭绕的天宫之景 ④在水一方背后的楚楚缠绵 ⑤牛郎织女的故事令我久久不能忘怀 A.⑤③①②④ B.③④⑤②① C.③⑤④①② D.③①⑤②④ 4.下面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言。作者陶渊明是东晋诗人,一名潜,字元亮。 B.《钦差大臣》的作者是果戈理,俄国作家。这个作品是一部讽刺喜剧。 C.《差半车麦秸》中有丰富的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对人物的性格、语言、行动、肖像以及周围环境、 自然景物等等的细致描写。 D.《最苦与最乐》选自《饮冰室全集》,作者梁启超,现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 5.走近名著。(3 分) (1)根据要求填空。(1 分) “青春终于胜利了,伤寒没能夺去他的生命。他终于第四次跨过死亡的门槛,又重新回到人间。仅仅 过了一个月,苍白消瘦的他已能起来,迈着软弱无力的步子,扶着墙壁摇摇晃晃的在房间里开始走动。” 这段文字所描写的主人公是 。 (2)下面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鲁滨逊漂流记》分为三部分,其中第三部分是小说的主体,即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经历。 B.《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三部曲的第一部,讲述的是阿廖沙幼年丧父、母亲改嫁,跟随脾气暴躁的小 染坊主外公生活的童年时光。 C.因为阿长成功做出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给幼年的鲁迅买《山海经》,在幼年鲁迅的心 中不但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而且还使他对阿长产生了新的敬意。 D.《水浒传》塑造了 108 位英雄好汉的形象。其中豹子头林冲一开始逆来顺受,后来怒而反抗、被逼 上梁山

6.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12分) (1) 鬓微霜,又何妨。 (2) 浅草才能没马蹄。 (3)衔远山,吞长江 横无际涯 (4) 归雁入胡天 (5)不应有恨, (6)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不求闻达于诸侯 (7) 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8)俱往矣, 还看今朝 (9)“诗仙”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表现自己积极进取的句子 (10)《论语》十则中,孔子认为要对人宽容,推己及人的句子是: 7.赏析《破阵子》回答问题。(3分) 破阵子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这首词抒写了词人怎样的情感?(1分) (2)对《破阵子》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意思是:给陈同甫作一首雄壮的词,寄给他。 B.“沙场秋点兵”渲染战争浓烈气氛,“秋”字给场面增添肃杀之气 C.“天下事”是收复中原统一天下的大业之意 D.“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既写了战争的惊险场面,又表达了词人希望自己驰骋沙场的愿望 8.综合探究。(4分)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材料二:这是属于沈阳的时间——2013年,全运会第一次在东北城市举办,第一次走进沈阳这个“共 和国长子”的家园,沈阳将第一次借助全运舞台展示自己的每一个完美细节和壮美家园的形象。 一部全运发展史,以最具实力与活力的城市逐一亮相为篇章。全运会与主办城市相互成就,全运会因 主办城市的全心演绎而镌刻精彩,主办城市因全运会的登场上演而羽化蝶变 十二运对主办城市的遴选,考察的是城市的硬件软件,却也着眼于一个城市求新求变的渴望,突破自 我的雄心,践诺负责的执著,这些严格得近乎苛刻的筛选标准,当初成为沈阳市脱颖而出的原因,如今正 转化为沈阳兑现承诺的担当。言出如山,敬事而行。带着办好全运会的承诺,沈阳人将满怀信心备战全运 会。展望未来,在全运背景下的沈阳,将是“风气日开,智慧日出”的“开放沈阳”,是“常思将来,常 敢破格”的“少年沈阳”,更是“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的“可爱的沈阳” 对外,我们要继续向国人回答本届全运会为什么花落沈阳!对内,我们要持续让780万市民感受到承 办全运的幸福感,责任重大,时不我待,我们要化全运机遇为沈阳机遇,全运时间为沈阳时间,全运舞台 为沈阳舞台,开启沈阳城的历史新篇章。 材料三 (1)请根据材料二的内容补全对联。(1分) 上联:激豪气健体魄攀登体育高峰 下联 中2013 (2)观察材料三,写出本届全运会会徽的含义。(3分)

2 6.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12 分) (1) ,鬓微霜,又何妨。 (2) ,浅草才能没马蹄。 (3)衔远山,吞长江, ,横无际涯。 (4) ,归雁入胡天。 (5)不应有恨, 。 (6)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 ,不求闻达于诸侯。 (7) ,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8)俱往矣, ,还看今朝。 ( 9 )“ 诗 仙 ” 李 白 在 《 行 路 难 ( 其 一 )》 中 表 现 自 己 积 极 进 取 的 句 子 是: , 。 (10)《论语》十则中,孔子认为要对人宽容,推己及人的句子是: , 。 7.赏析《破阵子》回答问题。(3 分) 破阵子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这首词抒写了词人怎样的情感?(1 分) (2)对《破阵子》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 A.“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意思是:给陈同甫作一首雄壮的词,寄给他。 B.“沙场秋点兵”渲染战争浓烈气氛,“秋”字给场面增添肃杀之气。 C.“天下事”是收复中原统一天下的大业之意。 D.“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既写了战争的惊险场面,又表达了词人希望自己驰骋沙场的愿望。 8.综合探究。(4 分)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材料二:这是属于沈阳的时间——2013 年,全运会第一次在东北城市举办,第一次走进沈阳这个“共 和国长子”的家园,沈阳将第一次借助全运舞台展示自己的每一个完美细节和壮美家园的形象。 一部全运发展史,以最具实力与活力的城市逐一亮相为篇章。全运会与主办城市相互成就,全运会因 主办城市的全心演绎而镌刻精彩,主办城市因全运会的登场上演而羽化蝶变。 十二运对主办城市的遴选,考察的是城市的硬件软件,却也着眼于一个城市求新求变的渴望,突破自 我的雄心,践诺负责的执著,这些严格得近乎苛刻的筛选标准,当初成为沈阳市脱颖而出的原因,如今正 转化为沈阳兑现承诺的担当。言出如山,敬事而行。带着办好全运会的承诺,沈阳人将满怀信心备战全运 会。展望未来,在全运背景下的沈阳,将是“风气日开,智慧日出”的“开放沈阳”,是“常思将来,常 敢破格”的“少年沈阳”,更是“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的“可爱的沈阳”。 对外,我们要继续向国人回答本届全运会为什么花落沈阳!对内,我们要持续让 780 万市民感受到承 办全运的幸福感,责任重大,时不我待,我们要化全运机遇为沈阳机遇,全运时间为沈阳时间,全运舞台 为沈阳舞台,开启沈阳城的历史新篇章。 材料三: (1)请根据材料二的内容补全对联。(1 分) 上联:激豪气健体魄攀登体育高峰 下联: (2)观察材料三,写出本届全运会会徽的含义。(3 分)

、阅读理解(60分)(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9-13题。(17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 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 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 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 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 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孟子曰:“规矩,方圆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 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①其民者也。孔子曰:‘道二: 仁与不仁而已矣。”暴②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③。名之曰幽厉④’,虽孝子慈孙,百世 不能改也。《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此之谓也。 (选自《孟子离娄上》) 【注释】①贼:残害。②暴:暴虐。③削:被削弱。④幽厉:周代昏乱之君幽王与厉王的并称。 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1)由是则生 (2)此之谓失其本心 (3)欲为君 1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规矩,方圆之至也 欣然规往(《桃花源记》) B.虽孝子慈孙 虽执鞭之士(《论语》) C.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D.人伦之至也 吾妻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1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②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 12.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三处)(3分) 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 13.请用【乙】文原文分别回答如何“尽君道”、“尽臣道”?(4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然后回答1420题。(23分) 羞涩的两元钱 ①夏天,傍晚的街头,热气理直气壮的肆虐着,如白天一样逼人 ②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妇人,瘦弱的身子,静静地蜷缩在一棵柳树下,一头乱蓬蓬的白发散乱在脸上, 看不清楚她的面容,成群的蚊蝇嗡嗡嘤嘤地围着她上下飞舞鸣唱。一位老大爷在她身边摩挲着,拿出 件大概是被汘水浸透的上衣,蹒跚着到路中央的绿化带上晾晒。一辆被棚子遮盖得严严实实的架子车, 停在街边路口,那就是他们可以移动的“家 ③又是一对漂泊流浪的老人。是天灾,还是人祸?让风烛残年的他们还背井离乡、风餐露宿、浪迹 天涯,何处是归程 ④妈妈,我想给他个钱,好么?”宝宝摇着我的胳膊,仰起小脸,瞪着明亮的眼睛征求着我的意见。 ⑤“好啊,”只是我们出来散步,没有带什么钱,也就两个硬币,以备在孩子口渴时买冰淇淋的 ⑥那样你就吃不成冰淇淋了

3 二、阅读理解(60 分)(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9-13 题。(17 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 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 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 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 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 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孟子曰:“规矩,方圆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 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①其民者也。孔子曰:‘道二: 仁与不仁而已矣。’暴②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③。名之曰‘幽厉④’,虽孝子慈孙,百世 不能改也。《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此之谓也。” (选自《孟子 离娄上》) 【注释】①贼:残害。②暴:暴虐。③削:被削弱。④幽厉:周代昏乱之君幽王与厉王的并称。 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 分) (1)由是..则生 (2)此之谓失其本心.. (3)欲为.君 1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3 分) A.规.矩,方圆之至也 欣然规.往(《桃花源记》) B.虽.孝子慈孙 虽.执鞭之士(《论语》) C.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D.人伦之.至也 吾妻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1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①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②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 12.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三处)(3 分) 欲 为 君 尽 君 道 欲 为 臣 尽 臣 道 13.请用【乙】文原文分别回答如何“尽君道”、“尽臣道”?(4 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然后回答 14-20 题。(23 分) 羞涩的两元钱 ①夏天,傍晚的街头,热气理直气壮的肆虐着,如白天一样逼人。 ②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妇人,瘦弱的身子,静静地蜷缩在一棵柳树下,一头乱蓬蓬的白发散乱在脸上, 看不清楚她的面容,成群的蚊蝇嗡嗡嘤嘤地围着她上下飞舞鸣唱。一位老大爷在她身边摩挲着,拿出一 件大概是被汗水浸透的上衣,蹒跚着到路中央的绿化带上晾晒。一辆被棚子遮盖得严严实实的架子车, 停在街边路口,那就是他们可以移动的“家”。 ③又是一对漂泊流浪的老人。是天灾,还是人祸?让风烛残年的他们还背井离乡、风餐露宿、浪迹 天涯,何处是归程? ④“妈妈,我想给他个钱,好么?”宝宝摇着我的胳膊,仰起小脸,瞪着明亮的眼睛征求着我的意见。 ⑤“好啊,”只是我们出来散步,没有带什么钱,也就两个硬币,以备在孩子口渴时买冰淇淋的。 ⑥“那样你就吃不成冰淇淋了

⑦我不吃了,我一会儿回家喝荼,说不定老爷爷和老奶奶还在挨饿呢。”女儿又在适时地发挥着她“换 位思考”的想象。我赞赏地抚摸着她光滑的头发,“那好吧,你去给老爷爷拿去吧。” ⑧兴致勃勃的她刚跨出去两步,却又折回来了。 ⑨妈妈,我—”宝宝羞怯怯地靠向我,“人家会笑话我的,你和我一起去吧 10我抬眼看去,路上行人来来往往地从老人和他的车旁匆匆经过,也有人漫不经心地瞟上一眼,但 没有人在他们身边停留 我理解了孩子的担心,因为我有着和她一样的尴尬感觉。一种说不清的原因让我没有勇气和她 起去。这是怎样一种不正常的心理啊,真心地想给人以关注,怎么还这样羞涩呢?让我更不安的是幼小 纯真的孩子,她怎么也有了这样的心态,这会阻止她在今后成长过程里,对他人同情心的释放的。一个 没有怜悯心的孩子,绝对不是我所期望的健康成长的孩子啊!所以我怕她此刻看出我的怯懦后也这样畏 缩不前,我违心但又是发自肺腑地鼓励她:“宝宝,你是在关心人做好事啊,管别人干么?只要你认为是 对的,就去做吧。”她听话地点点头去了,但是她走得很慢,还转着脑袋四下里张望着,脸上表情稍显局 促,好像她在伺机做贼似的,我知道她还心存担忧 12我很自然地想起了我和她一样大的时候,从没有这样的顾忌,那时正是人人争着“学雷锋”做好事 的时代,作文本里经常出现“好人好事如雨后春笋一样,层出不穷”的句子,极其准确地概述了那时的社 会风貌。的确,人人以做好事为荣,以少做和不做为耻,以至于我总感觉好事都被人们做完了,我始终 找不到好好表现自己的机会了。有段时间我正在看《刘文学》这本书,小英雄刘文学在海椒地里勇斗 地主王云学的故事,使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于是我迅速给自己确定了目标,机敏的眼睛瞄上了村子 里的那个“地主”,悄悄地捕捉着他的动向,准备随时和他的不良行为做斗争,以便做第二个“刘文学” 可是在我跟踪了好多天后,发现他总是安分守己、从无过错,我最终失望地放弃了这个“英雄壮举”,听 老师的话,从小事做起吧,可是小事被我做成好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我挖空心思、处心积虑,最后 只好从家里偷偷地拿了二分钱作为“拾金”,乐滋滋地高举着交给了老师,在老师欣慰的目光中,和同 学们羡慕的眼神里,像宝宝眼下一样,喜气洋洋、如释重负地走回来。 13我向宝宝伸出大拇指夸奖着她,她不好意思地笑了,但更多的是舒心而满足的笑。 14“妈妈,我太高兴了,这两元钱可以给可怜的老爷爷和老奶奶买好几个烧饼呢,就是我给他的钱太 少了,等我长大会挣钱时,我会多给他钱的。”宝宝目光望着远处,无限神往地说。而此时的我在想:孩 子,但愿你长大后,还记得你今日的愿望 15不知从何时起,雷锋尴尬了,爱心羞涩了,我们的善良打盹了,其实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应该是 坦然的,与人为善,助人为乐本来是快乐的,复杂的问题可以简单化,我们也不应该让单纯的爱心复杂 化 注释①:刘文学:1959年11月18日晚,仅14岁的刘文学干活回来,发现40岁出头的地主王荣学偷 摘集体的海椒,他当即大叫示警,并冲上前去阻止。王荣学见事情败露,拿出一块钱想收买刘文学,被 刘文学严斥。随后的搏斗中,刘文学终因年幼力薄被害 14.阅读选文第1——13段,完成下面表格。(4分) 事件发展过程看见流浪老人走出两步又回来鼓励孩子去孩子给完钱 女儿内心变化十A B D 15.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3分) 16.选文第(11)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7.选文第(11)段两个加点词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4 ⑦“我不吃了,我一会儿回家喝茶,说不定老爷爷和老奶奶还在挨饿呢。”女儿又在适时地发挥着她“换 位思考”的想象。我赞赏地抚摸着她光滑的头发,“那好吧,你去给老爷爷拿去吧。” ⑧兴致勃勃的她刚跨出去两步,却又折回来了。 ⑨“妈妈,我——”宝宝羞怯怯地靠向我,“人家会笑话我的,你和我一起去吧。” 10 我抬眼看去,路上行人来来往往地从老人和他的车旁匆匆经过,也有人漫不经心地瞟上一眼,但 没有人在他们身边停留。 11 我理解了孩子的担心,因为我有着和她一样的尴尬感觉。一种说不清的原因让我没有勇气和她一 起去。这是怎样一种不正常的心理啊,真心地想给人以关注,怎么还这样羞涩呢?让我更不安的是幼小 纯真的孩子,她怎么也有了这样的心态,这会阻止她在今后成长过程里,对他人同情心的释放的。一个 没有怜悯心的孩子,绝对不是我所期望的健康成长的孩子啊!所以我怕她此刻看出我的怯懦后也这样畏 缩不前,我违心..但又是发自肺腑 ....地鼓励她:“宝宝,你是在关心人做好事啊,管别人干么?只要你认为是 对的,就去做吧。”她听话地点点头去了,但是她走得很慢,还转着脑袋四下里张望着,脸上表情稍显局 促,好像她在伺机做贼似的,我知道她还心存担忧。 12 我很自然地想起了我和她一样大的时候,从没有这样的顾忌,那时正是人人争着“学雷锋”做好事 的时代,作文本里经常出现“好人好事如雨后春笋一样,层出不穷”的句子,极其准确地概述了那时的社 会风貌。的确,人人以做好事为荣,以少做和不做为耻,以至于我总感觉好事都被人们做完了,我始终 找不到好好表现自己的机会了。有段时间我正在看《刘文学》①这本书,小英雄刘文学在海椒地里勇斗 地主王云学的故事,使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于是我迅速给自己确定了目标,机敏的眼睛瞄上了村子 里的那个“地主”,悄悄地捕捉着他的动向,准备随时和他的不良行为做斗争,以便做第二个“刘文学”, 可是在我跟踪了好多天后,发现他总是安分守己、从无过错,我最终失望地放弃了这个“英雄壮举”,听 老师的话,从小事做起吧,可是小事被我做成好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我挖空心思、处心积虑,最后 只好从家里偷偷地拿了二分钱作为“拾金”,乐滋滋地高举着交给了老师,在老师欣慰的目光中,和同 学们羡慕的眼神里,像宝宝眼下一样,喜气洋洋、如释重负地走回来。 13 我向宝宝伸出大拇指夸奖着她,她不好意思地笑了,但更多的是舒心而满足的笑。 14“妈妈,我太高兴了,这两元钱可以给可怜的老爷爷和老奶奶买好几个烧饼呢,就是我给他的钱太 少了,等我长大会挣钱时,我会多给他钱的。”宝宝目光望着远处,无限神往地说。而此时的我在想:孩 子,但愿你长大后,还记得你今日的愿望。 15 不知从何时起,雷锋尴尬了,爱心羞涩了,我们的善良打盹了,其实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应该是 坦然的,与人为善,助人为乐本来是快乐的,复杂的问题可以简单化,我们也不应该让单纯的爱心复杂 化。 注释①:刘文学: 1959 年 11 月 18 日晚,仅 14 岁的刘文学干活回来,发现 40 岁出头的地主王荣学偷 摘集体的海椒,他当即大叫示警,并冲上前去阻止。王荣学见事情败露,拿出一块钱想收买刘文学,被 刘文学严斥。随后的搏斗中,刘文学终因年幼力薄被害。 14.阅读选文第 1——13 段,完成下面表格。(4 分) 事件发展过程 看见流浪老人 走出两步又回来 鼓励孩子去 孩子给完钱 女儿内心变化 A B C D 15.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3 分) 16.选文第(11)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 分) 17.选文第(11)段两个加点词是否矛盾?为什么?(4 分)

我违心但又是发自肺腑地鼓励她。 18.选文第(12)段在记叙顺序的安排上有何特点?有何作用?(3分) 19.本文题目《羞涩的两元钱》如何理解?(2分) 20.文中作者感到:“小事被我做成好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你是否也有同感?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 谈一谈。(3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然后回答21-26题。(20分) 学会转身 董建昌 ①个木匠丢了一块手表,几个热心的邻居一起帮他找,他们将地上的刨花、工具箱,以及木匠身上 的每一个口袋都翻烂了也没有找到,结果却让一个孩子找到了。木匠很惊讶,问那孩子是怎么找到的。孩 子说,很简单啊!你知道,手表是有声音的,我只是在你们都安静下来的时候坐到刨花旁听,然后沿着声 音的方向走过去,就找到了。 ②事实上,在遇到困难时只要稍稍转个身,我们看到的就会是一个崭新的天空,就像丢失在刨花里的 那块表,大人们翻烂了刨花,找遍了工具箱,甚至木匠的口袋,都没能找到,而那个孩子只是换了一个寻 找的角度,即凭借手表指针“嘀嗒、嘀嗒”的走动声就轻易地找到了。 ③换个角度看问题,往往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卡耐基说:“一个人要想让自己的生活愉快、自 在,在事业上取得重大的成就,学会变通是很重要的。”一次,爱迪生让助手帮助自己测量一下一个梨形 灯泡的容积。助手接过后,立即开始了工作,他一会儿拿游标卡尺测量,一会儿在稿纸上计算,后来甚至 还动用了一些复杂的数学公式。可几个小时过去了,他忙得满头大汗,还是没有算出结果。就在助手搬出 大学里学过的知识,准备再一次计算灯泡的容积时,爱迪生进来了。爱迪生看到助手面前摆满了各种工具 书和身旁的那一堆稿纸,立刻就明白了怎么回事。于是,他拿起灯泡,朝里面倒满水,递给助手说:“你 去把灯泡里的水倒进量杯里,就会得出我们所需要的答案。”这时,忙得满头大汗的助手才恍然大悟:自 己想的太复杂了。看来,学会变通,普于让自己的思维转身是很重要的。 ④是的,我们很多人就像爱迪生的助手一样,做事不知道变通,结果是花费了很多力气,到头来却 事无成。遇到看似难解的问题,学会换一种思维,从不同角度看,这样,“无法解决”的问题就变得简单 化了,而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意。 ⑤1916年,美国犹他州的小镇准备修建一座银行。镇长买好了地,备好了建筑图纸,可最后在砖头 上出现了问题。因为,从盐湖城用火车运砖过来,每磅要2.5美元。这个价格远远超出了镇里的预算。后 来,大家又想了许多种货运方式,甚至包括空运都不行。就在人们束手无策的时候,不知谁说了句,邮寄 砖啊!结果是,包襄每磅邮费是1.05美元,比火车便宜了一半多 ⑥这样,小镇的居民很骄傲地拥有了他们的第一家银行。更为有趣的是,这个故事后来还被西点军校 作为案例选入了教材,用来诠释一条校训:要保持“头脑简单”,敢于去干所谓“办不到”的事情。 ⑦通过邮局邮寄货物,这无疑是最常见的运输方式,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常见、简单而又便捷的方式 很多人就是想不到。为什么呢?他们就是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了。把最复杂的变成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 (达芬奇语)。细想,我们生活中我们缺少的,不正是达芬奇说的这种将问题简单化的思维嘛 ⑧同一件事,如果依照同样的习惯思维去运作,肯定不会有新的改变。但若能改变一下固有的思维方 式,转个身,用不同的方法去开拓,自然会结出不同的硕果。学会转身,学会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从而把 看似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你就会发现人生其实好简单,成功其实离你也并不远。 2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2.阅读选文第3段,理清论证思路,补全表格。(4分)

5 我违心..但又是发自肺腑 ....地鼓励她。 18.选文第(12)段在记叙顺序的安排上有何特点?有何作用?(3 分) 19. 本文题目《羞涩的两元钱》如何理解?(2 分) 20.文中作者感到:“小事被我做成好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你是否也有同感?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 谈一谈。(3 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然后回答 21-26 题。(20 分) 学会转身 董建昌 ①一个木匠丢了一块手表,几个热心的邻居一起帮他找,他们将地上的刨花、工具箱,以及木匠身上 的每一个口袋都翻烂了也没有找到,结果却让一个孩子找到了。木匠很惊讶,问那孩子是怎么找到的。孩 子说,很简单啊!你知道,手表是有声音的,我只是在你们都安静下来的时候坐到刨花旁听,然后沿着声 音的方向走过去,就找到了。 ②事实上,在遇到困难时只要稍稍转个身,我们看到的就会是一个崭新的天空,就像丢失在刨花里的 那块表,大人们翻烂了刨花,找遍了工具箱,甚至木匠的口袋,都没能找到,而那个孩子只是换了一个寻 找的角度,即凭借手表指针“嘀嗒、嘀嗒”的走动声就轻易地找到了。 ③换个角度看问题,往往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卡耐基说:“一个人要想让自己的生活愉快、自 在,在事业上取得重大的成就,学会变通是很重要的。”一次,爱迪生让助手帮助自己测量一下一个梨形 灯泡的容积。助手接过后,立即开始了工作,他一会儿拿游标卡尺测量,一会儿在稿纸上计算,后来甚至 还动用了一些复杂的数学公式。可几个小时过去了,他忙得满头大汗,还是没有算出结果。就在助手搬出 大学里学过的知识,准备再一次计算灯泡的容积时,爱迪生进来了。爱迪生看到助手面前摆满了各种工具 书和身旁的那一堆稿纸,立刻就明白了怎么回事。于是,他拿起灯泡,朝里面倒满水,递给助手说:“你 去把灯泡里的水倒进量杯里,就会得出我们所需要的答案。”这时,忙得满头大汗的助手才恍然大悟:自 己想的太复杂了。看来,学会变通,善于让自己的思维转身是很重要的。 ④是的,我们很多人就像爱迪生的助手一样,做事不知道变通,结果是花费了很多力气,到头来却一 事无成。遇到看似难解的问题,学会换一种思维,从不同角度看,这样,“无法解决”的问题就变得简单 化了,而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⑤1916 年,美国犹他州的小镇准备修建一座银行。镇长买好了地,备好了建筑图纸,可最后在砖头 上出现了问题。因为,从盐湖城用火车运砖过来,每磅要 2.5 美元。这个价格远远超出了镇里的预算。后 来,大家又想了许多种货运方式,甚至包括空运都不行。就在人们束手无策的时候,不知谁说了句,邮寄 砖啊!结果是,包裹每磅邮费是 1.05 美元,比火车便宜了一半多。 ⑥这样,小镇的居民很骄傲地拥有了他们的第一家银行。更为有趣的是,这个故事 ....后来还被西点军校 作为案例选入了教材,用来诠释一条校训:要保持“头脑简单”,敢于去干所谓“办不到”的事情。 ⑦通过邮局邮寄货物,这无疑是最常见的运输方式,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常见、简单而又便捷的方式, 很多人就是想不到。为什么呢?他们就是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了。把最复杂的变成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 (达芬奇语)。细想,我们生活中我们缺少的,不正是达芬奇说的这种将问题简单化的思维嘛。 ⑧同一件事,如果依照同样的习惯思维去运作,肯定不会有新的改变。但若能改变一下固有的思维方 式,转个身,用不同的方法去开拓,自然会结出不同的硕果。学会转身,学会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从而把 看似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你就会发现人生其实好简单,成功其实离你也并不远。 2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 分) 22.阅读选文第 3 段,理清论证思路,补全表格。(4 分)

匚提出观点 论证方法:道理论证 分析论述举出爱迪生指导助手测量灯泡容积的 事例 论证方法:C 得出结论 2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6段“这个故事”的内容。(3分) 4.下列各项中对选文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那个孩子找到手表是因为他换了一个寻找的角度 B.爱迪生的助手在测量灯泡容积时,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C西点军校的校训告诉我们只要保持头脑简单就会把任何事情做好。 D.人们常常想不到用简单、便捷的方式解决问题,是因为不懂得坚持。 25.选文第1段和第8段分别有什么什么作用?(4分) 26、下面有关宋濂的事例能否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为什么?(3分) 事例:明代宋濂幼时家贫,努力克服困难,刻苦求学,终于成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之 三、写作(60分) 27.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站在青春的门槛,回忆过往的时光,抚慰此刻的心绪,我们可以听到来自自己心灵的真望的声音。那 是青春的我们关于青春的记忆。 请以“记录青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字; ③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④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正上课时,讲师突然拿起一杯水:“各位认为这杯水有多重?”有人说200克,也有人说300克 是的,它只有200克。那么,你们可以将这杯水端在手中多久?”讲师又问 很多人都笑了:200克而已,拿多久又会怎么样! 讲师没有笑,他接着说:“拿1分钟,各位一定觉得没问题;拿1小时,可能觉得手酸;拿1天呢?1 个星期呢?那可能得叫救护车了。”大家又笑了,不过这回是赞同的笑 讲师继续说道:“在准确无误的同样重量下,随着我所拿时间的延长,它的重量也在发生变化。其实 这杯水很轻,但你拿得越久,就觉得越沉重。这就像把压力放在身上,不管压力是不是很重,时间长了都 会觉得越来越无法承担。我们要做的是放下这杯水,休息一会儿后再拿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拿得更久。 所以,我们所承担的压力,也应该在适当的时候放下,好好地休息一下,然后再重新拿起来,如此才能承 担更久。” 说完,教室里一片掌声。 压力谁都会有,我们该如何面对呢?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也许最好的办法是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或 者,就像拿这杯水一样,适时地放一放,别让它越积越重。 要求:①请根据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其余同上

6 提出观点 A 分析论述 B 论证方法:道理论证 举出爱迪生指导助手测量灯泡容积的 事例 论证方法:C 得出结论 D 2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 6 段“这个故事”的内容。(3 分) 24.下列各项中对选文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那个孩子找到手表是因为他换了一个寻找的角度。 B.爱迪生的助手在测量灯泡容积时,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C.西点军校的校训告诉我们只要保持头脑简单就会把任何事情做好。 D.人们常常想不到用简单、便捷的方式解决问题,是因为不懂得坚持。 25.选文第 1 段和第 8 段分别有什么什么作用?(4 分) 26、下面有关宋濂的事例能否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为什么?(3 分) 事例:明代宋濂幼时家贫,努力克服困难,刻苦求学,终于成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 三、写作(60 分) 27.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 ....作文。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站在青春的门槛,回忆过往的时光,抚慰此刻的心绪,我们可以听到来自自己心灵的真挚的声音。那 是青春的我们关于青春的记忆。 请以“记录青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 600~800 字; ③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④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正上课时,讲师突然拿起一杯水:“各位认为这杯水有多重?”有人说 200 克,也有人说 300 克。 “是的,它只有 200 克。那么,你们可以将这杯水端在手中多久?”讲师又问。 很多人都笑了:200 克而已,拿多久又会怎么样! 讲师没有笑,他接着说:“拿 1 分钟,各位一定觉得没问题;拿 1 小时,可能觉得手酸;拿 1 天呢?1 个星期呢?那可能得叫救护车了。”大家又笑了,不过这回是赞同的笑。 讲师继续说道:“在准确无误的同样重量下,随着我所拿时间的延长,它的重量也在发生变化。其实 这杯水很轻,但你拿得越久,就觉得越沉重。这就像把压力放在身上,不管压力是不是很重,时间长了都 会觉得越来越无法承担。我们要做的是放下这杯水,休息一会儿后再拿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拿得更久。 所以,我们所承担的压力,也应该在适当的时候放下,好好地休息一下,然后再重新拿起来,如此才能承 担更久。” 说完,教室里一片掌声。 压力谁都会有,我们该如何面对呢?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也许最好的办法是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或 者,就像拿这杯水一样,适时地放一放,别让它越积越重。 要求:①请根据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其余同上

答案1.C 2.C 5.(1)保尔 (2)A 6.略 7.(1)热切希望恢复河山的壮志豪情,壮志未酬的忧愤 (2)D 8.(1)例如:办全运展形象开启沈阳新篇章 (2)图案以“龙腾盛世,扬帆体坛”为题材:以凤凰涅磐(凤凰既太阳鸟,沈阳市标志性建筑)体现主办城 市开拓进取精神:以变体行书“辽”字体现地域特征:以“红五星一角”体现祖国形象:以“跑道”体现体育内 涵;以“12”字符体现“十二届全运会”理念:以龙飞凤舞的表现手法,体现赛场上运动健儿英姿;以海水喻 示“辽河流域,永远安宁”文化内涵,再次体现全运会主办地辽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地域特色。 二、阅读理解(60分) (一)(17分) 9、(1)由于这个原因(2)天性、天良(3)做 1l、(1)盛气凌人喊叫着施舍给他,路上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2)暴虐百姓太厉害,本身就会被杀,国家 会被灭亡;不太厉害,本身也会危险,国力会被削弱 12、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 13、(1)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2)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 【参考译文】 孟子说:“圆规和曲尺是方圆的标准,圣人是做人的标准。作为君主,就要尽君主之道:作为臣子 就要尽臣子之道。两种只要都取法尧和舜便行了。不用舜服事尧的态度和方法来服事君主,便是对他君主 的不恭敬:不用尧治理百姓的态度和方法来治理百姓,便是对百姓的残害。孔子说:‘治理国家的方法有两 种,行仁政和不行仁政罢了。'暴虐百姓太厉害,本身就会被杀,国家会被灭亡:不太厉害,本身也会危险 国力会被削弱,死了的谥号叫做幽,叫做历,纵使他有孝子顺孙,经历一百代也是更改不了的。诗经说 过:殷商有一面离它不远的镜子,就是前一代的夏朝。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二)(23分) 14.A想给老人钱B怕人家笑话C仍心存担忧D舒心而满足的微笑(4分) 15、交代天气炎热的特点,渲染压抑气氛,烘托老夫妇生活的艰难,为下文表现孩子放弃吃雪糕、乐于助 人的精神做铺垫。(3分) 16、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孩子做好事时那种小心翼翼、犹犹豫豫的心理,表现了人与人 之间关爱缺失,所以付出关爱会感到羞涩的主题。(4分) 17、“违心”是由于自己明知关心人是做好事,无须关注管别人怎么看,但自己却也怯懦于做好事;“发自 肺腑”是由于真心希望孩子有同情心、怜悯心,期望孩子健康的成长。(4分) 18、插叙,交代我儿时大大方方、毫无顾忌的做好事的经历,与上文孩子做好事时的羞涩形成对比,突出 主题。(3分) 19.女儿不好意思的给两位老人钱,也指人与人之间因为缺少彼此关爱,而一旦有关爱却感到羞涩的现象 (2分) 20、略。(3分) (三)(20分) (三)(20分) 1.在遇到困难时学会转身,换个角度看问题,问题往往就迎刃而解。22.A:换个角度看问题,往 往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B、引用卡耐基的话C:举例论证D:善于让自己的思维转身是很重要的23

7 答案 1.C 2.C 3.D 4.D 5.(1)保尔 (2)A 6.略 7.(1)热切希望恢复河山的壮志豪情,壮志未酬的忧愤。 (2)D 8.(1)例如:办全运展形象开启沈阳新篇章 (2)图案以“龙腾盛世,扬帆体坛”为题材;以凤凰涅磐(凤凰既太阳鸟,沈阳市标志性建筑)体现主办城 市开拓进取精神;以变体行书“辽”字体现地域特征;以“红五星一角”体现祖国形象;以“跑道”体现体育内 涵;以“12”字符体现“十二届全运会”理念;以龙飞凤舞的表现手法,体现赛场上运动健儿英姿;以海水喻 示“辽河流域,永远安宁”文化内涵,再次体现全运会主办地辽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地域特色。 二、阅读理解(60 分) (一)(17 分) 9、(1)由于这个原因(2)天性、天良(3)做 10、B 11、(1)盛气凌人喊叫着施舍给他,路上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2)暴虐百姓太厉害,本身就会被杀,国家 会被灭亡;不太厉害,本身也会危险,国力会被削弱 12、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 13、(1)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2)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 【参考译文】 孟子说:“圆规和曲尺是方圆的标准,圣人是做人的标准。作为君主,就要尽君主之道;作为臣子, 就要尽臣子之道。两种只要都取法尧和舜便行了。不用舜服事尧的态度和方法来服事君主,便是对他君主 的不恭敬;不用尧治理百姓的态度和方法来治理百姓,便是对百姓的残害。孔子说:‘治理国家的方法有两 种,行仁政和不行仁政罢了。’暴虐百姓太厉害,本身就会被杀,国家会被灭亡;不太厉害,本身也会危险, 国力会被削弱,死了的谥号叫做‘幽’,叫做‘厉’,纵使他有孝子顺孙,经历一百代也是更改不了的。诗经说 过:‘殷商有一面离它不远的镜子,就是前一代的夏朝。’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二)(23 分) 14.A 想给老人钱 B 怕人家笑话 C 仍心存担忧 D 舒心而满足的微笑( 4 分) 15、交代天气炎热的特点,渲染压抑气氛,烘托老夫妇生活的艰难,为下文表现孩子放弃吃雪糕、乐于助 人的精神做铺垫。( 3 分) 16、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孩子做好事时那种小心翼翼、犹犹豫豫的心理,表现了人与人 之间关爱缺失,所以付出关爱会感到羞涩的主题。( 4 分) 17、“违心”是由于自己明知关心人是做好事,无须关注管别人怎么看,但自己却也怯懦于做好事;“发自 肺腑”是由于真心希望孩子有同情心、怜悯心,期望孩子健康的成长。( 4 分) 18、插叙,交代我儿时大大方方、毫无顾忌的做好事的经历,与上文孩子做好事时的羞涩形成对比,突出 主题。( 3 分) 19. 女儿不好意思的给两位老人钱,也指人与人之间因为缺少彼此关爱,而一旦有关爱却感到羞涩的现象。 ( 2 分) 20、略。( 3 分) (三)(20 分) (三)(20 分) 21.在遇到困难时学会转身,换个角度看问题,问题往往就迎刃而解。 22.A:换个角度看问题,往 往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B、引用卡耐基的话 C:举例论证 D:善于让自己的思维转身是很重要的 23

美国某一小镇的一个人想出用邮寄砖代替火车运砖的办法,使小镇拥有第一家银行。24.A25.第1段: 引出文章中心论点,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第8段:总结全文,深化(强调)中心论点。26、不能,本文阐 述的观点是遇到困难时要换个角度看问题,而所给事例侧重表现勤奋刻苦,所以不能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 、写作(60分)略。 2011年沈阳市和平区一模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卷面的文字书写要求规范、工整、清楚,标点正确

8 美国某一小镇的一个人想出用邮寄砖代替火车运砖的办法,使小镇拥有第一家银行。 24.A 25.第 1 段: 引出文章中心论点,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第 8 段:总结全文,深化(强调)中心论点。 26、不能,本文阐 述的观点是遇到困难时要换个角度看问题,而所给事例侧重表现勤奋刻苦,所以不能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 三、写作(60 分)略。 2011 年沈阳市和平区一模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试卷满分 150 分;卷面的文字书写要求规范、工整、清楚,标点正确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