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炼思想-学习写得有文采》导学案_神木中学352高效课堂高二语文必修5导学案

神木中学352高效课堂高二语文必修5导学案 课题:《锤炼思想学习写得有文采》 主备人:高海燕班级:姓名:组别: 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识思想与语言密不可分、互为依存的关系。 2.在遺词造句、修辞、意蕴等方面培养讲究文采的习惯。 预习案 课前阅读《锤炼思想学习写得有文采》一文,理解有文采的文章体现出的特 2.搜集写作素材。搜集思想深刻、文采飞扬的文章 3、常见的修辞手法的作用及其效果 ①比喻: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 印象:用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②比拟: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 ③借代: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 ④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⑤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 力强。 ⑥排比:可增强语言的气势。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 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神木中学 352 高效课堂高二语文必修 5 导学案 课题:《锤炼思想 学习写得有文采》 主备人:高海燕 班级: 姓名: 组别: 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识思想与语言密不可分、互为依存的关系。 2.在遣词造句、修辞、意蕴等方面培养讲究文采的习惯。 预习案 1.课前阅读《锤炼思想 学习写得有文采》一文,理解有文采的文章体现出的特 点。 2.搜集写作素材。搜集思想深刻、文采飞扬的文章。 3、常见的修辞手法的作用及其效果。 ①比喻: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 印象;用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②比拟: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 ③借代: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 ④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⑤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 力强。 ⑥排比:可增强语言的气势。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 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⑦设问:总的作用是引起读者思考。用在标题上,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 更好地体现文章的中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 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⑧反问:语气强烈,突出和强化论点 4、如何做到文章富有文采? 探究案 、比较下面两组语段,说说它们在表达上的差异。 第 ①你们青年人很有希望,你们要提高思想觉悟和科学水平,把老一代人没完成的 事业接着干下去,一定能超过他们 ②你们是初升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革命加科学将使你们如虎添翼,把 老一代革命家和科学家点燃的火炬接下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第二组 ①革命的高潮将要迅速到来。 ②革命的高潮将要迅速到来!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 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望着东方已经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红日,它是躁 动于母腹中快要成熟的一个婴儿
⑦设问:总的作用是引起读者思考。用在标题上,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 更好地体现文章的中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 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⑧反问:语气强烈,突出和强化论点。 4、如何做到文章富有文采? 探究案 一、比较下面两组语段,说说它们在表达上的差异。 第一组: ①你们青年人很有希望,你们要提高思想觉悟和科学水平,把老一代人没完成的 事业接着干下去,一定能超过他们。 ②你们是初升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革命加科学将使你们如虎添翼,把 老一代革命家和科学家点燃的火炬接下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第二组 ①革命的高潮将要迅速到来。 ②革命的高潮将要迅速到来!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 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望着东方已经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红日,它是躁 动于母腹中快要成熟的一个婴儿

学习检测 1.分析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作用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涇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2.做出选择并说明理由 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 A、怎么了,你?B、你怎么了? 3、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 一天清晨,太阳花开了,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上边,闪出三朵小花,一朵红,一朵 黄,一朵淡紫色,乍开的花,很艳丽,很夺且。(将画横线的句子换成两个贴切、 生动、形象的比喻句) 4.仿照下面句式,在横线上再续写两个句子
二、学习检测 1.分析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作用: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2.做出选择并说明理由 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A、怎么了,你?B、你怎么了? 3、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 一天清晨,太阳花开了,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上边,闪出三朵小花,一朵红,一朵 黄,一朵淡紫色,乍开的花,很艳丽,很夺目。(将画横线的句子换成两个贴切、 生动、形象的比喻句) 4.仿照下面句式,在横线上再续写两个句子

你是严冬里的炭火, 你是湍流中的踏脚石, ,你是看不见的空气,你是捉不到的阳光,你是酷暑里的浓荫,你是雾海里 的航标灯。啊,友情,你在哪里? 5、以“目标”或“信念”为话题,写一段话,要求用比喻或排比的修辞方法 答案: 知识梳理 1.(1)词语生动①使用形象性词语②使用音乐性的词语:(2)句式灵活;(3) 善用修辞;(4)富有意蕴 问题探究 第一组①没有丝毫文采,只有枯燥乏味的说教,很难产生教育人的作用。②用词 准确,语言简练,连用了比喻、借代、引用等几种修辞手法,形象有力地表达了 对年青一代殷切的期望
你是严冬里的炭火, __________ ____,你是湍流中的踏脚石,_____________ _ _,你是看不见的空气,你是捉不到的阳光,你是酷暑里的浓荫,你是雾海里 的航标灯。啊,友情,你在哪里? 5、 以“目标”或“信念”为话题,写一段话,要求用比喻或排比的修辞方法 答案: 一、知识梳理 1.(1)词语生动 ①使用形象性词语 ②使用音乐性的词语;(2)句式灵活;(3) 善用修辞;(4)富有意蕴 二、问题探究 第一组①没有丝毫文采,只有枯燥乏味的说教,很难产生教育人的作用。②用词 准确,语言简练,连用了比喻、借代、引用等几种修辞手法,形象有力地表达了 对年青一代殷切的期望

第二组①句未使用任何修辞手法,虽然也简洁、明白,但缺少文采,索然寡味, 没有感染力。而②句把即将迅速到来的革命高潮比作看到了桅尖的航船,比作光 芒四射、喷薄欲出的红日,比作快要成熟的婴儿。生动、形象、贴切,字里行间 洋溢着作者无法抑制的激动、喜悦之情,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学习检测 1.以流水喻月光,用动感极强的动词“泻”加以点化,将月光写活了,写出了月 辉照耀、如倾如泻的景象。描摹月光自上而下地洒落,轻柔而流动 浮—一描摹月光自下而上缓缓升起,又慢慢地泛开来,弥满荷塘。 洗笼—一化静景为动景,传神地描摹了月光匀润轻柔缥缈的朦胧美。 2.A主谓倒置,把女人对水生的关切之情表达的更加急切了 3.像彩霞一样艳丽,像宝石一样夺目 4.【解析】这道题,例句在内容上都能说明友情的重大作用,句式上都是暗喻句, 结构上都采用主谓宾结构。因此,续写的两个句子也要符合这些要求 你是沙漠里的绿洲,你是黑暗中的灯盏。你是酷暑中的浓荫,你是雾海上航标灯 5、目标如沙漠中的绿洲,滋润着跋涉者干涸的意志;目标如黑暗中的灯火,燃 亮了夜行者心中的希冀。目标是高耸入云的山,是竞帆思归的岸。 信念是夸父逐日时不停的脚步,信念是雨中航行时对岸不灭的灯塔,信念是狂风 肆虐苍鹰不停歇的身姿。拥有信念,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点亮一片心空:拥有 信念,一片小小的绿叶,可以装点整个春天;拥有信念,一叶小小的扁舟,可以 惊动一片海洋
第二组①句未使用任何修辞手法,虽然也简洁、明白,但缺少文采,索然寡味, 没有感染力。而②句把即将迅速到来的革命高潮比作看到了桅尖的航船,比作光 芒四射、喷薄欲出的红日,比作快要成熟的婴儿。生动、形象、贴切,字里行间 洋溢着作者无法抑制的激动、喜悦之情,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学习检测 1.以流水喻月光,用动感极强的动词“泻”加以点化,将月光写活了,写出了月 辉照耀、如倾如泻的景象。描摹月光自上而下地洒落,轻柔而流动。 浮——描摹月光自下而上缓缓升起,又慢慢地泛开来,弥满荷塘。 洗 笼——化静景为动景,传神地描摹了月光匀润轻柔缥缈的朦胧美。 2.A 主谓倒置,把女人对水生的关切之情表达的更加急切了。 3. 像彩霞一样艳丽, 像宝石一样夺目. 4.【解析】这道题,例句在内容上都能说明友情的重大作用,句式上都是暗喻句, 结构上都采用主谓宾结构。因此,续写的两个句子也要符合这些要求。 你是沙漠里的绿洲,你是黑暗中的灯盏。你是酷暑中的浓荫,你是雾海上航标灯。 5、目标如沙漠中的绿洲,滋润着跋涉者干涸的意志;目标如黑暗中的灯火,燃 亮了夜行者心中的希冀。目标是高耸入云的山,是竞帆思归的岸。 信念是夸父逐日时不停的脚步,信念是雨中航行时对岸不灭的灯塔,信念是狂风 肆虐苍鹰不停歇的身姿。拥有信念,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点亮一片心空;拥有 信念,一片小小的绿叶,可以装点整个春天;拥有信念,一叶小小的扁舟,可以 惊动一片海洋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铃兰花》导学案_江苏省新沂市棋盘中学高二语文《铃兰花》教案.doc
- 《铃兰花》ppt课件5_高二语文铃兰花.ppt
- 《铁肩担道义》课文全解_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9.doc
- 《钗头凤》ppt课件2_高一语文必修1_宋词鉴赏——陆游《钗头凤》ppt.ppt
- 《金版新学案》高考总复习(新课标)——高三一轮语文卷(扩展语句,压缩语段)_2011《金版》高三语文一轮测评卷:4扩展语句,压缩语段.doc
- 《郑人有且买履者》练习题_新人教版选修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71.doc
- 《遨游建筑天地间》课文全解_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9.doc
- 《送考》导学案_江苏省新沂市棋盘中学高二语文《送考》教案.doc
-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试卷练习15篇(2004-2009)_2008年南京艺术学院附属高中招生.doc
- 《迷幻陷阱——“误读”和“异读”》练习题_新人教版选修高二语文语言文字应用.doc
- 《远行希腊》课文全解_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91.doc
- 《远行希腊》ppt课件(27页)_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 远行希腊 课件(27张).ppt
- 《远行希腊》ppt课件3_粤教版高二选修《远行希腊》.ppt
- 《这个世界的音乐》检测练习题_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三自我小测:7这个世界的音乐.doc
- 《过秦论》导学案(29页)_湖南宁乡一中高一备课组.doc
- 《边城》导学案5_神木中学352高效课堂高二语文导学案.doc
- 《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课文全解_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9.doc
- 《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教案6_广东揭阳三中高二语文《扼住命运的咽喉》教案.doc
- 《谭嗣同传》课文全解_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9.doc
- 《谭嗣同传》ppt课件3_高二语文谭嗣同传.ppt
- 2016届高考小说阅读技能检测性评估_2016届高考小说阅读技能检测性评估.doc
- 2016年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浙江省杭州市2016届九年级语文招生文化模拟试题(无答案).doc
- 2016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高一学生优秀范文.docx
- 2018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上海2018春考语文卷及答案.docx
- 2018年四川省绵阳市第三次高考语文模拟试卷_2018年四川省绵阳市高考语文三模试卷.doc
- 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_2018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doc
- 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合集(精校WORD版)_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II卷).docx
- 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合集(精校WORD版)_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Ⅰ卷).docx
- 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合集(精校WORD版)_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北京卷).docx
- 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合集(精校WORD版)_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天津卷).docx
- 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合集(精校WORD版)_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江苏卷).docx
- 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合集(精校WORD版)_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浙江卷).docx
- 2019年河南省高考适应性练习语文试题(二).doc
- 2019年辽宁省沈阳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_2019年辽宁省沈阳市高中三教学质量监测.doc
- 2019年陕西省咸阳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 2019年高三第一次全国大联考语文试卷(新课标II卷).doc
- 2019年高考作文素材:典范读本_2019年高考作文典范读本.doc
- 2019年高考语文押题卷(新课标全国Ⅰ卷)_(新课标Ⅰ卷)2019年高考语文押题预测卷01.doc
- 2019年高考语文押题卷(新课标全国Ⅱ卷)_(新课标Ⅱ卷)2019年高考语文押题预测卷0.doc
- 2019年高考语文押题卷(新课标全国Ⅲ卷)_(新课标Ⅲ卷)2019年高考语文押题预测卷0.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