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理工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PLC)第8章 通信及网络

第8章通信及网络 第8章通信及网络 8.1通信及网络概述 8.2通信实现 8.3网络通信 8.4自由口通信
第8章 通信及网络 第8章 通信及网络 8.1 通信及网络概述 8.2 通信实现 8.3 网络通信 8.4 自由口通信

第8章通信及网络 81通信及网络概述 8.1,1通信方式 8.1.2网络概述 8.1.3S7-200通信及网络 回本章首页
第8章 通信及网络 8.1 通信及网络概述 8.1.1 通信方式 8.1.2 网络概述 8.1.3 S7-200通信及网络 返回本章首页

第8章通信及网络 8.1.1通信方式 1.基本通信方式 2.异步串行通信 3.通信接口
第8章 通信及网络 8.1.1 通信方式 1. 基本通信方式 2. 异步串行通信 3. 通信接口

第8章通信及网络 1.基本通信方式 (1)并行通信 (2)串行通信 (3)串行通信分类
第8章 通信及网络 1. 基本通信方式 (1)并行通信 (2)串行通信 (3)串行通信分类

第8章通信及网络 (1)并行通信 并行通信方式一般发生在可编程序控制器 的内部各元件之间、主机与扩展模块或近 距离智能模板的处理器之间。 并行传送时,一个数据的所有位同时传送, 因此,每个数据位都需要一条单独的传输 线,信息有多少二进制位组成就需要多少 条传输线,如下图8.所示
第8章 通信及网络 (1)并行通信 并行通信方式一般发生在可编程序控制器 的内部各元件之间、主机与扩展模块或近 距离智能模板的处理器之间。 并行传送时,一个数据的所有位同时传送, 因此,每个数据位都需要一条单独的传输 线,信息有多少二进制位组成就需要多少 条传输线,如下图8.1所示

第8章通信及网络 设 设 备 备 图8.1并行通信
第8章 通信及网络 设 备 1 设 备 2 图8.1 并行通信

第8章通信及网络 (2)串行通信 串行通信多用于可编程序控制器与计算机之间,多台可编 程序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传送。传送时,数据的各个不同位 分时使用同一条传输线,从低位开始一位接一位按顺序传 送,数据有多少位就需要传送多少次,如下图8.2所示。 传送数据 l01100l1 设 设 备 备 T2 T3 T4 T5 T
第8章 通信及网络 (2)串行通信 串行通信多用于可编程序控制器与计算机之间,多台可编 程序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传送。传送时,数据的各个不同位 分时使用同一条传输线,从低位开始一位接一位按顺序传 送,数据有多少位就需要传送多少次,如下图8.2所示。 设 备 1 设 备 2 传送数据 10110011 T 1 T 2 T 3 T 4 T 5 T 6 T 7 1 1 1 1 0 0 0

第8章通信及网络 (3)串行通信分类 √按时钟 串行通信按时钟可分为同步传送和异步传送两种方式 异步传送:允许传输线上的各个部件有各自的时钟,在各 部件之间进行通信时没有统一的时间标准,相邻两个字符 传送数据之间的停顿时间长短是不一样的,它是靠发送信 息时同时发出字符的开始和结束标志信号来实现的,如图 84所示。 √按方向 串行通信按信息在设备间的传送方向又为分单工、半双工 和全双工三种方式。分别如图83中的(a)、(b)和(c) 所
第8章 通信及网络 (3)串行通信分类 ✓ 按时钟 串行通信按时钟可分为同步传送和异步传送两种方式。 异步传送:允许传输线上的各个部件有各自的时钟,在各 部件之间进行通信时没有统一的时间标准,相邻两个字符 传送数据之间的停顿时间长短是不一样的,它是靠发送信 息时同时发出字符的开始和结束标志信号来实现的,如图 8.4所示。 ✓ 按方向 串行通信按信息在设备间的传送方向又为分单工、半双工 和全双工三种方式。分别如图8.3中的(a)、(b)和(c) 所示

第8章通信及网络 A B A B (b) A B 图83单工、半双工和双工
第8章 通信及网络 图8.3 单工、半双工和双工 A B A B A B (a) (b) (c)

第8章通信及网络 起始位 奇偶校验位 停止位 数据位 空闲位 0/10/10/10/ no0/011 低位 高位 字符n 字符(n+1) 图84异步串行传送数据格式
第8章 通信及网络 图8.4 异步串行传送数据格式 0/1 0/1 0/1 0/1 0/1 0/1 0/1 1 1 1 起始位 奇偶校验位 停止位 低位 高位 数据位 字符(n+1) 空闲位 字符n 0/1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福建理工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PLC)我国低压电器的发展与趋势.ppt
- 福建理工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PLC)实验1 电动机控制.ppt
- 福建理工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PLC)第7章 应用设计.ppt
- 福建理工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PLC)第6章 编程软件.ppt
- 福建理工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PLC)第5章 应用指令.ppt
- 福建理工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PLC)第4章 基本指令.ppt
- 福建理工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PLC)第3章 S7-200可编程序控制器.ppt
- 福建理工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PLC)电器设备知识5.ppt
- 福建理工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PLC)电器设备知识6.ppt
- 福建理工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PLC)第5部分 PLC程序的设计 5.3 PLC程序的经验设计法 5.4 PLC程序的顺控设计法 5.5 PLC程序及调试说明.ppt
- 福建理工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PLC)第4部分 小型PLC及其指令系统(FX系列).ppt
- 福建理工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PLC)第6部分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ppt
- 福建理工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PLC)电器设备知识7.ppt
- 福建理工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PLC)电器设备知识8.ppt
- 福建理工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PLC)电器设备知识9.ppt
- 福建理工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PLC)按钮与信号灯.ppt
- 徐州工程学院:《电工学技术》第8章 交流电动机.ppt
- 徐州工程学院:《电工学技术》第七章 磁路与铁芯线圈电路.ppt
- 徐州工程学院:《电工学技术》第六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ppt
- 徐州工程学院:《电工学技术》第五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的电路.ppt
- 福建理工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PLC)电器设备知识4.ppt
- 福建理工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PLC)电器设备知识3.ppt
- 福建理工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PLC)电器设备知识2.ppt
- 福建理工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PLC)第1章 工厂电气控制初步.ppt
- 福建理工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PLC)第7部分 可编程控制器通信与网络技术.ppt
- 福建理工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PLC)液压.ppt
- 福建理工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PLC)接触器.ppt
- 福建理工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PLC)电器设备知识1.ppt
- 福建理工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PLC)继电器介绍.ppt
- 福建理工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PLC)第3部分 可编程序控制器基础知识.ppt
-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机械与电气工程系:《供配电技术》第一讲 电力系统基本知识.ppt
-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机械与电气工程系:《供配电技术》第二讲 供配电技术主要知识点.pps
- 《基本电路理论》讲义.doc
- 上海大学:《运动控制系统》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五章 交流传动系统概述.doc
- 上海大学:《运动控制系统》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二章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doc
- 上海大学:《运动控制系统》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七章 异步电机串级调速工作原理.doc
- 上海大学:《运动控制系统》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一章 闭环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doc
- 上海大学:《运动控制系统》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四章 可逆直流调速系统和位置随动系统.doc
- 上海大学:《运动控制系统》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 同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系统.doc
- 上海大学:《运动控制系统》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三章 微型计算机数字控制的主要特点.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