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沈阳农业大学:《害虫防治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柞树害虫 2.4 枝干害虫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38
文件大小:1.68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沈阳农业大学:《害虫防治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柞树害虫 2.4 枝干害虫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二节 枝干害虫 www.syau.edu.cn

第二节 枝干害虫 www.syau.edu.cn

蛀食柞树枝干及根部 吮吸柞叶或嫩枝汁液 分泌物对柞蚕的一些害虫具有正趋性 危害类型: ——天牛类(栗山天牛) ——介壳虫、瘿蜂类、茎蜂类、木蠹蛾 ——栎大蚜

蛀食柞树枝干及根部 吮吸柞叶或嫩枝汁液 分泌物对柞蚕的一些害虫具有正趋性 危害类型: ——天牛类(栗山天牛) ——介壳虫、瘿蜂类、茎蜂类、木蠹蛾 ——栎大蚜

(一)栗山天牛 (Mallambyx raddei Blessig) 1. 分类学地位 别 称:栗天牛、深山天牛、栎天牛 属鞘翅目,天牛科 分类学地位:

(一)栗山天牛 (Mallambyx raddei Blessig) 1. 分类学地位 别 称:栗天牛、深山天牛、栎天牛 属鞘翅目,天牛科 分类学地位:

2. 分布与危害 ¾ 分布:

2. 分布与危害 ¾ 分布:

¾ 危害: 危害虫态: 幼虫、成虫 危害对象: 蛀食树干及根部、汁 液; 危害状: 在树干及根的内部形成不规则的隧道 危害: 隔断养分和水分 根部被水浸泡腐烂,招致蚁类和菌类寄生 寄主: 麻栎

¾ 危害: 危害虫态: 幼虫、成虫 危害对象: 蛀食树干及根部、汁 液; 危害状: 在树干及根的内部形成不规则的隧道 危害: 隔断养分和水分 根部被水浸泡腐烂,招致蚁类和菌类寄生 寄主: 麻栎

3. 形态特征 ¾ 成虫: 前胸背板及两侧均有不规 则的皱纹,两侧较圆。 前翅周缘有细黑边 ¾ 卵: 圆柱形 ,白色

3. 形态特征 ¾ 成虫: 前胸背板及两侧均有不规 则的皱纹,两侧较圆。 前翅周缘有细黑边 ¾ 卵: 圆柱形 ,白色

3. 形态特征 ¾ 幼虫: 乳黄色。体躯肥壮 头部和前胸背板骨化,呈黄白色或黄褐色。前胸 宽大,背面近方形,其上有两个“凹”字形纹。 胸足细小,腹足退化 ¾ 蛹: 裸蛹,乳白色至深褐色

3. 形态特征 ¾ 幼虫: 乳黄色。体躯肥壮 头部和前胸背板骨化,呈黄白色或黄褐色。前胸 宽大,背面近方形,其上有两个“凹”字形纹。 胸足细小,腹足退化 ¾ 蛹: 裸蛹,乳白色至深褐色

4. 生活史及生活习性 ‰ 栗天牛(在河南省)2年发生1代 ‰ 越冬 幼虫在被害枝干或根内部越冬 越冬幼虫于翌年5月化蛹(蛹期经过21-25天),6月初羽化,出 孔(高峰期在6月在中下旬),卵于6月中旬出现(半个月时间),7 月上旬开始孵化,蛀食直至11月份越冬,越冬幼虫3月下旬开始活 动,10月下旬老熟并移至根部作蛹室在内越冬。 ¾ 生活史

4. 生活史及生活习性 ‰ 栗天牛(在河南省)2年发生1代 ‰ 越冬 幼虫在被害枝干或根内部越冬 越冬幼虫于翌年5月化蛹(蛹期经过21-25天),6月初羽化,出 孔(高峰期在6月在中下旬),卵于6月中旬出现(半个月时间),7 月上旬开始孵化,蛀食直至11月份越冬,越冬幼虫3月下旬开始活 动,10月下旬老熟并移至根部作蛹室在内越冬。 ¾ 生活史

¾ 生活习性 ‰ 羽化、出孔 ‰ 产卵 ‰ 蛀食危害 ƒ 羽化后,需一静伏期(约10天)才从羽化孔钻出,傍晚 后,成虫开始活动,交尾,产卵(午夜活动最盛); ƒ 成虫有趋光性,喜食树汁液; ƒ 卵产在树干茎部或根部的树皮裂缝内,1-2 粒/次,分泌白 色胶状物将卵覆盖,凝固后变为黄褐色; 初孵化的幼虫先蛀入皮层韧皮部为害,再逐渐深入木质部;越 冬幼虫第二年4月份 危害最重

¾ 生活习性 ‰ 羽化、出孔 ‰ 产卵 ‰ 蛀食危害 ƒ 羽化后,需一静伏期(约10天)才从羽化孔钻出,傍晚 后,成虫开始活动,交尾,产卵(午夜活动最盛); ƒ 成虫有趋光性,喜食树汁液; ƒ 卵产在树干茎部或根部的树皮裂缝内,1-2 粒/次,分泌白 色胶状物将卵覆盖,凝固后变为黄褐色; 初孵化的幼虫先蛀入皮层韧皮部为害,再逐渐深入木质部;越 冬幼虫第二年4月份 危害最重

柞树受害状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