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江苏省扬州市2017届高三考前调研测试语文试卷_江苏省扬州市2017届高三考前调研测试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8
文件大小:54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江苏省扬州市2017届高三考前调研测试语文试卷_江苏省扬州市2017届高三考前调研测试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江苏省扬州市2017届高三考前调研测试 语文I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无论是儒家、道家、佛家,他们都崇尚“静”。儒家从“中和”的伦理观得出来 的“静”是一种“ ;道家从“天道无为”的自然观得出来的“静”是 种 ;佛家从“空寂”的人生观得出来的“静”是一种 三家的这种静观态度和政教态度结合形成了中国传统的审美理 想和精神,这就是 A.温静 寂静 虚静 温文尔雅 B.虚静 温静 寂静 温柔敦厚 C.寂静 温静虚静 温文尔雅 D.温静虚静寂静 温柔敦厚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近年来中国高铁在海外高歌猛进,凭借高性价比和成功的运营经验,在全球 市场接连斩获订单,已成为中国最新科技大幅进军海外的标杆 B.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并成功在轨运行,这 不仅让人类对无垠太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我国空间站的建造和运行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 C.根据各种飞行检测数据显示,C919大型客机在5月5日的首飞过程中,空中 飞行状态正常,各种飞行动作完美无缺,飞行过程顺利,首飞任务圆满成功。 D.1912年,英国海军把一艘老旧的巡洋舰改装成了世界上第一艘可容纳飞机的 船只,这种船只后来被称为“水上飞机母舰”,它的出现是航空母舰最早的雏形。 3.下面是吟诵我国四大名楼的诗句,诗句与所咏对象对应恰当的一项是(3分) 甲:吴楚乾坤天下句,江湖廊庙古人情。中流或有蛟龙窟,卧听君山笛里声, 乙:南浦湍声流夕照,东皋春色带云锄。王韩文焰冲牛斗,未信当年独愧卢 丙:楚思渺茫云水冷,商声淸脆管弦秋。白花浪溅头陀寺,红叶林笼鹦鹉洲 丁:天河一泻浪重重,滚滚黄波九曲盈。弯际楼媚千树碧,炎炎烈日火斑红 A.甲—一滕王阁乙——岳阳楼 丙一一鹳雀楼 黄鹤楼 B.甲—一黄鹤楼乙—一鹳雀楼 丙一一岳阳楼 滕王阁 C.甲一一岳阳楼乙一一滕王阁 丙一一黄鹤楼 鹳雀楼 D.甲—一岳阳楼乙一一黄鹤楼 丙一一滕王阁 鹳雀楼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我转过身来,循墙向旧西门走 去 我 的眼睛再装不下别的景致了。 ①栏杆像许许多多中国桥一样,随着桥身慢慢升起 ②桥不很大,却也不是小桥,大概类似中篇小说吧 ③那天水面格外清澈,桥下三个半圆的洞,和水中倒影合成了三轮满月 ④忽然看见了那桥,那白色的桥 ⑤若把个个柱顶连接起来,就成为好看的弧线 A.④②①⑤③B.③④①⑤②C.④②③①⑤D.③④②⑤①

江苏省扬州市 2017 届高三考前调研测试 语文 I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无论是儒家、道家、佛家,他们都崇尚“静”。儒家从“中和”的伦理观得出来 的“静”是一种“ ”;道家从“天道无为”的自然观得出来的“静”是一 种“ ”;佛家从“空寂”的人生观得出来的“静”是一种 “ ”。三家的这种静观态度和政教态度结合形成了中国传统的审美理 想和精神,这就是 。 A.温静 寂静 虚静 温文尔雅 B.虚静 温静 寂静 温柔敦厚 C.寂静 温静 虚静 温文尔雅 D.温静 虚静 寂静 温柔敦厚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近年来中国高铁在海外高歌猛进,凭借高性价比和成功的运营经验,在全球 市场接连斩获订单,已成为中国最新科技大幅进军海外的标杆。 B.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并成功在轨运行,这 不仅让人类对无垠太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我国空间站的建造和运行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 C.根据各种飞行检测数据显示,C919 大型客机在 5 月 5 日的首飞过程中,空中 飞行状态正常,各种飞行动作完美无缺,飞行过程顺利,首飞任务圆满成功。 D.1912 年,英国海军把一艘老旧的巡洋舰改装成了世界上第一艘可容纳飞机的 船只,这种船只后来被称为“水上飞机母舰”,它的出现是航空母舰最早的雏形。 3. 下面是吟诵我国四大名楼的诗句,诗句与所咏对象对应恰当的一项是(3 分) 甲:吴楚乾坤天下句,江湖廊庙古人情。中流或有蛟龙窟,卧听君山笛里声。 乙:南浦湍声流夕照,东皋春色带云锄。王韩文焰冲牛斗,未信当年独愧卢。 丙:楚思渺茫云水冷,商声清脆管弦秋。白花浪溅头陀寺,红叶林笼鹦鹉洲。 丁:天河一泻浪重重,滚滚黄波九曲盈。弯际楼媚千树碧,炎炎烈日火斑红。 A.甲——滕王阁 乙——岳阳楼 丙——鹳雀楼 丁——黄鹤楼 B.甲——黄鹤楼 乙——鹳雀楼 丙——岳阳楼 丁——滕王阁 C.甲——岳阳楼 乙——滕王阁 丙——黄鹤楼 丁——鹳雀楼 D.甲——岳阳楼 乙——黄鹤楼 丙——滕王阁 丁——鹳雀楼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我转过身来,循墙向旧西门走 去。 。 。 , 。 。我 的眼睛再装不下别的景致了。 ①栏杆像许许多多中国桥一样,随着桥身慢慢升起 ②桥不很大,却也不是小桥,大概类似中篇小说吧 ③那天水面格外清澈,桥下三个半圆的洞,和水中倒影合成了三轮满月 ④忽然看见了那桥,那白色的桥 ⑤若把个个柱顶连接起来,就成为好看的弧线 A.④②①⑤③ B.③④①⑤② C.④②③①⑤ D.③④②⑤①

5.下列各句中,所引名言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 A.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李静向同学发送微信:“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 屠苏。 B.张教授书斋落成,同事老王送他一幅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 行 C.对那些一味抱怨生活的愤青,我们要善意地提醒:“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 宜放眼量 D.“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我们要珍惜当下难得的机遇,谱写人生的壮 丽诗篇。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矿税流毒,宇内已无尺寸净地,而淮徐之陈增为甚。增名下参随程守训者,徽人 也,首建矿税之议。自京师从増以出。增唯所提掇,认为侄婿。又不屑与诸参随 为伍,自纳银助大工①,特授中书舍人,直武英殿。自是愈益骄恣。是时山东益 都知县吴宗尧,疏劾陈增贪横,当撤回。守训乃讦宗尧多赃巨万,潜寄徽商吴朝 俸家。上如所奏严追。宗尧徽人,与朝俸同宗也。自是徽商皆指为宗尧寄赃之家, 必重赂始释。又徽州大商吴养晦者,家本素封荡尽,诡称有财百万,在兄叔处, 愿助大工。上是之,行抚按查覆。守训与吴姻连,遂伪称勘究江淮不法大户,及 私藏珍宝之家,出巡太平安庆等府,许人不时告密问理。凡衣食稍温厚者,无不 严刑拷诈,祸及妇孺矣。唯稍畏淮抚李三才,不敢至李所,住泰州。李亦密为之 备,佯以好语陈增曰:“公大内贵臣,廉干冠诸敕使,今微有议者,仅一守训为 祟耳。他日坏乃公事,祸且及公。虎虽出柙,盍自缚而自献之?”增初闻犹峻拒, 既又歆之曰:“守训暴敛,所入什佰于公。公以半献之朝,以半归私帑,其富甲 京师也。”增见守训跋扈渐彰,不复遵其约束,心愠已久,因微露首肯意。李中 丞觉之,潜令其家奴之曾受守训酷刑者,出首于增。云守训有金四十余万,他珍 宝瑰异无算,并畜龙凤僭逆之衣,将谋不轨。李又怵増急以上闻:“公不第积谤 可雪,上喜公勤,即司礼印可得也。”增以为诚言,果以疏闻。上即命李三才捕 送京师治罪,及追所首多赃。增既失上佐,迹已危疑,其部曲亦有戒心,所胶取 不能如岁额。上疑增屡岁所剥夺且不赀,又苛责之。李中丞又使人胁之,谓:“阁 臣密揭入奏,上又允矣。”又曰:“某日缇骑出都门矣。”增不胜愧悔,一夕雉 经②死。 (节选自《万历野获编·陈增之死》) 【注】①大工:指皇帝钦定的工程。②雉经:自缢。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特授中书舍人,直武英殿 直:当值,值班 B.许人不时告密问理 理:道理,规律 C.并畜龙凤僭逆之衣 僭:超越本分 D.上疑增屡岁所剥夺且不赀 赀:计量 7.下列“以”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自京师从增以出 佯以好语陈增曰 C.公以半献之朝 D.增以为诚言,果以疏闻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自是徽商皆指为宗尧寄赃之家,必重赂始释。(3分)

5.下列各句中,所引名言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3 分) A.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李静向同学发送微信:“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 屠苏。” B.张教授书斋落成,同事老王送他一幅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 行。” C.对那些一味抱怨生活的愤青,我们要善意地提醒:“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 宜放眼量。” D.“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我们要珍惜当下难得的机遇,谱写人生的壮 丽诗篇。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 矿税流毒,宇内已无尺寸净地,而淮徐之陈增为甚。增名下参随程守训者,徽人 也,首建矿税之议。自京师从增以出。增唯所提掇,认为侄婿。又不屑与诸参随 为伍,自纳银助大工①,特授中书舍人,直武英殿。自是愈益骄恣。是时山东益 都知县吴宗尧,疏劾陈增贪横,当撤回。守训乃讦宗尧多赃巨万,潜寄徽商吴朝 俸家。上如所奏严追。宗尧徽人,与朝俸同宗也。自是徽商皆指为宗尧寄赃之家, 必重赂始释。又徽州大商吴养晦者,家本素封荡尽,诡称有财百万,在兄叔处, 愿助大工。上是之,行抚按查覆。守训与吴姻连,遂伪称勘究江淮不法大户,及 私藏珍宝之家,出巡太平安庆等府,许人不时告密问理。凡衣食稍温厚者,无不 严刑拷诈,祸及妇孺矣。唯稍畏淮抚李三才,不敢至李所,住泰州。李亦密为之 备,佯以好语陈增曰:“公大内贵臣,廉干冠诸敕使,今微有议者,仅一守训为 祟耳。他日坏乃公事,祸且及公。虎虽出柙,盍自缚而自献之?”增初闻犹峻拒, 既又歆之曰:“守训暴敛,所入什佰于公。公以半献之朝,以半归私帑,其富甲 京师也。”增见守训跋扈渐彰,不复遵其约束,心愠已久,因微露首肯意。李中 丞觉之,潜令其家奴之曾受守训酷刑者,出首于增。云守训有金四十余万,他珍 宝瑰异无算,并畜龙凤僭逆之衣,将谋不轨。李又怵增急以上闻:“公不第积谤 可雪,上喜公勤,即司礼印可得也。”增以为诚言,果以疏闻。上即命李三才捕 送京师治罪,及追所首多赃。增既失上佐,迹已危疑,其部曲亦有戒心,所朘取 不能如岁额。上疑增屡岁所剥夺且不赀,又苛责之。李中丞又使人胁之,谓:“阁 臣密揭入奏,上又允矣。”又曰:“某日缇骑出都门矣。”增不胜愧悔,一夕雉 经②死。 (节选自《万历野获编•陈增之死》) 【注】①大工:指皇帝钦定的工程。②雉经:自缢。 6.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特授中书舍人,直武英殿 直:当值,值班 B.许人不时告密问理 理:道理,规律 C.并畜龙凤僭逆之衣 僭:超越本分 D.上疑增屡岁所剥夺且不赀 赀:计量 7. 下列“以”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 分) A.自京师从增以出 B.佯以好语陈增曰 C.公以半献之朝 D.增以为诚言,果以疏闻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 分) ⑴自是徽商皆指为宗尧寄赃之家,必重赂始释。(3 分)

(2)虎虽出柙,盍自缚而自献之?(3分) (3)潜令其家奴之曾受守训酷刑者,出首于增。(3分) 9.请简要概括李三才剪除程守训的过程。(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日望乡 孟浩然 客行愁落日,乡思重相催 况在他山外,天寒夕鸟来。 雪深迷郢路,云暗失阳台。 可叹凄惶子,高歌谁为媒 【注】郢路:泛指楚地之路,孟浩然是襄阳人,襄阳属楚。阳台:宋玉《神女赋》 中楚襄王和神女相会之处。 10.请简要分析本诗首联的作用。(4分) 11.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 。(范仲淹《岳 阳楼记》) ,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 《雁门太守行》) (3)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 ,此亦飞之至也 (庄子《逍遥游》 (4) ,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5)西当太白有鸟道 (李白《蜀道难》) ,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⑦)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礼记》) (8)桃李春风一杯酒, (黄庭坚《寄黄几复》) 五、现代文阅读 (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我的两位老师 萧乾 我早年—一也就是20年代一一读书时,学校里颇有几位老师是体罚主义的坚定 信奉者,他们中间,特别凶狠的是一位教代数的老师。他的脾气暴得像三伏天炎 日下的柴火,一点就着。课堂里的秩序靠板子维持,学生的作业也靠板子来督促。 他脸上有麻子,而且麻得厉害。每次风暴到来之前,我都觉得他的麻粒总是由青 而紫。接着,他就抡起他所倚重的那件“教育”武器,在我们手心上显示起威风 来。有一阵子,我这由私塾混过来的学生,忽然对代数产生起浓厚的兴味,觉得 代数题好像有点情节,而“设X”还颇能启发点想象力。然而经过他两顿清脆而 沉重的板子,科学在我幼小心灵中露出的那一点点幼芽,就永远枯萎了。 当时我们念的课本叫《温德华氏代数学》,大概是根据什么外国教科书改编的 书挺厚,要一块多钱一本。每天上下学途中,我都小心翼翼地把它同旁的教科书

⑵虎虽出柙,盍自缚而自献之?(3 分) ⑶潜令其家奴之曾受守训酷刑者,出首于增。(3 分) 9.请简要概括李三才剪除程守训的过程。(4 分) 三、古诗词鉴赏(10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日望乡 孟浩然 客行愁落日,乡思重相催。 况在他山外,天寒夕鸟来。 雪深迷郢路,云暗失阳台。 可叹凄惶子,高歌谁为媒。 【注】郢路:泛指楚地之路,孟浩然是襄阳人,襄阳属楚。阳台:宋玉《神女赋》 中楚襄王和神女相会之处。 10.请简要分析本诗首联的作用。(4 分) 11.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 。(范仲淹《岳 阳楼记》) ⑵ ,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 《雁门太守行》) ⑶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 ,此亦飞之至也。 (庄子《逍遥游》) ⑷ ,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⑸西当太白有鸟道, 。(李白《蜀道难》) ⑹ ,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⑺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礼记》) ⑻桃李春风一杯酒, 。(黄庭坚《寄黄几复》) 五、现代文阅读 (一)(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3~16 题。 我的两位老师 萧乾 我早年——也就是 20 年代——读书时,学校里颇有几位老师是体罚主义的坚定 信奉者,他们中间,特别凶狠的是一位教代数的老师。他的脾气暴得像三伏天炎 日下的柴火,一点就着。课堂里的秩序靠板子维持,学生的作业也靠板子来督促。 他脸上有麻子,而且麻得厉害。每次风暴到来之前,我都觉得他的麻粒总是由青 而紫。接着,他就抡起他所倚重的那件“教育”武器,在我们手心上显示起威风 来。有一阵子,我这由私塾混过来的学生,忽然对代数产生起浓厚的兴味,觉得 代数题好像有点情节,而“设 X”还颇能启发点想象力。然而经过他两顿清脆而 沉重的板子,科学在我幼小心灵中露出的那一点点幼芽,就永远枯萎了。 当时我们念的课本叫《温德华氏代数学》,大概是根据什么外国教科书改编的, 书挺厚,要一块多钱一本。每天上下学途中,我都小心翼翼地把它同旁的教科书

裹在一块蓝布包袱皮里,夹在腋下。可有一天走在东直门大街上,突然对面奔来 匹惊马,它像发了疯似地在马路中心横冲直撞起来。顿时街上人声鼎沸,我也 没命地朝一家专营殡葬的杠房大黑门跑去。哎呀,迈沟的时候一不小心,蓝包袱 散了。我慌忙把零乱的书册拾了起来,重新包起,躲进那家杠房。 晚上一温习功课才发现:糟了,“温德华”不见了。对我来说,再也没有比丢失 “温德华”所造成的危机更大的了,因为比这轻得多的过失也要招致一顿重打 呢!我溜出大门,摸着黑儿跑回惊马的地方找,还去敲杠房的门,问掌柜的可曾 见到那本书。掌柜的说:“什么‘温德华’‘热德华’的,没有!”然后,“咣 当”一声,板门又关上了 那一夜我尽做噩梦,天好像塌了下来。早晨,我提心吊胆地走向学校。上代数课 之前,我央求邻座的同学把书放在两人合用的课桌当中。他吐了下舌头,就答应 了 可是,他答应了管什么用!站在讲台上的老师就像目光炯炯的老鹰,“老鹰”立 刻张开翅膀扑了过来。 几分钟后,我抚着红肿的手,淌着泪,回到座位上。“老鹰”在讲台上横眉立目 (一手还攥着那个刚才抽过我手心的板子),大声咆哮道:“哪天你不带书来, 哪天照样揍,把书揍出来算!” 那刚好是月头上,是交饭费的时候。记得当时每月饭费是两块半大洋。我有了主 意。我向管膳务的先生说明了情况,苦苦哀求他,准许我只吃早饭和晚饭。这样, 中饭的钱就可以省下来买那本“温德华”了。这本来是没有先例的,但那人的心 肠软,并且也耳闻过“麻”老师的威风,就真的同意了 于是,每当中午下课,大家熙熙攘攘拥到饭厅里去吃午饭的时候,我就一个人留 在篮球场上,无精打采地投篮。当有人路过球场,好奇地问我干吗不去吃午饭的 时候,我还笑嘻嘻地说:“不饿 有一位教髙班地理的贾老师——哎,现在我连他的名字也忘掉了,只记得他戴副 近视眼镜,细髙挑个儿一一听了我那个答复并不满足。他跑去问我班上的同学, 才弄明了真相。 他不声不响地替我补上了饭费,然后把我叫到教员休息室去,用充满温情的目光 望着我说:“不是你粗心,是马惊了,这怪不得你。从明天起,你去吃午饭吧。” 我含着泪问他:“那一一钱呢?” 他把手一挥,用诙谐的口吻说:“等你毕了业,再双倍还我。” 谁想到没等毕业,我就被开除了。那以后,走南闯北,这位贾老师的慈祥面孔却 时常在我的记忆中出现,每次都感到一泓暖意 13.文章首节是如何表现代数老师的“凶狠”的?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 14.文章两处画线句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状态?请简要分析。(4分) 15.作者围绕“温德华”把主体事件交待得有条不紊,请作概括。(4分) 16.本文题为“我的两位老师”,但写贾老师只用了很短的篇幅,请探究这样写 的原因和效果。(6分) 六、现代文阅读 (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 闲是福气,无聊却是痛苦 周国平

裹在一块蓝布包袱皮里,夹在腋下。可有一天走在东直门大街上,突然对面奔来 一匹惊马,它像发了疯似地在马路中心横冲直撞起来。顿时街上人声鼎沸,我也 没命地朝一家专营殡葬的杠房大黑门跑去。哎呀,迈沟的时候一不小心,蓝包袱 散了。我慌忙把零乱的书册拾了起来,重新包起,躲进那家杠房。 晚上一温习功课才发现:糟了,“温德华”不见了。对我来说,再也没有比丢失 “温德华”所造成的危机更大的了,因为比这轻得多的过失也要招致一顿重打 呢!我溜出大门,摸着黑儿跑回惊马的地方找,还去敲杠房的门,问掌柜的可曾 见到那本书。掌柜的说:“什么‘温德华’‘热德华’的,没有!”然后,“咣 当”一声,板门又关上了。 那一夜我尽做噩梦,天好像塌了下来。早晨,我提心吊胆地走向学校。上代数课 之前,我央求邻座的同学把书放在两人合用的课桌当中。他吐了下舌头,就答应 了。 可是,他答应了管什么用!站在讲台上的老师就像目光炯炯的老鹰,“老鹰”立 刻张开翅膀扑了过来。 几分钟后,我抚着红肿的手,淌着泪,回到座位上。“老鹰”在讲台上横眉立目 (一手还攥着那个刚才抽过我手心的板子),大声咆哮道:“哪天你不带书来, 哪天照样揍,把书揍出来算!” 那刚好是月头上,是交饭费的时候。记得当时每月饭费是两块半大洋。我有了主 意。我向管膳务的先生说明了情况,苦苦哀求他,准许我只吃早饭和晚饭。这样, 中饭的钱就可以省下来买那本“温德华”了。这本来是没有先例的,但那人的心 肠软,并且也耳闻过“麻”老师的威风,就真的同意了。 于是,每当中午下课,大家熙熙攘攘拥到饭厅里去吃午饭的时候,我就一个人留 在篮球场上,无精打采地投篮。当有人路过球场,好奇地问我干吗不去吃午饭的 时候,我还笑嘻嘻地说:“不饿。” 有一位教高班地理的贾老师——哎,现在我连他的名字也忘掉了,只记得他戴副 近视眼镜,细高挑个儿——听了我那个答复并不满足。他跑去问我班上的同学, 才弄明了真相。 他不声不响地替我补上了饭费,然后把我叫到教员休息室去,用充满温情的目光 望着我说:“不是你粗心,是马惊了,这怪不得你。从明天起,你去吃午饭吧。” 我含着泪问他:“那——钱呢?” 他把手一挥,用诙谐的口吻说:“等你毕了业,再双倍还我。” 谁想到没等毕业,我就被开除了。那以后,走南闯北,这位贾老师的慈祥面孔却 时常在我的记忆中出现,每次都感到一泓暖意。 13.文章首节是如何表现代数老师的“凶狠”的?请结合文本分析。(6 分) 14.文章两处画线句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状态?请简要分析。(4 分) 15.作者围绕“温德华”把主体事件交待得有条不紊,请作概括。(4 分) 16.本文题为“我的两位老师”,但写贾老师只用了很短的篇幅,请探究这样写 的原因和效果。(6 分) 六、现代文阅读 (二)(18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7~19 题。 闲是福气,无聊却是痛苦 周国平

叔本华把无聊看作欲望满足之后的一种无欲望状态,可说是知其一不知其二。完 全无欲望是一种恬静状态,无聊却包含着不安的成分。人之所以无聊不是因为无 欲望,而是因为不能忍受这无欲望的状态,因而渴望有欲望。 无聊的前提是闲。一般来说,只要人类在求温饱之余还有精力,无聊的可能性就 存在了。席勒用剩余精力解释美感的发生。其实,人类特有的一切好东西坏东西, 其发生盖赖于此,无聊也不例外。 所谓闲,是指没有非做不可的事,遂可以自由支配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闲 的可贵就在于此。闲了未必无聊,闲着没事干才会无聊。有了自由支配的时间, 却找不到兴趣所在,或者做不成感兴趣的事,剩余精力茫茫然无所寄托,这种滋 味就叫无聊。 闲是福气,无聊却是痛苦。在自由状态下,多半可以找到法子排遣无聊。排遣的 方式因人而异,最能见出一个人的性情。愈浅薄的人,其无聊愈容易排遣,现成 的法子有的是。“不有博弈者乎?”如今更好办,不有电视机和互联网乎?面对屏 幕一坐几个钟点,天天坐到头昏脑胀然后上床去,差不多是现代人最常见的消磨 闲暇的方式—一或者说,糟踏闲暇的方式。 时间就是生命。奇怪的是,人人都爱惜生命,不愿其速逝,却害怕时间,唯恐其 停滞。我们好歹要做点什么事来打发时间,一旦无所事事,时间就仿佛在我们面 前停住了。我们面对这脱去事件外衣的赤裸裸的时间,发现它原来空无所有,心 中隐约对生命的实质也起了恐慌。无聊的可怕也许就在于此,所以要加以排遣。 人生中有些时候,我们会感觉到一种无可排遣的无聊。我们心不在焉,百事无心 觉得做什么都没意思。并不是疲倦了,因为我们有精力,只是茫无出路。并不是 看透了,因为我们有欲望,只是空无对象。这种心境无端而来,无端而去,昙花 现,却是一种直接暴露人生根底的深邃的无聊。 当一个人无所事事而直接面对自己时,便会感到无聊。在通常情况下,我们仍会 找些事做,尽快逃脱这种境遇。但是,也有无可逃脱的时候,我就是百事无心, 不想见任何人,不想做任何事。 自我似乎喜欢捉迷藏,如同蒙田所说:“我找我的时候找不着;我找着我由于偶 然的邂逅比由于有意的搜寻多。”无聊正是与自我邂逅的一个契机。这个自我, 摆脱了一切社会的身份和关系,来自虚无,归于虚无。难怪我们和它相遇时,不 能直面相视太久,便要匆匆逃离。可是,让我多坚持一会儿吧,我相信这个可怕 的自我一定会教给我许多人生的真理。 17.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6分) 18.文章花了一定的笔墨写“闲”,这对阐述“无聊”有什么作用?(6分) 19.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最后一段中划线句的含义。(6分) 七、作文(70分)(二选一) 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 限,诗歌除外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这句话是孔子说的,意思是说,被任用就施展抱负 不被任用就藏身自好。而也有人认为,用舍由时,行藏在我 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 限,诗歌除外。 位科学家把一只蜜蜂和一只苍蝇放进了同一个玻璃瓶里。然后,把玻璃瓶平放 在桌子上,平底朝向光线充足的方向,再轻轻地打开了瓶盖。蜜蜂和苍蝇都不知 道发生了什么,它们都一心想逃出去。蜜蜂靠以往的经验,拼命地往有光线的地

叔本华把无聊看作欲望满足之后的一种无欲望状态,可说是知其一不知其二。完 全无欲望是一种恬静状态,无聊却包含着不安的成分。人之所以无聊不是因为无 欲望,而是因为不能忍受这无欲望的状态,因而渴望有欲望。 无聊的前提是闲。一般来说,只要人类在求温饱之余还有精力,无聊的可能性就 存在了。席勒用剩余精力解释美感的发生。其实,人类特有的一切好东西坏东西, 其发生盖赖于此,无聊也不例外。 所谓闲,是指没有非做不可的事,遂可以自由支配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闲 的可贵就在于此。闲了未必无聊,闲着没事干才会无聊。有了自由支配的时间, 却找不到兴趣所在,或者做不成感兴趣的事,剩余精力茫茫然无所寄托,这种滋 味就叫无聊。 闲是福气,无聊却是痛苦。在自由状态下,多半可以找到法子排遣无聊。排遣的 方式因人而异,最能见出一个人的性情。愈浅薄的人,其无聊愈容易排遣,现成 的法子有的是。“不有博弈者乎?”如今更好办,不有电视机和互联网乎?面对屏 幕一坐几个钟点,天天坐到头昏脑胀然后上床去,差不多是现代人最常见的消磨 闲暇的方式——或者说,糟踏闲暇的方式。 时间就是生命。奇怪的是,人人都爱惜生命,不愿其速逝,却害怕时间,唯恐其 停滞。我们好歹要做点什么事来打发时间,一旦无所事事,时间就仿佛在我们面 前停住了。我们面对这脱去事件外衣的赤裸裸的时间,发现它原来空无所有,心 中隐约对生命的实质也起了恐慌。无聊的可怕也许就在于此,所以要加以排遣。 人生中有些时候,我们会感觉到一种无可排遣的无聊。我们心不在焉,百事无心, 觉得做什么都没意思。并不是疲倦了,因为我们有精力,只是茫无出路。并不是 看透了,因为我们有欲望,只是空无对象。这种心境无端而来,无端而去,昙花 一现,却是一种直接暴露人生根底的深邃的无聊。 当一个人无所事事而直接面对自己时,便会感到无聊。在通常情况下,我们仍会 找些事做,尽快逃脱这种境遇。但是,也有无可逃脱的时候,我就是百事无心, 不想见任何人,不想做任何事。 自我似乎喜欢捉迷藏,如同蒙田所说:“我找我的时候找不着;我找着我由于偶 然的邂逅比由于有意的搜寻多。”无聊正是与自我邂逅的一个契机。这个自我, 摆脱了一切社会的身份和关系,来自虚无,归于虚无。难怪我们和它相遇时,不 能直面相视太久,便要匆匆逃离。可是,让我多坚持一会儿吧,我相信这个可怕 的自我一定会教给我许多人生的真理。 17.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6 分) 18.文章花了一定的笔墨写“闲”,这对阐述“无聊”有什么作用?(6 分) 19.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最后一段中划线句的含义。(6 分) 七、作文(70 分)(二选一) 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 限,诗歌除外。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这句话是孔子说的,意思是说,被任用就施展抱负, 不被任用就藏身自好。而也有人认为,用舍由时,行藏在我。 20.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 限,诗歌除外。 一位科学家把一只蜜蜂和一只苍蝇放进了同一个玻璃瓶里。然后,把玻璃瓶平放 在桌子上,平底朝向光线充足的方向,再轻轻地打开了瓶盖。蜜蜂和苍蝇都不知 道发生了什么,它们都一心想逃出去。蜜蜂靠以往的经验,拼命地往有光线的地

方一次次地飞去,结果就撞死在了瓶底的玻璃上。苍蝇却四下飞、到处撞。就这 样,它用了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顺利地从瓶口逃出了玻璃瓶。 参考答案 1.D(温文尔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温柔敦厚:温和宽厚。) 2.A(B语序不当:“不仅”和“也”后面的内容要互换;C句式杂糅:删去“根 据”,改为“各种飞行检测数据显示”;D搭配不当:删去“它的出现”。 4.A 5.B(宜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6.B审理 7.A连词,BCD介词 8.(1)(3分)从此徽商都被指控作为吴宗尧藏匿赃款的人家,一定要大加贿赂才 能获释。(被动、“始”、句意各1分) (2))(3分)老虎虽然已经出了笼子,但是您为什么不自己把他捆缚并献给皇帝 呢?(“柙”、“盍”、句意各1分) (3)(3分)李中丞悄悄地让曾经受过程守训严酷刑罚的家奴,向陈增告发程守训。 (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出首”各1分) 9.(4分)离间陈、程;派人告发;诱增上疏;奉旨逮捕。(每点1分,意思对 即可) 10.(4分)点题,“落日”、“乡思”扣题;(1分)开门见山,直接抒发思乡 之情;(1分)“愁”总领全诗,(1分)奠定了全诗的哀愁的感情基调。(1 分) 11.(6分)人在旅途的思乡之情:前途迷茫的怅惘之情:有心出仕却无人引荐 的哀怨之情。(每点1分,共3分)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借典抒情。(每点1 分,共3分) 12.(8分)(1)樯倾楫摧(2)黑云压城城欲摧(3)翱翔蓬蒿之间(4)寄蜉 蝣于天地(5)可以横绝峨眉巅(6)雕阑玉砌应犹在(η)故君子慎其独也(8) 江湖夜雨十年灯 13.(6分)比喻,表现他脾气暴(三伏天的柴火一点就着);外貌描写和细节 描写,表现他模样凶狠(脸上的麻粒由青而紫);侧面描写,表现他教学手段粗 暴(学生因体罚失去学习兴趣)。(每点2分,手法与内容各1分) 14.(4分)①因丢书而着急惊慌,因可能受到的处罚而恐惧。(2分,每点 分)②不能吃午饭却不愿意让人知道的窘迫,逞强。(2分,每点1分) 15.(4分)慌张丢书,惶急找书,因丢书受罚,省下饭钱抵书款,引发贾老师 的帮助。(每点1分,答出4点即可,但要注意先后次序) 6.(6分)原因:贾老师是高班教地理的,和“我”接触不多,故略写;代数 老师的惩罚引发的事件是贾老师对自己关爱的主因,应详写。(2分) 效果:用代数老师的凶狠粗暴和贾老师的细心温情形成对比,突出代数老师给作 者带来的伤害,衬托贾老师关怀学生的慈爱性格:(2分)篇幅的详略安排和作 者对两位老师的情感倾向恰成一种反差,凸显了文字的张力。(2分)

方一次次地飞去,结果就撞死在了瓶底的玻璃上。苍蝇却四下飞、到处撞。就这 样,它用了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顺利地从瓶口逃出了玻璃瓶。 参考答案 1.D(温文尔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温柔敦厚:温和宽厚。) 2.A(B 语序不当:“不仅”和“也”后面的内容要互换;C 句式杂糅:删去“根 据”,改为“各种飞行检测数据显示”;D 搭配不当:删去“它的出现”。) 3. C 4.A 5.B(宜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6.B 审理 7.A 连词,BCD 介词 8.⑴(3 分)从此徽商都被指控作为吴宗尧藏匿赃款的人家,一定要大加贿赂才 能获释。(被动、“始”、句意各 1 分) ⑵)(3 分)老虎虽然已经出了笼子,但是您为什么不自己把他捆缚并献给皇帝 呢?(“柙”、“盍”、句意各 1 分) ⑶(3 分)李中丞悄悄地让曾经受过程守训严酷刑罚的家奴,向陈增告发程守训。 (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出首”各 1 分) 9.(4 分)离间陈、程;派人告发;诱增上疏;奉旨逮捕。(每点 1 分,意思对 即可) 10.(4 分)点题,“落日”、“乡思”扣题;(1 分)开门见山,直接抒发思乡 之情;(1 分)“愁”总领全诗,(1 分)奠定了全诗的哀愁的感情基调。(1 分) 11.(6 分)人在旅途的思乡之情;前途迷茫的怅惘之情;有心出仕却无人引荐 的哀怨之情。(每点 1 分,共 3 分)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借典抒情。(每点 1 分,共 3 分) 12.(8 分)(1)樯倾楫摧(2)黑云压城城欲摧 (3)翱翔蓬蒿之间(4)寄蜉 蝣于天地(5)可以横绝峨眉巅(6)雕阑玉砌应犹在 (7)故君子慎其独也(8) 江湖夜雨十年灯 13.(6 分)比喻,表现他脾气暴(三伏天的柴火一点就着);外貌描写和细节 描写,表现他模样凶狠(脸上的麻粒由青而紫);侧面描写,表现他教学手段粗 暴(学生因体罚失去学习兴趣)。(每点 2 分,手法与内容各 1 分) 14.(4 分)①因丢书而着急惊慌,因可能受到的处罚而恐惧。(2 分,每点 1 分)②不能吃午饭却不愿意让人知道的窘迫,逞强。(2 分,每点 1 分) 15.(4 分)慌张丢书,惶急找书,因丢书受罚,省下饭钱抵书款,引发贾老师 的帮助。(每点 1 分,答出 4 点即可,但要注意先后次序) 16.(6 分)原因:贾老师是高班教地理的,和“我”接触不多,故略写;代数 老师的惩罚引发的事件是贾老师对自己关爱的主因,应详写。(2 分) 效果:用代数老师的凶狠粗暴和贾老师的细心温情形成对比,突出代数老师给作 者带来的伤害,衬托贾老师关怀学生的慈爱性格;(2 分)篇幅的详略安排和作 者对两位老师的情感倾向恰成一种反差,凸显了文字的张力。(2 分)

17.(6分)首先,由叔本华对“无聊”的看法引出对“无聊”的本质特征及其 产生原因的探讨;接着,通过从无聊需要排遣却又无法排遣的角度来论述无聊是 痛苦;最后,希望人们直面无聊,认识自我和人生。(每层2分)(第二层也可 以分为两层来表述:接着,论述人们排遣无聊的方式及原因;然后,阐述无聊无 法排遣的痛苦。各1分。) 18.(6分)(1)“闲”是无聊产生的前提,以此揭示“无聊”产生的原因。(2) 通过区别“闲”与“无聊”来揭示无聊的本质特征。(3)以“闲是福气”来衬 托无聊带给人的痛苦。(每点2分) 19.(6分)无聊让人感到空无所有,对生命本质产生恐慌。但无聊可以让人们 领悟人生的真理。希望人们直面无聊,体悟人生。(每点2分) 20.(一)材料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孔子的“行藏观”。行,就是施展抱负, 积极入世。藏,就是独善其身,退隐江湖。个人被任用,与外部世界调和,孔子 就会施展抱负;个人不被任用,与外部世界不调和,孔子就会藏身自好。第二部 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虽不能控制时势,但可以决定自己的行藏。那么,现在 的人如何定义“行”“藏”,现代人如何处理“行”“藏”,回答了这些问题就 能有明确的立意 参考立意: (1)个人被任用,与外部世界调和,我们就施展抱负:否则,我们就藏身自好。 (2)用舍由时,行藏在我。强调自我的主观能动性,虽不能控制时势,但选择在我。 (3)“行”“藏”对比,有所侧重。 20.(二)主要抓住文中两处文字:一是“蜜蜂靠以往的经验”,这里的“经验 即教条主义、僵化思维,是缺少探索精神的体现;二是“苍蝇却四下飞、到处撞 这里的“四下飞、到处撞”,是一种探索精神的体现。立意由此展开,即为抓住 了材料的核心内涵。 参考译文 征收矿税流传开来的毒害,全国已经没有一处不受影响,而其中淮徐陈増的危害 最大。陈增属下参随程守训,是徽州人,首先提出征收矿税的建议。自从在京师 随陈增做事,陈増唯独提携他,把他认作侄子(即太监的干儿子)。程守训又不 屑于跟各位参随为伍,自己捐献银两帮助建设钦定的工程,被特别授予中书舍人, 在武英殿当值,从此更加骄傲放纵。这时山东益都知县吴宗尧,上疏弹赅陈増贪 婪横暴,应当撤回。程守训就攻讦吴宗尧贪赃很多,秘密地将赃款藏在徽州商人 吴朝俸家里。皇帝根据所奏严加追査。吴宗尧是徽州人,跟吴朝俸同宗。从此徽 商都被指控作为吴宗尧藏匿赃款的人家,一定要大加贿赂才能获释。又有一个徽 州大商人吴养晦,家中的资产挥霍光了,谎称有财产百万在兄长叔父那里,愿意 捐助钦定的工程。皇帝肯定了他的做法,派巡抚、巡按査核审察。程守训与吴养 晦是姻亲,就假称审问、查究江淮的不法大户,以及私藏珍宝的人家,出巡太平 安庆等府,允许别人不时地告密并加以审问。凡是家境富裕的,没有不严刑拷问 敲诈,甚至祸及妇女小孩。只是有点畏惧淮抚李三才,不敢到李三才所在的地方 住在泰州。李三才也秘密地准备对付他,假装用好话对陈增说:“您是宫中的 贵臣,廉洁干练超过其他的使臣,现在稍稍引起非议的,只因程守训一个人作祟 罢了。今后他会坏您的事的,将会祸害到您。老虎虽然已经出了笼子,但是您为 什么不自己把他捆缚并献给皇帝呢?”陈增刚开始听到这些还严厉拒绝,李三才 又用话语打动他说:“程守训强行搜刮财物,收入是您的百十倍。您把它一半献 给朝廷,一半归作私财,那么您就可以富甲京师了。”陈增发现程守训专横暴戾

17.(6 分)首先,由叔本华对“无聊”的看法引出对“无聊”的本质特征及其 产生原因的探讨;接着,通过从无聊需要排遣却又无法排遣的角度来论述无聊是 痛苦;最后,希望人们直面无聊,认识自我和人生。(每层 2 分)(第二层也可 以分为两层来表述:接着,论述人们排遣无聊的方式及原因;然后,阐述无聊无 法排遣的痛苦。各 1 分。) 18.(6 分)(1)“闲”是无聊产生的前提,以此揭示“无聊”产生的原因。(2) 通过区别“闲”与“无聊”来揭示无聊的本质特征。(3)以“闲是福气”来衬 托无聊带给人的痛苦。(每点 2 分) 19.(6 分)无聊让人感到空无所有,对生命本质产生恐慌。但无聊可以让人们 领悟人生的真理。希望人们直面无聊,体悟人生。(每点 2 分) 20.(一)材料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孔子的“行藏观”。行,就是施展抱负, 积极入世。藏,就是独善其身,退隐江湖。个人被任用,与外部世界调和,孔子 就会施展抱负;个人不被任用,与外部世界不调和,孔子就会藏身自好。第二部 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虽不能控制时势,但可以决定自己的行藏。那么,现在 的人如何定义“行”“藏”,现代人如何处理“行”“藏”,回答了这些问题就 能有明确的立意。 参考立意: ⑴个人被任用,与外部世界调和,我们就施展抱负;否则,我们就藏身自好。 ⑵用舍由时,行藏在我。强调自我的主观能动性,虽不能控制时势,但选择在我。 ⑶“行”“藏”对比,有所侧重。 20.(二)主要抓住文中两处文字:一是“蜜蜂靠以往的经验”,这里的“经验” 即教条主义、僵化思维,是缺少探索精神的体现;二是“苍蝇却四下飞、到处撞”, 这里的“四下飞、到处撞”,是一种探索精神的体现。立意由此展开,即为抓住 了材料的核心内涵。 参考译文 征收矿税流传开来的毒害,全国已经没有一处不受影响,而其中淮徐陈增的危害 最大。陈增属下参随程守训,是徽州人,首先提出征收矿税的建议。自从在京师 随陈增做事,陈增唯独提携他,把他认作侄子(即太监的干儿子)。程守训又不 屑于跟各位参随为伍,自己捐献银两帮助建设钦定的工程,被特别授予中书舍人, 在武英殿当值,从此更加骄傲放纵。这时山东益都知县吴宗尧,上疏弹赅陈增贪 婪横暴,应当撤回。程守训就攻讦吴宗尧贪赃很多,秘密地将赃款藏在徽州商人 吴朝俸家里。皇帝根据所奏严加追查。吴宗尧是徽州人,跟吴朝俸同宗。从此徽 商都被指控作为吴宗尧藏匿赃款的人家,一定要大加贿赂才能获释。又有一个徽 州大商人吴养晦,家中的资产挥霍光了,谎称有财产百万在兄长叔父那里,愿意 捐助钦定的工程。皇帝肯定了他的做法,派巡抚、巡按查核审察。程守训与吴养 晦是姻亲,就假称审问、查究江淮的不法大户,以及私藏珍宝的人家,出巡太平 安庆等府,允许别人不时地告密并加以审问。凡是家境富裕的,没有不严刑拷问 敲诈,甚至祸及妇女小孩。只是有点畏惧淮抚李三才,不敢到李三才所在的地方, 住在泰州。李三才也秘密地准备对付他,假装用好话对陈增说: “您是宫中的 贵臣,廉洁干练超过其他的使臣,现在稍稍引起非议的,只因程守训一个人作祟 罢了。今后他会坏您的事的,将会祸害到您。老虎虽然已经出了笼子,但是您为 什么不自己把他捆缚并献给皇帝呢?”陈增刚开始听到这些还严厉拒绝,李三才 又用话语打动他说:“程守训强行搜刮财物,收入是您的百十倍。您把它一半献 给朝廷,一半归作私财,那么您就可以富甲京师了。”陈增发现程守训专横暴戾

日渐彰显,不再遵守他的管束,内心恼怒已久,就微微地流露出赞同的心意。李 中丞发现了他的意向,就悄悄地让曾经受过程守训严酷刑罚的家奴,向陈增告发 程守训。说程守训有四十多万两黄金,其他珍宝不计其数,并且藏有有龙凤图案 的越礼犯上的衣服,将要图谋造反。李三才又引诱(怵通“諃”x,利诱)陈增 让他赶快上报皇帝,并且说:“不仅您积久的毁谤可以洗除,而且皇帝喜欢您的 勤勉,那么司礼印也可以得到啊。”陈增认为这是真诚的话,终于上疏汇报。皇 帝就命令李三才逮捕程守训送到京城治罪,并且追査所告发的众多赃物。陈增已 经失去下属(程守训),他的种种迹象也已引起怀疑,他的部下也怀有戒心,搜 刮榨取的财物不能如往年的份额。皇帝怀疑陈増往年搜刮的财物不计其数,又严 厉地责备他。李中丞又派人威胁陈增,说:“阁臣秘密的奏疏已经呈上,皇帝又 认可了。”又说:“抓捕的骑兵已经出城门了。”陈增十分惭愧后悔,某一夜自 缢而死

日渐彰显,不再遵守他的管束,内心恼怒已久,就微微地流露出赞同的心意。李 中丞发现了他的意向,就悄悄地让曾经受过程守训严酷刑罚的家奴,向陈增告发 程守训。说程守训有四十多万两黄金,其他珍宝不计其数,并且藏有有龙凤图案 的越礼犯上的衣服,将要图谋造反。李三才又引诱(怵通“訹”xù,利诱)陈增 让他赶快上报皇帝,并且说:“不仅您积久的毁谤可以洗除,而且皇帝喜欢您的 勤勉,那么司礼印也可以得到啊。”陈增认为这是真诚的话,终于上疏汇报。皇 帝就命令李三才逮捕程守训送到京城治罪,并且追查所告发的众多赃物。陈增已 经失去下属(程守训),他的种种迹象也已引起怀疑,他的部下也怀有戒心,搜 刮榨取的财物不能如往年的份额。皇帝怀疑陈增往年搜刮的财物不计其数,又严 厉地责备他。李中丞又派人威胁陈增,说:“阁臣秘密的奏疏已经呈上,皇帝又 认可了。”又说:“抓捕的骑兵已经出城门了。”陈增十分惭愧后悔,某一夜自 缢而死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