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检测题_七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检测题

七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检测题 第一部分 填空 (1)欧阳修是 政治家、文学家,晚年号 (2)本单元我们学的两篇诗文选自《乐府诗集》,它们是和 (3)曹操是末年 (4)唐朝诗人中“李杜”是指」 “小李杜”是指 2.原文填写 (1)《三峡》中间接写水流之急的句子是 (2)《陌上桑》中写“行者”和“少年”见罗敷时表情的句子是 (3)《蔡勉旃坚还亡友财》一文中概写蔡勉旃的六字是 (4)《望岳》的颈联是 (1)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2)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3)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4)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 (5)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 4.《卖油翁》中陈尧咨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射技的?卖油翁是如何看待陈尧咨高超的高 超的射技的? 5.《陌上桑》一文第一段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刻画罗敷这个人物的? 读下面诗歌,完成6-7题 题李凝幽居(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6、对这首诗中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题李凝幽居”中的“题”是“写”的意思,“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意思。 B、“闲居”一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
七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检测题 第一部分: 1.填空: ⑴欧阳修是 政治家、文学家,晚年号 , 之一。 ⑵本单元我们学的两篇诗文选自《乐府诗集》,它们是 和 。 ⑶曹操是 末年 、 、 。 ⑷唐朝诗人中“李杜”是指 和 ,“小李杜”是指 和 。 2.原文填写: ⑴《三峡》中间接写水流之急的句子是 。 ⑵《陌上桑》中写“行者”和“少年”见罗敷时表情的句子是 。 ⑶《蔡勉旃坚还亡友财》一文中概写蔡勉旃的六字是 。 ⑷《望岳》的颈联是 。 3.译句: ⑴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⑵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⑶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⑷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 ⑸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 4.《卖油翁》中陈尧咨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射技的?卖油翁是如何看待陈尧咨高超的高 超的射技的? 5.《陌上桑》一文第一段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刻画罗敷这个人物的? 读下面诗歌,完成 6-7 题 题李凝幽居(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6、对这首诗中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题李凝幽居”中的“题”是“写”的意思,“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意思。 B、“闲居”一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

C、“僧敲”一句中的“敲”,传说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 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 7、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隐者的身份 B、“僧敲月下门”一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C、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D、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便由于注重炼籽,故读来回味无穷。 第二部分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 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 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8.本文的“之”字是代词,代人、代物、代事各不尽同,请分别举例。还有一个“之”字 代指看不见摸不着的道理,也一并指出 9.在文中找出“但微颔之”中“但”的同义词: 10.译句 尔安敢轻吾射?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11.本文写了两件事,哪是因,哪是果?哪为主,哪为次?后者对前者含有什么意味? 12.康肃公确有值得自夸的地方,但卖油翁似乎并不太欣赏,这从哪些地方可以表现出 来?“但微颔之”的潜台词是什么? 13.如何看待陈康肃“笑而遣之”中的“笑”? (1)至于夏水襄陵,治溯组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 茂,良多趣味
C、“僧敲”一句中的“敲”,传说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 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 7、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隐者的身份。 B、“僧敲月下门”一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C、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D、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便由于注重炼籽,故读来回味无穷。 第二部分: (一)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 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 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8.本文的“之”字是代词,代人、代物、代事各不尽同,请分别举例。还有一个“之”字 代指看不见摸不着的道理,也一并指出。 9.在文中找出“但微颔之”中“但”的同义词: 。 10.译句: 尔安敢轻吾射?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11.本文写了两件事,哪是因,哪是果?哪为主,哪为次?后者对前者含有什么意味? 12.康肃公确有值得自夸的地方,但卖油翁似乎并不太欣赏,这从哪些地方可以表现出 来?“但微颔之”的潜台词是什么? 13.如何看待陈康肃“笑而遣之”中的“笑”? (二) ⑴至于夏水襄陵,治溯组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⑵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 茂,良多趣味

(3)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 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4、第一段写三峡什么景色,特点如何? 15、本段所写的季节是 16、第一段中的哪句最能体现三峡水势之险? 17、“素湍绿潭”是从哪个角度进行描写的,可见怎样的景观? 18、“清荣峻茂”分别理解为」 清峻 茂 19、“良多趣味”一句抒发了作者」 的感情 20、为创造意境,第三段中字和字用得好 21、作者写“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用意何在? 22、写渔者歌曰有什么目的? 23、翻译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回答问题: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24、诗人借“杨花″子规”暗含,暗含了作者对王昌龄被贬的」 25、后两句的表达方式是 26、后两句中,作者用 的手法,抒发了对友人的无限同情关切。 27、诗中 句点明时令 28、诗中_几个字表明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
⑶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 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4、第一段写三峡什么景色,特点如何? 15、本段所写的季节是 。 16、第一段中的哪句最能体现三峡水势之险? 17、“素湍绿潭”是从哪个角度进行描写的,可见怎样的景观? 18、“清荣峻茂”分别理解为: 清: 荣: 峻: 茂: 19、“良多趣味”一句抒发了作者 的感情。 20、为创造意境,第三段中 字和 字用得好。 21、作者写“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用意何在? 22、写渔者歌曰有什么目的? 23、翻译: ⑴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⑵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 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回答问题: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24、诗人借“杨花”“子规”暗含 ,暗含了作者对王昌龄被贬的 。 25、后两句的表达方式是 。 26、后两句中,作者用 的手法,抒发了对友人的无限同情关切。 27、诗中 一句点明时令。 28、诗中 几个字表明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

29、解释下列诗句,说说你的理解: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0、对该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诗歌写景旷远,想象丰富,体现了诗人旷达豪放的胸怀。 B、“闻道”一句既写出了诗人乍听朋友遭贬消息后的震惊与惋惜,也写出了友人长途跋 涉的艰辛和诗人对友人的关心 C、诗人寄愁心与明月,是将自己对友人的同情怀念带给友人,以慰藉朋友破碎的心。 D、三四两句中诗人展开想象,并运用了比拟与夸张的手法。 31、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第三部分:写作 读本单元的五首诗歌,选取其中一首改写成一篇作文片断,题目自拟,300字以上。 第七单元检测题答案 1-3.略4.陈尧咨认为自己的射技很高超,并以此自豪。卖油翁则对陈尧咨的射技只 是略加赞许。5.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刻画罗敷。6.C7.C8.代 人:笑而遣之:代事:睨之,但微颔之:代物:徐以杓酌油沥之:代指道理:以我酌油知之 9.惟10.略11.康肃公射箭是因,卖油翁沥油是果。后者为主,前者为次,含有教训 的意味。12.睨之,但微颔之。潜台词是:射得不错,也不过如此。13.略14、三峡 的水:急15、夏季16、“朝发白帝.不以疾也。”17、俯视:写出了春冬之时三峡壮 丽的景观。18、水清;树荣:山高:草盛19、热爱三峡景物,热爱大自然20、寒;肃 21、以声衬静,渲染山谷的清幽,凄清22、渲染萧瑟的秋景,表现旅人的哀愁。23、略 24、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同情和关切25、抒情26、想象或拟人27、杨花落尽子规啼 28、过五溪29、略30、A3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29、解释下列诗句,说说你的理解: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0、对该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歌写景旷远,想象丰富,体现了诗人旷达豪放的胸怀。 B、“闻道”一句既写出了诗人乍听朋友遭贬消息后的震惊与惋惜,也写出了友人长途跋 涉的艰辛和诗人对友人的关心。 C、诗人寄愁心与明月,是将自己对友人的同情怀念带给友人,以慰藉朋友破碎的心。 D、三四两句中诗人展开想象,并运用了比拟与夸张的手法。 31、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第三部分:写作 读本单元的五首诗歌,选取其中一首改写成一篇作文片断,题目自拟,300 字以上。 第七单元检测题答案 1-3.略 4.陈尧咨认为自己的射技很高超,并以此自豪。卖油翁则对陈尧咨的射技只 是略加赞许。 5.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刻画罗敷。 6.C 7.C 8.代 人:笑而遣之;代事:睨之,但微颔之;代物:徐以杓酌油沥之;代指道理:以我酌油知之。 9.惟 10.略 11.康肃公射箭是因,卖油翁沥油是果。后者为主,前者为次,含有教训 的意味。 12.睨之,但微颔之。潜台词是:射得不错,也不过如此。 13.略 14、三峡 的水;急 15、夏季 16、“朝发白帝……不以疾也。” 17、俯视;写出了春冬之时三峡壮 丽的景观。 18、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19、热爱三峡景物,热爱大自然 20、寒;肃 21、以声衬静,渲染山谷的清幽,凄清 22、渲染萧瑟的秋景,表现旅人的哀愁。 23、略 24、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同情和关切 25、抒情 26、想象或拟人 27、杨花落尽子规啼 28、过五溪 29、略 30、A 3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2010年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_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检测题.doc
- 2010年语文中考模拟试题(二).doc
- 2010年衡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 2010年莆田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试卷及答案.doc
- 2010年莆田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福建省莆田市201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有答案).doc
- 2010年荆州市沙市区中考语文模拟题(4份).doc
- 2010年荆州市沙市区中考语文模拟题(4份).doc
- 2010年荆州市沙市区中考语文模拟题(4份).doc
- 2010年荆州市沙市区中考语文模拟题(4份).doc
- 2010年荆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 2010年荆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拟题人.doc
- 2010年茂名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2010年茂名市中考语文试题.doc
- 2010年苏教版初一七年级(上)单元练习.doc
- 2010年苏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模拟题.doc
- 2010年苏教版八年级语文期中模拟检测试卷.doc
- 2010年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 2010年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合集.doc
- 2010年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期中复习练习试卷.doc
- 2010年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终测试试卷_九年级语文下册期终测试.doc
- 2010年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试卷_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doc
- 2010年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_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检测题.doc
- 2010年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检测题_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检测题.doc
- 2010年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检测题_七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检测题.doc
- 2010年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检测题_七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检测题.doc
- 2010年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检测题_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检测题.doc
- 2010年语文版七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及教案合集.doc
- 2010年语文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第一、六单元)_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doc
- 2010年语文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第一、六单元)_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答题卷.doc
- 2010年语文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第一、六单元)_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doc
- 2010年语文版七年级下期中教学诊断试卷.doc
- 2010年语文版七年级下期期末质量检测题.doc
- 2010年语文版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学情调查语文题卷.doc
- 2010年语文版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练习题.doc
- 2010年语文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九年级质量监测试题.doc
- 2010年语文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九年级质量监测试题.doc
- 2010年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doc
- 2010年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doc
- 2010年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练习.doc
- 2010年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二次月考试题(2份).doc
- 2010年语文版八年级下半期检测题(1、6、7单元).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