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长春工业大学:《焊接成型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焊接冶金缺陷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86
文件大小:1.04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气孔 焊接热裂纹 冷裂纹 其它焊接裂纹简介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四章焊接冶金缺陷 4.1)气孔 4.2)焊接热裂纹 4.3)冷裂纹 4)其它焊接裂纹简介

第四章 焊接冶金缺陷 气孔 焊接热裂纹 冷裂纹 其它焊接裂纹简介 4.1 4.2 4.3 4.4

§4.1气孔 4.1.1形成气孔的条件 气孔是指焊缝表面或内部形成的连续的或不连续的孔 洞。是由于熔池金属中的气体在金属结晶凝固前未能及时 逸出,从而以气泡的形式残留在凝固的焊缝金属内部或出 现在焊缝表面 气孔的形成是多种气体(包括CO、H2和N2)共作用 的结果,但通常其中一种气体是气孔内气体的主要成分。 形成气孔时包括三个阶段:气泡的生核、长大和上浮

§4.1 气孔 4.1.1形成气孔的条件 气孔是指焊缝表面或内部形成的连续的或不连续的孔 洞。是由于熔池金属中的气体在金属结晶凝固前未能及时 逸出,从而以气泡的形式残留在凝固的焊缝金属内部或出 现在焊缝表面。 气孔的形成是多种气体(包括CO、H2和N2)共作用 的结果,但通常其中一种气体是气孔内气体的主要成分。 形成气孔时包括三个阶段:气泡的生核、长大和上浮

图4-1气孔形成过程示意图

图4-1 气孔形成过程示意图

1.气泡生核 气泡生核应具备的条件: (1)液体金属中有过饱和的气体; (2)生核要有能量消耗。 在实际焊接过程中,在凝固着的熔池金属中存在大量的现 成表面(如一些高熔点的质点、熔渣和凝固了的枝晶表面 等)可作为气泡生核的衬底,如相邻枝晶间的凹陷处是最 易产生气泡的部位(见图1-30),形成气孔所需要的能量 最小。液态金属中气体的过饱和度越大,越易产生气孔, 且气泡稳定存在的临界半径也越小

1.气泡生核 气泡生核应具备的条件: (1)液体金属中有过饱和的气体; (2)生核要有能量消耗。 在实际焊接过程中,在凝固着的熔池金属中存在大量的现 成表面(如一些高熔点的质点、熔渣和凝固了的枝晶表面 等)可作为气泡生核的衬底,如相邻枝晶间的凹陷处是最 易产生气泡的部位(见图1-30),形成气孔所需要的能量 最小。液态金属中气体的过饱和度越大,越易产生气孔, 且气泡稳定存在的临界半径也越小

2.气泡长大 一旦形成稳定的气泡后,周围的气体可继续扩散进入气泡 使之长大。设气泡临界半径为re,气泡成核后要能长大必 须满足如下条件 P> 0 (4-1) 式中,Pn为气泡内各种气体分压的总和。 1n=P+Pxn+Pr+……(4-2)

2.气泡长大 一旦形成稳定的气泡后,周围的气体可继续扩散进入气泡 使之长大。设气泡临界半径为rc,气泡成核后要能长大必 须满足如下条件 Pn > P0 (4-1) 式中,Pn 为气泡内各种气体分压的总和。 +…… (4-2) H P N Pn Pco P 2 2 = + +

实际上具体情况下只有一种气体起主要作用。 Po为阻碍气泡长大的外界压力总和 Po Pa+ Pm+ Ps+ Pc (4-3) 其中Pa、Pm、Ps和P分别为大气压、金属、熔渣 的静压力和表面张力所构成的附加压力。 一般情况Pm和P的数值相对不大,可忽略不计,故 气泡长大条件应为: 20 Pn>Pa+P=1+=(4-4)

实际上具体情况下只有一种气体起主要作用。 P0为阻碍气泡长大的外界压力总和 P0 = Pa + Pm + Ps + Pc (4-3) 其中Pa 、Pm 、Ps 和 Pc分别为大气压、金属、熔渣 的静压力和表面张力所构成的附加压力。 一般情况Pm 和Ps的数值相对不大,可忽略不计,故 气泡长大条件应为: (4-4)  2 Pn  Pa + Pc = 1+

其中, D=2 式中,为金属与气体间的界面张力,X为气泡半径。 可见,气泡半径越小,附加压力越大,气泡很难稳定存在 和长大;但当气泡在现成表面上生核时,气泡为椭圆形, 因此曲率半径较大,使附加压力大大降低,有利于气泡长 大

其中, 式中,σ为金属与气体间的界面张力,ɣ为气泡半径。 可见,气泡半径越小,附加压力越大,气泡很难稳定存在 和长大;但当气泡在现成表面上生核时,气泡为椭圆形, 因此曲率半径较大,使附加压力大大降低,有利于气泡长 大。  2 Pc =

3.气泡上浮 当气泡长大到一定程度后,便会脱离现成表面开始上浮, 如图4-2所示。气泡脱离现成表面而上浮的能力主要与气 泡和现成表面之间的接触角θ有关,而接触角θ的大小则 取决于现成表面(S)与气泡(v)之间的界面张力σsv、现 成表面与熔池金属(M)间的界面张力sM和熔池金属与气 泡间的界面张力cMv的大小,即 Cos=USV OSM (4-5) M

3.气泡上浮 当气泡长大到一定程度后,便会脱离现成表面开始上浮, 如图4-2所示。气泡脱离现成表面而上浮的能力主要与气 泡和现成表面之间的接触角θ有关,而接触角θ的大小则 取决于现成表面(S)与气泡(V)之间的界面张力σSV、现 成表面与熔池金属(M)间的界面张力σSM和熔池金属与气 泡间的界面张力σMV的大小,即 (4-5) MV SV SM     − cos =

f=hiE 已<90° 2 <90° (b) 图42气泡拖脱离衬底表面示意图 1-衬底;2-液体

图4-2 气泡拖脱离衬底表面示意图 1-衬底;2-液体

当θ90°时,气泡要长大到形成颈缩后才有可 能脱离基底。气泡上浮并非就能避免气孔的形成,关键是 要看气泡的上浮速度和液体金属凝固速度相对大小;如果 上浮速度小于凝固速度,则气泡仍将残留在金属中。反之 则可能浮出熔池。因此,产生气孔的最后条件为 v≤R (4-6) 式中,R为熔池金属的凝固速度,V为气泡上浮速度

当θ90˚时,气泡要长大到形成颈缩后才有可 能脱离基底。气泡上浮并非就能避免气孔的形成,关键是 要看气泡的上浮速度和液体金属凝固速度相对大小;如果 上浮速度小于凝固速度,则气泡仍将残留在金属中。反之 则可能浮出熔池。因此,产生气孔的最后条件为 VV ≤ R (4-6) 式中,R为熔池金属的凝固速度,VV为气泡上浮 速度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