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师范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疲劳与断裂

第九章》 疲劳与断裂 结构材料以强调力学性能为其突出特征。许多结 构材料在使用中会受到交变应力(循环载荷)的作用, 在循环载荷下,材料表现出疲劳断裂特征
第九章 疲劳与断裂 结构材料以强调力学性能为其突出特征。许多结 构材料在使用中会受到交变应力(循环载荷)的作用, 在循环载荷下,材料表现出疲劳断裂特征

在特定外界条件下工作的构件,虽然所受应力低于材料屈 服强度,但服役一定时间后,也可能发生突然脆断。这种与时 间有关的低应力脆断称为延滞断裂。 由交变应力引起的延滞断裂,就是疲劳断裂: 而在静载荷与环境联合作用下引起的延滞断裂,叫做静载 延迟断裂,或称静疲劳; 疲劳与断裂是材料、构件和机械最常见的失效方式,约占 构件全部失效的50%~90%
在特定外界条件下工作的构件,虽然所受应力低于材料屈 服强度,但服役一定时间后,也可能发生突然脆断。这种与时 间有关的低应力脆断称为延滞断裂。 由交变应力引起的延滞断裂,就是疲劳断裂; 而在静载荷与环境联合作用下引起的延滞断裂,叫做静载 延迟断裂,或称静疲劳; 疲劳与断裂是材料、构件和机械最常见的失效方式,约占 构件全部失效的50%~90%

9.1疲劳 9.2低温断裂与疲劳 9.3高温蠕变与疲劳 9.4环境断裂—氢脆
9.1 疲劳 9.2 低温断裂与疲劳 9.3 高温蠕变与疲劳 9.4 环境断裂—氢脆

9.1疲劳 一、疲劳概念 1、疲劳 2、疲劳失效的特点 二、疲劳裂纹扩展的物理模型 1、疲劳失效过程 2、几种物理模型 3、疲劳裂纹扩展的力学行为与特征
9.1 疲 劳 一、疲劳概念 1、疲劳 2、疲劳失效的特点 二、疲劳裂纹扩展的物理模型 1、疲劳失效过程 2、几种物理模型 3、疲劳裂纹扩展的力学行为与特征

在循环载荷下,材料或结构经历着局部性的损伤积 累过程,一旦达到足够的应力或应变循环后,材料产 生裂纹,并随着循环次数的递增,出现裂纹的稳定扩 展,最后达到失稳扩展或断裂。 疲劳与断裂是研究在交变载荷作用下材料与结构中 裂纹的萌生、扩展与断裂的力学行为、微观机理及其 工程应用,包括研究带裂纹的材料与结构的剩余强度、 寿命估算和延寿措施等
在循环载荷下,材料或结构经历着局部性的损伤积 累过程,一旦达到足够的应力或应变循环后,材料产 生裂纹,并随着循环次数的递增,出现裂纹的稳定扩 展,最后达到失稳扩展或断裂。 疲劳与断裂是研究在交变载荷作用下材料与结构中 裂纹的萌生、扩展与断裂的力学行为、微观机理及其 工程应用,包括研究带裂纹的材料与结构的剩余强度、 寿命估算和延寿措施等

9.1.1疲劳概念 1、疲劳 材料或构件在交变应力(应变)作用下发生的破坏称 为疲劳破坏或疲劳失效。 影响构件疲劳行为的因素很多,可以分为四类:材 料、外载荷、环境条件和构件的形状和尺寸。 按外载荷的大小,疲劳可分为高周疲劳和低周疲劳。 对于金属材料,通常把疲劳失效周次N>104~105的疲 劳称为高周疲劳,反之称为低周疲劳;
9.1.1 疲劳概念 1、疲劳 材料或构件在交变应力(应变)作用下发生的破坏称 为疲劳破坏或疲劳失效。 影响构件疲劳行为的因素很多,可以分为四类:材 料、外载荷、环境条件和构件的形状和尺寸。 按外载荷的大小,疲劳可分为高周疲劳和低周疲劳。 对于金属材料,通常把疲劳失效周次Nf>104~105的疲 劳称为高周疲劳,反之称为低周疲劳;

若每个周期内的载荷参量不随时间而变化,称为恒幅疲劳, 否则则为变幅疲劳; 由变动的外载荷与腐蚀介质共同作用的疲劳为腐蚀疲劳; 温度高于再结晶温度或高于(0.50.6)Tm时的疲劳,属于高温 疲劳,Tm为金属的熔点; 由于温度的变化形成的变动热应力引起的疲劳,称为热疲劳; 应变速率大于102s的疲劳问题属于冲击疲劳
若每个周期内的载荷参量不随时间而变化,称为恒幅疲劳, 否则则为变幅疲劳; 由变动的外载荷与腐蚀介质共同作用的疲劳为腐蚀疲劳; 温度高于再结晶温度或高于(0.5~0.6)Tm时的疲劳,属于高温 疲劳,Tm为金属的熔点; 由于温度的变化形成的变动热应力引起的疲劳,称为热疲劳; 应变速率大于102 /s的疲劳问题属于冲击疲劳

9.1.1.2疲劳失效的特点 (1)疲劳断裂表现为低应力下的破坏断裂 疲劳失效在远低于材料的静载极限强度甚至远低于材料屈服强 度下发生。 (2)疲劳破坏宏观上无塑性变形 与静载荷作用下材料的破坏相比,具有更大的危险性。 (3)疲劳是与时间有关的一种失效方式,具有多阶段性 疲劳失效过程是累积损伤的过程。由交变应力(应变)作用引起 的损伤是随着载荷次数逐次增加的
9.1.1.2 疲劳失效的特点 (1) 疲劳断裂表现为低应力下的破坏断裂 疲劳失效在远低于材料的静载极限强度甚至远低于材料屈服强 度下发生。 (2) 疲劳破坏宏观上无塑性变形 与静载荷作用下材料的破坏相比,具有更大的危险性。 (3) 疲劳是与时间有关的一种失效方式,具有多阶段性 疲劳失效过程是累积损伤的过程。由交变应力(应变)作用引起 的损伤是随着载荷次数逐次增加的

(4)与单向静载断裂相比,疲劳失效对材料的微观组织和缺陷 更加敏感 这是因为疲劳有极大的选择性,几乎总是在构件材料表面 的缺陷处发生。 (⑤)疲劳失效受载荷历程的影响 过载损伤会导致疲劳强度的下降
(4) 与单向静载断裂相比,疲劳失效对材料的微观组织和缺陷 更加敏感 这是因为疲劳有极大的选择性,几乎总是在构件材料表面 的缺陷处发生。 (5) 疲劳失效受载荷历程的影响 过载损伤会导致疲劳强度的下降

图12.4为钢的拉伸应 力应变曲线,加载到A点 卸载再重新加载,其抗拉 强度σb与末卸载的相同, 即未受到载荷史的影响。 应变e 图12.4工程应力应变曲线
图12.4为钢的拉伸应 力应变曲线,加载到A点 卸载再重新加载,其抗拉 强度b与末卸载的相同, 即未受到载荷史的影响。 图12.4 工程应力应变曲线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信阳师范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晶体结构缺陷.pptx
- 信阳师范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材料制备中的固态反应.pptx
- 信阳师范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材料引言(主讲:刘作冬).pptx
- 广西民族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数学与物理学院,2012 年修订).pdf
- 曲阜师范大学:《新型功能材料》课程教学大纲.pdf
- 曲阜师范大学:《材料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大纲.pdf
- 曲阜师范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学》课程教学大纲.pdf
- 曲阜师范大学:《复合材料》课程教学大纲.pdf
- 曲阜师范大学:《催化剂表征》课程教学大纲.pdf
- 曲阜师范大学:《材料物理》课程教学大纲.pdf
- 曲阜师范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pdf
- 曲阜师范大学:《材料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pdf
- 曲阜师范大学:《材料概论》课程教学大纲.pdf
- 曲阜师范大学:《纳米材料与科技》课程教学大纲.pdf
- 曲阜师范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大纲.pdf
- 曲阜师范大学:《高分子物理》课程教学大纲.pdf
- 曲阜师范大学:《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pdf
- 曲阜师范大学:《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课程教学大纲.pdf
- 广东工业大学:《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pdf
- 广东工业大学:《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聚合物基体(不饱和聚酯,环氧树脂,聚酰亚胺).pdf
- 信阳师范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晶体结构.pptx
- 信阳师范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表面结构与性质.pptx
- 信阳师范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腐蚀与氧化.pptx
- 信阳师范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基本动力学过程——扩散.pptx
- 信阳师范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非晶态结构与性质.pptx
- 海南大学:《高分子材料共混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Blending Princlple for Polymers.doc
- 海南大学:《高分子材料共混原理》课程各章习题(无答案).doc
- 海南大学:《高分子材料共混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聚合物共混原理 Blending Princlple for Polymers(英文版).ppt
- 《高分子材料共混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及聚合物共混的热力学.ppt
- 《高分子材料共混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多组分聚合物的相态结构及其演变.ppt
- 《高分子材料共混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聚合物共混体系界面形成及表征.ppt
- 《高分子材料共混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聚合物共混体系的制备及设备.ppt
- 《高分子材料共混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聚合物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ppt
- 《高分子材料共混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聚合物增韧改性.ppt
- 《高分子材料共混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聚合物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及其它性能.ppt
- 长春工业大学:《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Metal Technology.pdf
- 新疆大学:《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授课教案.pdf
- 新疆大学:《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结晶学概论.ppt
- 新疆大学:《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矿物的化学成分.ppt
- 福州大学:《材料现代分析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Moden analysis method of materials.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