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章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第五章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选择 1生产成本对资本主义生产的重大影响,它是资本家经营企业赚钱还是亏本的标志 生产成本这一范畴还可以说明资本主义的竞争规律。 2.当剩余价值不是表现为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它就取 得了利润形态,即转化趁了利润。 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或形象形态,它在外表上表现为 整个预付资本的产物 3竞争的手段只要是把资本在部门之间进行转换。 4影响利润率的因素:剩余价值率的高低,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 不变资本节省的状况。 5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P133 平均利润的高低取决于:各部门的利润水平;社会总资本在不同部门所占的比重大小。 P134 6生产价格是由价值转化而来的,是在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最终是以价值的变动为基 础的,商品的生产价格总额和总额是相同的 7超额利润是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8生产价格和平均利润学说的意义:理论意义是发展了劳动价值论,解决了政治经济学 理论上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即价值规律同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在形式上的矛盾;革命意 义是一方面揭示了各个资本家集团在基本利益上的一致性和特殊利益上的矛盾性,另一方面 揭示了整个资产阶级对整个无产阶级的,阐明了两个阶级之间整体上的利益对抗性
第五章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选择 1.生产成本对资本主义生产的重大影响,它是资本家经营企业赚钱还是亏本的标志。 生产成本这一范畴还可以说明资本主义的竞争规律。 2.当剩余价值不是表现为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它就取 得了利润形态,即转化趁了利润。 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或形象形态,它在外表上表现为 整个预付资本的产物。 3.竞争的手段只要是把资本在部门之间进行转换。 4.影响利润率的因素:剩余价值率的高低,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 不变资本节省的状况。 5.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P133 平均利润的高低取决于:各部门的利润水平;社会总资本在不同部门所占的比重大小。 P134 6.生产价格是由价值转化而来的,是在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最终是以价值的变动为基 础的,商品的生产价格总额和总额是相同的。 7.超额利润是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8.生产价格和平均利润学说的意义:理论意义是发展了劳动价值论,解决了政治经济学 理论上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即价值规律同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在形式上的矛盾;革命意 义是一方面揭示了各个资本家集团在基本利益上的一致性和特殊利益上的矛盾性,另一方面 揭示了整个资产阶级对整个无产阶级的,阐明了两个阶级之间整体上的利益对抗性

问答: 1影响利润率的因素(简答) 答:1)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成正比,因此,影响剩余价值率的因素都是影响利润率 的因素。如提高劳动强度、延长工作日、压低工人工资等 2)利润率的高低要受到资本有机构成的影响。但是要注意两点,一是利润率有资本有 机构成并不是以相同的幅度安反比关系变化的。二是资本有机构成高技术先进的企业可以获 得超额利润 3)资本的周转速度快慢影响利润率的高低。 4)不变资本的节约会影响利润率 5)原材料价格的变动会影响利润率 2.平均利润怎样形成(记住) 答:1)不同的生产部门具有不同的资本有机构成和不同的资本周转速度,因而等量资 本投资于不同的生产部门,会得到高低不同的利润率。 2)由于资本的本质要求是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所以各部门的资本家为了追逐高利 润必然展开竞争,竞争的方式是把资本从有机结构高而利润率低的部门转向有机构成低而利 润率高的部门流动。资本的流动必然导致商品价格的变动,并由此进一步引起资本新的流动 资本的这种在部门之间流动直到不同部门的价格变动自发调整利润率趋于均衡、形成各部门 相等的平均利润率时才会停止 3)所以,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等于剩余价值总额和预付资本 总额的比率。平均利润率决不是各部门利润率的简单和绝对平均,而是一种利润平均化的总 的发展趋 3.生产价格和平均利润形成后,价值规律是否依然起作用(重点,年年都考)
问答: 1.影响利润率的因素(简答) 答:1) 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成正比,因此,影响剩余价值率的因素都是影响利润率 的因素。如提高劳动强度、延长工作日、压低工人工资等。 2)利润率的高低要受到资本有机构成的影响。但是要注意两点,一是利润率有资本有 机构成并不是以相同的幅度安反比关系变化的。二是资本有机构成高技术先进的企业可以获 得超额利润。 3)资本的周转速度快慢影响利润率的高低。 4)不变资本的节约会影响利润率。 5)原材料价格的变动会影响利润率。 2.平均利润怎样形成(记住) 答:1)不同的生产部门具有不同的资本有机构成和不同的资本周转速度,因而等量资 本投资于不同的生产部门,会得到高低不同的利润率。 2)由于资本的本质要求是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所以各部门的资本家为了追逐高利 润必然展开竞争,竞争的方式是把资本从有机结构高而利润率低的部门转向有机构成低而利 润率高的部门流动。资本的流动必然导致商品价格的变动,并由此进一步引起资本新的流动, 资本的这种在部门之间流动直到不同部门的价格变动自发调整利润率趋于均衡、形成各部门 相等的平均利润率时才会停止。 3)所以,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等于剩余价值总额和预付资本 总额的比率。平均利润率决不是各部门利润率的简单和绝对平均,而是一种利润平均化的总 的发展趋势。 3.生产价格和平均利润形成后,价值规律是否依然起作用(重点,年年都考)

答:1)生产价格没有脱离价值,它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2)从生产价格的形成看,生产成本本来就是商品价值的一部分,平均利润是剩余价值 在各部门内重新分配形成的。因此,生产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形成的 3)在数量上,虽然从一个部门看生产价格和价值不一致,但从整个社会看,生产价格 总额等于价值总额。 4)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是由价值的变动引起的。商品价值中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的变动,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变动,剩余价值的变动会引起平均利润的变动。 4.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有什么变化(记住) 答: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只要有商品的存在,它就发生作用。但是由 于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其作用形式也会有所不同 2)生产价格的形成,使价值规律作用形式发生如下变化。生产价格形成以前,价值规 律作用的形式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生产价格形成以后,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是价格围绕生 产价格上下波动。这是因为,平均利润率规律要求商品不是按价值而是按生产成本加平均利 润出售 3)生产价格成为市场价格变动的中心并没有否认价值规律。生产价格不过是价值的转 化形式,它的形式和变化归根到底是由价值决定的。因此,由价格以价值为中心变动到以生 产价格为中心变动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只是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化。 5平均利润形成后为什么还会有利润率的差别(记住) 答:1)生产价格形成后,各部门之间的利润趋于平均化,但这并不排除各部门中各个 企业之间利润率的差别 2)原因是现实中各个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速度是有差别的。由于生产条件 的不同,生产的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也不同。但是商品必须按照部门平均的生产条件所决定
答:1)生产价格没有脱离价值,它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2)从生产价格的形成看,生产成本本来就是商品价值的一部分,平均利润是剩余价值 在各部门内重新分配形成的。因此,生产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形成的。 3)在数量上,虽然从一个部门看生产价格和价值不一致,但从整个社会看,生产价格 总额等于价值总额。 4)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是由价值的变动引起的。商品价值中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的变动,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变动,剩余价值的变动会引起平均利润的变动。 4.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有什么变化(记住) 答: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只要有商品的存在,它就发生作用。但是由 于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其作用形式也会有所不同。 2)生产价格的形成,使价值规律作用形式发生如下变化。生产价格形成以前,价值规 律作用的形式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生产价格形成以后,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是价格围绕生 产价格上下波动。这是因为,平均利润率规律要求商品不是按价值而是按生产成本加平均利 润出售。 3)生产价格成为市场价格变动的中心并没有否认价值规律。生产价格不过是价值的转 化形式,它的形式和变化归根到底是由价值决定的。因此,由价格以价值为中心变动到以生 产价格为中心变动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只是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化。 5.平均利润形成后为什么还会有利润率的差别(记住) 答:1)生产价格形成后,各部门之间的利润趋于平均化,但这并不排除各部门中各个 企业之间利润率的差别。 2)原因是现实中各个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速度是有差别的。由于生产条件 的不同,生产的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也不同。但是商品必须按照部门平均的生产条件所决定

的社会生产价格出售。于是,生产力水平高于部门平均水平即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 格的先进企业,就可以获得超过平均利润率的超额利润。超额剩余价值不会被社会平均化 它转化为超额利润 3)因此超额利润反映的是同一部门内部各企业之间的关系,而平均利润反映的是部门 之间的关系。所以,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形成后,并不排斥部门内部的先进企业仍然可以获 得超额利润,资本家之间为了获取超额利润不断的在部门内部进行着激烈竞争
的社会生产价格出售。于是,生产力水平高于部门平均水平即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 格的先进企业,就可以获得超过平均利润率的超额利润。超额剩余价值不会被社会平均化, 它转化为超额利润。 3)因此超额利润反映的是同一部门内部各企业之间的关系,而平均利润反映的是部门 之间的关系。所以,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形成后,并不排斥部门内部的先进企业仍然可以获 得超额利润,资本家之间为了获取超额利润不断的在部门内部进行着激烈竞争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六章 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6.2)产业资本与平均利润2008.doc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六章 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6.2)产业资本与平均利润.doc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6.3)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ppt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六章 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6.3)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doc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6.1)成本价格和利润.ppt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六章 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6.1)成本价格和利润.doc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资本社会化与国内垄断(9.2)产业资本与平均利润.ppt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资本社会化与国内垄断(9.1)生产和资本的社会化与垄断.ppt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九章 资本社会化和国内垄断(9.1)生产和资本的社会化与垄断.doc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资本社会化和国内垄断(9.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ppt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九章 资本社会化和国内垄断(9.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oc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九章 资本社会化和国内垄断(9.1)生产和资本的社会化与垄断.doc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 资本与剩余价值(2.3)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doc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 资本与剩余价值(2.4)资本主义工资.doc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 资本与剩余价值(2.2)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doc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资本与剩余价值(2.1)货币转化为资本.ppt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 资本与剩余价值(2.1)货币转化为资本.doc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地租.ppt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八章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与地租.doc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导论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ppt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信用、银行与虚拟资本(7.2)信用制度与银行.ppt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信用、银行与虚拟资本(7.1)借贷资本和信用的产生.ppt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七章 信用、银行与虚拟资本(7.1)借贷资本和信用的产生.doc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七章 信用、银行与虚拟资本(7.1)接待借贷资本和信用的产生.doc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信用、银行与虚拟资本(7.3)信用制度与股份公司.ppt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七章 信用、银行与虚拟资本(7.4)虚拟资本及其作用.doc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信用、银行与虚拟资本(7.4)虚拟资本及其作用.ppt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1.4)劳动价值论在新时代的深化与发展.doc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1.1)商品.doc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 商品与货币(2.1)商品.doc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1.3)价值规律.doc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1.3)价值规律.ppt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1.2)货币.doc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1.1-1.3).ppt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章 资本国际化与世界市场(10.1)资本输出和资本国际化.doc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资本的循环与周转.ppt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资本的循环与周转(4.1)资本的循环(1/2).doc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资本的循环与周转(4.1)资本的循环(2/2).doc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资本的循环与周转(4.2)资本的周转.doc
- 人民大学:《财政学》PPT教学课件 第十一章 税收制度和税收管理制度改革(陈共).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