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十三章 胶体分散体系和大分子溶液

物理化学电子教案第十三章 你分你你器 [P]=C2 Na]右=C1 Na]左=zC2+X [C]右=C1-X C]左=X 刘单折 大88 4上一内容下一内容◇回主目录 返回 2021/2/22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1/2/22 物理化学电子教案—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胶体分散体系和大分子溶液 13.1胶体及其基本特性 132溶胶的制备与净化 133溶胶的动力性质 134溶胶的光学性质 13.5溶胶的电学性质 13.6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作用 137乳状液(见十二章) 13.8大分子概说 13.9大分子的相对摩尔质量 13.10 Donnan平衡 4上-内容下一内容◆回主目录 返回 2021/2/22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1/2/22 13.1 胶体及其基本特性 第十三章 胶体分散体系和大分子溶液 13.2 溶胶的制备与净化 13.3 溶胶的动力性质 13.4 溶胶的光学性质 13.5 溶胶的电学性质 13.6 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作用 13.7 乳状液(见十二章) 13.8 大分子概说 13.9 大分子的相对摩尔质量 13.10 Donnan平衡

13.1胶体及其基本特性 分散相与分散介质 分散体系分类 (1)按分散相粒子的大小分类 (2)按分散相和介质的聚集状态分类 (3)按胶体溶液的稳定性分类 憎液溶胶的特性 胶粒的结构 胶粒的形状 4上-内容下一内容◆回主目录 返回 2021/2/22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1/2/22 13.1 胶体及其基本特性 胶粒的结构 分散相与分散介质 分散体系分类 (1)按分散相粒子的大小分类 (2)按分散相和介质的聚集状态分类 (3)按胶体溶液的稳定性分类 憎液溶胶的特性 胶粒的形状

分散相与分散介质 把一种或几种物 例如:云,牛奶,珍珠 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 分做相与介质 中就构成分散体系。 其中,被分散的物质 称为分散相 (dispersed phase) 另一种物质称为分散 介质( dispersing 分散相介质 水 乳脂 水 介空气 水 蛋白质 medium) 4上一内容下一内容令回主目录 返回 2021/2/22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1/2/22 分散相与分散介质 把一种或几种物 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 中就构成分散体系。 其中,被分散的物质 称为分散相 (dispersed phase), 另一种物质称为分散 介质(dispersing medium)。 例如:云,牛奶,珍珠

分散体系分类 分类体系通常有三种分类方法: 分子分散体系 按分散相粒子的大小分类:胶体分散体系 °粗分散体系 液溶胶 按分散相和介质的聚集状态分类:固溶胶 气溶胶 憎液溶胶 按胶体溶液的稳定性分类:亲液溶胶 4上一内容下一内容◇回主目录 返回 2021/2/22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1/2/22 分散体系分类 分类体系通常有三种分类方法: •分子分散体系 •胶体分散体系 •粗分散体系 按分散相粒子的大小分类: 按分散相和介质的聚集状态分类: •液溶胶 •固溶胶 •气溶胶 按胶体溶液的稳定性分类: •憎液溶胶 •亲液溶胶

(1)按分散相粒子的大小分类 1分子分散体系 分散相与分散介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彼此混溶, 没有界面,是均匀的单相,分子半径大小在109m以 下。通常把这种体系称为真溶液,如CuSO溶液。 2胶体分散体系 分散相粒子的半径在1nm~100nm之间的体系。目 测是均匀的,但实际是多相不均匀体系。也有的将1nm 1000nm之间的粒子归入胶体范畴。 3粗分散体系 当分散相粒子大于1000nm,目测是混浊不均匀体 系,放置后会沉淀或分层,如黄河水。 4上一内容下一内容令回主目录 返回 2021/2/22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1/2/22 (1)按分散相粒子的大小分类 1.分子分散体系 分散相与分散介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彼此混溶, 没有界面,是均匀的单相,分子半径大小在10-9 m以 下 。通常把这种体系称为真溶液,如CuSO4溶液。 2.胶体分散体系 分散相粒子的半径在1 nm~100 nm之间的体系。目 测是均匀的,但实际是多相不均匀体系。也有的将1 nm ~ 1000 nm之间的粒子归入胶体范畴。 3.粗分散体系 当分散相粒子大于1000 nm,目测是混浊不均匀体 系,放置后会沉淀或分层,如黄河水

(2)按分散相和介质聚集状态分类 1.液溶胶 将液体作为分散介质所形成的溶胶。当分散 相为不同状态时,则形成不同的液溶胶: A.液-固溶胶如油漆,Ag溶胶 B.液-液溶胶如牛奶,石油原油等乳状液 C.液一气溶胶如泡沫 4上一内容下一内容令回主目录 返回 2021/2/22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1/2/22 (2)按分散相和介质聚集状态分类 1.液溶胶 将液体作为分散介质所形成的溶胶。当分散 相为不同状态时,则形成不同的液溶胶: A.液-固溶胶 如油漆,AgI溶胶 B.液-液溶胶 如牛奶,石油原油等乳状液 C.液-气溶胶 如泡沫

(2)按分散相和介质聚集状态分类 2固溶胶 将固体作为分散介质所形成的溶胶。当分散相为 不同状态时,则形成不同的固溶胶: A.固-固溶胶如有色玻璃,不完全互溶的合金 B.固-液溶胶如珍珠,某些宝石 C.固—气溶胶如泡沫塑料,沸石分子筛 4上一内容下一内容◇回主目录 返回 2021/2/22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1/2/22 (2)按分散相和介质聚集状态分类 2.固溶胶 将固体作为分散介质所形成的溶胶。当分散相为 不同状态时,则形成不同的固溶胶: A.固-固溶胶 如有色玻璃,不完全互溶的合金 B.固-液溶胶 如珍珠,某些宝石 C.固-气溶胶 如泡沫塑料,沸石分子筛

(2)按分散相和介质聚集状态分类 3气溶胶 将气体作为分散介质所形成的溶胶。当分散相为 固体或液体时,形成气-固或气-液溶胶,但没有 气气溶胶,因为不同的气体混合后是单相均 体系,不属于胶体范围. A气-固溶胶如烟,含尘的空气 B.气-液溶胶如雾, 4上一内容下一内容令回主目录 返回 2021/2/22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1/2/22 (2)按分散相和介质聚集状态分类 3.气溶胶 将气体作为分散介质所形成的溶胶。当分散相为 固体或液体时,形成气-固或气-液溶胶,但没有 气-气溶胶,因为不同的气体混合后是单相均一 体系,不属于胶体范围. A.气-固溶胶 如烟,含尘的空气 B.气-液溶胶 如雾,云

(3)按胶体溶液的稳定性分类 1.憎液溶胶 半径在lnm~100nm之间的难溶物固体粒子 分散在液体介质中,有很大的相界面,易聚沉,是 热力学上的不稳定体系。 旦将介质蒸发掉,再加入介质就无法再形成 溶胶,是一个不可逆体系,如氢氧化铁溶胶、碘 化银溶胶等。 这是胶体分散体系中主要研究的内容。 4上一内容下一内容令回主目录 返回 2021/2/22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1/2/22 (3)按胶体溶液的稳定性分类 1.憎液溶胶 半径在1 nm~100 nm之间的难溶物固体粒子 分散在液体介质中,有很大的相界面,易聚沉,是 热力学上的不稳定体系。 一旦将介质蒸发掉,再加入介质就无法再形成 溶胶,是 一个不可逆体系,如氢氧化铁溶胶、碘 化银溶胶等。 这是胶体分散体系中主要研究的内容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华南理工大:《物理化学》(双语版) 第三章(3-7)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本质和熵的统计意义.ppt
- 华南理工大:《物理化学》(双语版) Chapter 3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ppt
- 华南理工大:《物理化学》(双语版) 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ppt
- 华南理工大:《物理化学》(双语版) 第四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ppt
- 华南理工大:《物理化学》(双语版) Chapter 4 Multi-component Systems.ppt
- 华南理工大:《物理化学》(双语版) The corresponding coefficient relation.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九章 化学动力学.doc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七章 统计热力学.doc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doc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三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doc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doc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五章 相平衡.doc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四章 化学平衡.doc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六章 电化学.doc
- 内蒙古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卤素.pps
- 内蒙古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认识元素的过程.doc
- 内蒙古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气凝胶.doc
- 内蒙古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纳米给人的新希望.doc
- 内蒙古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绿色植物中的化学知识.doc
- 内蒙古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原子结构.pps
-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反应过程与设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均相反应动力学.ppt
-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反应过程与设备》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绪论.ppt
- 中国科技大学:《无机化学》第九章 稀有气体 The Rare Gases.doc
- 中国科技大学:《无机化学》第十章 氢、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Hydrogen、Alkali and Alkali-earth Metals.doc
- 中国科技大学:《无机化学》第十一章 卤素 The Halogens.doc
- 中国科技大学:《无机化学》第十二章 氧族元素 The Oxygen Family Elements.doc
- 中国科技大学:《无机化学》第十三章 氮族元素 The Nitrogen Family Elements.doc
- 中国科技大学:《无机化学》第十四章 碳族元素 The Carbon Family Elements.doc
- 中国科技大学:《无机化学》第十五章 硼族元素 The Boron Family Elements.doc
- 中国科技大学:《无机化学》第五章 沉淀反应 The Precipitation Reactions.doc
- 中国科技大学:《无机化学》第六章 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 Oxidation-Reduction Reactions & Electrochemistry.doc
- 中国科技大学:《无机化学》第七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The Atomic Structure and Periodic System of Elements.doc
- 中国科技大学:《无机化学》第八章 化学键和分子、晶体结构 化学键和分子、晶体结构 Chemical Bonds and Structures of Molecules & Crystals.doc
- 第二炮兵工程学院:《大学化学(工程化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四章 弱酸弱碱溶液及其应用.doc
- 第二炮兵工程学院:《大学化学(工程化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五章 金属腐蚀的发生.doc
- 第二炮兵工程学院:《大学化学(工程化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一章 物质的化学组成 §1.1 物质的化学组成 §1.2 固体 §1.3 液体.doc
- 第二炮兵工程学院:《大学化学(工程化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中国化学史上的世界第一.doc
- 第二炮兵工程学院:《大学化学(工程化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话说化学.doc
- 第二炮兵工程学院:《大学化学(工程化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绪论(王文国).doc
- 第二炮兵工程学院:《大学化学(工程化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二章 核外电子运动的状态.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