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阳高中2014年高一上学期期考语文试题(人教版)

宾阳高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考试题高一语文答案 1.C“赵州桥并由此而举世闻名”无中生有。2.A“竹子被利用于工厂建设”原文“以 竹子为主要原料的工厂、作坊星罗棋布”3.D原文“大多选址于竹林”4.D(会:聚合) 5.C(①句是赞颂李士谦遵循古人的遗风,②句是说李士谦躬行节俭。)6.B(每到社 祭日,李氏家族一定举行大宴,竭尽欢乐。曾经有一次在士谦住所聚会,面前满是丰盛 的食物,士谦却先为堂房亲属摆出了黄米) 7.(1)他的家僮曾经抓住偷他家粮食的人,士谦宽慰那人说:“穷困致使你这样,从道理 上讲不应该责备你。”马上(就)叫家僮放了小偷。(给分点:“执”“慰谕”“义” “相”各1分,大意1分)(2)同乡人整理了他的事迹,到尚书省请求先生的谥号,事情被 搁置不予理会,于是大家共同在他的墓前树立了石碑。(给分点:“条”“行状”“诣” “寝”各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李士谦,字子约,是赵郡平棘人。幼年丧父,因侍奉母亲孝顺而闻名 十二岁时,北魏广平王元赞征召为开府参军事。后来母亲去世,服丧时消瘦得只剩下 副骨架。(后来)赵郡王高睿以德行科举荐他,他借口有病而不接受。和士开也看重他 的名望,要劝说朝廷把他提拔为国子祭酒。士谦知道后,竭力推辞,得以作罢。李家是 豪门旺族,每年到春秋两个社祭日,一定举行大宴,竭尽欢乐,人人大醉,喧闹不堪。 曾经有一次在士谦住所聚会,面前满是丰盛的食物,士谦却先为堂房亲属摆出了黄米 对众人说:“孔子称黄米为五谷之长,荀卿也说吃东西先吃黄米、小米,古人所崇尚的 东西,难道能违背吗?”老少都严肃起来,退席后相互说:“见到君子以后,才发现我 们这些人的道德不够高尚。”士谦家里财富很多,对待自身很节俭,常常致力于救济施 舍,家乡有无力办丧事的人家,士谦就赶过去,缺多少供应多少。有兄弟间分财产不均, 以致互相诉讼的,士谦听说后,就拿出自己的财产,补给分得少的,使他和分得多的相 等,兄弟惭愧恐惧,相互推让,终于成了善人。有一次别人的牛闯进他家田里去,士谦 把它牵到荫凉处饲养,比主人饲养得还好。望见有人偷割他家的庄稼,他就不岀声地躲 开。他家的僮仆曾经捉住偷他粮食的人,士谦安慰那人说:“穷困使你这样,再没有责 怪你的道理。”叫人马上将其放了。后来李士谦拿出几千石粮食借贷给同乡人,正赶上 收成不好,借贷人家无法偿还,都来表示道歉。士谦说:“我家的余粮,本来就是打算 救济用的,哪里是为求利的呢!”于是叫来所有的借债人,为他们摆设酒食,当着大家 烧了借契,说:“债了结啦,请不要放在心上了。”让大家放心离开。第二年大丰收, 借债人家争着来偿还,士谦拒绝了,一点也没收下。到春天,又拿出粮种,分给贫穷人 家。赵郡的农民感激他,抚摩自己的子孙说:“这是李参军留下来的恩惠啊。”有人对 李士谦说:“您的阴德多。”士谦说:“所谓阴德是什么?就像耳鸣,只有自己听到, PAGE 2
PAGE 2 宾阳高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考试题高一语文答案 1.C “赵州桥并由此而举世闻名”无中生有。2.A“竹子被利用于工厂建设”原文“以 竹子为主要原料的工厂、作坊星罗棋布”3.D原文“大多选址于竹林” 4.D(会:聚合) 5.C(①句是赞颂李士谦遵循古人的遗风,②句是说李士谦躬行节俭。)6.B(每到社 祭日,李氏家族一定举行大宴,竭尽欢乐。曾经有一次在士谦住所聚会,面前满是丰盛 的食物,士谦却先为堂房亲属摆出了黄米) 7.⑴他的家僮曾经抓住偷他家粮食的人,士谦宽慰那人说:“穷困致使你这样,从道理 上讲不应该责备你。”马上(就)叫家僮放了小偷。(给分点:“执”“ 慰谕”“ 义” “ 相”各1分,大意1分)⑵同乡人整理了他的事迹,到尚书省请求先生的谥号,事情被 搁置不予理会,于是大家共同在他的墓前树立了石碑。(给分点:“条”“ 行状”“ 诣” “ 寝”各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 李士谦,字子约,是赵郡平棘人。幼年丧父,因侍奉母亲孝顺而闻名。 十二岁时,北魏广平王元赞征召为开府参军事。后来母亲去世,服丧时消瘦得只剩下一 副骨架。(后来)赵郡王高睿以德行科举荐他,他借口有病而不接受。和士开也看重他 的名望,要劝说朝廷把他提拔为国子祭酒。士谦知道后,竭力推辞,得以作罢。李家是 豪门旺族,每年到春秋两个社祭日,一定举行大宴,竭尽欢乐,人人大醉,喧闹不堪。 曾经有一次在士谦住所聚会,面前满是丰盛的食物,士谦却先为堂房亲属摆出了黄米, 对众人说:“孔子称黄米为五谷之长,荀卿也说吃东西先吃黄米、小米,古人所崇尚的 东西,难道能违背吗?”老少都严肃起来,退席后相互说:“见到君子以后,才发现我 们这些人的道德不够高尚。”士谦家里财富很多,对待自身很节俭,常常致力于救济施 舍,家乡有无力办丧事的人家,士谦就赶过去,缺多少供应多少。有兄弟间分财产不均, 以致互相诉讼的,士谦听说后,就拿出自己的财产,补给分得少的,使他和分得多的相 等,兄弟惭愧恐惧,相互推让,终于成了善人。有一次别人的牛闯进他家田里去,士谦 把它牵到荫凉处饲养,比主人饲养得还好。望见有人偷割他家的庄稼,他就不出声地躲 开。他家的僮仆曾经捉住偷他粮食的人,士谦安慰那人说:“穷困使你这样,再没有责 怪你的道理。”叫人马上将其放了。后来李士谦拿出几千石粮食借贷给同乡人,正赶上 收成不好,借贷人家无法偿还,都来表示道歉。士谦说:“我家的余粮,本来就是打算 救济用的,哪里是为求利的呢!”于是叫来所有的借债人,为他们摆设酒食,当着大家 烧了借契,说:“债了结啦,请不要放在心上了。”让大家放心离开。第二年大丰收, 借债人家争着来偿还,士谦拒绝了,一点也没收下。到春天,又拿出粮种,分给贫穷人 家。赵郡的农民感激他,抚摩自己的子孙说:“这是李参军留下来的恩惠啊。”有人对 李士谦说:“您的阴德多。”士谦说:“所谓阴德是什么?就像耳鸣,只有自己听到

别人都不知道。现在我所做的,您都知道了,哪里算什么阴德!”开皇八年,士谦死在 家中,当时六十六岁。赵郡的男男女女听说了,无不流着泪说:“我们这些人不死,反 而让李参军死了!”参加葬礼的有一万多人,同乡人整理了他的事迹,到尚书省请求先 生的谥号。事情后来被搁置不提,于是大家共同在他的墓前树了碑。 8.第一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陶醉于春天美景,悠然漫步于郊野的隐逸者形象;第二 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在阵阵秋风中带着哀愁,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 9、两首诗三、四句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2分)周诗赋予蝴蝶以人的感情,和煦的春风让 纷飞的蝴蝶陶醉了,“烂醉”二字形象地表现岀蝴蝶沉醉花丛、留恋不去的如醉情态, 也把作者目睹此景时的陶然之情和盘托出;(2分)赵诗将“秋风”拟人化,认为它是个“管 闲事”的家伙,染红了枫叶,染白了人头,一年年秋风吹走了一年年时光,它撩起人的 种种愁绪,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己老之将至之感形象地表达出来(2分) 10.(1)青青子衿;(2)燕然未勒归无计;(3)白头搔更短;(4)羁鸟恋旧林;(5) 风萧萧兮易水寒,(6)木欣欣以向荣。(⑦)不随以止也,(8)凌万顷之茫然 11.(1)答C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答B、E不给分。(A.这叫“艺术留白”,是 为了让读者“参与创作”,引发读者深入的思考,并得到不一样的作品内涵或启发。B.结 合下文可知,老铁匠面无表情说明他胸有成竹,早就想好了反抗到底的策略。E.文中没 有心理描写。) (2)①铁是本文的线索。②交代了主人公的身份和重要情节。③铁暗示本文的主题,象 征着中国人民钢铁般的傲骨和不屈不挠的爱国精神。 (3)①从老铁匠锻造的削铁如泥的军刀可以看出他的技艺高超;②从他面对村人的误解 从容淡定、面对敌人的淫威沉着周旋可以看出他的能屈能伸,临危不惧;③从他最后突 然失踪化为墙中骨架可以看出他视死如归,坚决反抗的爱国精神 (4)同意。(2分)蕌①我们需要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但在特殊情况下,我们也许更 需要忍辱负重。一块普通的铁,只有忍耐住千百次锻打的痛苦,才会在火与锤的唤呼下 变得刚硬锋利,成为削铁如泥的利器;一个平凡的人,只有经受得起被他人误解,能屈 能伸,才能够等待最佳时机一击制胜,成就不凡的人生。(2分)②我们不但要懂得去爱 国,更需要掌握爱国的方式。在抗击外族侵略时期,勇敢献身是爱国。在和平建设时期 理智、合法地表达我们的爱国情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韬光养晦,建设强大的祖国 同样是爱国。头脑发热冲动的打砸国人的日产汽车,焚烧国内的家乐福超市都是不理智 不合法的伪爱国。(2分)③我们在生活中,在失意时能忍耐,在逆境或困境中能乐观向 上,在得意时能信心百倍干一番大事业,这才是我们做人的应有之义。(2分) PAGE 2
PAGE 2 别人都不知道。现在我所做的,您都知道了,哪里算什么阴德!”开皇八年,士谦死在 家中,当时六十六岁。赵郡的男男女女听说了,无不流着泪说:“我们这些人不死,反 而让李参军死了!”参加葬礼的有一万多人,同乡人整理了他的事迹,到尚书省请求先 生的谥号。事情后来被搁置不提,于是大家共同在他的墓前树了碑。 8.第一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陶醉于春天美景,悠然漫步于郊野的隐逸者形象;第二 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在阵阵秋风中带着哀愁,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 9、两首诗三、四句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2分)周诗赋予蝴蝶以人的感情,和煦的春风让 纷飞的蝴蝶陶醉了,“烂醉”二字形象地表现出蝴蝶沉醉花丛、留恋不去的如醉情态, 也把作者目睹此景时的陶然之情和盘托出;(2分)赵诗将“秋风”拟人化,认为它是个“管 闲事”的家伙,染红了枫叶,染白了人头,一年年秋风吹走了一年年时光,它撩起人的 种种愁绪,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己老之将至之感形象地表达出来(2分) 10.(1)青青子衿;(2)燕然未勒归无计;(3)白头搔更短 ;(4)羁鸟恋旧林;(5) 风萧萧兮易水寒,(6)木欣欣以向荣。(7)不随以止也,(8)凌万顷之茫然 11.(1)答C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答B、E不给分。(A.这叫“艺术留白”,是 为了让读者“参与创作”,引发读者深入的思考,并得到不一样的作品内涵或启发。B.结 合下文可知,老铁匠面无表情说明他胸有成竹,早就想好了反抗到底的策略。E.文中没 有心理描写。) (2)①铁是本文的线索。②交代了主人公的身份和重要情节。③铁暗示本文的主题,象 征着中国人民钢铁般的傲骨和不屈不挠的爱国精神。 (3)①从老铁匠锻造的削铁如泥的军刀可以看出他的技艺高超;②从他面对村人的误解 从容淡定、面对敌人的淫威沉着周旋可以看出他的能屈能伸,临危不惧;③从他最后突 然失踪化为墙中骨架可以看出他视死如归,坚决反抗的爱国精神。 (4)同意。(2分) ①我们需要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但在特殊情况下,我们也许更 需要忍辱负重。一块普通的铁,只有忍耐住千百次锻打的痛苦,才会在火与锤的唤呼下 变得刚硬锋利,成为削铁如泥的利器;一个平凡的人,只有经受得起被他人误解,能屈 能伸,才能够等待最佳时机一击制胜,成就不凡的人生。(2分)②我们不但要懂得去爱 国,更需要掌握爱国的方式。在抗击外族侵略时期,勇敢献身是爱国。在和平建设时期, 理智、合法地表达我们的爱国情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韬光养晦,建设强大的祖国 同样是爱国。头脑发热冲动的打砸国人的日产汽车,焚烧国内的家乐福超市都是不理智 不合法的伪爱国。(2分)③我们在生活中,在失意时能忍耐,在逆境或困境中能乐观向 上,在得意时能信心百倍干一番大事业,这才是我们做人的应有之义。(2分)

12.(1)BC(B“她对这些称谓也并不看重”,文中并没有此意。C突出林徽因的伟大,但 并不贬低张爱玲 (2)答:三个方面:①她的光辉成就: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集于一身,林徽因写过 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她致力于建筑事业,参与国徽和人 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②她的巨大凝聚力: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 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 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③她自己跌宕起伏的人生经 历 (3)(1)对比手法,突出林徽音的完美形象。林徽因和张爱玲均是著名的才女,但林徽 因的人生角色(如妻子、母亲)都是完美的,而张爱玲却并非如此。(2)林徽因和梁思 成堪称中国知识分子的夫妻楷模,但张爱玲的爱情生活并不美满。(3)尽管张爱玲的文 学才能得到人们的喜爱,却带着一种偏执、阴冷之气,拒绝让人靠近,但林徽因家的文 学沙龙里曾髙朋满座,汇聚璀璨群星,予人光辉、温暖。(意对即可) (4)答:“花”指年轻的林徽因芳华绝代,才华横溢,她像花一样,而周围是一群文化名 人围绕着她。“树”指历经生活艰难,成熟坚强的林徽因。具体体现:①作为母亲的林 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②和梁思成一起辗转 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考察和研究中国古建筑,为保留中国传统文化 奔波。③在抗战8年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林徽因一家颠沛流离、贫病交加,靠典当度日 她却坚毅地开始了撰写《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的巨大工程。④l945年美 国专家给她检査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她能够支撑下来活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 可是她又活了10年。 13.A(A、玲珑剔透:①形容器物精致,结构奇巧,多指工艺品;②形容人聪明伶俐。B 水乳交融: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意气相投,感情融洽。C、气壮山河:形容气概像高 山大河那样雄伟豪迈。D、危言危行:危:正直。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14.B(A.“突 然”与“猝”重复C.搭配不当,“加大……密度”可以,但不能“加大……质量”。D、 句式杂糅,“突出”移至“问题”之前)。15.C(2是总领句,引出对象“苦难”,5 总说什么是苦难,3和1具体说苦难的内容,6中有“这两方面”,紧接3和1说的苦 难的两个方面,4是结论句)16.(4分)(1)提升人们幸福感应从改善国民收入着手。(2) 改革分配制度,让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百姓。(一点2分,两点4分) 17.示例:梦想给了我们驰骋草原的骏马,让我们在宽广的牧场上执鞭狂奔;梦想给了我 们点亮黑暗的明灯,让我们在漆黑的世界里洞察万物。(6分,每句句式1分,内容2分, 符合要求即可) PAGE 2
PAGE 2 12.(1) BC(B“她对这些称谓也并不看重”,文中并没有此意。C突出林徽因的伟大,但 并不贬低张爱玲。) (2)答:三个方面:①她的光辉成就: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集于一身,林徽因写过 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她致力于建筑事业,参与国徽和人 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②她的巨大凝聚力: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 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 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③她自己跌宕起伏的人生经 历。 (3)(1)对比手法,突出林徽音的完美形象。林徽因和张爱玲均是著名的才女,但林徽 因的人生角色(如妻子、母亲)都是完美的,而张爱玲却并非如此。(2)林徽因和梁思 成堪称中国知识分子的夫妻楷模,但张爱玲的爱情生活并不美满。(3)尽管张爱玲的文 学才能得到人们的喜爱,却带着一种偏执、阴冷之气,拒绝让人靠近,但林徽因家的文 学沙龙里曾高朋满座,汇聚璀璨群星,予人光辉、温暖。(意对即可) (4)答:“花”指年轻的林徽因芳华绝代,才华横溢,她像花一样,而周围是一群文化名 人围绕着她。“树”指历经生活艰难,成熟坚强的林徽因。具体体现:①作为母亲的林 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②和梁思成一起辗转 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考察和研究中国古建筑,为保留中国传统文化 奔波。③在抗战8年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林徽因一家颠沛流离、贫病交加,靠典当度日, 她却坚毅地开始了撰写《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的巨大工程。④1945年美 国专家给她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她能够支撑下来活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 可是她又活了10年。 13.A(A、玲珑剔透:①形容器物精致,结构奇巧,多指工艺品;②形容人聪明伶俐。B、 水乳交融: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意气相投,感情融洽。C、气壮山河:形容气概像高 山大河那样雄伟豪迈。D、危言危行:危:正直。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14.B(A.“突 然”与“猝”重复C.搭配不当,“加大……密度”可以,但不能“加大……质量”。 D、 句式杂糅,“突出”移至“问题”之前)。15.C(2是总领句,引出对象“苦难”,5 总说什么是苦难,3和1具体说苦难的内容,6中有“这两方面”,紧接3和1说的苦 难的两个方面,4是结论句)16.(4分)(1)提升人们幸福感应从改善国民收入着手。(2) 改革分配制度,让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百姓。(一点2分,两点4分) 17.示例:梦想给了我们驰骋草原的骏马,让我们在宽广的牧场上执鞭狂奔;梦想给了我 们点亮黑暗的明灯,让我们在漆黑的世界里洞察万物。(6分,每句句式1分,内容2分, 符合要求即可)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宾阳高中2013年秋学期人教版高一12月份月考语文试题.doc
- 家校携手,共创佳绩高二(6)班家长会ppt课件.ppt
- 宣威一中2011年高二秋季学期期中检测试卷_试卷.doc
- 宣威一中2011年高二秋季学期期中检测试卷_答题卡.doc
- 宣威一中2011年高二秋季学期期中检测试卷_答案.doc
- 宣城市郎溪县重点高一特招语文试卷.doc
- 宣城市2011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_宣城市.doc
- 宣化市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卷_河北省宣化市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卷.doc
-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高考第二轮复习课ppt课件.ppt
- 宝鸡园丁中学2015届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oc
- 宝鸡园丁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
- 宝鸡园丁中学2010—2011学年度人教版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
- 宝鸡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 宝应县2016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苏教版)_宝应县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 宜春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_江西省宜春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 宜春市2013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_江西省宜春市.doc
- 宜昌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湖北省宜昌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安顺市2015-2016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_贵州省安顺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 Word版含答案.doc
- 安福中学2012学年人教版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江西省安福中学11-12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doc
- 安福中学2011年人教版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 宾阳高中2014年高一上学期期考语文试题(人教版).doc
- 宿山高中高一苏教版必修三语文每日一练_宿山高中每日一练.doc
- 宿山高中高一苏教版必修三语文每日一练_宿山高中高一语文每日一练答案.doc
- 宿州市2013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_宿州市2013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doc
- 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docx
- 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docx
- 宿州市埇桥区2017-2018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_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 宿豫中学奥赛部苏教版高一语文上学期考前模拟试卷.doc
- 宿迁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doc
- 宿迁市2016~2017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oc
- 宿迁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宿迁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
- 宿迁市五校2014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苏教版)_江苏省宿迁市五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
- 富阳市2014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_浙江省富阳市.doc
- 富顺二中高2012级2010—2011学年度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月检测题.doc
- 对口高考修改病句专项训练.doc
- 寿县振武人才培训中心高二职对口班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卷.docx
- 射洪县柳树中学2012年高一上语文期中试题(人教版).doc
- 小榄中学2008—2009学年度粤教版高一第一学期中段考语文试卷_小榄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中段考试卷.doc
- 小榄中学2008—2009学年度粤教版高一第一学期中段考语文试卷_小榄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中段高一语文答题卷.doc
- 小榄中学2008—2009学年度粤教版高一第一学期中段考语文试卷_答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