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职院:《电路与电工技术》第三章 正弦交流电路

第3章 正弥交流电路
第3章 正弦交流电路

第三章正弦交流电路 §3.1正弦电压与正弦电流 §32正弦量的表示法 833单一参数的交流电路 §34R、L、C串联交流电路 §3.5复阻抗的串联、并联及混联 836功率因数的提高 §37三相电源 §38三相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第三章 正弦交流电路 §3.1 正弦电压与正弦电流 §3.2 正弦量的表示法 §3.3 单一参数的交流电路 §3.4 R、L、C串联交流电路 §3.5 复阻抗的串联、并联及混联 §3.6 功率因数的提高 §3.7 三相电源 §3.8 三相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3.1正弦电压与正弦电流 1,交流电的概念 如果电流或电压每经过一定时间(T)就 重复变化一次,则此种电流、电压称为周期 性交流电流或电压。如正弦波、方波、三角 波、锯齿波等。记做:u()=u(t+T) 日
如果电流或电压每经过一定时间 (T )就 重复变化一次,则此种电流 、电压称为周期 性交流电流或电压。如正弦波、方波、三角 波、锯齿波 等。 记做:u(t) = u(t + T ) §3.1 正弦电压与正弦电流 T u t u T t 3.1.1交流电的概念

31.2正弦交流电路 如果在电路中电动势的大小与方向均随 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由此产生的电流、电 压大小和方向也是正弦的,这样的电路称为 正弦交流电路。 正弦交流电的优越性: 便于传输; 便于运算; 有利于电器设备的运行
如果在电路中电动势的大小与方向均随 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由此产生的电流、电 压大小和方向也是正弦的,这样的电路称为 正弦交流电路。 正弦交流电的优越性: 便于传输; 便于运算; 有利于电器设备的运行; . . . . . 3.1.2 正弦交流电路

3.1.3正弦交流电的方向 正弦交流电也有正方向,一般按正半周的方向 假设。 实际方向和假设方向一致 R 实际方向和假设方向相反 交流电路进行计算时,首先也要规定物理量 的正方向,然后才能用数字表达式来描述
正弦交流电也有正方向,一般按正半周的方向 假设。 交流电路进行计算时,首先也要规定物理量 的正方向,然后才能用数字表达式来描述。 实际方向和假设方向一致 实际方向和假设方向相反 t i 3.1.3 正弦交流电的方向 i u R

31.4正弦量的三要素 i=Im sin(ot+Y n 电流幅值(最大值) 要素:了a:角频率(弧度秒) 0:初相角
3.1.4 正弦量的三要素 i = I ( t +) m sin t i t m I : 电流幅值(最大值) : 角频率(弧度/秒) : 初相角 m I 三要素:

、正弦量的三要素之 幅度 最大值 i=Im sin(ot+o) 电量名称必须大 1nm.为正弦电流的最大值写,下标加m 如 在工程应用中常用有效值表示幅度。常用交流电 表指示的电压、电流读数,就是被测物理量的有效 值。标准电压220V,也是指供电电压的有效值
i = I ( t +) m sin I m 为正弦电流的最大值 一、正弦量的三要素之一 —— 幅度 在工程应用中常用有效值表示幅度。常用交流电 表指示的电压、电流读数,就是被测物理量的有效 值。标准电压220V,也是指供电电压的有效值。 最大值 电量名称必须大 写,下标加 m。 如:Um、Im

热效应相当 有效值 有效值概念 T i dt =rt 电量必须大写 交流 直流 如:U T 则有Ⅰ= dt(均方根) 当i=lnin(ot+p时,可 得
则有 = T i t T I 0 2 d 1 (均方根) 可 得 2 m I I = 当 i = I m sin ( t +) 时, i R t T d 0 2 交流 直流 I RT 2 = 热效应相当 电量必须大写 如:U、I 有 有效值 效 值 概 念

问题与讨论 若购得一台耐压为300V的电器,是否 可用于220V的线路上? ~220V 电器最高耐压 =300V 有效值U=220V 电源电压 最大值Un=2.220V 31v
问题与讨论 ~ 220V 电器 最高耐压 =300V 若购得一台耐压为300V 的电器,是否 可用于 220V 的线路上? 2 有效值 U = 220V 最大值 Um = 220V = 311V 电源电压

该用电器最高耐压低于电源电压的最大值,所 以不能用。 二、正弦量的三要素之二—角频率 o t
该用电器最高耐压低于电源电压的最大值,所 以不能用。 二、正弦量的三要素之二 —— 角频率 i t T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电路与电工技术》第三章 正弦交流电路.doc
-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电路与电工技术》第二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doc
-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电路与电工技术》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定律和基本分析方法.doc
-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电路与电工技术》期末考试试卷(B).doc
-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电路与电工技术》电子教案.doc
- 高职高专计算机系列教材:《Protel 99 SE原理图与PCB设计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8章 原理图元件库编辑.ppt
- 高职高专计算机系列教材:《Protel 99 SE原理图与PCB设计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7章 报表文件生成和原理图打印.ppt
- 高职高专计算机系列教材:《Protel 99 SE原理图与PCB设计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6章 层次原理图.ppt
- 高职高专计算机系列教材:《Protel 99 SE原理图与PCB设计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5章 高级绘图.ppt
- 高职高专计算机系列教材:《Protel 99 SE原理图与PCB设计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4章 电路原理图设计.ppt
- 高职高专计算机系列教材:《Protel 99 SE原理图与PCB设计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3章 电路原理图设计基础.ppt
- 高职高专计算机系列教材:《Protel 99 SE原理图与PCB设计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2章 设计组管理.ppt
- 高职高专计算机系列教材:《Protel 99 SE原理图与PCB设计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章 Protel99SE使用说明.ppt
- 高职高专计算机系列教材:《Protel 99 SE原理图与PCB设计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3章 PCB元件库.ppt
- 高职高专计算机系列教材:《Protel 99 SE原理图与PCB设计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2章 报表的生成与PCB文件的打印.ppt
- 高职高专计算机系列教材:《Protel 99 SE原理图与PCB设计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1章 自动布局与自动布线.ppt
- 高职高专计算机系列教材:《Protel 99 SE原理图与PCB设计教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0章 手动布局与手动布线.ppt
- 内蒙古工业大学:《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7章 MATLAB其它应用简介.ppt
- 内蒙古工业大学:《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6章 SIMULINK仿真基础.ppt
- 内蒙古工业大学:《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章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仿真技术概述(房建东).ppt
- 荆州职院:《电路与电工技术》第1章 电路的基本定律和基本分析方法.ppt
- 荆州职院:《电路与电工技术》第二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ppt
- 《监控组态软件及应用》讲义.doc
- 《应用电子工程实践》第1章 电视原理与现代电视系统.ppt
- 《应用电子工程实践》第2章 彩色电视制式与彩色电视信号.ppt
- 《应用电子工程实践》第3章 广播电视系统.ppt
- 《电工学重要公式实用手册》PDF电子书.pdf
- 三峡大学:《电子技术基础 Fundamental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试题库)课程考试试卷.doc
- 三峡大学:《电子技术基础 Fundamental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试题库)200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doc
- 三峡大学:《电子技术基础 Fundamental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试题库)200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doc
- 三峡大学:《电子技术基础 Fundamental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试题库)200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doc
- 三峡大学:《电子技术基础 Fundamental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试题库)2005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doc
- 三峡大学:《电子技术基础 Fundamental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试题库)2005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doc
-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学院:《数控技术》专题讲座——数控技术的基本知识和现代数控的发展方向.ppt
-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学院:《数控技术》第一章 概论(王永章).ppt
-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学院:《数控技术》第三章 计算机数控装置的插补原理.ppt
-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学院:《数控技术》第二章 数控加工的程序编制.ppt
-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学院:《数控技术》第五章 数控检测装置.ppt
-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学院:《数控技术》第六章 数控伺服系统.ppt
-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学院:《数控技术》第四章 计算机数控装置.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