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赠诗四首》ppt课件4_酬赠诗四首

制作:樟术头中学李仲秋
制作:樟木头中学李仲秋

学习目标: 1、了解张籍、元稹、朱庆馀、柳宗元的生 平及文学作品; 2、掌握四首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点; 3、把握张籍、元稹、朱庆馀、柳宗元的创 作风格; 4、掌握酬赠诗的艺术特点。 教学时数:两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张籍、元稹、朱庆馀、柳宗元的生 平及文学作品; 2、掌握四首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点; 3、把握张籍、元稹、朱庆馀、柳宗元的创 作风格; 4、掌握酬赠诗的艺术特点。 教学时数:两课时

之一:节妇吟 君知妾有夫, 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 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3 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 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 何不相逢未嫁时
之一:节妇吟 君知妾有夫, 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 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 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 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 何不相逢未嫁时

一、作家作品 张籍(766?-830?)字文昌,苏 州吴人,或曰和州乌江人。贞元十五年 登进士第,任国子博士,后为水部员外 郎、国子司业等,世称“张水部” “张司业”。有《张司业集》。其作品 多为古风和乐府,与王建齐名,并称“张 王乐府”。后来元稹、白居易所发起的 “新乐府运动”其实就是从他们这里开 始的
一、作家作品 张籍(766?—830?)字文昌,苏 州吴人,或曰和州乌江人。贞元十五年 登进士第,任国子博士,后为水部员外 郎、国子司业等,世称“张水部” 、 “张司业” 。有《张司业集》。其作品 多为古风和乐府,与王建齐名,并称“张 王乐府” 。 后来元稹、白居易所发起的 “新乐府运动”其实就是从他们这里开 始的

解题 节妇吟,乐府诗题,题下原注:“寄东平李司空 师道”。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 又冠以检校司空等头衔,是炙手可热的人物。为巩固 和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他采取恩威并用等各种卑鄙 手段勾结、拉拢一些文人和中央官吏,为他的藩镇割 据效力。而张籍当时是唐中央政府的水部员外郎,颇 有诗名,也成为李师道准备拉拢的对象之一。但是, 张籍一贯主张统一、反对藩镇分裂,对李师道的所作 所为极为愤慨,不想与之为伍;面对军阀的拉拢,张 籍不能不讲究回绝的方式,只能以委婉含蓄的方式予 以拒绝。所以,不能单纯地把它看成是一首抒发男女 情事之诗,而是一首为拒绝李师道的勾引而写的名作
节妇吟,乐府诗题,题下原注:“寄东平李司空 师道”。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 又冠以检校司空等头衔,是炙手可热的人物。为巩固 和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他采取恩威并用等各种卑鄙 手段勾结、拉拢一些文人和中央官吏,为他的藩镇割 据效力。而张籍当时是唐中央政府的水部员外郎,颇 有诗名,也成为李师道准备拉拢的对象之一。但是, 张籍一贯主张统一、反对藩镇分裂,对李师道的所作 所为极为愤慨,不想与之为伍;面对军阀的拉拢,张 籍不能不讲究回绝的方式,只能以委婉含蓄的方式予 以拒绝。所以,不能单纯地把它看成是一首抒发男女 情事之诗,而是一首为拒绝李师道的勾引而写的名作。 二、解题

三、解读 初读这首诗,一位可爱可亲、可亲可敬、 美丽温柔多情重义的年轻节妇形象跃然纸上 她,一个有夫之妇,言词委婉而意志坚决地拒 绝他人求爱,不禁让人想起汉乐府《陌上桑》 中秦罗敷严辞巧拒使君调戏的故事。但《陌上 桑》格调明快干脆,甚至带有一些喜剧色彩。 而本诗曲折无限,细腻熨贴,入情入理,波澜 起伏,可谓是一波三折一唱三叹。这首诗细致 入微地刻画了女主人公受人赠珠而又还珠时的 心理,塑造了一位顾及名节、对丈夫忠贞不渝 的女子形象
三、解读 初读这首诗,一位可爱可亲、可亲可敬、 美丽温柔多情重义的年轻节妇形象跃然纸上。 她,一个有夫之妇,言词委婉而意志坚决地拒 绝他人求爱,不禁让人想起汉乐府《陌上桑》 中秦罗敷严辞巧拒使君调戏的故事。但《陌上 桑》格调明快干脆,甚至带有一些喜剧色彩。 而本诗曲折无限,细腻熨贴,入情入理,波澜 起伏,可谓是一波三折一唱三叹。这首诗细致 入微地刻画了女主人公受人赠珠而又还珠时的 心理,塑造了一位顾及名节、对丈夫忠贞不渝 的女子形象

四、《节妇吟》韵译 您知道我已有丈夫,却送我一对明珠; 但是感激于你缠绵的情意,我把它们系在红罗小袄里。 不过我家的高楼连着园林一幢又一幢, 而且我的丈夫他持枪执戟守卫在明光殿上。 虽然我知道你的心意像日月一样光明磊落, 但是我已立下愿誓,打算和丈夫同生共死。 所以还你明珠之际我不禁泪水滑落, 为何我们没能相逢在我未曾出嫁之时?
四、《节妇吟》韵译 您知道我已有丈夫,却送我一对明珠; 但是感激于你缠绵的情意,我把它们系在红罗小袄里。 不过我家的高楼连着园林一幢又一幢, 而且我的丈夫他持枪执戟守卫在明光殿上。 虽然我知道你的心意像日月一样光明磊落, 但是我已立下愿誓,打算和丈夫同生共死。 所以还你明珠之际我不禁泪水滑落, 为何我们没能相逢在我未曾出嫁之时?

五、思考探究 1、这种迂回的写法有什么作用? 2、这位女主人公在拒绝第三者的追求时,她 给出了哪些理由呢? 3、外在内容与实质内涵之间是怎么的对应关 系呢?
五、思考探究 1、这种迂回的写法有什么作用? 2、这位女主人公在拒绝第三者的追求时,她 给出了哪些理由呢? 3、外在内容与实质内涵之间是怎么的对应关 系呢?

1、一方面,让“君”知道我的困境,从而使他可 以体谅我;另一方面,让他看到我对他的尊重, 而不至于自尊心受损,进而恼羞成怒。 2、我已出嫁,要守节。(“事夫誓拟同生死” “何不相逢未嫁时?” )我的丈夫也很优秀。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3、主人公:妾张籍 第三者:君—李师道 我”丈夫:良人—皇帝(国家、国家的统一) 理由:节妇之节臣子之节 表层意义:守节女子对第三者的婉言拒绝。 深层内涵ε张籍对藩镇首领李师道的邀请的委婉 谢绝
1、一方面,让“君”知道我的困境,从而使他可 以体谅我;另一方面,让他看到我对他的尊重, 而不至于自尊心受损,进而恼羞成怒。 2、我已出嫁,要守节。 (“事夫誓拟同生死” 、 “何不相逢未嫁时?” ……)我的丈夫也很优秀。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 3、主人公:妾—— 第三者:君—— “我”丈夫:良人—— 理由:节妇之节—— 张籍 李师道 皇帝(国家、国家的统一) 臣子之节 表层意义:守节女子对第三者的婉言拒绝。—— 深层内涵:张籍对藩镇首领李师道的邀请的委婉 谢绝

六、小结 全诗运用比兴手法,这里的“君”,喻指藩镇李 师道,诗中的“妾”以及文题上所说的“节妇”无疑 是指作者自己。张籍以一个有夫之妇的身份,表明自 己感谢李师道的知遇之恩,不是我不支持你,只是我 誓死效忠唐王朝的志向不能更改。“还君明珠双泪垂, 恨不相逢未嫁时”,只有洒泪还珠,遗憾的是在我的 志向尚未确立之前,你怎么没有注意到我呢?此句委 婉之至,成为传诵不绝的名句,表达了某种困难的处 境和矛盾心情。 综观全诗,张籍以节妇自比,向李师道这个“求 爱者”表白自己决不被腐蚀拉拢的态度,其构思精巧, 角度得体,开合有度,伸曲自由,在浩如烟海的唐诗 中占有一席之地,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六、小结 全诗运用比兴手法,这里的“君”,喻指藩镇李 师道,诗中的“妾”以及文题上所说的“节妇”无疑 是指作者自己。张籍以一个有夫之妇的身份,表明自 己感谢李师道的知遇之恩,不是我不支持你,只是我 誓死效忠唐王朝的志向不能更改。“还君明珠双泪垂, 恨不相逢未嫁时”,只有洒泪还珠,遗憾的是在我的 志向尚未确立之前,你怎么没有注意到我呢?此句委 婉之至,成为传诵不绝的名句,表达了某种困难的处 境和矛盾心情。 综观全诗,张籍以节妇自比,向李师道这个“求 爱者”表白自己决不被腐蚀拉拢的态度,其构思精巧, 角度得体,开合有度,伸曲自由,在浩如烟海的唐诗 中占有一席之地,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酬赠诗四首》ppt课件3_酬赠诗四首.ppt
- 《酬赠诗四首》ppt课件2_酬赠诗四首.ppt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ppt课件5.ppt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ppt课件4.ppt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ppt课件3.ppt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ppt课件2.ppt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ppt课件1.ppt
- 《都江堰》说课稿ppt课件_说课课件.ppt
- 《都江堰》ppt课件3_《都江堰》课件5.ppt
- 《都江堰》ppt课件1_《都江堰》课件2.ppt
- 《都市精灵》ppt课件6_《都市精灵》课件6.ppt
- 《都市精灵》ppt课件5_苏教八上蓝蓝的威尼斯.ppt
- 《都市精灵》ppt课件4_都市精灵.ppt
- 《都市精灵》ppt课件3_都市精灵.ppt
- 《都市精灵》ppt课件2_都市精灵.ppt
- 《都市精灵》ppt课件1_都市精灵》ppt.ppt
- 《郑板桥的两封家书》ppt课件1.ppt
- 南京江宁丹阳中学:《郑伯克段于鄢》PPT课件(选自《左传》)郑伯克段于鄢课件.ppt
- 《郑伯克段于鄢》ppt课件4_郑伯克段于鄢课件3.ppt
- 《郑伯克段于鄢》ppt课件3_郑伯克段于鄢(个人版).ppt
- 《酬赠诗四首》ppt课件5_酬赠诗四首.ppt
- 《醉翁亭记》ppt课件(33页).ppt
- 《醉翁亭记》ppt课件10.ppt
- 《醉翁亭记》ppt课件11.ppt
- 《醉翁亭记》ppt课件1.ppt
- 《醉翁亭记》ppt课件2_醉翁亭风光.ppt
- 《醉翁亭记》ppt课件3.ppt
- 《醉翁亭记》ppt课件5_醉翁亭记.ppt
- 《醉翁亭记》ppt课件6_醉翁亭记.ppt
- 《醉翁亭记》ppt课件7_醉翁亭记.ppt
- 《醉翁亭记》ppt课件8.ppt
- 《醉翁亭记》导学练讲学稿.doc
- 《醉翁亭记》导学练讲学稿.doc
-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7.doc
- 《醉翁亭记》译文ppt课件9.ppt
- 《醉翁亭记》课堂实录_教学目标.doc
- 《醉翁亭记》课堂训练.doc
- 《醉花阴》教学设计2.doc
- 《采桑子·重阳》ppt课件1.ppt
- 《采桑子·重阳》ppt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