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PPT教学课件(2012)第4讲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四讲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一、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内涵 品 二、 探索革命新道路的原因 三、探索革命新道路的过程 四、开创革命新道路的意义 2
2 第四讲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一、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内涵 二、探索革命新道路的原因 三、探索革命新道路的过程 四、开创革命新道路的意义

一、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内涵 1、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提出 2、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3、以农村为中心的思想 3
3 一、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内涵 1、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提出 2、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3、以农村为中心的思想

1、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提出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 并冈山的斗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能够存在? (-九二八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一九三0年一月五日) (一九二八年十月玉日) 湘赣边界的割据和八月失败 在对于时局的估景和作随而来的我们的行动问题上,我 国内的政治状况 们党内有一部分同志还缺少正确的认识。他们虽然相信革命 一国之内,在四国白色政权的包围中间,产生一小块或 高潮不可避免地要到来,却不相信革命高潮有迅速到来的可 现在国民党新军阁的统治,依然是兹市买办阶圾和乡村 若干小块的红色政权区城,在目前的世界上只有中闲有这种 能。因此他们不赞成争取江西的计划,而只赞成在福建,广 豪绅阶级的统治,对外投降帝国主文,对内以新军阀代楼旧军 事。我们分析它发生的原因之一,在于中国有买办亲绅阶级 东,江西之同的三个边界区域的流动游击,同时也没有在游击 阁,对工衣阶级的经济的刺削和政治的压迫比从乾更知房害。 间的不断的分裂和战争。只要买办章绅阶级间的分裂和战争 区城建立红色政权的深刻的观念,因此也就设有用这种红色 从广东出发的资产阶极民主革命,到半路被买办豪绅阶级纂 是继续的,划工农武装制据的存在和发展也将是能够继续的。 政权的巩图和节大去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深刻的观念。他们 本了领导权,立即转向反革奇路上,全国工农平民以至资产阶 此外,工农武装割据的存在和发展,还需要具备下列的条件: 似乎认为在距离革命高潮尚远的时期做这种建立政权的艰苦 级①,依然在反革命统治底下,没有得到丝毫政治上经济上 (1)有很好的群众,(2)有很好的党(3)有相当力量的红 工作为徒劳,而希望用比较轻便的流动游击方式去扩大政治 的解放。 军,(4)有便利于作成的地势:(5)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力。 影响,等到全国各地争取群众的工作做好了,或做到某个地步 国民党新军阀蒋挂冯圈四深,在北点天非没有打下以 在统治阶级政权的暂时稳定的时期和破裂的时观,据 了,然后再来一个全国武装起义,那时把红军的力量加上去, 常,有一个对张作寐的能时的团结。北京天津打下以后,这 地区对四国统治阶级必须采取不同的战略。在统治阶级内部 就成为全国范围的大革命。他们这种全国范田的、包括一切 个团结立即解散,变为四深内都澈烈斗争的局面:蒋挂两派且 发生酸裂时朔,例如两湖在李宗仁唐生智成争时期,广东 地方的、先争取群众后建立政权的理论,是于中国革命的实 在酝酿战争中,中国内部各深军阀的手盾和斗争,反读着帝 在张发室李济深战争时期2,我们的战略可以比较地音进, 国主义各国的矛盾和斗争。故只爱各国帝回主义分袋中国的 用军事发展料据的地方可以比较地广大。但是仍然需婴注意 虎皮接如何计的延桌查能的 毛在这封信中了当时 状况存在,各标军阀就无论如何不能妥协,所有买协都是暂时 建立中心区域的坚实基础,以备白色恐怖到来时有所恃而不 一对时局估的 ·这是耶泽东为中其装懒边幕缩二次代表大公可的决议的一部分。豆暂 出,泰望公开行这封 时不要契地的姓令 为政治同延有边界觉的任务)。 童见,在数入本书第 这信改题为 ,指名评林的地方作了到
4 1、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提出

10 反对本本主义 (一九三0年五月)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 言权。这不太野蛮了吗?一点也不野蛮。你对那个问题的现 实情况和历史梢况既然没有调查,不知底里,对于那个问题的 发言便一定是晴说一顿。酵说一顿之不能解决问题是大家明 了的,那末,停止你的发言权有什么不公道呢?许多的同志都 成天地闭着眼酵在那里瞎说,这是共产党员的耻辱,岂有共产 党员而可以闭着眼睛瞎说一颜的吗? 要不得! 要不得剥 注重调查! 反对瞎说! 毛泽东的这植文章是为了反对当时红军中的数条主义思如面写的,那 时及用系义个面☒T男不不义"。 5
5

2、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内涵 中国革命新道路指的是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就是指,在无产阶 级领导下,把革命的重心放在农村,开展 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根据地, 积聚和发展革命力量,建立和发展红色政 权,等条件成熟时,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 政权
6 2、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内涵 中国革命新道路指的是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就是指,在无产阶 级领导下,把革命的重心放在农村,开展 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根据地, 积聚和发展革命力量,建立和发展红色政 权,等条件成熟时,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 政权

2、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概括地说,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武装 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 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主要依托, 这三者相结合的思想
7 2、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概括地说,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武装 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 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主要依托, 这三者相结合的思想

武装斗争是主要斗争形式 中国的国情决定: 内部没有民主制度 、外部没有民族独立 因而:无工会可以利用 不存在合法斗争的可能性
8 中国的国情决定: 内部没有民主制度 外部没有民族独立 因而:无工会可以利用 不存在合法斗争的可能性 ⚫ 武装斗争是主要斗争形式

土地革命是中心内容 没有土地革命: 地主 就没有武装力量的来源, 就没有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帝国 主义 与发展 污吏 军阀 劣绅 个身瘦如柴的农民 怎能受那许多人的吸吮?
9 ⚫ 土地革命是中心内容 地主 贪官 污吏 劣绅 土豪 帝国 主义 者 军阀 ——一个身瘦如柴的农民 怎能受那许多人的吸吮? 没有土地革命: 就没有武装力量的来源, 就没有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与发展

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主要战略阵地 没有根据地的建设,土地革命就没有 了基地,武装斗争也就失去了依托 、日 苏维埃政府发给农民的耕田 红军在掉州石码写的打土来分田地的标语
10 ⚫ 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主要战略阵地 没有根据地的建设,土地革命就没有 了基地,武装斗争也就失去了依托 苏维埃政府发给农民的耕田证、土地使用证

3、以农村为中心的思想 米农村斗争与城市斗争的关系 米小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与夺取 全国胜利的关系
11 3、以农村为中心的思想 农村斗争与城市斗争的关系 小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与夺取 全国胜利的关系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山西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PPT教学课件(2012)第3讲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ppt
- 山西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PPT教学课件(2012)第2讲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自立自强的苦旅(下).ppt
- 山西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PPT教学课件(2012)第2讲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自立自强的苦旅(上).ppt
- 山西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PPT教学课件(2012)第1讲 列强侵略与民族灾难.ppt
- 山西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PPT教学课件(2012)绪论 Compendium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ppt
- 吉林大学:《中国历史文化》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中国历史文化辅导.ppt
- 吉林大学:《中国历史文化》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邓小平的“三个面向”与21世纪的中国文化发展(代结语).ppt
- 吉林大学:《中国历史文化》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十一章 蓬勃发展的现代文化.ppt
- 吉林大学:《中国历史文化》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十章 上下求索的近代文化.ppt
- 吉林大学:《中国历史文化》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九章 暮气沉沉的明清文化.ppt
- 吉林大学:《中国历史文化》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八章 异彩纷呈的宋辽夏金元文化.ppt
- 吉林大学:《中国历史文化》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七章 金光熠熠的隋唐文化.ppt
- 吉林大学:《中国历史文化》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六章 多元走向的魏晋南北朝文化.ppt
- 吉林大学:《中国历史文化》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五章 统一闳阔的秦汉文化.ppt
- 吉林大学:《中国历史文化》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四章 和而不同的春秋战国文化.ppt
- 吉林大学:《中国历史文化》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三章 璀璨的奴隶制文化.ppt
- 吉林大学:《中国历史文化》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二章 多元一体的文化发生.ppt
- 吉林大学:《中国历史文化》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一章 中华文化生成的背景.ppt
- 吉林大学:《中国历史文化》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绪论(主讲:盛海英).ppt
- 吉林大学:《中国历史文化》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中国历史文化试卷(C).doc
- 山西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PPT教学课件(2012)第5讲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ppt
- 山西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PPT教学课件(2012)第6讲 为新中国而奋斗.ppt
- 山西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PPT教学课件(2012)第7讲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ppt
- 山西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PPT教学课件(2012)第8讲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ppt
- 山西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PPT教学课件(2012)第9讲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主讲教师:赵朝峰).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二、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中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二、“三座大山”的重压 三、两个中国之命运.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中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1/2.ppt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电子教案(PPT课教学件)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2/2.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