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理论课程资料)变电站自动化_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条件_110kV无人值班变电站设计

应用科技 110kV无人值班变电站设计 莫树昆 (广西玉林鸿泰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广西玉林537000) 辅要]近十年来,各网局的无人使班变电站在这方而机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变电站实现无人值班,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调整操作快而 准、减少变电运行员、提高供电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降低建烫成本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电网和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水平,是今 后电网发展的方向,为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新建的变电站均应按无人值班进行设计。 关键调]无人值班;变电站;设计 1建设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必要性 理功能;·小电流接地选线功能。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供电局(供电公司)减人增效方案逐年实 42综合自动化系统横式 范,并且电网进入了大电网、大机组、超高压现代化电网的时代,传统 二次设备系统控制、保护模式的选择是无人值班变电站成功与否的 的调度管理方式和变电运行方式已不能适应电问发展的需要:采用变电 关键因素,因此进行二次设计时,应重点对各种模式进行比较,选择国 棕合自动化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实现变电站无人值班,已是大 内比较成熟的系统模式和设备。分层分布式综合自动化系统具有投资 势所趋。随着技术的进步,不少可靠性高、检修周期长、设备故障率低 省、功能强、维护方便、扩充灵活、可靠等特点,为今后发展的主流方 的新设备不断研制出来,实现遥测、遥控、遥信、遥调、遥视的“五 向。在进行无人值班变电站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尽量采用分 淫”功能,为无人值班变电站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基础,而自动的消防设 层分布式结构:继电保护具有独立性,系统增加的其他各种功能应以不 施也为无人值班变电站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近十年来,各网局的无人值 降低继电保护的前提下进行:要求系统具有可靠性和灵活的扩展性。 班变电站在这方面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变电站实现无人值班,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调整操作快而准、减少 变电运行员、提高供电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降低建设成本等明显的经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电网和变电站安全运行水平,是今后电网发展的 方向,为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新建的变电站均应按无人值班进行设计。 2电气主接线的设计要求 无人值班变电站设计,应满足安全、可靠、经济,使资金用在刀刃 上,尽可能发挥经济效益,优良设计是项目满足上述要求的先决条件。 电气主接线是变电站电气设计的重要部分,它指导了电气设备的选 型、继电保护和控制方式及变电站的布置等原则,因此必须正确合理处 丹果少中我笑判无里 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根据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和出线回路数 5站用电的设计 需要,设备的特点及负荷情况,正确分析,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主 站用电系统应具有两路独立电源,互为备用,自动切换。选用餐能 接线方案,以满足供电可靠、运行灵活、操作检修方便、节约投资、便 型配电屏,设置有智能监控单元,带通信口能方使接入变电监控系统。 于扩建和利于远方监控的要求。 6直流系统的设计 高压侧线路为三回及以下、主变压器为三台及以下的终端变电站, 直流操作电源与系统通信电源分别设置,相互独立。选用智能化程 采用线路变压器组、桥形或扩大桥形接线:有系统穿越功率的变电站, 度较高的设备,实现工作电源与备用电源无缝自动投切及对电源系统的 采用桥形、扩大桥形、单母线或单母线分段的接线。中任压侧采用单母 测量、信号、控制及调节功能,并可通过通信接口接入计算机监控系 线分段接线。 统。蓄电池应选用全密封免维护蓄电池,其容量应满足全站事故停电 3一次设备的选择 2h的放电容量。 31主变压器客量和台数的选择 7远动通道 主变压器容量应根据以下原则选择:1)按5~10年的发展情况进 通道可靠是实现无人值班的关键。因此,在有条件的地区,尽量采 行负荷预测,并根据当前3一5年的负荷发展来确定近期单台变压器容 用以光纤为主的先进通讯手段,并采用一主一备方式,保证通信的安全 量:)当一台主变压器停运行时,其余变压器容量能保证供全部负荷 可靠畅通。 的60%~70%,应能保证一、二类负荷的连续供电;3)至于主变台数, 8消防与安全警卫系统的设计 应根据变电站在电网的位置和性质,负荷的情况和经济等方面进行综合 除技规程配备消防器材外,还应在主控制室、高压配电事、电缆增 考虑,终期一般为二台至三台。 夹层等主要部位都要装设火灾报警装置并通过遥信接口上传变电站监控 32高压设备的选择 系统。配置电视监视系统并通过遥信接口上传变电站监控系统,在变电 进行设备选择时,应选用性能优良、检修周期长、运行稳定的免维 站门口、控制室门、高压配电室门等应装设外人进入报警装置。 护或少维护的设备。对于城区附近土地征用较难的,可选用占地面积较 9结束语 少,性能较离的GS组合电器设备:高压电气设备尽量选用无油或少油 实施变电站无人值班是一项上联下接的系统工程,它与电网规划、 化产品,以满足防火的要求。 城网和农网改造、调度自动化有密切的联系,必须因地制宜,不能搞一 4微机监控及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 刀切。基本设计原则应是在满足安全生产、经济运行前提下,尽量减少 41微机监拉应具备的基本功能 今后技改扩建工作量,新建变电站可一步到位,老站改造宜分步进行。 微机监控系统应具备的以下功能:a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b数据: 作者简介:莫树昆,1963年生,男,汉族,广西玉林人,工程师, 库的建立与维护;c控制操作和同步检测:d电压-无功自动调节;e 本科,研究方向为输变电设计工作。 事件颗序记录:f画面生成及显示:g在线计算及制表:h电能量处理:1 [参考文献] 远动功能;j对时功能:k人一机联系:1系统自诊断与自恢复;m设有 川水利电力部西北电力设计院编电力T程设计手册. 继电保护通信接口、电能计费系统接口、其他智能设备接口:n运行管 冈35kV-110kV尤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规程DL/T5103-1999. BNO0GYTR5而 51 万方数据
1 10kV无人值班变电站设计 莫树昆 (广西玉林鸿泰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广西玉林537000) 廛塑抖蕉 睛要】近十年采。各网局的无^值班变电站在这方面积震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变电站实现无^值班,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调整操作快而7 准、减少变电运行员、提高供电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降低建设成本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电网和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水平,是今 后电网发展的方向,为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新建的变电站均应按元^值班进行设计。 口蝴] 无^值班;变电站;设计 。。 1建设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必要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供电局(供电公司)减人增效方案逐年实 施,并且电网进入了大电网、大机组、超高压现代化电网的时代,传统 的调度管理方式和变电运行方式已不能适应电网发展的需要;采用变电 Ⅱ^综合自动化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实现变电站无人值班,已是大 势所趋。随着技术的进步,不少可靠性高、检修周期长、设备故障率低 的新设备不断研制出来,实现遥测、遥控、遥信、遥调、遥视的“五 遥”功能,为无人值班变电站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基础,而自动的消防设 施也为无人值班变电站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近十年来,各网局的无人值 班变电站在这方面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变电站实现无人值班,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调整操作快而准、减少 变电运行员、提高供电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降低建设成本等明显的经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电网和变电站安全运行水平,是今后电网发展的 方向,为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新建的变电站均应按无人值班进行设计。 2电气主接线的设计要求 无人值班变电站没计,应满足安全、可靠、经济,使资金用在刀刃 上。尽可能发挥经济效益,优良设计是项目满足上述要求的先决条件。 电气主接线是变电站电气设计的重要部分,它指导了电气设备的选 型、继电保护和控制方式及变电站的布置等原则,因此必须正确合理处 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根据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和出线回路数 需要,设备的特点及负荷情况,正确分析,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主 接线方案,以满足供电可靠、运行灵活、操作检修方便、节约投资、便 于扩建和利于远方监控的要求。 高压侧线路为三回及以下、主变压器为三台及以下的终端变电站, 采用线路变压器组、桥形或扩大桥形接线:有系统穿越功率的变电站, 采用桥形、扩大桥形、单母线或单母线分段的接线中低压侧采用单母 线分段接线。 3一次设备的选择 311主变压器容量和台数的选择 主变压器容量应根据以下原则选择:1)按5—10年的发展情况进 行负荷预测,并根据当前3~5年的负荷发展来确定近期单台变压器容 量:2)当一台主变压器停运行时,其余变压器容量能保证供全部负荷 的60%~700/o,应能保证一、二类负荷的连续供电;3)至于主变台数, 应根据变电站在电网的位置和性质,负荷的情况和经济等方面进行综合 考虑,终期一般为二台至三台。 32高压设备的选择 进行设备选择时。应选用性能优良、检修周期长、运行稳定的免维 护或少维护的设备。对于城区附近土地征用较难的,可选用占地面积较 少,性能较高的GIS组合电器设备;高压电气设备尽量选用无油或少油 化产品,以满足防火的要求。 4微机监控及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 4.1微机监控应具备的基长功能 微机监控系统应具备的以下功能:a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b数据 库的建立与维护:c控制操作和同步检测:d电压一无功自动调节;e 事件顺序记录:f画面生成及显示;g在线计算及制表;h电能量处理;i 远动功能:i对时功能;k人一机联系;l系统自诊断与自恢复:m设有 继电t,果t9通信接口、电能计费系统接口、其他智能设备接口:n运行管 理功能:0小电流接地选线功能。 42综合自动化系统模式 二次设备系统控制、保护模式的选择是无人值班变电站成功与否的 关键因素,因此进行二次设计时,应重点对各种模式进行比较,选择国 内比较成熟的系统模式和设备。分层分布式综合自动化系统具有投资 省、功能强、维护方便、扩充灵活、可靠等特点,为今后发展的主流方 向。在进行无人值班变电站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尽量采用分 层分布式结构:继电保护具有独立性,系统增加的其他各种功能应以不 刚匠继电保护的前提下进行;要求系统具有可靠性和灵活的扩展性。 舟蓐舯^鼻蚝曩新茸 5站用电的设计 站用电系统应具有两路独立电源,互为备用,自动切换。选用智能 型配电屏,设置有智能监控单元,带通信口能方便接入变电监控累统。 6直流系统的设计 直流操作电源与系统通信电源分别设置,相互独立。选用智能化程 度较高的设备,实现工作电源与备用电源无缝自动投切及对电源系统的 测量、信号、控制及调节功能,并可通过通信接口接入计算机监控系 统。蓄电池应选用全密封免维护蓄电池,其容量应满足全站事故停电 2h的放电容量。 7远动通道 通道可靠是实现无人值班的关键。因此,在有条件的地区,尽量采 用以光纤为主的先进通讯手段,并采用一主一备方式,保证通信的安全 可靠畅通。 8消防与安全警卫系统的设计 除按规程配备消防器材外,还应在主控制室、高压配电室、电缆增 夹层等主要部位都要装设火灾报警装置并通过遥信接口上传变电站监控 系统。配置电视监视系统并通过遥信接口上传变电站监控系统,在变电 站门口、控制室门、高压配电室门等应装设外人进入报警装置。 9结束语 实施变电站无人值班是一项上联下接的系统工程,它与电网规划、 城网和农网改造、调度自动化有密切的联系,必须因地制宜,不能搞一 刀切。基本设计原则应是在满足安全生产、经济运行前提下,尽量减少 今后技改扩建工作量,新建变电站可一步到位,老站改造宜分步进行。 作者简介:莫树昆,1963年生。男,汉族,广西玉椿人。工程师, 本科.研究方向为输变电设计工作。 【参考文献】 【1 l水利电力部西北电力设计院编.电力下程设计手册. 【2】35kV一1lOkV无人值班变电所没计规程DL/T5103—1999. 1】虻卸∞“】Grll∞ 万方数据

110kV无人值班变电站设计 田万方数据 ANFANG DATA 文献链接 作者: 莫树昆 作者单位: 广西玉林鸿泰勒察设计有限公司,广西玉林,537000 刊名: 科技风 英文刊名: TECHNOLOGY TREND 年,卷(期): 2008(23) 参考这然(2条) 1.DL/T5103-1999.35kV-110kV无人值班变电所没计规程 2.水利电力部西北电力设计院电力工程设计手册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kjf200823046.aspx
110kV无人值班变电站设计 作者: 莫树昆 作者单位: 广西玉林鸿泰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广西玉林,537000 刊名: 科技风 英文刊名: TECHNOLOGY TREND 年,卷(期): 2008(23) 参考文献(2条) 1.DL/T 5103-1999.35kV-110kV无人值班变电所没计规程 2.水利电力部西北电力设计院 电力工程设计手册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kjf200823046.aspx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理论课程资料)变电站自动化_变电站自动化的基本结构与功能_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简析.pdf
-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理论课程资料)变电站自动化_变电站自动化的基本结构与功能_变电站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pdf
-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理论课程资料)变电站自动化_变电站自动化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_基于OPC的变电站自动化监控主站软件的设计思想.pdf
-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理论课程资料)变电站自动化_变电站自动化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_基于IEC61850标准的变电站自动化若干关键技术研究.pdf
-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理论课程资料)变电站自动化_变电站自动化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_110kV数字化变电站的关键技术.pdf
-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理论课程资料)变电站自动化_IEC61850核心思想_非综自变电站改成基于IEC61850规约变电站改造方案.pdf
-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理论课程资料)变电站自动化_IEC61850核心思想_基于IEC61850标准面向对象思想的IED建模.pdf
-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理论课程资料)变电站自动化_IEC61850核心思想_IEC 61850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pdf
-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理论课程资料)变电站自动化_IEC61850建模_馈线自动化的IEC61850建模.pdf
-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理论课程资料)变电站自动化_IEC61850建模_基于IEC61850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计.pdf
-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理论课程资料)变电站自动化_IEC61850建模_基于IEC61850标准的智能配电终端建模.pdf
-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理论课程资料)励磁_相关标准_GBT 10585-1989中小型同步电机励磁系统基本技术要求.pdf
-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理论课程资料)励磁_相关标准_GB 7409-1987 大中型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基本技术条件.pdf
-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理论课程资料)励磁_并联机组间的无功分配_柴油发电机组电压调整特性及无功分配.pdf
-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理论课程资料)励磁_并联机组间的无功分配_DCC无功自动调节装置的研究.pdf
-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理论课程资料)励磁_励磁装置的原理_并网型交流励磁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控制研究.pdf
-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理论课程资料)励磁_励磁装置的原理_同步发电机自励磁研究.pdf
-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理论课程资料)励磁_励磁装置的原理_发电机励磁及调速综合控制可行性分析.pdf
-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理论课程资料)励磁_励磁自动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_电网短路故障时交流励磁风力发电机不脱网运行的励磁控制策略.pdf
-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理论课程资料)励磁_励磁自动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_基于EEAC理论分析低频振荡.pdf
-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理论课程资料)变电站自动化_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条件_500 kV变电所实现无人值班模式的要点探索.pdf
-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理论课程资料)变电站自动化_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条件_无人值班变电站老站改造及远动系统设计.pdf
-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理论课程资料)变电站自动化_相关标准_57_526e_61850-5.pdf
-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理论课程资料)变电站自动化_相关标准_61850-6_CDV28Draft_02-08-30.pdf
-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理论课程资料)变电站自动化_相关标准_61850-7-1_R2-01_FDIS_2002-09-30_sent-to-WGs.pdf
-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理论课程资料)变电站自动化_相关标准_61850-7-2_R3-00_FDIS_To-IEC-CO_2002-08-23.pdf
-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理论课程资料)变电站自动化_相关标准_61850-7-3_R7-10_DraftFDIS_to-Geneva.pdf
-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理论课程资料)变电站自动化_相关标准_61850-7-4_R3-00_draftFDIS_22Aug02_To_IEC-CO.pdf
-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理论课程资料)导论_大停电_初步分析与各方评论.pdf
-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理论课程资料)导论_一年以后对大停电事故的反思.pdf
-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理论课程资料)导论_从美加东北部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中吸取教训.pdf
-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理论课程资料)导论_周孝信等四院士解析美加大停电事故对我们的启示.pdf
-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理论课程资料)导论_强化电网安全保障可靠供电_停电事件给我们的启示.pdf
-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理论课程资料)导论_相关标准_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doc
-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理论课程资料)导论_确保上海电网安全运行的若干思考.pdf
-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理论课程资料)导论_大停电事故初步分析以及应吸取的教训.pdf
-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理论课程资料)导论_大停电事故调查组完成最终报告.pdf
-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理论课程资料)导论_大停电教训和启示_兼谈华东电网化解.pdf
-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理论课程资料)导论_大停电_过程中的电压崩溃.pdf
-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理论课程资料)导论_美加联合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反思和启示.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