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波动光学_12光的干涉1

第五篇 波动光学

十二拿

12-1光源光的相干性 光源 1、光源的发光机理 光源的最基本发光单元是分子、原子 能级跃迁辐射 波列 τ<103秒 V=(E2-E1h El 波列长L=zc 普通光源:自发辐射。发光的间隙性 发光的随机性 独立(不同原子发的光) 独立(同一原子先后发的光
一、光源 12-1 光源 光的相干性 光源的最基本发光单元是分子、原子 = (E2 -E1 )/h E1 E2 能级跃迁辐射 普通光源:自发辐射 · 独立(不同原子发的光) · 独立(同一原子先后发的光) • 发光的随机性 • 发光的间隙性 波列 波列长L= c 10−8 秒 1、光源的发光机理

2、光的颜色和光谱 可见光频率范围77×104~39×1014Bz 可见光波长范围3900 7600A 可见光颜色对照紫 红 单色光—只含单一波长的光。 0 复色光——含多种波长的光。I0 准单色光——光波中包含波长范围 很窄的成分的光。O 见元+
可见光频率范围 2、光的颜色和光谱 . ~ . Hz 14 14 7 710 3 910 可见光波长范围 0 3900 ~ 7600A 可见光颜色对照 紫 ~ 红 单色光——只含单一波长的光。 复色光——含多种波长的光。 准单色光——光波中包含波长范围 很窄的成分的光。 O 0 I 2 0 I 2 − 2 +

3、光强 光波是电磁波。 光波中参与与物质相互作用(感光作用、生理 作用)的是E矢量,称为光矢量 E矢量的振动称为光振动 光强:在光学中,通常把平均能流密度称为光强, 用Ⅰ表示。 I∝E 在波动光学中,主要讨论的是相对光强,因此在 同一介质中直接把光强定义为: =E0
光波是电磁波。 光波中参与与物质相互作用(感光作用、生理 作用)的是 E 矢量,称为光矢量。 E 矢量的振动称为光振动。 3、光强 2 E0 I = 2 E0 I 在波动光学中,主要讨论的是相对光强,因此在 同一介质中直接把光强定义为: 光强:在光学中,通常把平均能流密度称为光强, 用 I 表示

光的相干性 E 两频率相同,光矢量方向相同的 光源在点相遇 E E=E10+E20+2E10E20C0s4q I=1+12+2√112cos4 =+2+23149 =l1+12+2√12· cOS Aodt
二、光的相干性 E E E E1 0E2 0 cos 2 2 0 2 1 0 2 = + + 2 I = I1 + I2 + 2 I1 I2 cos 两频率相同,光矢量方向相同的 光源在p点相遇 I ( I I I I cos )dt = + + 0 1 2 2 1 2 1 I I I I cos dt = + + 0 1 2 1 2 1 2

=1+l2+2y2c4ot 1、非相干叠加 独立光源的两束光或同一光源的不同部位所发出 的光的位相差“瞬息万变” cOS Aodt=0 1 =1+l2 T Jo 叠加后光强等与两光束单独照射时的光强之和, 无干涉现象
I I I I I cos dt = + + 0 1 2 1 2 1 2 1、非相干叠加 独立光源的两束光或同一光源的不同部位所发出 的光的位相差“瞬息万变” 0 1 0 = cos dt 1 2 I = I + I 叠加后光强等与两光束单独照射时的光强之和, 无干涉现象

2、相干叠加 满足相干条件的两束光叠加后 =1+12+2√12c4g 位相差恒定,有干涉现象 若n1=l2 I=21(1+cOs4q)=4/1cOs A,M下涉相长 Aq=±(2k+1)I=0干涉相消
I = I1 + I2 + 2 I1 I2 cos 2、相干叠加 满足相干条件的两束光叠加后 位相差恒定,有干涉现象 1 2 若 I = I 2 2 1 4 2 1 1 I = I ( + cos ) = I cos 2 4 1 = k I = I = ( 2k +1) I = 0 干涉相长 干涉相消

41两相干光束 2Ⅰ,两非相干光束 I1一个光源 57-3x-nO兀35丌 普通光源获得相干光的途径(方法) 1分波前的方法 杨氏干涉 2分振幅的方法 等倾干涉、等厚干涉
O I 4 1 I − 5 − 3 − 3 5 2 1 I 1 I 两相干光束 两非相干光束 一个光源 1 分波前的方法 杨氏干涉 2 分振幅的方法 等倾干涉、等厚干涉 普通光源获得相干光的途径(方法)

12-2分波前干涉 杨氏双缝干涉 →==
12-2 分波前干涉 一、杨氏双缝干涉 S1 S2 S* * *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参考资料(量子力学)简介.doc
-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参考资料(量子力学)光电效应实验.pdf
-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参考资料(量子力学)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doc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量子力学)新技术的物理基础.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量子力学)原子核物理和粒子物理简介.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量子力学)量子论——量子物理基础.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量子力学)量子论——量子物理基础.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量子力学)量子论——量子物理基础.ppt
- 湖北民族大学:《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电子教案(第四版)第五章 均匀平面波在无界空间中的传播.doc
- 湖北民族大学:《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电子教案(第四版)第四章 时变电磁场.doc
- 湖北民族大学:《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电子教案(第四版)第三章 静态电磁场及其边值问题的解.doc
- 湖北民族大学:《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电子教案(第四版)第一章 矢量分析.doc
- 湖北民族大学:《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电子教案(第四版)第六章 均匀平面波对分界面的垂直入射.doc
- 湖北民族大学:《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电子教案(第四版)第七章 导行电磁波.doc
- 湖北民族大学:《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电子教案(第四版)第二章 电磁场中的基本物理量和基本实验定律.doc
- 湖北民族大学:《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电子教案(第四版)教学大纲(负责人:梅延玲).doc
- 湖北民族大学:《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电子教案(第四版)授课计划.doc
- 大学物理实验(PPT课件讲稿)动态法测量金属的杨氏模量.ppt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动态杨氏模量.doc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电子荷质比测定.doc
- 大学物理:波动光学_12光的干涉2.ppt
- 大学物理:波动光学_13光的衍射1.ppt
- 大学物理:波动光学_13光的衍射2.ppt
- 大学物理:波动光学_14光的偏振1.ppt
- 大学物理:波动光学_14光的偏振2.ppt
- 大学物理:波动光学_14光的偏振习题.ppt
- 大学物理:波动光学_15现代光学简介.ppt
- 大学物理:波动光学_17-7圆孔衍射.ppt
- 大学物理:波动光学_光学习题课-自测2.ppt
- 大学物理:波动光学_光栅衍射1.ppt
- 大学物理:波动光学_光栅衍射2.ppt
- 大学物理:波动光学_光栅衍射3.ppt
- 大学物理:波动光学_演示文稿1.ppt
- 大学物理:电磁学部分_10电磁感应.ppt
- 大学物理:电磁学部分_10电磁感应.ppt
- 大学物理:电磁学部分_11电磁场和电磁波.ppt
- 大学物理:电磁学部分_11电磁场和电磁波.ppt
- 大学物理:电磁学部分_16电磁场和电磁波.ppt
- 大学物理:电磁学部分_8静电场和稳恒电场.ppt
- 大学物理:电磁学部分_8静电场和稳恒电场.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