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 Composites》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第二章 增强体_中国大陆玻璃纤维生产最新发展动态_危良才

第1期64 纤维复合材料 2008年3月 FIBER COMPOSITES 中国大陆玻璃纤维生产最新发展动态 危良才 最新消息,2007年中国大陆玻璃纤维生产总量注册资本为1.25亿美元,其中云天化占576%合 达到160万吨,比2006年提高38%,其中池窑拉丝资期限为50年。合资公司将于2010年前,逐步达 产量达到116万吨,比2006年提高30%,创历史最到年产优质玻璃纤维30万吨的规模,其中大渡口区 高记录,提前三年完成了玻纤行业“十一五”发展目建成年产20万吨规模的增强玻璃纤维生产基地,长 寿区建成为年产10万吨规模的电子级玻璃纤维生 中国大陆玻璃纤维总产量现已远远超过老牌世产基地,并向下游延伸,发展深加工电子级玻璃纤维 界第一的美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玻璃纤维第一布系列产品。 生产大国,但还不是技术强国 目前,该公司已成为中国大陆最大规模E及 据统计,截至2007年年底止,中国大陆在产池FCR玻璃纤维的中外合资企业,其产品从纺织型细 窑总座数已达51座,年产能高达123.05万吨;其中纱、膨体纱到增强型粗纱,如各种规格的无碱无捻粗 増强型池窑31座,年产能84.20万吨;全电子型池纱、无碱方格布、乳剂及粉剂无碱短切毡,还有热塑 窑11座,年产能18.7万吨;半电子型池窑9座,年性塑料用无碱短切原丝和无碱直接无捻粗纱等。 产能20.15万吨。另外,中国大陆已拥有喷气织机 另外,巨石集团有限公司制定的近期发展规划 4020台,电子布年产能达11.15亿米,其中正宗电子称到2010年,完成桐乡年产50万吨规模基地建 布9.70亿米,仿电子布1.45亿米 设;中部的江西九江,完成年产10万吨规模的无碱 进入2008年,中国大陆玻纤工业喜迎开门红。玻纤基地建设;西部的四川,完成年产10万吨规模 打响第一炮的是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该公的中碱玻纤基地建设。届时,巨石集团公司总生产 司一座年产3.6万吨全电子型池窑,于2008年1月规模,将可达年产70万吨水平。 12日正式点火投产,与其配套的400台喷气织机, 最近,中国玻纤正式宣告,用23.62亿元投资14 将随之投产。紧接着打响第二炮的是建滔清远玻璃万吨无碱和6万吨中碱玻纤池窑拉丝生产线工程项 纤维有限公司。该公司一座年产3万吨的全电子型目,将上述发展规划付诸实施 池窑,于2008年1月28日相继点火投产,与其配套 公告称,年产14万吨无碱玻纤池窑拉丝生产线 的是360台喷气织机。至此,中国大陆喷气织机总项目,建设地点在浙江桐乡60万吨规划园区内,将 台数达到4780台,电子布年产能可达12.70亿米。采用大型单元池窑拉丝生产技术,从国外引进关键 据悉,在2008年上半年内,还有必成昆山玻璃专业生产设备,再在国内配套其它辅助设备。采用 纤维有限公司的年产3万吨的全电子型池窑及泰山池窑熔化部与通路纯氧燃烧技术及大漏板多分拉工 玻纤邹城有限公司的年产6万吨的半电子型池窑先艺等国际先进技术,其产品为8万吨无碱直接无捻 后点火投产 粗纱和6万吨无碱电子细纱。年产6万吨中碱玻纤 又据权威人士称,今明两年内,中国大陆已经在池窑拉丝生产线生产项目,建设地点在四川成都青 建和即将动建的池窑,其新增生产能力将高达60万白江区内,将采用国内最先进的池窑拉丝生产工艺 吨。近几年的生产实践雄辩证明,池窑拉丝已经成及技术装备。以上两个项目计划于2008年7-8月 为中国大陆玻璃纤维工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份相继建成投产 巨石、泰山及重庆国际三大池窑生产基地的年 综上所述,中国大陆玻纤工业池窑拉丝,这个当 生产能力,今年都将超过30万吨水平。届时全世界年的星星之火,已经燃遍了中华大地的大江南北,成 玻纤年产能前五名中,中国大陆将独占三名,令国际燎原之势,强劲推动着大陆玻纤工业蓬勃发展 同行刮目相看! 中国大陆玻纤工业已经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 日前,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公告称:云天化色的玻璃纤维发展道路,道路越走越宽广,前景越来 与P.C国际及鲍里斯等五家外资公司签订了合资越辉煌! 经营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的合同。合资公司 9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中国大陆玻璃纤维生产最新发展动态 危良才 最新消息 ,2007 年中国大陆玻璃纤维生产总量 达到 160 万吨 ,比 2006 年提高 38 % ,其中池窑拉丝 产量达到 116 万吨 ,比 2006 年提高 30 % ,创历史最 高记录 ,提前三年完成了玻纤行业“十一五”发展目 标。 中国大陆玻璃纤维总产量现已远远超过老牌世 界第一的美国 ,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玻璃纤维第一 生产大国 ,但还不是技术强国。 据统计 ,截至 2007 年年底止 ,中国大陆在产池 窑总座数已达 51 座 ,年产能高达 123. 05 万吨 ;其中 增强型池窑 31 座 ,年产能 84. 20 万吨 ;全电子型池 窑 11 座 ,年产能 18. 7 万吨 ;半电子型池窑 9 座 ,年 产能 20. 15 万吨。另外 ,中国大陆已拥有喷气织机 4020 台 ,电子布年产能达 11. 15 亿米 ,其中正宗电子 布 9. 70 亿米 ,仿电子布 1. 45 亿米。 进入 2008 年 ,中国大陆玻纤工业喜迎开门红。 打响第一炮的是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该公 司一座年产 3. 6 万吨全电子型池窑 ,于 2008 年 1 月 12 日正式点火投产 ,与其配套的 400 台喷气织机 , 将随之投产。紧接着打响第二炮的是建滔清远玻璃 纤维有限公司。该公司一座年产 3 万吨的全电子型 池窑 ,于 2008 年 1 月 28 日相继点火投产 ,与其配套 的是 360 台喷气织机。至此 ,中国大陆喷气织机总 台数达到 4780 台 ,电子布年产能可达 12. 70 亿米。 据悉 ,在 2008 年上半年内 ,还有必成昆山玻璃 纤维有限公司的年产 3 万吨的全电子型池窑及泰山 玻纤邹城有限公司的年产 6 万吨的半电子型池窑先 后点火投产。 又据权威人士称 ,今明两年内 ,中国大陆已经在 建和即将动建的池窑 ,其新增生产能力将高达 60 万 吨。近几年的生产实践雄辩证明 ,池窑拉丝已经成 为中国大陆玻璃纤维工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巨石、泰山及重庆国际三大池窑生产基地的年 生产能力 ,今年都将超过 30 万吨水平。届时全世界 玻纤年产能前五名中 ,中国大陆将独占三名 ,令国际 同行刮目相看 ! 日前 ,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公告称 :云天化 与 P. C 国际及鲍里斯等五家外资公司签订了合资 经营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的合同。合资公司 注册资本为 1. 225 亿美元 ,其中云天化占 57. 6 % ,合 资期限为 50 年。合资公司将于 2010 年前 ,逐步达 到年产优质玻璃纤维 30 万吨的规模 ,其中大渡口区 建成年产 20 万吨规模的增强玻璃纤维生产基地 ,长 寿区建成为年产 10 万吨规模的电子级玻璃纤维生 产基地 ,并向下游延伸 ,发展深加工电子级玻璃纤维 布系列产品。 目前 ,该公司已成为中国大陆最大规模 E 及 ECR 玻璃纤维的中外合资企业 ,其产品从纺织型细 纱、膨体纱到增强型粗纱 ,如各种规格的无碱无捻粗 纱、无碱方格布、乳剂及粉剂无碱短切毡 ,还有热塑 性塑料用无碱短切原丝和无碱直接无捻粗纱等。 另外 ,巨石集团有限公司制定的近期发展规划 称 :到 2010 年 ,完成桐乡年产 50 万吨规模基地建 设 ;中部的江西九江 ,完成年产 10 万吨规模的无碱 玻纤基地建设 ;西部的四川 ,完成年产 10 万吨规模 的中碱玻纤基地建设。届时 ,巨石集团公司总生产 规模 ,将可达年产 70 万吨水平。 最近 ,中国玻纤正式宣告 ,用 23. 62 亿元投资 14 万吨无碱和 6 万吨中碱玻纤池窑拉丝生产线工程项 目 ,将上述发展规划付诸实施。 公告称 ,年产 14 万吨无碱玻纤池窑拉丝生产线 项目 ,建设地点在浙江桐乡 60 万吨规划园区内 ,将 采用大型单元池窑拉丝生产技术 ,从国外引进关键 专业生产设备 ,再在国内配套其它辅助设备。采用 池窑熔化部与通路纯氧燃烧技术及大漏板多分拉工 艺等国际先进技术 ,其产品为 8 万吨无碱直接无捻 粗纱和 6 万吨无碱电子细纱。年产 6 万吨中碱玻纤 池窑拉丝生产线生产项目 ,建设地点在四川成都青 白江区内 ,将采用国内最先进的池窑拉丝生产工艺 及技术装备。以上两个项目计划于 2008 年 7 - 8 月 份相继建成投产。 综上所述 ,中国大陆玻纤工业池窑拉丝 ,这个当 年的星星之火 ,已经燃遍了中华大地的大江南北 ,成 燎原之势 ,强劲推动着大陆玻纤工业蓬勃发展。 中国大陆玻纤工业已经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 色的玻璃纤维发展道路 ,道路越走越宽广 ,前景越来 越辉煌 ! 第 1 期 64 纤 维 复 合 材 料 No11 2008 年 3 月 FIBER COMPOSITES Mar1 ,2008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复合材料 Composites》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第二章 增强体_glass fiber-9 CERTAIN CHARACTERISTICS OF GLASS-FIBER AND THE STRUCTURE OF GLASS.pdf
- 《复合材料 Composites》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第二章 增强体_glass fiber-8 ALKALI GLA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NTINUOUS GLASS FIBER.pdf
- 《复合材料 Composites》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第二章 增强体_glass fiber-7 CONTROL OF THE GAS CONTENT AND TEMPERATURE OF FOAMING OF GLASS IN THE PRODUCTION OF GLASS FIBER.pdf
- 《复合材料 Composites》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第二章 增强体_glass fiber-5 Mid-IR luminescence of Dy3t and Pr3t doped Ga5Ge20Sb10S(Se)65 bulk glasses and fibers.pdf
- 《复合材料 Composites》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第二章 增强体_glass fiber-4 Tensile behaviors of ECR-glass and high strength glass fibers after NaOH treatment.pdf
- 《复合材料 Composites》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第二章 增强体_glass fiber-3 Flexural and tensile moduli of unidirectional hybrid epoxy composites reinforced by S-2 glass and T700S carbon fibres.pdf
- 《复材制造 COMPOSITE MANUFACTURING 航空制造技术》:高强度玻璃纤维研究与应用.pdf
- 《宇航材料工艺》:玻璃纤维表面处理技术研究进展(曹淑伟、张大海、管艳丽、高永栓、范锦鹏).pdf
- 《21世纪建筑材料》:浅析无碱与中碱玻璃纤维异同(山东大学:林长锋).pdf
- 《复合材料 Composites》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第二章 增强体_glass fiber-2 The properties of glass fibres after conditioning at composite recycling temperatures.pdf
- 《复合材料 Composites》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第二章 增强体_glass fiber-19 The Single Fiber Composite Test:A Comparison of E-Glass Fiber Fragmentation Data with Statistical Theories.pdf
- 《复合材料 Composites》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第二章 增强体_glass fiber-18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Natural-Fiber–Matrix Composites and E-Glass–Matrix Composites.pdf
- 《复合材料 Composites》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第二章 增强体_glass fiber-17 Perspectives on the History of Glass Composition.pdf
- 《复合材料 Composites》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第二章 增强体_glass fiber-16 Impact of Drawing Stress on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Oxide Glass Fibers.pdf
- 《复合材料 Composites》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第二章 增强体_glass fiber-15 Glass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s:From Formulation to Application.pdf
- 《复合材料 Composites》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第二章 增强体_glass fiber-14 Manufacturing, Mechanical Characterization, and In Vitro Performance of Bioactive Glass 13–93 Fibers.pdf
- 《复合材料 Composites》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第二章 增强体_glass fiber-13 High-Performance Glass Fiber Development for Composite Applications.pdf
- 《复合材料 Composites》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第二章 增强体_glass fiber-12 Interface Enhancement of Glass Fiber/Unsaturated Polyester Resin Composites with Nano-Silica Treated Using Silane Coupling Agent.pdf
- 《复合材料 Composites》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第二章 增强体_glass fiber-11 NEW DEVELOPMENTS IN THE PRODUCTION OF GLASS FIBER IN EASTERN GERMANY.pdf
- 《复合材料 Composites》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第二章 增强体_glass fiber-10 Determination of tensile strength of glass fiber straps.pdf
- 《复合材料 Composites》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第二章 增强体_低熔中碱全代铂坩埚结构与电极位置.pdf
- 《复合材料 Composites》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第二章 增强体_全球玻璃纤维生产现状及其玻纤制品最新开发动向_危良才.pdf
- 《复合材料 Composites》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第二章 增强体_国内外增强用玻璃纤维的现状与发展_林树益.pdf
- 《复合材料 Composites》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第二章 增强体_国外玻璃纤维产品结构及发展趋势(上)高建枢.pdf
- 《复合材料 Composites》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第二章 增强体_国际玻纤生产技术发展现状和动向_叶鼎铨.pdf
- 《复合材料 Composites》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第二章 增强体_无机特种纤维介绍(一)_刘克杰.pdf
- 《复合材料 Composites》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第二章 增强体_浅谈高强玻璃纤维的发展和应用_凌根华.pdf
- 《复合材料 Composites》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第二章 增强体_玻璃纤维在特殊领域中的应用(2)_钱世准.pdf
- 《复合材料 Composites》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第二章 增强体_玻璃纤维的性质及用途_田维良.pdf
- 《复合材料 Composites》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第二章 增强体_高强度玻璃纤维及其应用_毕鸿章.pdf
- 《复合材料 Composites》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第二章 增强体_高强度高模量玻璃纤维特性与应用_韩利雄.pdf
- 《复合材料 Composites》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第二章 增强体_高性能玻璃纤维产品.pdf
- 《复合材料 Composites》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第二章 增强体_fiber124 Micro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and fracture properties of SiC-based fibers annealed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pdf
- 《复合材料 Composites》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第二章 增强体_fiber155-10 Thermal and mechanical stabilities of Hi-Nicalon SiC fiber under annealing and creep in various oxygen partial pressures.pdf
- 《复合材料 Composites》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第二章 增强体_fiber155-11 Heat treatment effects on creep behavior of polycrystalline SiC fibers.pdf
- 《复合材料 Composites》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第二章 增强体_fiber155-3 Surface Roughness Characterization of NicalonTM and HLNicalon TM Ceramic Fibers by Atomic Force Microscopy.pdf
- 《复合材料 Composites》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第二章 增强体_fiber155-4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low-oxygen-content silicon carbide fiber, Hi-Nicalon.pdf
- 《复合材料 Composites》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第二章 增强体_fiber155-7 A new type of precursor for fibers in the system Si–C.pdf
- 《复合材料 Composites》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第二章 增强体_fiber51 Fine diameter ceramic fibres.pdf
- 《复合材料 Composites》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第二章 增强体_fiber65 Fibre strength parameters measured in situ for ceramic-matrix composites tested at elevated temperature in vacuum and in air.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