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科技大学:《proewildfire资料及教学课件》第二部分 零件组立简介(林清安)9-part_2

第二部分 零件组立简介
第二部分 零件组立简介

零件组立简介 组立之步骤 1. File/New New -Type -Sub-type (1) CSketch Design CPart CInterchange CVerify Assembly CProcess Plan Manufacturing CNC Model Drawing Format Re eport Diagram CLayout 2)輸入組立件名稱 EMarkup Name asm0001 Use default template (3) OK Cancel New File Options Template Empty Browse. Empty inlbs_asm_design inl lbs_mfg_cast inlbs_mfg_mold mmns_asm_design -Parameters Copy associated drawings OK Cancel 零件组立简介-1 本讲义由台湾科技大学林清安教授编着,若未征得作者同意,请勿自行翻印复制
:林清安 零件组立简介 组立之步骤 1. File / New (2) 輸入組立件名稱 (1) (3) 零件组立简介-1 本讲义由台湾科技大学林清安教授编着,若未征得作者同意,请勿自行翻印复制

2.选“ Component”以进行组立的工作 V COMPONENT Delete Mechanism Design Mgr Regenerate Reorder Relations Insert Mode Program Adv Utils ntegrate Done/Return Copy From 3.选“ Assemble”叫出一个零件或组立件(通称“零组件”) 零组件出现在主窗口内 零件组立简介-2 本讲义由台湾科技大学林清安教授编着,若未征得作者同意,请勿自行翻印复制
:林清安 2. 选“Component”以进行组立的工作 3. 选“Assemble”叫出一个零件或组立件 ( 通称“零组件”), 零组件出现在主窗口内 零件组立简介-2 本讲义由台湾科技大学林清安教授编着,若未征得作者同意,请勿自行翻印复制

4.再选“ Assemble”叫出另一个零组件,零组件出现在主窗 口内 Eile Info View Utilities window Applications Help 囗回曷团國峰吲国财刭剀 客組件1 零組件2 5.出现 Component Placement(零组件定位)之对话框,其 中' Display Component In”字段乃用以指定第二个零组 件的摆放方式,包括:(1) Assembly(系统内定为此选项): 第二个零组件出现在主窗口内;(2) Separate Window:第 二个零组件出现在左方之次窗口内 零件组立简介-3 本讲义由台湾科技大学林清安教授编着,若未征得作者同意,请勿自行翻印复制
:林清安 4. 再选“Assemble”叫出另一个零组件,零组件出现在主窗 口内 零組件 1 零組件 2 5. 出现 Component Placement ( 零组件定位 ) 之对话框,其 中 ”Display Component In” 字段乃用以指定第二个零组 件的摆放方式,包括:(1) Assembly ( 系统内定为此选项 ): 第二个零组件出现在主窗口内;(2) Separate Window:第 二个零组件出现在左方之次窗口内 零件组立简介-3 本讲义由台湾科技大学林清安教授编着,若未征得作者同意,请勿自行翻印复制

6. Component Placement对话框中, Constraint Type字段乃用 以指定配合关系之种类,所包含的项目如下 PlaceMove Display Component In Display Component In Assembly Constraints Constraints 按 Add Remove Add Remove Constraint Type Constraint Type Component Reference Mate Offset Assembly Reference nsert Offse MM Edge On Srf Placement Status No Constraints No Constraints Preview Preview Cancel 零件组立简介-4 本讲义由台湾科技大学林清安教授编着,若未征得作者同意,请勿自行翻印复制
:林清安 6. Component Placement 对话框中,Constraint Type 字段乃用 以指定配合关系之种类,所包含的项目如下 按 此 處 零件组立简介-4 本讲义由台湾科技大学林清安教授编着,若未征得作者同意,请勿自行翻印复制

(1)Mate:两平面相密合,且两平面反向(亦即两平面之垂直方 向为反向) Mate -Mate- (2) Mate offset:两平面面对面,中间间隔一段距离( Offset) Mate Mate offset 零件组立简介-5 本讲义由台湾科技大学林清安教授编着,若未征得作者同意,请勿自行翻印复制
:林清安 (1) Mate:两平面相密合,且两平面反向 ( 亦即两平面之垂直方 向为反向 ) Mate Mate Mate 背面 (2) Mate Offset:两平面面对面,中间间隔一段距离 (Offset) Offset Mate Mate Mate offset Offset 零件组立简介-5 本讲义由台湾科技大学林清安教授编着,若未征得作者同意,请勿自行翻印复制

(3) Align:两平面互相对齐或使两圆弧或圆之中心线成一直线。当 两平面互相对齐时,两平面为同向(亦即两平面之垂直方向为 相向) Align (4) Align Offset:两平面对齐后隔开一段距离 这 Offset 零件组立简介-6 本讲义由台湾科技大学林清安教授编着,若未征得作者同意,请勿自行翻印复制
:林清安 (3) Align:两平面互相对齐或使两圆弧或圆之中心线成一直线。当 两平面互相对齐时,两平面为同向 ( 亦即两平面之垂直方向为 相向 ) Align 背面 Align Align (4) Align Offset:两平面对齐后隔开一段距离 Offset Align 背面 Mate Align offset 背面 Offset 零件组立简介-6 本讲义由台湾科技大学林清安教授编着,若未征得作者同意,请勿自行翻印复制

(5) Insert:轴与孔之配合 Mate (6) Orient:两平面互相平行,且两平面之正法线方向同向 Orient 零件组立简介-7 本讲义由台湾科技大学林清安教授编着,若未征得作者同意,请勿自行翻印复制
:林清安 (5) Insert:轴与孔之配合 Insert Insert Mate (6) Orient:两平面互相平行,且两平面之正法线方向同向 Orient Insert Mate 零件组立简介-7 本讲义由台湾科技大学林清安教授编着,若未征得作者同意,请勿自行翻印复制

(7) Coord sys:利用坐标系组立,须注意x、y、z轴之方向 (8) Tangent:两曲面以相切方式组立 Orient (9) Pnt on Srf:两曲面上某一点相接 (10) Edge on srf:两曲面上某一边相接。 (11) Default:以内定的零件原点进行组立。 【注意事项】除了利用坐标系组立外,零组件之相对关系至少需2 种以上,才能确定彼此之相对关系及位置。 零件组立简介-8 本讲义由台湾科技大学林清安教授编着,若未征得作者同意,请勿自行翻印复制
:林清安 (7) Coord sys:利用坐标系组立,须注意 x、y、z 轴之方向 Coord sys CS0 x z y x y z CS0 (8) Tangent:两曲面以相切方式组立 Orient Tangent Align (9) Pnt on Srf:两曲面上某一点相接。 (10) Edge on Srf:两曲面上某一边相接。 (11) Default:以内定的零件原点进行组立。 【注意事项】除了利用坐标系组立外,零组件之相对关系至少需 2 种以上,才能确定彼此之相对关系及位置。 零件组立简介-8 本讲义由台湾科技大学林清安教授编着,若未征得作者同意,请勿自行翻印复制

零组件自动组立于主窗口 Eile Info view tilities window Applications Help D吲鲫曷□國邮酉 Axes will be displayed Axes will not be displayed 8.再重复(4)~(7)之步骤,进行其它零组件之组立 9.组立完后,可选view/ Explode将所有零组件爆炸开来 10.如果要更改零件爆炸开之距离,则以 Modify→Mod Exped为之。要回复原始、未爆炸开的组立件,则选liew/ expl 零件组立简介-9 本讲义由台湾科技大学林清安教授编着,若未征得作者同意,请勿自行翻印复制
:林清安 7. 零组件自动组立于主窗口 8. 再重复 (4) ~ (7) 之步骤,进行其它零组件之组立 9. 组立完后,可选 View / Explode 将所有零组件爆炸开来 10. 如果要更改零件爆炸开之距离,则以 Modify → Mod Expld 为之。要回复原始、未爆炸开的组立件,则选 View / Unexplode 零件组立简介-9 本讲义由台湾科技大学林清安教授编着,若未征得作者同意,请勿自行翻印复制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台湾科技大学:《proewildfire资料及教学课件》第八章 零件设计实例应用(林清安).pdf
- 台湾科技大学:《proewildfire资料及教学课件》第七章 曲面特征的建立(林清安).pdf
- 台湾科技大学:《proewildfire资料及教学课件》第六章 实体特征的建立(林清安).pdf
- 台湾科技大学:《proewildfire资料及教学课件》第五章 基准特征的建立(林清安).pdf
- 台湾科技大学:《proewildfire资料及教学课件》第四章 3D视角的控制(林清安).pdf
- 台湾科技大学:《proewildfire资料及教学课件》第三章 绘制2D剖面(林清安).pdf
- 台湾科技大学:《proewildfire资料及教学课件》第二章 Pro/E 基本操作.pdf
- 台湾科技大学:《proewildfire资料及教学课件》第三部分 工程图制作简介(林清安).pdf
- 台湾科技大学:《proewildfire资料及教学课件》第一章 Pro/ENGINEER 之特性(林清安).pdf
- 复旦大学:《数据通讯与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Internet/Intranet原理和应用简介(2/2).ppt
- 复旦大学:《数据通讯与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Internet/Intranet原理和应用简介(1/2).ppt
- 复旦大学:《数据通讯与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运输层和高层协议(2/2).ppt
- 复旦大学:《数据通讯与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运输层和高层协议(1/2).ppt
- 复旦大学:《数据通讯与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高速网络技术(2/2).ppt
- 复旦大学:《数据通讯与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高速网络技术(1/2).ppt
- 复旦大学:《数据通讯与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网络互连(2/2).ppt
- 复旦大学:《数据通讯与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网络互连(1/2).ppt
- 复旦大学:《数据通讯与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网络层(2/2).ppt
- 复旦大学:《数据通讯与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网络层(1/2).ppt
- 复旦大学:《数据通讯与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局域网和城域网(3/3).ppt
- 《PTC 全球服务》(第二册)PDF电子书.pdf
- 《PTC 全球服务》(第一册)PDF电子书.pdf
- 东南大学计算机系:《网络安全与病毒防范》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龚俭).pdf
- 《Ubuntu实用学习教程》讲义.pdf
- 《Ubuntu实用学习教程》PDF电子书(共十五章).pdf
- 《无线网络的搭建》讲义.doc
- 武汉理工大学:《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习题.doc
- 武汉理工大学:《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2章 基本数据结构及运算.doc
- 武汉理工大学:《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章 导论(主讲:阮幼林).ppt
- 武汉理工大学:《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算法.ppt
- 武汉理工大学:《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基本数据结构及运算(1/4).ppt
- 武汉理工大学:《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基本数据结构及运算(2/4).ppt
- 武汉理工大学:《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例、地图四染色问题.ppt
- 武汉理工大学:《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基本数据结构及运算(3/4).ppt
- 武汉理工大学:《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基本数据结构及运算(4/4).ppt
- 武汉理工大学:《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查找与排序技术(1/2).ppt
- 武汉理工大学:《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查找与排序技术(2/2).ppt
- 武汉理工大学:《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篇 数据库技术小结.ppt
- 武汉理工大学:《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数据库技术概述.ppt
- 武汉理工大学:《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作业一.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