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人教版九年级上语文试卷

注音 鸿鹄()所罾()倾颓()崩殂()猥()自枉屈攘()除舴()艋 3、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3分) (1)发闾左適戍渔阳通_(2)为天下唱通 (3)将军身被坚执锐 通 (4)故不错意也通(5)欲信大义于天下通(6)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4、填空(8分) (1)《陈涉世家》有陈胜两句豪言壮语:一句表达自己胸怀大志的原句 句写男儿当自强 的原句 ,衡阳雁去无留意。(3)过尽千帆皆不是, (4)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 塞外声, (5)人们常把愁怨比作连绵不断的江水,比作斩尽还生的野草,而李清照在《武陵春》中创意出奇,以 的词句,物化了自己内心的哀愁。(6)鲁迅曾称誉我国古代名著《 》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该书作者是 5、文化积累一一请根据提供的信息,分别写出对应的作品及人物。(3分) ①青龙偃月刀过五关斩六将 作品:《 》人物:②天蓬元帅高老庄娶亲作品:《 》人物: ③解救金氏父女 野猪林救豹子头 作品:《 》人物: 二、阅读理解(49分)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6~23题。 ()《出师表》(节选)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 外者,盖准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土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蔷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 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袆、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 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缺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 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 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
注音: 鸿鹄.( )所罾.( ) 倾颓.( )崩殂.( )猥.( )自枉屈 攘.( )除 舴.( )艋.( ) 3、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3 分) ⑴发闾左適戍渔阳 通 ⑵为天下唱 通 ⑶将军身被坚执锐 通 ⑷故不错意也 通 ⑸欲信大义于天下 通 ⑹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通 4、填空(8 分) ⑴《陈涉世家》有陈胜两句豪言壮语:一句表达自己胸怀大志的原句 ;一句写男儿当自强 的原句 ⑵ ,衡阳雁去无留意。⑶过尽千帆皆不是, ⑷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 塞外声, ⑸人们常把愁怨比作连绵不断的江水,比作斩尽还生的野草,而李清照在《武陵春》中创意出奇,以 的词句,物化了自己内心的哀愁。⑹鲁迅曾称誉我国古代名著《 》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该书作者是 5、文化积累——请根据提供的信息,分别写出对应的作品及人物。(3 分) ①青龙偃月刀 过五关斩六将 作品:《 》人物: ②天蓬元帅 高老庄娶亲作品:《 》人物: ③解救金氏父女 野猪林救豹子头 作品:《 》人物: 二、阅读理解(49 分)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 6~23 题。 ㈠《出师表》(节选)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 外者,盖准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 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 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袆、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 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缺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 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 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

计日而待也。 6、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的意思。(4分) (1)以光先帝遗德 光:(2)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3)亲贤臣,远小人 远:(4)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昭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悉以咨之辍耕之陇上B.试用于昔日叹息痛恨于桓、灵 C.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以塞忠谏之路也D.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不知而不愠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2分) A.陟罚臧否,不宜异同B.诚宜开张圣听C.不宜妄自菲薄D.叹息痛恨于桓、灵 、请将“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10、作者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三条建议,请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其中一条,并就这条建议谈谈今天对我们有何借 鉴意义?(3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戍適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 以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日“天下苦秦 久已。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末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 自称工资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扶苏以数谏故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B.陈胜、吴广乃谋曰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C.项燕为楚将贤能为之用D.楚人怜之二世杀之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发闾左戍適渔阳闾左 (2)度已失期度 (3)会天大雨会 (4)宜多应者 宜 18、陈胜、吴广的起义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根据本段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偶然性
计日而待也。 6、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的意思。(4 分) ⑴以光.先帝遗德 光:⑵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 ⑶亲贤臣,远.小人 远:⑷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昭: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 分) A. 悉以咨之. 辍耕之.陇上 B. 试用于.昔日 叹息痛恨于.桓、灵 C .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以.塞忠谏之路也 D. 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人不知而.不愠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 )(2 分) A.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B. 诚宜开张..圣听 C. 不宜妄自菲薄 .... D. 叹息痛恨..于桓、灵 9、请将“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3 分) 。 10、作者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三条建议,请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其中一条,并就这条建议谈谈今天对我们有何借 鉴意义?(3 分) (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戍適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 以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 久已。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 自称工资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扶苏以.数谏故 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B. 陈胜、吴广乃.谋曰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C.项燕为.楚将 贤能为.之用 D.楚人怜之. 二世杀之.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⑴发闾左..戍適渔阳 闾左: ⑵度.已失期 度 : ⑶会.天大雨 会 : ⑷宜.多应者 宜 : 18、陈胜、吴广的起义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根据本段内容,作简要分析。(4 分) 偶然性:

必然性 四)唐雎不辱使命(节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 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 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 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 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徒以有先生也。” 19、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1)仓鹰击于殿上( (2)长跪而谢之( 20、翻译下面文言语句。(2分)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 21、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伃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 其“潜台词”是什么!(4分)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2)与臣而将四矣
必然性: (四)唐雎不辱使命(节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 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 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 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 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徒以有先生也。” 19、解释下列加点词。(2 分) (1)仓.鹰击于殿上( ) (2)长跪而谢.之 ( ) 20、翻译下面文言语句。(2 分)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 21、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 其“潜台词”是什么!(4 分)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与臣而将四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2012年人教版九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精选习题.doc
- 2012年人教版九年级上语文期中试卷.doc
- 2012年人教版九年级上语文月考测试卷_九年级语文上册月考测试卷.doc
- 2012年人教版九年级上第三次学力检测语文试题_2012年下学期第三次学力检测九年级语文试题试题四.doc
- 2012年人教版九年级上第三次学力检测语文试题_2012年下学期第三次学力检测九年级语文试题答题卷.doc
- 2012年人教版九年级上第三次学力检测语文试题_2012年下学期第三次学力检测九年级语文试题答案(四).doc
- 2012年人教版九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12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oc
- 2012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
- 2012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
- 2012年人教版下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试卷(内蒙古地区).doc
- 2012年人教版下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试卷_2012年人教版期末考七年级(下)语文试题.doc
- 2012年人教版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段考模拟试题.doc
- 2012年人教版上学期七年级语文11月月考试题卷.doc
- 2012年人教版七年级(下)期末测试语文试卷_答案.doc
- 2012年人教版七年级(下)期末测试语文试卷_2011期末测试.doc
- 2012年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
- 2012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一次月考试卷.doc
- 2012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第三次月考试题.doc
- 2012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无答案).doc
- 2012年人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测试试题(无答案).doc
- 2012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入学分班测试题_九年级语文上册入学分班测试题.doc
- 2012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doc
- 2012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段考试题_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段考试题及答案.doc
- 2012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三单元月考语文试卷_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答案.doc
- 2012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三单元月考语文试卷_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oc
- 2012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1,5单元).doc
- 2012年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二单元知识和能力检测试题.doc
- 2012年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doc
- 2012年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期中测试卷(无答案).doc
- 2012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题_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测试及答案.doc
- 2012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第一、五单元).doc
- 2012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doc
- 2012年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试题(无答案).doc
- 2012年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三次月考试卷(无答案).doc
- 2012年人教版八年级期中检测语文试题卷_初二语文期中作业检测卷.doc
- 2012年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
- 2012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学情监测语文试卷_八年级语文上册.doc
- 2012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检测题.doc
- 2012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检测题.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