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二章 测试装置的基本特性

第二章测试装置的基本特性 §1述 §2测试装置的静态特性 §3测试装置动态特性的数学描述 §4测试装置对任意输入的响应 §5现不失真测试的条件 §6测试装置动态特性的测试
第二章 测试装置的基本特性 §1 概述 §2 测试装置的静态特性 §3 测试装置动态特性的数学描述 §4 测试装置对任意输入的响应 §5 实现不失真测试的条件 §6 测试装置动态特性的测试 返 回

s1概述 对测试装置的基本要求 二、线性系统及其主要性质
一、对测试装置的基本要求 二、线性系统及其主要性质 §1 概 述 目 录

§2测试装置的静态特性 线性度 灵敏度、鉴别力國、分辨力 回程误差 四、稳定度和漂移
一、线性度 二、灵敏度、鉴别力阈、分辨力 三、回程误差 四、稳定度和漂移 §2 测试装置的静态特性 目 录

§3测试装置动态特性的数学 述 传递的数 二、频率响应函数 三、脉冲响应函数 四、环节的串联和并联 五、阶、阶系统的特性 且求
一、传递函数 二、频率响应函数 三、脉冲响应函数 四、环节的串联和并联 五、一阶、二阶系统的特性 §3 测试装置动态特性的数学描 述 目 录

§4测试装置对任意输入的响 系统对任意输入的响应 系统对单位阶跃输入的响应
一、系统对任意输入的响应 二、系统对单位阶跃输入的响应 §4 测试装置对任意输入的响 应 目 录

§6测试装置动态特性的测试 频率响应法 二、阶跃响应法
一、频率响应法 二、阶跃响应法 §6 测试装置动态特性的测试 目 录

§1概述 对测试装置的基本要求 通常的工程测试问题总是处理输入量x(t)、装置(系统)的传输 特性h(t)和输出量y(t)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 系统 x(t) y(t) 输入 h( Y(s) 输出 (激励)X(s) H(s H(G) Y(o)(响应) 1)如果x(t)、y(t)可以观察(已知),则可推断h(t) 2)如果h(t)已知,y(t)可测,则可推断x(t)。 3)如果x(t)和h(t)已知,则可推断和估计y(t)
§1 概 述 一、对测试装置的基本要求 通常的工程测试问题总是处理输入量x(t)、装置(系统)的传输 特性h(t)和输出量y(t)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 1)如果x(t)、y(t)可以观察(已知),则可推断h(t)。 2)如果h(t)已知,y(t)可测,则可推断x(t)。 3)如果x(t)和h(t)已知,则可推断和估计y(t)。 输入 (激励) 输出 (响应) 系统 x(t) X(s) X(ω) y(t) Y(s) Y(ω) h(t) H(s) H(ω) 目 录

理想的测试装置应该「①输出和输入成线性关系。即具有单值 的、确定的输入-输出关系 ②系统为时不变线性系统 实际的测试装置「①只能在较小工作范围内和在一定误差允许 范围内满足线性要求。 ②很多物理系统是时变的。在工程上,常可 以以足够的精确度认为系统中的参数是时 不变的常数
理想的测试装置应该 ①输出和输入成线性关系。即具有单值 的、确定的输入-输出关系。 ②系统为时不变线性系统。 实际的测试装置 ①只能在较小工作范围内和在一定误差允许 范围内满足线性要求。 ②很多物理系统是时变的。在工程上,常可 以以足够的精确度认为系统中的参数是时 不变的常数。 上 页 目 录

时不变线性系统可用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 dy(t) n dt" dn+∴以 dt +aoy(t) (2-1) b dmx(+b b,o+box(t) 来描述,也称定常线性系统。 式中t为时间自变量。系统的系数anan1…a14和b,bn…bb均 为常数
时不变线性系统可用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 (2-1) 来描述,也称定常线性系统。 式中t为时间自变量。系统的系数 均 为常数。 ( ) ( ) 0 ( ) 1 ( ) 1 ( ) 0 ( ) 1 ( ) 1 ( ) 1 1 1 1 b b b b x t a a a a y t d t d x t d t d x t d t m d x t m d t d y t d t d y t n d t d y t n m m m m n n n n = + + + + + + + + − − − − − − 1 1 0 1 1 0 an ,an− , ,a ,a 和bm ,bm− , ,b ,b 上 页 目 录

线性系统及其主要性质 如以x(t)→y(t)表示上述系统的输入、输出的对应关系,则 时不变线性系统具有以下一些主要性质。 1)叠加原理几个输入所产生的总输出是各个输入所 产生的输出叠加的结果。即若 x1()->v1(t) x2(t)>y2(t) 则 [x()±x2()→[(t)±y2() 符合叠加原理,意味着作用于线性系统的各个输入所产生的 输出是互不影响的
二、线性系统及其主要性质 如以x(t)→ y(t)表示上述系统的输入、输出的对应关系,则 时不变线性系统具有以下一些主要性质。 1)叠加原理 几个输入所产生的总输出是各个输入所 产生的输出叠加的结果。即若 则 ( ) ( ) 1 1 x t → y t ( ) ( ) 2 2 x t → y t ( ) ( ) ( ) ( ) 1 2 1 2 x t x t → y t y t 上 页 目 录 符合叠加原理,意味着作用于线性系统的各个输入所产生的 输出是互不影响的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一章 信号及其描述.ppt
- 西华大学:《流体机械原理及结构》斜流式水泵水轮机模型综合特性曲线.doc
- 西华大学:《流体机械原理及结构》多级变矩器叶轮布置方式.doc
- 西华大学:《流体机械原理及结构》图 流体机械的能量流向.doc
- 西华大学:《流体机械原理及结构》可逆混流式水泵水轮机.doc
- 广东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四)JN-5 平面连杆机构.ppt
- 广东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四)JMZ 总章.ppt
- 广东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四)JMX 绪论.ppt
- 广东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四)JM-8 齿轮传动.ppt
- 广东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四)JM-8-0 齿轮传动.ppt
- 广东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四)JM-7 摩擦轮传动和带传动.ppt
- 广东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四)JM-7-0 摩擦轮传动和带传动.ppt
- 广东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四)JM-6 凸轮机构.ppt
- 广东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四)JM-6-0 凸轮机构.ppt
- 广东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四)JM-5 平面连杆机构.ppt
- 广东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四)JM-4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ppt
- 广东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四)JM-4-0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ppt
- 广东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四)JM-2 工程材料和热处理零件的几何精度.ppt
- 广东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四)JM-2-0 工程材料和热处理.ppt
- 广东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四)JM-1 精密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ppt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三章 常用的传感器.ppt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四章 信号调理、处理和记录.ppt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五章 信号处理初步.ppt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六章 振动的测试.ppt
- 北京印刷学院:《机械原理》绪论.ppt
- 北京印刷学院:《机械原理》第一章 机构的组成和结构.ppt
- 北京印刷学院:《机械原理》第十章 机械系统动力学.ppt
- 北京印刷学院:《机械原理》第十一章 机械的平衡.ppt
- 北京印刷学院:《机械原理》第十二章 机械的效率.ppt
- 北京印刷学院:《机械原理》第二章 连机构.ppt
- 北京印刷学院:《机械原理》第三章 凸轮机构.ppt
- 北京印刷学院:《机械原理》第四章 齿轮机构.ppt
- 北京印刷学院:《机械原理》第五章 轮系.ppt
- 北京印刷学院:《机械原理》第六章 间歇运动机构.ppt
- 北京印刷学院:《机械原理》第七章 其他常用机构.ppt
- 北京印刷学院:《机械原理》第八章 组合机构.ppt
- 北京印刷学院:《机械原理》教学大纲.doc
-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第三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ppt
- 表达机件的常用方法:机件的表达方式——视图.ppt
- 烟台南山学院:《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带传动.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