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第二章 建筑外环境 PPT课件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82
文件大小:5.99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宏观气候⎯太阳辐射作用与地球气候特点  地球绕日运动规律  太阳辐射  室外气候 大气压力、风、气温、天空温度、地温、湿度、降水  微观气候⎯人类营造活动形成的局部微气候  城市风场、城市热岛、建筑日照  我国气候分区特点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⑦第二章 建筑外环境 2006年3月

1 第二章 建筑外环境 2006年3月

为什么要考虑建筑外环境? 建筑物所在地的气候条件,会通 过圆护结构,直接影响蜜内的环境 为得到良好的蜜内气候条件以满足 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必须了解 当地各主要气候要素的变化规律及 其特征。 一个地区的气候是在许多因素综 合作用下形成的。对建筑密切有关 的气候要素有:太阳辐射、气溫、 湿度、风、降水等等。 2

2 为什么要考虑建筑外环境?  建筑物所在地的气候条件,会通 过围护结构,直接影响室内的环境, 为得到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以满足 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必须了解 当地各主要气候要素的变化规律及 其特征。  一个地区的气候是在许多因素综 合作用下形成的。对建筑密切有关 的气候要素有:太阳辐射、气温、 湿度、风、降水等等

本章内容要点 宏观气候一太阳辐射作用与地赇气候特点 吼地赇绕日运动规律 太阳辐射 蜜外气候 兮大气压力、风、气温、天空度、地温、湿度、降水 微观气候—人类营造活动形成的局部微气候 迅城市风场、城市热岛、建筑日照 画我周气候分区特点

3 本章内容要点 宏观气候⎯太阳辐射作用与地球气候特点  地球绕日运动规律  太阳辐射  室外气候 大气压力、风、气温、天空温度、地温、湿度、降水  微观气候⎯人类营造活动形成的局部微气候  城市风场、城市热岛、建筑日照  我国气候分区特点

第一节地赇绕日运动的规律 经度和纬度 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 180 90 本 北纬 西经 东经 线 赤道0° 0 南纬 经线或子午线 纬线 4

4 第一节 地球绕日运动的规律  经度和纬度 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 经线或子午线 纬线 西经 东经 北纬 南纬 180° 90° 0° 0°

第一节地赇绕日运动的觌律 甚地的真太阳T 北京时间 太阳与地球距离 经度 变化造成的偏差 凶 L-L e 90°w 90°E T=T 冈A 1560 时区当地 标准时 0 当地的钟表财间T0就是 伦敦时间 忽略了时差e的当地平均太阳时肘。 问题:西安的真太阳时和北京时间差多少?

5 90W 北京时间 伦敦时间 90E 某地的真太阳时T 当地的钟表时间T0就是 忽略了时差e 的当地平均太阳时。 问题:西安的真太阳时和北京时间差多少? 第一节 地球绕日运动的规律 时区当地 标准时 经度 15 60 L L e T T m m + − = + 太阳与地球距离 变化造成的偏差

第一节地球绕日运动的规律 画太阳的位置与日 ※ 照的头亲 北回归线 赤纬d 赤纬:太阳光线 与地球赤道平面 南回归线 之间的夹角 春分0° 夏至/N N +23°27′ 冬至 23°27 N 秋分 6

6 0 0 +2327 -2327 第一节 地球绕日运动的规律  太阳的位置与日 照的关系  赤纬 :太阳光线 与地球赤道平面 之间的夹角 赤纬d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南北回归线 ld A1北极圈66N 66°33 北回归线 23°27′ le Equator0° Tro pico Capricorn 231/2S Antarctic Circle 66v,oS ropic ofC Suns vertical rays Sun's oblique rays

7 南北回归线 北极圈 6633 北回归线 2327

赤纬和太阳高度角有什么区别? 角和太阳方位角有什么区别? sinB=cos cos h cos sinsin& sin A=cos S sin h/cos B 初 N 本地子 太阳高度角B W E 度h线 经度 B 太阳方位角

8 赤纬和太阳高度角有什么区别? 时角和太阳方位角有什么区别? 太阳高度角 太阳方位角 sin = cos cos h cos + sin sin sin A = cos sin h /cos   

x103 第二节 2.04 6000K黑体辐射波谱 1.74 太阳波谱(大气层外) 太阳波谱(地球表面) 1.16 太阳辐射 0.58 0.20.40.60.81.01.21.41.61.82.02.2 波长()(pm) 紫外线可见光 近红外线 长波 红外线

9 第二节太阳辐射 紫外线 可见光 近红外线 长波 红外线

太阳总辐射能量比例 太阳常数1353W/m2:大气层外的辐射强度 进入大气层后被反射和吸收,光谱成分有所改变, 辐射强度有所改`。太阳高度角是重要影响因素。 长波红外线 2.2 可见光 45.6% 近红外线 45.2% 紫外线 7.0% 10

10 太阳总辐射能量比例  太阳常数1353W/m2:大气层外的辐射强度  进入大气层后被反射和吸收,光谱成分有所改变, 辐射强度有所改变。太阳高度角是重要影响因素。 可见光 45.6% 紫外线 7.0% 近红外线 45.2% 长波红外线 2.2%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