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三章 颗粒流体力学基础与机械分离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61
文件大小:526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3.1 概述 3.2 单颗粒与颗粒群的几何特性 3.3 流体通过固定床层的流动与液体过滤 3.4 颗粒沉降与沉降分离设备 3.5 固体流态化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三章颗粒流体力学基础与机械分离 3.1概述 3.2单颗粒与颗粒群的几何特性 33流体通过固定床层的流动与液体过滤 3.4颗粒沉降与沉降分离设备 3.5固体流态化 跳转到第一页

跳转到第一页 第三章 颗粒流体力学基础与机械分离 3.1 概述 3.2 单颗粒与颗粒群的几何特性 3.3 流体通过固定床层的流动与液体过滤 3.4 颗粒沉降与沉降分离设备 3.5 固体流态化

3.1概述 311流体非均相混合物的分离与颗粒流体力学 1.非均相物系: (1)定义:物系内部存在相界面且界面两侧的物理性质完全不同 (2)类型:①气态非均相物系:含尘气体,含雾气体 ②液态非均相物系:悬浮液,乳浊液,泡沫液 2.分散相(分散质):非均相物质中处于分散状态的物质。如悬浮 液中的固体颗粒。 3.连续相(分散介质):包围分散质的处于连续状态的流体。如悬 浮液中的液体。 4非均相物系分离的依据:分散相与连续相之间的物理性质的差异。 如密度、颗粒外径等 5.分离方法:机械法即使分散质与分散相之间发生相对运动,实现 分离 6.理论基础:颗粒流体力学 跳转到第一页

跳转到第一页 3.1 概述 3.1.1 流体非均相混合物的分离与颗粒流体力学 1. 非均相物系: (1)定义:物系内部存在相界面且界面两侧的物理性质完全不同。 (2)类型:①气态非均相物系:含尘气体,含雾气体 ②液态非均相物系:悬浮液,乳浊液,泡沫液 2. 分散相(分散质):非均相物质中处于分散状态的物质。如悬浮 液中的固体颗粒。 3. 连续相(分散介质):包围分散质的处于连续状态的流体。如悬 浮液中的液体。 4.非均相物系分离的依据:分散相与连续相之间的物理性质的差异。 如密度、颗粒外径等 5. 分离方法:机械法即使分散质与分散相之间发生相对运动,实现 分离。 6. 理论基础:颗粒流体力学

7.分离目的:①回收分散质,如从气固催化反应器的尾气中收集催 化剂颗粒 ②净化分散介质,如原料气中颗粒杂质的去除以净化 反应原料,环保方面烟道气中煤炭粉粒的除去。 32单颗粒与颗粒群的几何特性 321单颗粒的几何特性 1.球形颗粒 体积v=(x6)d3mi 表面积s=xd2m2 比表面积为a=yN=6/d1/md球形颗粒的直径,m 2.非球形颗粒 (1)常用的参量: ①等体积当量直径dν与非球形颗粒体积相等的球的直径。 da=(6v)13v为非球形颗粒的体积 跳转到第一页

跳转到第一页 7. 分离目的:①回收分散质,如从气固催化反应器的尾气中收集催 化剂颗粒 ②净化分散介质,如原料气中颗粒杂质的去除以净化 反应原料,环保方面烟道气中煤炭粉粒的除去。 3.2 单颗粒与颗粒群的几何特性 3.2.1 单颗粒的几何特性 1. 球形颗粒 体积v=(π/6)dp 3 m3 表面积 s=πdp 2 m2 比表面积为a=s/v=6/dp 1/m dp 球形颗粒的直径,m 2. 非球形颗粒 (1)常用的参量: ①等体积当量直径de,v:与非球形颗粒体积相等的球的直径。 de,v=(6v/π)1/3 v为非球形颗粒的体积

②球形系数ν:与非球形颗粒体积相等的球的表面积与该颗粒表面 积之比。v=7d2S为非球形颗粒的表面积 (2)非球形颗粒的体积、表面积、比表面积 体积v=(m6)d3 表面积s=rd2eym2 比表面积a=s/v=6/ydev1/m 322颗粒群的几何特性 了解固定床的几何特性首先要作筛分分析,确定粒度分布。 筛分分析 (1)定义 1.标准筛:一般使用的筛。有泰勒制,日本制,德国制及原苏联制等。 我国用泰勒制。 2筛号:指沿丝线走向1英寸长具有的孔数。 3.筛余量:截留在该筛面上的颗粒质量。 跳转到第一页

跳转到第一页 ②球形系数ψ :与非球形颗粒体积相等的球的表面积与该颗粒表面 积之比。 ψ=πd2 e,v/s S为非球形颗粒的表面积。 (2)非球形颗粒的体积、表面积、比表面积 体积v=(π/6) d3 e,v m3 表面积s=πd2 e,v/ψ m2 比表面积a=s/v=6/ψde,v 1/m 3.2.2 颗粒群的几何特性 了解固定床的几何特性首先要作筛分分析,确定粒度分布。 一. 筛分分析 (1)定义: 1.标准筛:一般使用的筛。有泰勒制,日本制,德国制及原苏联制等。 我国用泰勒制。 2.筛号:指沿丝线走向1英寸长具有的孔数。 3.筛余量:截留在该筛面上的颗粒质量

4筛过量通过该号筛的颗粒质量 (2)原始数据作出的颗粒粒径分布状况表达式有三种 1表格式(见下一页) 2分布函数曲线F~d(见下一页) 分布函数F即筛过量质量分数。D为筛孔尺寸。 从图上可以看出:孔径↑→F↑ 3频率函数曲线fdd(见下一页) 频率函数dFd(d),F="f(d) 频率函数曲线与横坐标之间的面积为1。由横坐标上d1~d间 作向上垂线截止于频率函数曲线上,则在此颗粒范围内频率函数 曲线与横轴之间的面积为该颗粒范围内颗粒的质量分数,表达了 各粒度颗粒出现的概率密度的大小 二.颗粒群的平均直径P97 ∑(x/dn) 跳转到第一页

跳转到第一页 4.筛过量:通过该号筛的颗粒质量。 (2)原始数据作出的颗粒粒径分布状况表达式有三种 1.表格式(见下一页) 2.分布函数曲线F~d(见下一页) 分布函数F即筛过量质量分数。D为筛孔尺寸。 从图上可以看出:孔径↑→F↑ 3.频率函数曲线f~dp (d)(见下一页) 频率函数f=dF/d(dp ), 频率函数曲线与横坐标之间的面积为1。由横坐标上di-1~di间 作向上垂线截止于频率函数曲线上,则在此颗粒范围内频率函数 曲线与横轴之间的面积为该颗粒范围内颗粒的质量分数,表达了 各粒度颗粒出现的概率密度的大小。 二. 颗粒群的平均直径P97  = d p i i dp F fd 0 ( ) p i m i d d x   6 ( ) 6 ,  =  = ( / ) 1 i p,i m x d d

表1石英砂的筛分数据 编号筛号范围平均粒径|质量分数筛孔尺寸筛过量 mm X d 质量分 数F 9/10 1.816 0.04 651(10号)0.96 10/12 1.524 0.061.397(12号)0.9 23456 12/14 1283 0.241.168(14号)06 14/ /16 1.08 0.220.991(16号)0.44 16/20 0.912 0.250.833(20号)0.19 20/24 0.767 0.160.701(24号)0.03 7242806450020589(28号)001 28/ 02950010(无孔底盘)0 其中平均粒径dn=(d4+1+d)/2,如1.524=(1.651+1.397)/2 跳转到第一页

跳转到第一页 表1 石英砂的筛分数据 其中平均粒径dpi=(di+1+di )/2,如1.524=(1.651+1.397)/2 编号 筛号范围 平均粒径 dp, mm 质量分数 x 筛孔尺寸 d, m 筛过量 质量分 数F 1 9/10 1.816 0.04 1.651(10号) 0.96 2 10/12 1.524 0.06 1.397 (12号) 0.9 3 12/14 1.283 0.24 1.168 (14号) 0.66 4 14/16 1.08 0.22 0.991 (16号) 0.44 5 16/20 0.912 0.25 0.833 (20号) 0.19 6 20/24 0.767 0.16 0.701 (24号) 0.03 7 24/28 0.645 0.02 0.589 (28号) 0.01 8 28/ 0.295 0.01 0(无孔底盘) 0

0.8 1.2 0.6 0.8 0.4 0.2 0.0 0.4 0.8 2.0 d(mm) 图3-2分布函数曲线与频率函数曲线

图 跳转到第一页 3-2分布函数曲线与频率函数曲线 0.0 0.4 0.8 1.2 1.6 2.0 d(mm) 0.0 0.4 0.8 1.2 1.6 2.0 f(1/mm) 0.0 0.2 0.4 0.6 0.8 1.0 F

三.床层特性 固定床:众多固体颗粒堆积而成的静止的颗粒层 1床层空隙率 定义:床层空隙率ε=(床层体积-颗粒体积)/床层体积 对于同样的颗粒群,堆积方法不同,床层空隙率也不相同。 床层空隙率一般在0.47至07之间波动。 堆积密度:单位体积床层内固体颗粒的质量。 真实密度:颗粒的密度 2.床层各向同性:对于乱堆的床层,因各部位颗粒的大小、方向是随 机的,当床层足够大或者颗粒足够小时,可以认为床层是均匀的, 各局部区域的空隙率相等,床层是各向同性的。推论:床层内任 截面上空隙面积与截面总面积之比(即自由截面率)在数值上 等于空隙率。 3床层的比表面积a:颗粒的比表面积a指每m3颗粒具有的表面积, 而床层比表面积指每m3床层体积具有的颗粒表面积。显然, B=(1-8)a 跳转到第一页

跳转到第一页 三. 床层特性 固定床:众多固体颗粒堆积而成的静止的颗粒层。 1.床层空隙率 定义:床层空隙率ε=(床层体积-颗粒体积)/床层体积 对于同样的颗粒群,堆积方法不同,床层空隙率也不相同。 床层空隙率一般在0.47至0.7之间波动。 堆积密度:单位体积床层内固体颗粒的质量。 真实密度:颗粒的密度。 2.床层各向同性: 对于乱堆的床层,因各部位颗粒的大小、方向是随 机的,当床层足够大或者颗粒足够小时,可以认为床层是均匀的, 各局部区域的空隙率相等,床层是各向同性的。 推论:床层内任 一截面上空隙面积与截面总面积之比(即自由截面率)在数值上 等于空隙率。 3.床层的比表面积aB:颗粒的比表面积a指每m3颗粒具有的表面积, 而床层比表面积指每m3床层体积具有的颗粒表面积。显然, aB =(1- ε)a

33流体通过固定床层的流动与液体过滤 331流体通过固定床层的流动 基本概念 过滤:是指以某种多孔物质作为介质,在外力的作用下,流体通 过介质的孔道,而使固体颗粒被截留下来,从而实现固体颗粒与 流体分离目的的操作。过滤可去除气固体中的固体颗粒,也可去 除液固体中的固体颗粒,化工生产过程中,过滤大多用于悬浮液 中固液分离,本节只介绍悬浮液的过滤操作 实现过滤操作的外力:可以是重力,压差或惯性离心力,在化工 生产过程中应用最多的是以压强差为推动力的过滤 3.滤浆(料浆):指被处理的悬浮液。 4.过滤介质过滤操作中采用的多孔物质。 5.滤液:是指通过介质孔道的液体。 6.滤饼:是指被截留的固体颗粒。 7.过滤目的:获得洁净的液体或获得作为产品的固体颗粒。 跳转到第一页

跳转到第一页 3.3 流体通过固定床层的流动与液体过滤 3.3.1 流体通过固定床层的流动 一. 基本概念 1. 过滤: 是指以某种多孔物质作为介质,在外力的作用下,流体通 过介质的孔道,而使固体颗粒被截留下来,从而实现固体颗粒与 流体分离目的的操作。过滤可去除气固体中的固体颗粒,也可去 除液固体中的固体颗粒,化工生产过程中,过滤大多用于悬浮液 中固液分离,本节只介绍悬浮液的过滤操作。 2. 实现过滤操作的外力: 可以是重力,压差或惯性离心力,在化工 生产过程中应用最多的是以压强差为推动力的过滤。 3. 滤浆(料浆):指被处理的悬浮液。 4. 过滤介质 :过滤操作中采用的多孔物质。 5. 滤液:是指通过介质孔道的液体。 6. 滤饼:是指被截留的固体颗粒。 7. 过滤目的: 获得洁净的液体或获得作为产品的固体颗粒

过滤操作的分类 1、饼层过滤(滤饼过滤) (1)定义:若悬浮液中固体颗粒的体积百分数大于1%,则过滤过程中 在过滤介质表面会形成固体颗粒的滤饼层,这种过滤操作称为饼 层过滤。 (2)特点:在饼层过滤中,由于悬浮液中的部分固体颗粒的粒径可能 会小于介质孔道的孔径,因而过滤之初会有一些幼小颗粒穿过介 质而使液体浑浊,但颗粒会在孔道内很快发生“架桥”现象,并 开始形成滤饼层,滤液由浑浊变为清澈。此后过滤就能有效进行 (3)小结:在饼层过滤中,真正起截留颗粒作用的是滤饼层而不是过 滤介质,在饼层过滤过程中,滤饼会不断增厚。过滤的阻力随之 增加,在推动力不变下,过滤速度会愈来愈小 2、深层过滤 (1)定义:当悬浮液中固体颗粒的百分数在0.1%以下且固体颗粒 的粒度很小时,若以小而坚硬的固体颗粒堆积生成的固定床 作为过滤介质,将悬浮于液体中的固体颗粒截留在床层肉部

跳转到第一页 二. 过滤操作的分类 1、饼层过滤(滤饼过滤) (1) 定义: 若悬浮液中固体颗粒的体积百分数大于1%,则过滤过程中 在过滤介质表面会形成固体颗粒的滤饼层,这种过滤操作称为饼 层过滤。 (2) 特点: 在饼层过滤中,由于悬浮液中的部分固体颗粒的粒径可能 会小于介质孔道的孔径,因而过滤之初会有一些幼小颗粒穿过介 质而使液体浑浊,但颗粒会在孔道内很快发生“架桥”现象,并 开始形成滤饼层,滤液由浑浊变为清澈。此后过滤就能有效进行 了。 (3)小结: 在饼层过滤中,真正起截留颗粒作用的是滤饼层而不是过 滤介质,在饼层过滤过程中,滤饼会不断增厚。过滤的阻力随之 增加,在推动力不变下,过滤速度会愈来愈小。 2、深层过滤 (1) 定义: 当悬浮液中固体颗粒的百分数在0.1%以下且固体颗粒 的粒度很小时,若以小而坚硬的固体颗粒堆积生成的固定床 作为过滤介质,将悬浮于液体中的固体颗粒截留在床层内部 且过滤介质表面不生成滤饼的过滤称为深层过滤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