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第三册文言文检测试卷

第三册文言文检泱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8=16分) 1、A、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拿出) B、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最终) C、请其矢,盛以锦囊 (把东西放入器物中) D、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同一类人) 2、A.其阴,济水东流(山的北面) B.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才) C.王曰:“何坐?”曰:“坐盗”。(犯罪) D、“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坐下来) 3、A、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使穷尽,用尽) B、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完结,终了)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走到尽头) D、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穷困) 4、A.后五年,吾妻来归。(女子出嫁) B.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归附) C.沛公帽置车骑(置办)
1 第三册文言文检测 一、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8=16 分) 1、A、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 (拿出) B、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最终) C、请其矢,盛.以锦囊 (把东西放入器物中) D、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同一类人) 2、A.其阴.,济水东流(山的北面) B.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才) C.王曰:“何坐.?” 曰:“坐盗”。(犯罪) D、“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坐下来) 3、A、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使穷尽,用尽) B、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完结,终了) C、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走到尽头) D、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穷困) 4、A.后五年,吾妻来归.。(女子出嫁) B.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归附) C.沛公帽置.车骑 (置办)

D.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安放) 5、A.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如此、这样) B.文过饰非(文章) C、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 D、吴广以为然(对,正确) 6、A.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互相) 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宰相) C.其势弱于秦(势力、力量) D.桂殿兰宫,即风峦之体势(形状) 7、A.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表示并列关系) B.吾恂恂而起(表修饰关系) C、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表转折) 军惊而坏都舍(动词,像) 、A.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表命令) B.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代词,他们) C.吾其还也(副词,表期望)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连词,表选择)
2 D.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安放) 5、A.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如此、这样) B.文.过饰非 (文章) C、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 D、吴广以为然.(对,正确) 6、A.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互相) 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宰相) C.其势.弱于秦 (势力、力量) D.桂殿兰宫,即风峦之体势. (形状) 7、A.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表示并列关系) B.吾恂恂而.起 (表修饰关系) C、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表转折) D.军惊而.坏都舍 (动词,像) 8、A.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表命令) B.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代词,他们) C.吾其.还也 (副词,表期望) D.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连词,表选择)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31分) 1、思厥先祖父 2、始速祸焉 3、可谓智力孤危 4、而从六国破之故事 5、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6、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7、何其衰也。 8、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9、岂非人事哉 10、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ll、抑本其成败之迹 12、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13、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14、至莫夜月明 15、汝识之乎 16、微风鼓浪 17、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18、比去,以手阖门 9、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20、以旌其所为 21、按诛五人 22、自京师乘风雪 23、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4、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未可明沼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27、当与秦相较 三、指出下列句式特点(14分) 1、古之人不余欺也
3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31 分) 1、思厥.先祖父.. 2、始速.祸焉 3、可谓智力..孤危 4、而从六国破之故事.. 5、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6、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7、何其..衰也。 8、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9、岂非人事..哉 10、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11、抑.本其成败之迹 12、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13、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14、至莫.夜月明 15、汝识.之乎 16、微风鼓.浪 17、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18、比.去,以手阖门 19、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20、以旌.其所为 21、按.诛五人 22、自京师乘.风雪 23、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24、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25、未可明沼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26、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27、当.与秦相较 三、指出下列句式特点(14 分) 1、古之人不余欺也

2、石之铿然有声者 3、洎牧以谗诛 4、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5、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6、妪、先大母婢也 7、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四、翻译下列句子(28分) 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3分 2、其孰能讥之乎?2分 3、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3分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2分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3分 、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3分 7、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3分 8、以天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3分 9、吾社之行为士先者3分 0、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3分
4 2、石之铿然有声者 3、洎牧以谗诛 4、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5、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6、妪、先大母婢也 7、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四、翻译下列句子(28 分) 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 分 2、其孰能讥之乎?2 分 3、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3 分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2 分 5、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3 分 6、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3 分 7、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3 分 8、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3 分 9、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3 分 10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3 分

五、填空(1×1=11分) 1、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 2、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 3、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 得, 4、明清两代散文数量很多,清代影响最大的是桐城派的代表方 苞 (填两人) 5、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6、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并力西向 7、盖其又深, 8、有志与力, 亦不能至也。 参考答案 1、B2、D3、D4、C5、B6、7、C8、B 1、他们/祖辈父辈2、招致3、智谋力量4、旧时、前例 5、十分之一6、景象7多么8、是9、政治上的得失 10、助词,的/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1、或者12、使一鸣 13、坐船/到14、通“暮”15、记得16、振动17、用乳汁喂养 18、等到19、整理20、表扬21、査究22、冒着23、覆盖/照 24、停留25、约束26、平的方的27、倘若 1、宾语前置句 2、定语后置句 3、被动句 4、状语后置句 5、被动句 6、判断句 7、省略句或状语后置句 四 1、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 2、难道谁还能讥笑他吗? 3、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而称呼它的 4、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思考谨慎选取的原因了 5、推究庄宗得天下的原因。 、所以我和同社的诸位先生,惋惜这墓前空有一块石碑,就为它作了这
5 五、填空(11×1=11 分) 1、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 。 2、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 。 3 、 古 人 之 观 于 天 地 、 山 川 、 草 木 、 虫 鱼 、 鸟 兽 , 往 往 有 得, 。 4、明清两代散文数量很多,清代影响最大的是桐城派的代表方 苞 、 (填两人) 5、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 6、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并力西向, 。 7、盖其又深, 。 8、有志与力, , ,亦不能至也。 参考答案: 1、B2、D3、D4、C5、B6、7、C8、B 二、 1、他们/祖辈父辈 2、招致 3、智谋力量 4、旧时、前例 5、十分之一 6、景象 7 多么 8、是 9、政治上的得失 10、助词,的/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1、或者 12、使---鸣 13、坐船/到 14、通“暮”15、记得 16、振动 17、用乳汁喂养 18、等到 19、整理 20、表扬 21、查究 22、冒着 23、覆盖/照 24、停留 25、约束 26、平的方的 27、倘若 三、 1、宾语前置句 2、定语后置句 3、被动句 4、状语后置句 5、被动句 6、判断句 7、省略句或状语后置句 四、 1、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 2、难道谁还能讥笑他吗? 3、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而称呼它的。 4、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思考谨慎选取的原因了。 5、推究庄宗得天下的原因。 6、所以我和同社的诸位先生,惋惜这墓前空有一块石碑,就为它作了这

篇碑记。 7、现在所经过的从中岭到山顶中那些像门槛一样橫在路上的山崖,世上 的人都称它们为天门 8、把梅弄成奇形怪状,弄成病态,把这作为职业来赚钱 我们社那些在品行上可以作为表率的读书人 10、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呆在这里,很像女孩子。 五 1、固不在战矣 2、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3、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4、姚鼐刘大木魁 5、弊在赂秦 6、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7、则其置又加少矣 8、而有比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6 篇碑记。 7、现在所经过的从中岭到山顶中那些像门槛一样横在路上的山崖,世上 的人都称它们为天门。 8、把梅弄成奇形怪状,弄成病态,把这作为职业来赚钱。 9、我们社那些在品行上可以作为表率的读书人。 10、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呆在这里,很像女孩子。 五、 1、固不在战矣 2、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3、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4、姚鼐 刘大木魁 5、弊在赂秦 6、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7、则其置又加少矣 8、而有比随以怠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人教版高中第一册优质教案合集.doc
- 人教版高中水平测试必修五知识梳理与练习_必修五梳理.ppt
- 人教版高中水平测试《语文》必修(1)之文言文复习训练题_高中水平测试.doc
- 人教版高中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必修一至必修五)_人教版高中语文.doc
- 人教版高中教材文言实词例析(高考120个文言实词).doc
- 人教版高中必背古诗文ppt课件.ppt
- 人教版高中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归纳.doc
- 人教版高中必修二语文说课稿合集_说课稿(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doc
- 人教版高中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三单元测试卷.doc
- 人教版高中各册课文中的重点实词_高中各册课文中的重点实词.doc
- 人教版高中各册读本文言文翻译.doc
- 人教版高中一年级上期末总复习ppt课件.ppt
-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期中综合检测语文试卷(一)_人教版高中语文.doc
- 人教版高一语文第六次周测试卷.doc
- 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一册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期末测试ppt课件.ppt
-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期末测试ppt课件.ppt
-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模块考试试卷.doc
-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复习ppt课件_高一语文必修一文.ppt
-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二基础知识总结_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二基础知识总结.doc
- 人教版高中第三册第五单元小练习ppt课件.ppt
- 人教版高中第二册成语复习ppt课件.ppt
- 人教版高中第二册第二单元学案合集.doc
- 人教版高中第五册作文指导ppt课件.ppt
- 人教版高中第五册文言文基础知识.doc
- 人教版高中第四册第一二单元字词检测.doc
- 人教版高中第四册第六单元测试卷.doc
- 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小说欣赏》结业试卷.doc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教案合集(291页).doc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课本成语大全.doc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字音字形复习_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doc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测试题_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测试题.doc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理解性默写.docx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背诵及默写部分.doc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综合复习检测试题_一.doc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复习:字词梳理(一).doc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学案合集_●高中语文必修一学案及答案.doc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师用书.doc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材全解.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