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师范学院:《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天气系统

第五章天气系统 Weather Systems 5.1气团和锋 5.2锋面类型和天气 53气旋和天气
第五章 天气系统 Weather Systems 5.1 气团和锋 5.2 锋面类型和天气 5.3 气旋和天气

本章要 天气系统受不同大气运动方式影响和制 约,决定着不同地区的天气分布和天气变 化过程 常见各种尺度天气系统.118表5.1
本 章 要 点 天气系统受不同大气运动方式影响和制 约,决定着不同地区的天气分布和天气变 化过程。 常见各种尺度天气系统.118表5.1

5.1气团和锋 5.1.1气团 5.1.2
5.1 气团和锋 5.1.1 气团 5.1.2 锋

5.1.1气团( air-mass) 概念——水平方向主要气象要素(温度、湿 度.,也称属性)分布较均匀的大范围(或大块) 空气团。 (1)气团的形成 形成条件大范围性质较均匀的地表,稳 定的大气环流 范围 个气团占据的水平范围几百千米 几千千米,垂直厚度几千米~十几千米的高空 (对流层的中、上层) 团内的温度变化—同一气团的温度水平 变化梯度小200km
5.1.1 气团( air-mass) 概念 —— 水平方向主要气象要素(温度、湿 度…,也称属性)分布较均匀的大范围(或大块) 空气团。 (1) 气团的形成 形成条件 —— 大范围性质较均匀的地表,稳 定 的大气环流。 范围—— 一个气团占据的水平范围几百千米 ~几千千米,垂直厚度几千米~十几千米的高空 (对流层的中、上层)。 气团内的温度变化 —— 同一气团的温度水平 变化梯度小(1—2℃/100km)

(2)气团源地与气团变性 概 气团形成地点叫源地。不同源地形 成的气团内部属性(干、湿、冷、热等)不同。 气团在源地生成后,因大气环流改变而运动到另 地方的气团称为变性气团(气团原有的物理属 性的改变过程) 特点: ·气团变性快慢取决于气团与新地区下垫面(地 表)间的属性差异大小。(差异大,变性快; 差异小,气团变性慢)。冷气团易变暖,干气团易 变湿、(原因119) 团随大气运动而不停地移动,气团的形成只 不断变性过程中的一个相对稳定阶段。 我固缺少气圆脂成的条件,因此影响我国的气 团多属离开源地发生变性气团
(2) 气团源地与气团变性 概念——气团形成地点叫源地。不同源地形 成的气团内部属性(干、湿、冷、热等)不同。 气团在源地生成后,因大气环流改变而运动到另 一地方的气团称为变性气团(气团原有的物理属 性的改变过程) 特点: • 气团变性快慢取决于气团与新地区下垫面(地 表)间的属性差异大小。(差异大,变性快; 差异小,气团变性慢)。冷气团易变暖,干气团易 变湿.(原因119) • 气团随大气运动而不停地移动,气团的形成只 是不断变性过程中的一个相对稳定阶段。 • 我国缺少气团形成的条件,因此影响我国的气 团多属离开源地发生变性气团

(3)气团分类 按气团特性、分布和移动规律 分为地理和热力二类。 ①地理分类 据气团在源地形成时的地理位置 和下垫面(地表)性质全球可分为7种 团(4种大陆气团,3种海洋气团 其中,影响我国的主要是极地大陆 (变性)气团和热带海洋气团
(3)气团分类 按气团特性、分布和移动规律, 分为地理和热力二类。 ① 地理分类 据气团在源地形成时的地理位置 和下垫面(地表)性质全球可分为7种 气团(4种大陆气团,3种海洋气团). 其中,影响我国的主要是极地大陆 (变性)气团和热带海洋气团

气团的地理分类 名称 符号 主要天气特征 主要分布地区 冰洋(北极、南 气温低、水汽少、气层稳定,南极大陆,65°N以北冰雪复 极)大陆气团 冬季入侵时带来暴风雪天气盖的极地区域 极)海洋气团|Am性质与Ac相近,夏季从海洋南北极圈内海洋上 冰洋(北极、南 获得热量和水汽 极地(中纬度或 低温、干燥、少云、气团下部|北半球中纬度大陆的西伯利 温带)大陆气团/Pe有逆温气层稳定,冬季多霜、亚、蒙古、加拿大、阿拉斯加 雾 夏季同Pc相近,冬季比Pc温 温带)海洋气团/Pm度高、温度大、可出现云和降南半球中纬度海洋上、北太平 极地(中纬度或 水 洋、北大西洋中纬度海洋上 热带大陆气团|Te c高湿干燥、少云能见度较|北非、西南亚、澳大利亚和南 好,气团下部不稳定 美一部分的副热带沙漠地带 热带海洋气团mm/气团下部暖湿且不稳定,气团 中部常有逆温 副热带高压控制的海洋上 匚赤道气团E湿热不稳定,天气闷热多雷暴「南北纬10°间范围
气团的地理分类 名称 符 号 主要天气特征 主要分布地区 冰洋(北极、南 极)大陆气团 Ac 气温低、水汽少、气层稳定, 冬季入侵时带来暴风雪天气 南极大陆,65°N 以北冰雪复 盖的极地区域 冰洋(北极、南 极)海洋气团 Am 性质与 Ac 相近,夏季从海洋 获得热量和水汽 南北极圈内海洋上 极地(中纬度或 温带)大陆气团 Pc 低温、干燥、少云、气团下部 有逆温气层稳定,冬季多霜、 雾 北半球中纬度大陆的西伯利 亚、蒙古、加拿大、阿拉斯加 一带 极地(中纬度或 温带)海洋气团 Pm 夏季同 Pc 相近,冬季比 Pc 温 度高、温度大、可出现云和降 水 南半球中纬度海洋上、北太平 洋、北大西洋中纬度海洋上 热带大陆气团 Tc Tc 高湿干燥、少云能见度较 好,气团下部不稳定 北非、西南亚、澳大利亚和南 美一部分的副热带沙漠地带 热带海洋气团 Tm 气团下部暖湿且不稳定,气团 中部常有逆温。 副热带高压控制的海洋上 赤道气团 E 湿热不稳定,天气闷热多雷暴 南北纬 10°间范围

②热力分类 依气团移动时与所经地区温度高低 划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二种 冷、暖气团无绝对温度数量界限。 例:两气团相遇,温度高的气团为暖 气团,相反为冷气团。 气团运动时使所经地区温度升高称 为暖气团,相反为冷气团。暖气团和 冷气团形成天气不同.120
② 热力分类 依气团移动时与所经地区温度高低 划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二种。 • 冷、暖气团无绝对温度数量界限。 例:两气团相遇,温度高的气团为暖 气团,相反为冷气团。 • 气团运动时使所经地区温度升高称 为暖气团,相反为冷气团。暖气团和 冷气团形成天气不同.120

14我国境内的气团季:西烈亚气团(大陆极地气团)影响 活动与气团天气 源地:西伯利亚和蒙古。 特点:*地面流场为冷性反气旋; 中低空为下沉逆温; 春季:西伯利亚 气与热带海注 控制区为干冷天气;与热带海洋气团 气团势力相当, 相遇,在华南沿海等地构成阴雨天气; 是锋面及气旋活 北极气团南侵我国,可造成强寒澎天气 动最盛时期; 夏季:西伯利亚气团:在长城以北和 变性的西亚自西北活动频繁,与南方热带海气团 气团占主要地位,热带交缓,是盛夏南北方区域性降水的主 海洋气退居东南海上要原因 我国东部地区秋高气目热带大陆气团:常影响我国西部地区 爽 ,干旱酷热与此有关; 赤道气团(来自印度洋,又称季风气 团)造成长江以南大量降水;
1.4 我国境内的气团 活动与气团天气 冬季:西伯利亚气团(大陆极地气团)影响; 源地:西伯利亚和蒙古。 特点:*地面流场为冷性反气旋; *中低空为下沉逆温; *控制区为干冷天气;与热带海洋气团 相遇,在华南沿海等地构成阴雨天气; *北极气团 南侵我国,可造成强寒潮天气。 夏季:西伯利亚气团:在长城以北和 西北活动频繁,与南方热带海洋气团 交绥,是盛夏南北方区域性降水的主 要原因; 热带大陆气团:常影响我国西部地区 ,干旱酷热与此有关; 赤道气团(来自印度洋,又称季风气 团) 造成长江以南大量降水; 春季: 西伯利亚 气团与热带海洋 气团 势力相当, 是锋面及气旋活 动最盛时期; 秋季:变性的西伯利亚 气团占主要地位,热带 海洋气团退居东南海上 ,我国东部地区秋高气 爽

我国冬季气团活动示意图 我国夏季气团活动示意图
我国冬季气团活动示意图 我国夏季气团活动示意图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绵阳师范学院:《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引论 Meteorology & Climatology(主讲:刘鹏).ppt
- 云南大学:《普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六章 应用生态学.ppt
- 云南大学:《普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云南植被简介.ppt
-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地质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双语讲稿)第六讲 地球内部健程.ppt
-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地质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双语讲稿)第五讲 地球内部过程.ppt
-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地质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双语讲稿)第四讲 地球物质的化学组成.ppt
-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地质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双语讲稿)第三讲 人口.ppt
-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地质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双语讲稿)第二讲 时空中的地球.ppt
-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地质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双语讲稿)第一讲 环境地质学概念及学习意义(主讲人:万新南).ppt
- 《DAT-IAT污水处理技术》书籍PDF电子版(共五章,含两个附录).pdf
- 绵阳师范学院:《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八章 气候变化的史实.ppt
- 绵阳师范学院:《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大气环流.ppt
- 绵阳师范学院:《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太阳辐射与热量平衡.ppt
- 地质出版社:《水文地质手册》教材书籍PDF电子版(共十章).pdf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01)Emission standard of air pollutants for coal-burning oil-burning gas-fired boiler.pdf
- 室内空气品质预测新方法(山东科技大学:刘玉峰、同济大学:沈晋明).pdf
- 环境与环境问题(PPT讲稿).ppt
- 生物与环境(PPT课件讲稿).ppt
- 《环境与发展论》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篇 当代资源与环境问题 第四章 资源短缺.ppt
- 《环境与发展论》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篇 当代资源与环境问题 第四章 资源短缺.ppt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HJ/T20 - 1998)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n sampling and sample preparation from industry solid waste.pdf
- 《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讲 环境问题现状与环境基础知识.ppt
- 《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讲 资源与资源保护.ppt
- 《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讲 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s.ppt
- 《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主要环境法简介.ppt
- 《环境学》第一章 环境学基本原理.doc
- 《环境学》第二章 人口与环境.doc
- 《环境学》第三章 大气环境.doc
- 《环境学》第五章 土壤环境.doc
- 《环境学》第七章 生物环境.doc
- 《环境学》第八章 人居环境.doc
- 《环境学》第十章 可持续发展.doc
- 《环境学》第八章 人居环境.doc
- 《环境学》环境学习题集.doc
- 《环境学》教学大纲.doc
- 《污水处理手册》参考书籍PDF电子书(Handbook for Developing Watershed Plans to Restore and Protect Our Waters)污水处理手册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Office of Water.pdf
- 《环境工程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一章 工程学总论.doc
- 《环境工程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七章 水处理工程设计实例.doc
- 《环境工程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六章 噪声和振动污染控制工程概论.doc
- 《环境工程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章 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工程概论.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