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2008年广州市越秀区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语文试卷_2008年越秀区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12
文件大小:121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2008年广州市越秀区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语文试卷_2008年越秀区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2008年越秀区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 语文试卷 说明:本试卷分三部分,共22题,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卷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已的考生号、学校、 班级、姓名、考场室号、座位号 2.做题时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 应位置上;如需要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 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的(一)、(二)(9~1小题)和第四大题现代文阅读(三)第19题中 的(1)、(2)小题,请各校自迁一题让学生完成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4分) 、(6小题,19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狡黠/辖区闻名遐迩/目不暇接B.圈养圈套卷土重来/手不释卷 C.口腔/铿锵呼天抢地抗洪抢险D遄返湍流惴惴不安/气喘吁吁 2对下列词语中的错字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豪不利己“豪”改为“毫” B妙手隅得“隅”改为“偶 C.潜兹暗长“兹”改为“滋” D不屑置辫“辫”改为“辨”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京九铁路线贯穿南北,成为我国又一条经济大动脉。 B我们要坚持“讲正气、讲学习”,决不能做与之南辕北辙的事情。 C.生命科学虽然是一门年轻的科学,但已经显示出它潜在的巨大价值。 D为将物资及时送往灾区,政府开辟了绿色通道 4对下面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通过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使我们更加坚信我们的未来是光明的 (修改:去掉“通过”或“使”) B有着深刻文化底蕴的老字号店铺受到不少朋友的青睐 (修改:将“深刻”改为“深厚”) C这篇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光辉事迹 (修改:将“事迹”去掉) D灿烂的阳光下,人民大会堂顶端红旗闪亮,国徽飘扬 (修改:将“闪亮”与“飘扬”两个词对调) 5.仿照示例,按要求填写下面表格。(3分) 序号小说情节 人物|小说名 该书该人物的另一个情节 示例林黛玉进贾府林黛玉《红楼梦》黛玉葬花 ①|草船借箭 《三国演义》 ②|醉打将门神 语文试卷 第1页(共8页)

2008 年越秀区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 语文试卷 说明:本试卷分三部分,共 22 题,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卷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已的考生号、学校、 班级、姓名、考场室号、座位号。 2.做题时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 应位置上;如需要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 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的(一)、(二)(9~11 小题)和第四大题现代文阅读(三)第 19 题中 的(1)、(2)小题,请各校自迁一题让学生完成。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 34 分) 一、(6 小题,19 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狡黠./辖.区 闻名遐.迩/目不暇.接 B.圈.养/圈.套 卷.土重来/手不释卷. C.口腔./铿锵. 呼天抢.地/抗洪抢.险 D.遄.返/湍.流 惴.惴不安/气喘.吁吁 2.对下列词语中的错字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豪不利已 “豪”改为“毫” B.妙手隅得 “隅”改为“偶” C.潜兹暗长 “兹”改为“滋” D.不屑置辫 “辫”改为“辨”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京九铁路线贯穿南北,成为我国又一条经济大动脉。 B.我们要坚持“讲正气、讲学习”,决不能做与之南辕北辙的事情。 C.生命科学虽然是一门年轻的科学,但已经显示出它潜在的巨大价值。 D.为将物资及时送往灾区,政府开辟了绿色通道。 4.对下面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通过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使我们更加坚信我们的未来是光明的。 (修改:去掉“通过”或“使”) B.有着深刻文化底蕴的老字号店铺受到不少朋友的青睐。 (修改:将“深刻”改为“深厚”) C.这篇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光辉事迹。 (修改:将“事迹”去掉) D.灿烂的阳光下,人民大会堂顶端红旗闪亮,国徽飘扬。 (修改:将“闪亮”与“飘扬”两个词对调) 5.仿照示例,按要求填写下面表格。(3 分) 序号 小说情节 人物 小说名称 该书该人物的另一个情节 示例 林黛玉进贾府 林黛玉 《红楼梦》 黛玉葬花  草船借箭 《三国演义》  醉打将门神 武松 语文试卷 第 1 页(共 8 页)

6汉字的结构很奇妙,有些字被拆开后,可以有新的理解。请仿照示例,要据你的理解和想 象,对下列字进行全新的阐释。(4分) 示例:①债:欠了别人的就要偿还,这是做人的“责”任。 ②您:我的心上只有你 (1)海 (2)劣: 二、(2小题,15分) 7古诗文默写。(10分) (1)根据初中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B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C.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远看近似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是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E.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F.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欧阳修《醉翁亭记》) (2)根据初中课本,给下列古诗文补写出上句或下句。(六题任选四题作答)(4分)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晨兴理荒秽, (陶渊明《归园田居》)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陋室铭》) (3)根据成语和提示,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两题任选一题作答)(2分) ②“源头活水”出自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中的诗句“0: ①“剪烛西窗”源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的诗句:“ 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5分)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4)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共56分) 三、(4小题,16分) 9-11题的文言文阅读(一)(二),请各校自选其中一题让学生完成 (一)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下面问题。(10分)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 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

6.汉字的结构很奇妙,有些字被拆开后,可以有新的理解。请仿照示例,要据你的理解和想 象,对下列字进行全新的阐释。(4 分) 示例:债:欠了别人的就要偿还,这是做人的“责”任。 您:我的心上只有你。 (1)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 小题,15 分) 7.古诗文默写。(10 分) (1)根据初中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4 分)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B.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C.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远看近似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枊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是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E.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F.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欧阳修《醉翁亭记》) (2)根据初中课本,给下列古诗文补写出上句或下句。(六题任选四题作答)(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 _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晨兴理荒秽,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论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陋室铭》) (3)根据成语和提示,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两题任选一题作答)(2 分) “剪烛西窗”源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源头活水”出自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8.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5 分)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4)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 56 分) 三、(4 小题,16 分) 注:9-11 题的文言文阅读(一)(二),请各校自选其中一题让学生完成。 (一)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下面问题。(10 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 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语文试卷 第 2 页(共 8 页)

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 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 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諫寡人者,受中 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諫,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 于朝廷。 9.文言中,常用不同的词来表达相近的意义。请仿照示例填下表。要求在原文中找出与例句 中加点的词意义相近的另一个词及句子。(3分) 例句 用近义词表达的句子 相近的意义 示例[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徐公何能及君也? 比得上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旦日,客从外来 明日徐公来 ③宫妇在左右莫不私王 没有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1.请指出第⑧段说明齐王纳諫产生深远意义的句子,并说明这一段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3分)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后面问题。(10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 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 ,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如娱,颇示已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 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五柳先生传》)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 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 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语文试卷第3页(共8页)

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 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 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誎寡人者,受中 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誎,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 于朝廷。 9.文言中,常用不同的词来表达相近的意义。请仿照示例填下表。要求在原文中找出与例句 中加点的词意义相近的另一个词及句子。(3 分) 序号 例句 用近义词表达的句子 相近的意义 示例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徐公何能及君也? 比得上 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我  旦日,客从外来。 明日徐公来。  宫妇在左右莫不私王。 没有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 分)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1.请指出第段说明齐王纳誎产生深远意义的句子,并说明这一段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3 分)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后面问题。(10 分) [甲]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 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 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如娱,颇示已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 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五柳先生传》) [乙]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 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 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语文试卷 第 3 页(共 8 页)

9.下列各组词语意义相近的一项是(3分) A.{亦不详其姓字 必先苦其心志 B.{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人恒过然后能改 C.{不戚戚于贫贱 百里奚举于市 D.{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 10.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1.以上这两个文段论述了做人、治国的道理,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请选择其中一句, 谈谈你的看法。(3分) 12.阅读白居易的诗,回答后面的题目。(6分)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诗歌以“春”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请在“春”字前补写一个字,说明诗歌 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春天,并从诗中摘录出四个能表现这时候特点的词语。 (2)品析尾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妙处。 四、(9小题,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3-14题。(6分) 动物的多彩语言 壬艳坤 ①动物也有自已的语言。鸡鸣狗吠,虎a猿b,莺c燕d,蝉e虫f……都是动物的语言 这种语言类繁多、千差万别。据说鸟类的语言大约有两三千种 ②动物的语言,听起来似乎很单调,如狗吠是“汪、汪、汪”,母鸡叫是“咯、咯、咯 其实,这些语言各有各的含义。同是一种动物,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有求偶的语言,有觅 食的声调。如母猫,在春天寻找配偶时,往往发出一连串凄切的哀声:但当它同狗争食时, 却会吹胡子、瞪眼睛,发出强烈的抗议声。长尾鼠报警的信号很有趣,发现地面上的狐狸, 便发出急促的叫声;发现空中的飞鹰,便发出单调而冗长的声音:一旦飞鹰到地面,它就每 隔8秒钟报一次警。母鸡的报警声音有8种之多,它的同伴听了就知道来犯者是谁 ③除了发声的语言外,动物也有不发声的语言,如超声语言、运动语言、色彩语言、色彩语 言和气味语言等。不同的动物往往采用一种或同时采用几种语言形式 4超声语言,是用超声波进行通讯联系的。在漆黑的夜晩,蝙蝠发出超声波捕捉蚊虫:海豚 通过超声波与同伴说话、讨论问题。有意思的是,海豚说话还彬彬有礼,一个讲,另一个就 细心听,不随便打岔 语文试卷第4页(共8页)

9.下列各组词语意义相近的一项是(3 分) A.{亦不详其姓字 必先苦其心志 B.{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人恒过然后能改 C.{不戚戚于贫贱 百里奚举于市 D.{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 10.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1.以上这两个文段论述了做人、治国的道理,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请选择其中一句, 谈谈你的看法。(3 分) 12.阅读白居易的诗,回答后面的题目。(6 分)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诗歌以“春”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请在“春”字前补写一个字,说明诗歌 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春天,并从诗中摘录出四个能表现这时候特点的词语。 (2)品析尾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妙处。 四、(9 小题,4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13-14 题。(6 分) 动物的多彩语言 壬艳坤 动物也有自已的语言。鸡鸣狗吠,虎 a 猿 b,莺 c 燕 d,蝉 e 虫 f……都是动物的语言。 这种语言类繁多、千差万别。据说鸟类的语言大约有两三千种。 动物的语言,听起来似乎很单调,如狗吠是“汪、汪、汪”,母鸡叫是“咯、咯、咯”…… 其实,这些语言各有各的含义。同是一种动物,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有求偶的语言,有觅 食的声调。如母猫,在春天寻找配偶时,往往发出一连串凄切的哀声;但当它同狗争食时, 却会吹胡子、瞪眼睛,发出强烈的抗议声。长尾鼠报警的信号很有趣,发现地面上的狐狸, 便发出急促的叫声;发现空中的飞鹰,便发出单调而冗长的声音;一旦飞鹰到地面,它就每 隔 8 秒钟报一次警。母鸡的报警声音有 8 种之多,它的同伴听了就知道来犯者是谁。 除了发声的语言外,动物也有不发声的语言,如超声语言、运动语言、色彩语言、色彩语 言和气味语言等。不同的动物往往采用一种或同时采用几种语言形式。 4 超声语言,是用超声波进行通讯联系的。在漆黑的夜晚,蝙蝠发出超声波捕捉蚊虫;海豚 通过超声波与同伴说话、讨论问题。有意思的是,海豚说话还彬彬有礼,一个讲,另一个就 细心听,不随便打岔。 语文试卷 第 4 页(共 8 页)

5运动语言,是以动作联系信号的。蜜蜂在寻找蜜源时,根据蜜源的方向和距离的远近,时 而跳动“圆舞”,时而跳“8字舞”,时而跳“摇摆舞”,用舞姿来指挥同伴去采花蜜。 6色彩语言,是用自身的色彩传达信的。雄孔雀在求偶时,不会说甜言蜜语,便用开屏来展 示它美丽的羽毛,以搏异性的喜爱。 7气味语言,就是利用气味来做信号。有一种雌性害虫,在受到敌人伤害时,身上便释放出 种淡薄的气味,来掩护同伴赶快逃命。据说,昆虫用气味来传达信号的有100多种。 8动物的语言如此丰富多彩,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不少科学家正在研究它,新产生了一 门生物声学。国外有的飞机场还设立了鸟语广播站,播出鸟类的惊恐鸣叫,以驱散机场上空 成群的飞鸟,使飞机安全起落。有的昆虫学家根据昆虫气味语言的特性,用一种强烈的气味 来冲淡害虫的气味,导致它们行为混乱,损害它们的繁殖力,以达到减少农业虫害的目的。 有人还设想,模仿蜜蜂的舞蹈动作,造出电子蜂打入蜂群中,指挥蜜蜂的活动,帮助植物传 粉,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蜂蜜产量 (选自《科学之友》2006年第7期) 13.分析第①段,选出对下面的理解有误的一项(3分) A.“动物也有自已的语言”中的“也”字强调说明除人类外,动物也有相互间的交流 B.文中空缺之处依次填补字词的顺序是:a啸,b啼,c歌,d语,e噪,f喧 C.“这种语言类繁多”句中的“类”字删去后,这句话的意思没有改变。 D.鸟类的语言究竟有多少种不可能准确统计,文中用“大约”一词使文章的说明更准确。 14.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与原文相符的一项(3分) A.本文说明了动物语言的多彩,有超声语言、运动语言、色彩语言和气味语言 B.动物的语言“各有各的含义”,这些“含义”是指动物觅食、求偶、报警的语言 C.文章用孔雀开屏博得异性喜爱的例子说明动物“或同时采用几种语言形式”的说法 D.驱散机场飞鸟、损害害虫繁殖力、用电子蜂增产都是研宄动物语言带来的成效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5-16题。(10分) 谈读书 培根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 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ˉ 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非好学深思者莫属。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 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 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惟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 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 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 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 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冋嚼蜡 矣。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 者须天资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 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 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 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可 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 语文试卷第5页(共8页)

5 运动语言,是以动作联系信号的。蜜蜂在寻找蜜源时,根据蜜源的方向和距离的远近,时 而跳动“圆舞”,时而跳“8 字舞”,时而跳“摇摆舞”,用舞姿来指挥同伴去采花蜜。 6 色彩语言,是用自身的色彩传达信的。雄孔雀在求偶时,不会说甜言蜜语,便用开屏来展 示它美丽的羽毛,以搏异性的喜爱。 7 气味语言,就是利用气味来做信号。有一种雌性害虫,在受到敌人伤害时,身上便释放出 一种淡薄的气味,来掩护同伴赶快逃命。据说,昆虫用气味来传达信号的有 100 多种。 8 动物的语言如此丰富多彩,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不少科学家正在研究它,新产生了一 门生物声学。国外有的飞机场还设立了鸟语广播站,播出鸟类的惊恐鸣叫,以驱散机场上空 成群的飞鸟,使飞机安全起落。有的昆虫学家根据昆虫气味语言的特性,用一种强烈的气味 来冲淡害虫的气味,导致它们行为混乱,损害它们的繁殖力,以达到减少农业虫害的目的。 有人还设想,模仿蜜蜂的舞蹈动作,造出电子蜂打入蜂群中,指挥蜜蜂的活动,帮助植物传 粉,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蜂蜜产量。 (选自《科学之友》2006 年第 7 期) 13.分析第段,选出对下面的理解有误的一项(3 分) A.“动物也有自已的语言”中的“也”字强调说明除人类外,动物也有相互间的交流。 B.文中空缺之处依次填补字词的顺序是:a 啸,b 啼,c 歌,d 语,e 噪,f 喧。 C.“这种语言类繁多”句中的“类”字删去后,这句话的意思没有改变。 D.鸟类的语言究竟有多少种不可能准确统计,文中用“大约”一词使文章的说明更准确。 14.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与原文相符的一项(3 分) A.本文说明了动物语言的多彩,有超声语言、运动语言、色彩语言和气味语言。 B.动物的语言“各有各的含义”,这些“含义”是指动物觅食、求偶、报警的语言。 C.文章用孔雀开屏博得异性喜爱的例子说明动物“或同时采用几种语言形式”的说法。 D.驱散机场飞鸟、损害害虫繁殖力、用电子蜂增产都是研究动物语言带来的成效。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15-16 题。(10 分) 谈读书 培根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 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 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非好学深思者莫属。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 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 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惟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 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 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 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 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 矣。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 者须天资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 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 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 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可 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 语文试卷 第 5 页(共 8 页)

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 有缺陷,皆有物药可医 15.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从不同角度和方面来谈论有关读书的问题 B.要休会书本的精髓和智慧,取决于读书人对生活的观察 C.作者用“浅尝”、“吞食”、“咀嚼消化”等来比喻读书方法的多样性 D.文章最后从弥补人的性格和精神缺陷的角度来论述读书目的的所在。 16.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读书补天然之不足”是从哪个角度谈论读书的问题?请说说文中用了什么例子作进 一步的说明。(2分) (2)请从下列的材料中找出能论证这一观点的例子作论据,并说出理由。(5分) 材料一:哥白尼一生研究日心说,备受教会迫害,到晚年生活困顿,双目失明,举步维艰, 但他终于完成了划时代巨著《天体无能运动》。到去世前一刻,他摸了摸这本刚出版的新书 欣然离开了人世。这时,他在天文世界里已获得了最大自由,而且还使后人也不断分享他的 自由。(梁衡《书与人的随想》) 材料二:那些有学问对我有用处的书,我用吃橄榄的办法阅读,反复咀嚼,徐徐品味:那些 有学问然而对我用处不大的书,我用吃甘蔗的办法阅读,啜其甜汁,吐其渣滓。(李国文《我 的阅读主张》) 材料三:我衡量一本书价值的标准是:读了它之后,我自已是否也遏止不住地想写点什么。 自我是一个凝聚点。不应该把自我溶解在大师们的作品中,而应该把大师们的作品吸收到自 我中来。对于自我来说,一切都只是养料。(周国平《读书小语》) 材料四:马克思穷读了他之前的所有经济学著作,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指出资本主义必然 灭亡,一下子就开辟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一个人只有当他借助书籍进入精神世界、洞 察万物时,他才能跳出现实的局限,才有了时代和历史的意义。 (三)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完成17-21题。(24分) 时代需要感动 陈世旭 ①在一个物质主义高涨的时代,我们似乎常常忘记感动,忘记崇敬,忘记辨认谁是生活的楷 模,忘记世界始终存在能让自已流泪的人和事。也许是诱惑太多,我们忙忙碌碌:也许是刺 激太甚,我们麻木不仁;也许是节奏太快,我们心浮气躁。冷漠、推诿、嫉妒、内耗、骄矜、 贪婪遮住了仁爱、道义、宽厚、谦逊、自律。感动—一世界上最简单又最美好,最平常又最 崇高的情感,正悄悄滑出我们的灵魂 ②事实上,我们无须矫情,当下的时代,是一个需要榜样而且造就了榜样的时代:当下的 时代,又是一个需要感动而且经常被感动的时代。而当下的我们,正是一群最需要被感动的 人 ③感动其实早已在我们周围无声地弥漫。世界从不缺少感动,缺少的只是发现。一次次对“感 动”的发现,让我们一次次看到生活的多少不知名的角落发生了多少催人泪下的事情。“感 动”不是奢侈品,而是与我们相依相伴的生活常态 4无数人在感动中心灵为之怦然,冰雪为之融化。“感动”树起一种让整个社会动容的精神 标识,成为民族人格史光明面的绚丽篇章。所有让人感动的人物或震撼或平凡的事迹,成为 语文试卷第6页(共8页)

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 有缺陷,皆有物药可医。 15.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本文从不同角度和方面来谈论有关读书的问题。 B.要休会书本的精髓和智慧,取决于读书人对生活的观察。 C.作者用“浅尝”、“吞食”、“咀嚼消化”等来比喻读书方法的多样性。 D.文章最后从弥补人的性格和精神缺陷的角度来论述读书目的的所在。 16.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读书补天然之不足”是从哪个角度谈论读书的问题?请说说文中用了什么例子作进 一步的说明。(2 分) (2)请从下列的材料中找出能论证这一观点的例子作论据,并说出理由。(5 分) 材料一:哥白尼一生研究日心说,备受教会迫害,到晚年生活困顿,双目失明,举步维艰, 但他终于完成了划时代巨著《天体无能运动》。到去世前一刻,他摸了摸这本刚出版的新书 欣然离开了人世。这时,他在天文世界里已获得了最大自由,而且还使后人也不断分享他的 自由。(梁衡《书与人的随想》) 材料二:那些有学问对我有用处的书,我用吃橄榄的办法阅读,反复咀嚼,徐徐品味;那些 有学问然而对我用处不大的书,我用吃甘蔗的办法阅读,啜其甜汁,吐其渣滓。(李国文《我 的阅读主张》) 材料三:我衡量一本书价值的标准是:读了它之后,我自已是否也遏止不住地想写点什么。 自我是一个凝聚点。不应该把自我溶解在大师们的作品中,而应该把大师们的作品吸收到自 我中来。对于自我来说,一切都只是养料。(周国平《读书小语》) 材料四:马克思穷读了他之前的所有经济学著作,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指出资本主义必然 灭亡,一下子就开辟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一个人只有当他借助书籍进入精神世界、洞 察万物时,他才能跳出现实的局限,才有了时代和历史的意义。 (三)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完成 17-21 题。(24 分) 时代需要感动 陈世旭 在一个物质主义高涨的时代,我们似乎常常忘记感动,忘记崇敬,忘记辨认谁是生活的楷 模,忘记世界始终存在能让自已流泪的人和事。也许是诱惑太多,我们忙忙碌碌;也许是刺 激太甚,我们麻木不仁;也许是节奏太快,我们心浮气躁。冷漠、推诿、嫉妒、内耗、骄矜、 贪婪遮住了仁爱、道义、宽厚、谦逊、自律。感动——世界上最简单又最美好,最平常又最 崇高的情感,正悄悄滑出我们的灵魂。 事实上,我们无须矫情,当下的时代,是一个需要榜样而且造 就了榜样的时代;当下的 时代,又是一个需要感动而且经常被感动的时代。而当下的我们,正是一群最需要被感动的 人。 感动其实早已在我们周围无声地弥漫。世界从不缺少感动,缺少的只是发现。一次次对“感 动”的发现,让我们一次次看到生活的多少不知名的角落发生了多少催人泪下的事情。“感 动”不是奢侈品,而是与我们相依相伴的生活常态。 4 无数人在感动中心灵为之怦然,冰雪为之融化。“感动”树起一种让整个社会动容的精神 标识,成为民族人格史光明面的绚丽篇章。所有让人感动的人物或震撼或平凡的事迹,成为 语文试卷 第 6 页(共 8 页)

人们生命中久久不可抹去的感动因子,他们的精神日益外化为整个社会的追求和目标。所有 产生广泛而强烈共鸣的“感动”都与社会公认的价值判断相一致,与大众的精神追求相吻合, 从而成为一种震撼,一种洗礼,一种民族良知的凝聚和弘扬。 5历史和现实永远不会没有偶像和英雄,重要的是时代推崇什么样的偶像和英雄。“我们从 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那些感动了人们心灵的名字,让我们记忆,让我们凝神。因为有 了他们,我们的心情变得不再灰暗: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日子多了几分踏实。他们是跟我 们一样的常人,但他们的人生轨迹,光彩照人;他们像我们一样生活,但他们的行为传达的 价值,成为引导我们生活的航标;他们不一定都惊天动地,但他们的品质,化作了民族骨骼 的钙质。 6我们在被感动的时候常常泪流满面,但流泪并不应是感动的最终结果,当我们沉浸在深深 的感动中的时候,我们更多想到的,应该是用我们的努力拼接起曾经被撕碎的美好,而不只 是用眼泪把被撕碎的美好打湿。 7是的,感动不是终点,行动才是最后的归宿。“感动”人物用闪光的人格创造出朴实的奇 迹,用无视自我的行动照亮了别人的生活。无论太远还是太近,无论陌生还是熟悉,他们的 行动会在所有人的心里激起持久而悠远的回响。当感动叩响我们心靡的时候,当“感动”人 物的人生准则成为大多数人的精神向导的时候,当越来越多的感动出现在我们的社会生活, 成为一种精神生态的时候,人性的良善与崇高就会成为广泛的社会追求,我们生活的这个世 界就会越来越接近人类理想的乐园 8也许,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感动”人物一样,日复一日的善举甚至奇迹,去感动我们广阔 的社会,去感动我们深远的历史,但我们可以是深情的放歌,唱出赞美的旋律:可以是刚采 摘的鲜花,奉献热烈的心跳;可以是清澈的泪水,浸润被困扰的灵魂。让感动成为一种滋养, 场润物细无声的好雨,催生我们心灵升华的生机,养育精神之树的蓬勃生长吧! 17.请概括文章第①段的内容(不得超过15个字),并指出它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4 分) 18.第5段画线的语句出自哪篇文章?作者引用这句话有何用意?(5分) 19.下面两小题请各校自选一题让学生作答。(5分) (1)从文中找出一句你最喜欢的话。并说明理由 2)做批注是一种是很好的读书方法,可以品味语言、理解内容、分析文章技巧等,请仿 照下面的例子,为本文的某一处作批注 例句:第①段,“感动—一世界上最简单又最美好,最平常又最崇高的情感,正悄悄滑出我 们的灵魂。 批注:“滑出”一处为字词的锤炼。“滑”字形象地表现了“被感动”,这种人类的基本感情 在物质时代正无声无息地、在人们浑然不觉的状态下远离我们而去的可悲现象 20.文章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21.请你仿照下例,为在今年雪灾中抢修电线而殉职的电工刘焕松写一份颁奖词。(6分) [相关链接.2007年“感动中国”颁奖会对李剑英烈士的颁奖] [解说词]2006年,李剑英完成训练任务驾机返航途中,遭遇鸽群撞击。此时,飞机高度194 语文试卷第7页(共8页)

人们生命中久久不可抹去的感动因子,他们的精神日益外化为整个社会的追求和目标。所有 产生广泛而强烈共鸣的“感动”都与社会公认的价值判断相一致,与大众的精神追求相吻合, 从而成为一种震撼,一种洗礼,一种民族良知的凝聚和弘扬。 5 历史和现实永远不会没有偶像和英雄,重要的是时代推崇什么样的偶像和英雄。“我们从 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 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那些感动了人们心灵的名字,让我们记忆,让我们凝神。因为有 了他们,我们的心情变得不再灰暗;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日子多了几分踏实。他们是跟我 们一样的常人,但他们的人生轨迹,光彩照人;他们像我们一样生活,但他们的行为传达的 价值,成为引导我们生活的航标;他们不一定都惊天动地,但他们的品质,化作了民族骨骼 的钙质。 6 我们在被感动的时候常常泪流满面,但流泪并不应是感动的最终结果,当我们沉浸在深深 的感动中的时候,我们更多想到的,应该是用我们的努力拼接起曾经被撕碎的美好,而不只 是用眼泪把被撕碎的美好打湿。 7 是的,感动不是终点,行动才是最后的归宿。“感动”人物用闪光的人格创造出朴实的奇 迹,用无视自我的行动照亮了别人的生活。无论太远还是太近,无论陌生还是熟悉,他们的 行动会在所有人的心里激起持久而悠远的回响。当感动叩响我们心靡的时候,当“感动”人 物的人生准则成为大多数人的精神向导的时候,当越来越多的感动出现在我们的社会生活, 成为一种精神生态的时候,人性的良善与崇高就会成为广泛的社会追求,我们生活的这个世 界就会越来越接近人类理想的乐园。 8 也许,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感动”人物一样,日复一日的善举甚至奇迹,去感动我们广阔 的社会,去感动我们深远的历史,但我们可以是深情的放歌,唱出赞美的旋律;可以是刚采 摘的鲜花,奉献热烈的心跳;可以是清澈的泪水,浸润被困扰的灵魂。让感动成为一种滋养, 一场润物细无声的好雨,催生我们心灵升华的生机,养育精神之树的蓬勃生长吧! 17.请概括文章第段的内容(不得超过 15 个字),并指出它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4 分) 18.第 5 段画线的语句出自哪篇文章?作者引用这句话有何用意?(5 分) 19.下面两小题请各校自选一题让学生作答。(5 分) (1)从文中找出一句你最喜欢的话。并说明理由。 (2)做批注是一种是很好的读书方法,可以品味语言、理解内容、分析文章技巧等,请仿 照下面的例子,为本文的某一处作批注。 例句:第段,“感动——世界上最简单又最美好,最平常又最崇高的情感,正悄悄滑出我 们的灵魂。” 批注:“滑出”一处为字词的锤炼。“滑”字形象地表现了“被感动”,这种人类的基本感情 在物质时代正无声无息地、在人们浑然不觉的状态下远离我们而去的可悲现象。 20.文章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 分) 21.请你仿照下例,为在今年雪灾中抢修电线而殉职的电工刘焕松写一份颁奖词。(6 分) [相关链接.2007 年“感动中国”颁奖会对李剑英烈士的颁奖] [解说词]2006 年,李剑英完成训练任务驾机返航途中,遭遇鸽群撞击。此时,飞机高度 194 语文试卷 第 7 页(共 8 页)

米,跳伞就能保住生命。从鸽群撞击点到飞机坠毁点2300米跑道延长线的两侧680米范围 内,分布7个自然村。如果跳伞后飞机失去控制,附入村庄,后果不堪设想。16秒的时间 内,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迫降,壮烈牺牲 [颁奖词]烟笼大地,声震蓝天。星陨大地,魂归长天,他有22年飞行生涯,可命运只给他 16秒!他是一名军人,自然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倾斜。飞机无法转弯,他只能让自己的生 命改变航向。 [刘焕松事迹材料] [解说词]2008年1月27日中午,韶关市马市供电所电工刘焕松接到雪灾造成电线受损的险 情报告后,立即和同事带设备赶往事故现场。到达现场后,刘焕松便抢先说:“我工龄长、 经验丰富,我上。”在接断了的电线时,电线杆折断,刘焕松随杆摔倒在地身负重伤,立即 陷入昏迷。经抢救医治无效,仅有47岁的刘焕松以身殉职。 [颂奖词] 第三部分写作(60分) 五、写作(1小题,60分) 22.半命题作文。请以“我心中的那 (一轮太阳、一抹绿色、一份真情、 丝牵挂)”为题写一篇作 提示和要求 ①请将作文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 ②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扣分。 语文试卷第8页(共8页)

米,跳伞就能保住生命。从鸽群撞击点到飞机坠毁点 2300 米跑道延长线的两侧 680 米范围 内,分布 7 个自然村。如果跳伞后飞机失去控制,附入村庄,后果不堪设想。16 秒的时间 内,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迫降,壮烈牺牲。 [颁奖词]烟笼大地,声震蓝天。星陨大地,魂归长天,他有 22 年飞行生涯,可命运只给他 16 秒!他是一名军人,自然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倾斜。飞机无法转弯,他只能让自已的生 命改变航向。 [刘焕松事迹材料] [解说词]2008 年 1 月 27 日中午,韶关市马市供电所电工刘焕松接到雪灾造成电线受损的险 情报告后,立即和同事带设备赶往事故现场。到达现场后,刘焕松便抢先说:“我工龄长、 经验丰富,我上。”在接断了的电线时,电线杆折断,刘焕松随杆摔倒在地身负重伤,立即 陷入昏迷。经抢救医治无效,仅有 47 岁的刘焕松以身殉职。 [颂奖词] 第三部分 写作(60 分) 五、写作(1 小题,60 分) 22.半命题作文。请以“我心中的那______________(一轮太阳、一抹绿色、一份真情、一 丝牵挂)”为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和要求: 请将作文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 文体自选,不少于 600 字。 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扣分。 语文试卷 第 8 页(共 8 页)

2008年越秀区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 语文答题卷 )(12分) 5.填写下面表格。(3分) 序号小说情节人物小说名称 该书该人物的另一个情节 ① 草船借箭 《三国演义》 ②醉打将门神武松 6.(1)海 (2)劣 二、7.(1)选出默写正确的两项 )(4分) (2)给古诗文补出上句或下句。(六题任选四题作答)(4分) 第句 第句, 第句 (3)根据成语的提示,填写古诗词名句。(两题任选一题作答)(2分) 第句 8.(1)间 (2)劳 (3)辩 (4)交通 (5)意: (5分) 三、(阅读(一)(二),请各校任选一题让学生作答,10分) (一)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10分) 9.填写下表。(3分) 序号例句 用近义词表达的句子相近的意义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旦日,客从外来。 明日徐公来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10.(1) (4分) 11.句子: (1分) 内容:(1) (二)阅读《五柳先生传》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个文段。(10分) 9.选出各组词语意义相近的一项()(3分) 10.(1) (2) (4分) (3分) 12.(1)诗歌描写的是“ 春”的季节。表现这时候春天特点的词语是 分) (2)品析尾联: 四、(一)13.()(3分)14.( )(3分) (二)15.()(3分) 16.(1)角度 例 (2分)

2008 年越秀区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 语文答题卷 一、1.( ) 2.( ) 3.( ) 4.( )(12 分) 5.填写下面表格。(3 分) 序号 小说情节 人物 小说名称 该书该人物的另一个情节  草船借箭 《三国演义》  醉打将门神 武松 6.(1)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分) 二、7.(1)选出默写正确的两项( ) ( )(4 分) (2)给古诗文补出上句或下句。(六题任选四题作答)(4 分) 第____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成语的提示,填写古诗词名句。(两题任选一题作答)(2 分) 第____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间:_____________ (2)劳:_____________ (3)辩:_____________ (4)交通:_____________ (5)意:_____________ (5 分) 三、(阅读(一)(二),请各校任选一题让学生作答,10 分) (一)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10 分) 9.填写下表。(3 分) 序号 例句 用近义词表达的句子 相近的意义 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我  旦日,客从外来。 明日徐公来。 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没有 10.(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分) 11.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分) 内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二)阅读《五柳先生传》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个文段。(10 分) 9.选出各组词语意义相近的一项( )(3 分) 10.(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分)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 12.(1)诗歌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春”的季节。表现这时候春天特点的词语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 (2)品析尾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 四、(一)13.( )(3 分) 14.( )(3 分) (二)15.( )(3 分) 16.(1)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2)作论据的是:材料 理由 (5分) (三)17.第①段的内容: 结构上的作用: 分) 18.第5段画线的语句出自《 》,引用这句话的用意是 (5分) 19.两小题,请各校任选一题让学生作答。(5分) (1)最喜欢的话 理由: (4分) (2)做批注。选择第 的句子 (1分) 批注 21.给刘焕松烈士的颁奖词:(6分) 五、22作文(60分)

(2)作论据的是: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分) (三)17.第段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构上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分) 18.第 5 段画线的语句出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用这句话的用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分) 19.两小题,请各校任选一题让学生作答。(5 分) (1)最喜欢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分)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分) (2)做批注。选择第_______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分) 批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分) 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分) 21.给刘焕松烈士的颁奖词:(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22 作文(60 分)

共12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